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襄阳市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结果予以评价,提出今后需要改进的措施.方法 收集分析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资料.结果 2011年全市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达5.30/10万,48h内调查率、14 d双份合格粪便采集率、标本7d送达率、75 d内随访表送达率分别为100%、92.31%、97.44%和92.31%,但首诊后当天报告率仅为12.82%,AFP病例特异性不高存在报告扩大化现象.结论 2011年襄阳市AFP监测指标中首诊当天报告率低,未达到国家要求,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通过AFP监测及时发现和识别高危AFP病例,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2.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的重要措施之一。襄樊市于1991年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监测质量逐年提高,自1994年该市原襄阳县报告全国最后1例由Ⅰ型野毒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后已连续15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报告。为进一步做好监测工作,长期保持无脊灰状态,现将襄樊市2008年AFP病例流行病学及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7-201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质量。方法通过中国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7-2018年<15岁儿童AFP病例,描述性分析AFP监测的敏感性和及时性。结果新疆2017年、2018年分别报告<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138例、139例,报告发病率为2.48/10万、2.49/10万;AFP病例在报告48h内调查率为99.28%、98.56%,14d内双份粪便采集率为90.58%、94.24%,合格粪便采集率为89.86%、93.53%,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为91.97%、95.68%,病毒分离结果28d内反馈率均为100%。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结论新疆2017-2018年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达到了维持无脊灰要求。  相似文献   

5.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长期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重要措施之一.襄樊市于1991年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监测质量逐年提高,自1994年该市原襄阳县报告了全国最后1例由Ⅰ型野毒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后已连续12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报告.为做好今后的监测工作,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现将襄樊市2004-2006年AFP病例流行病学及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0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 对广东省200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的个案表和随访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288例,15岁以下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57/10万,全省以市为单位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WHO所提出的监测目标。AFP病例发病无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年龄以小年龄组为主,其中5岁以下病例占60.4%;未完成3次全程免疫仍然较多,占12.8%。288例病例粪便标本中28例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病毒。结论 广东省200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杭州市1993年后未发现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现就杭州市2001~2003年AFP病例监测结果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脊灰疫情专报系统AFP病例监测情况。方法 AFP监测报告系统统计资料分析。结果 上蔡县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1992-2001年共报告AFP病例43例。经临床病学,病原学诊断,无确诊脊髓灰质炎(脊灰)病例,15岁以下非脊灰AFP病例的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58/10万;病例的及时报告率,及时调查率,及时采便送检率和及时随访率均达100%;双份大便的合格采集率为95.35%;县,乡医疗卫生单位AFP快速报告和常规报告系统报告的完整率,准确率,及时率均为100%;病例报告的特异度为95.35%(2/43)。结论 连续10年来无AFP病例的漏报,有关指标均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山东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山东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439例,发病率2.32/10万,接到报告后48h内调查率94.04%,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1.34%,标本7d内送达率97.04%,实验室7d内进行病毒培养率94.43%,28d内完成病毒分离鉴定率92.58%,麻痹75d内随访表送达率92.03%。结论山东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市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的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连云港市自1993年建立AFP监测系统以来,监测质量不断提高,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规定要求,现将该市2003年AFP病例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市自1991年开始逐步建立专门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以来,AFP监测质量不断提高,已连续12 a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的指标;连续7 a各项监测指标基本达到国际无脊灰证实的要求,特别是自1991年来至今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确诊病例,为无脊灰证实和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提供科学指导,现将菏泽市2001~2002年AFP病例的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2003-2012年偃师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查找工作中存在问题。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 2003-2012年偃师市所辖监测医院共报告AFP病例3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61/10万,无明显发病季节。24 h个案调查率100.00%,合格标本采集率100.00%,麻痹60 d后及时随访率94.44%,病例均为市级以上医院和疾控中心报告,报告及时率100.00%,乡镇卫生院及以下医疗单位无报告病例。结论偃师市AFP监测系统运行良好,还存在有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李卓  范刚  高强  成旭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6):1490-1491
目的 分析淮安市2001-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总结工作经验,以利于进一步做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方法 对2001-2005年淮安市上报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排除病例进行特异性分析.结果 2001-2005年共上报该市AFP病例119例,15岁以下儿童报告率平均为2.99/10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要求.在保证监测系统敏感性的前提下,排除145例,占接报数的50.00%.结论 AFP病例监测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市级疾控中心的严格把关是做好本市AFP病例监测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铁岭市2001-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保持全市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对2001-2010年全市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0年铁岭市共报告AFP病例69例,无脊灰确诊病例,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在1.17/10万~2.16/10万之间。各县(市、区)年均报告发病率在1.02/10万~3.94/10万之间,其中昌图县有5年报告发病率未达到1/10万的标准。下半年报告病例49例,占71.01%。AFP发病者中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53.62%。病例中服苗史≥3剂次53例,占76.81%。合格粪便样本采集率为92.75%。从3例AFP病例粪便样本中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4.35%。结论铁岭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以市为单位,均达到国家标准。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应保持高水平脊灰疫苗免疫接种率,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评价四川省2003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对四川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338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84/10万,报告的AFP病例分布于135个县(市、区),占全省总县数的75.00%,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要求,但个别地区仍有差距。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应加强AFP病例监测和免疫工作,进一步提高合格便采集率和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邓于  杨永钦 《职业与健康》2005,21(12):1995-1996
目的通过对无锡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评价,进一步采取措施,巩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根据AFP病例监测系统监测资料,分析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对AFP病例监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该市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各项指标完成较好,国家卫生部公布的需要报告的AFP病种,该市有10种,占71.42%,其中GBS(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30例,占23.07%.AFP病例报告无季节性差异.农村报告病例多于城区,4岁以下AFP病例占48.87%.病原监测表明,未发现脊灰野病毒,说明儿童已建立起预防脊灰的免疫屏障.结论目前向我国输入脊灰野病毒的可能依然存在,有效识别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病例,是AFP病例监测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发现VDPV病例,并采取应对措施,才能有效地巩固无脊灰成果.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做好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 ,巩固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成果。方法 对云南省 2 0 0 3年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云南省 2 0 0 3年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 2 2 5例 ,<1 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 2.0 9/ 1 0万。以省为单位 ,除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送达及时率 (64.2 8% )未达到要求外 ,其余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监测要求。结论 继续保持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 ,提高及时性。  相似文献   

