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早产极低体重儿3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转院治疗或就地住院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16例就地救治接受无陪护护理,研究两组患儿的成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等。结果:对照组成活率为28.6%,明显低于研究组的50%;转院者住院医疗费用及直接非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结论:在基层专科医院实施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无陪护护理,可产生良好的临床效果,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三种体位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仰卧位,观察组予以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交替变换,每8小时为一个循环周期,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生命体征、对外界刺激反应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差异性(P 0.05);干预组入眠时间、睡眠时间、体重增长、身长增长、头围增长、喂养耐受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性(P 0.05)。结论: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三种体位干预,对患儿的生命体征、生长发育、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等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还可以减少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1499g)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与体重增长的情况。方法:正常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PICC置管50例,对照组为静脉留置针置管50例,根据患儿日龄、体重,每天从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液,在共同输静脉营养液期间,2组患儿平均每天体重增长的差异。结果:PICC置管的患儿平均每天体重增长比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快。结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不影响喂养、鸟巢式护理、抚触,又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及不良刺激,促进体重的增长,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以供护理服务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88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鸟巢式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体重和进奶量.结果:实验组在护理干预后7天、14天的进奶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患儿,其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鸟巢式护理干预有助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体重增长,促进其身心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体重儿应用早期静脉营养的临床效果及耐受情况。方法:选取5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即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各患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便给予6%小儿氨基酸+20%脂肪乳,对照组于出生后24~48小时内只予以5%~10%GS,48小时后加入(6%小儿氨基酸+20%脂肪乳);研究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相比,于出生后前5天总能量摄入显著增加,1周内体重下降较少,恢复胃肠全营养所需时间较短。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耐受早期大剂量的静脉营养,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联合应用PICC与脐静脉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出生后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80例,胎龄28~32周,体重1023~1336 g,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在出生当天即给予PICC穿刺。观察组40例,观察组在患儿出生时床边胸片之后即刻给予脐静脉插管,拍片确认拔除脐静脉插管,了解末端位置情况,并于治疗12 d的时候给予PICC穿刺。比较两组静脉输液时药液外渗发生情况;分析导管堵塞、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穿刺局部皮肤过敏等并发症情况;住院期间采用脐静脉插管与PICC静脉穿刺次数、住院时间、静脉穿刺的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导管堵塞、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穿刺局部皮肤过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输液时药液外渗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静脉穿刺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静脉穿刺次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联合使用脐静脉插管与PICC,可为患儿争取到更多宝贵的抢救时间,联用应用PICC与脐静脉插管可明显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因穿刺所带来的并发症,降低静脉输液渗出风险,减少住院时间与穿刺次数。  相似文献   

7.
极低出生体重儿指的是胎龄<32W,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死亡率为极高。及时做好抢救护理工作,对降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护理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成活率的关键环节。我院今年4月份分别救治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胎龄分别为26W 2、30W,体重分别为850g、1200g)均获成活,健康出院,现介绍如下:1病例简介例一:男,以难免晚期流产经阴道分娩,孕期26+ZW,出生体重8509,身长37crn,出生即时Apgar评选6分,反应差,哭声微,呼吸急促伴呼吸暂停,四肢青紫,四周发组,皮肤菲薄,鲜红发亮,觅食反射末引出,军丸未下降,于1998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行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鸟巢式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温箱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体重增长显著快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给予强化母乳喂养,对照组则采取早产配方奶喂养,比较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出院时,试验组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钙、BUN、ALP、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母乳喂养可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高血糖、NEC及院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周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61-162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体重儿护理措施。方法:针对96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取保暖、合理喂养、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及减少并发症等护理。结果:93例治愈出院,占96.9%;3例转院治疗,占3.1%。结论: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母乳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特别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增长发育及抗感染的抵抗力的影响.方法 对8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41例采用早期母乳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对照组41例采用全静脉营养.观察2组患儿体重增加及达全胃肠道喂养情况,比较出院后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情况.结果 2组相比早期母乳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对患儿体重增加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缩短静脉营养时间,较快过渡到全胃肠道喂养,缩短住院时间.出院后3个月内的呼吸道感染率和消化道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母乳喂养特殊护理联合静脉营养可明显缩短静脉营养时间,尽早建立经口喂养,安全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大大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育及抵抗力,对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增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住院低体重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09月期间652例低体重儿行颅脑超声扫查,并对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低体重儿IVH的总发生率22.8%。其中极低体重儿IVH发生率约38.0%,一般低体重儿IVH发生率20.9%,二者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W极低体重早产儿IVH发生率为100%,37W早产极低体重儿IVH发生率为3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极低体重早产试管婴儿IVH的发生率为100%,其中Ⅰ级2例,Ⅲ级以上出血4例,约66.6%。极低体重非试管婴儿IVH的发生率为26.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体重儿IVH发生率与体重、试管婴儿呈高度相关性。大孕周极低体重儿IVH发生率高于小孕周早产极低体重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方法的影效果.方法:将遵医嘱予280例早产低体重儿分为两组,对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体重增长量高于同期对照驵,其他项目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在一定程序上解决早产低体重儿喂养困难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袋鼠式延续性护理对低出生体重儿神经行为、体格发育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低出生体重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实施袋鼠式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体格发育、乳母喂养成功率、家属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神经行为、患儿母亲不良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出生后的体质量增长、头围增长、身长增长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行为能力、原始反射、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以及一般反应等神经行为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母亲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84%vs46.92%,P0.05),家属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5.92%vs75.71%,P0.05)。结论袋鼠式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神经发育以及体格发育,并降低母亲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同时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从而为低出生体重儿提供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5.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存在先天发育极不成熟是高危新生儿,为维护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出生后的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探讨如何通过对早产低体重儿在呼吸管理、环境与温度管理、喂养等方面的护理措施,使早产低体重儿得以正常生长发育。早产低体重儿各项指标能尽快达到出院标准,从而缩短住院天数,减轻家长负担。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围生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逐渐提高,合理喂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和正常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2007年8月-2009年12月收治极低体重儿47例,经精心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水床式鸟巢护理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暖箱进行保暖,观察组患儿采用水床式鸟巢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出生时、出生1周后、出生1个月后的体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出生时体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1周后及出生1个月后体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床式鸟巢护理可有效的促进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体质量的增长,并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策略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脐静脉置管与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联合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5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受试患儿出生2周、4周时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脐静脉置管与PICC联合应用中采取循证护理策略,有利于促进患儿体质量的增加,降低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实施护理流程重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医疗救护中心生产的早产低体质量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患儿实施护理流程重组,观察两组患儿的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喂养不耐受率及身体恢复情况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实施护理流程重组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喂养情况,且安全较高。  相似文献   

20.
蓝建芳 《新中医》2017,49(5):101-10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低出生体重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黄疸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纠正酸中毒、苯巴比妥驱黄及蓝光照射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愈率37.21%,研究组治愈率62.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天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和治疗3天后降低(P0.05),研究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低出生体重儿黄疸,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黄疸消退,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