18.
齐河县1991~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齐河县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工作现状 ,做好今后的监测工作。 [方法 ]对齐河县 1991~2 0 0 3年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 1991~ 2 0 0 3年报告 15岁以下AFP病例 10 2例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 6 85 /10万 ;临床诊断为格林 巴利综合征 3 2例 ,短暂性肢体麻痹 2 7例 ,其他 43例 ;从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大便分离出非脊髓灰质炎 (脊灰 )肠道病毒 2 2株 ,未分离到脊灰病毒。 [结论 ]齐河县AFP病例监测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四川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质量,为我省脊灰防控工作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四川省2014-2019年AFP病例数据。结果 2014-2019年四川省合计报告AFP病例2 154例;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指标均达到国家监测方案要求,<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2/10万,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为99.58%,双份合格便采集率为95.40%,粪便标本7 d内送达率为97.54%,随访表75 d内及时送达率为94.89%;AFP病例的时间分布无明显季节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7岁,男女性别比为1.75∶1,脊灰疫苗接种3剂次及以上占95.64%;AFP病例首诊选择省级、地区级、县级和乡村级医疗机构分别占14.95%、27.95%、39.79%和17.32%,首诊到医疗机构报告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天,83.94%的AFP病例首诊即诊断为AFP,省级医疗机构确诊率最高(92.24%);经省级专家会分类诊断1例为VDPV病例,其余病例均为脊灰排除病例。结论四川省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良好,达到维持无脊灰状态要求,但需加...  相似文献   

20.
中国200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现状评析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2001年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5*!395例,根据病毒学诊断标准,5*!376例为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19例为临床符合脊灰病例,未发现本土或输入脊灰野病毒病例.5*!395例AFP病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70个县(市、区、旗,下同),占全国县数的72.3%(2*!070/2*!863).全年含"零"病例报告的县每月均>90%.2001年全国<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88/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9%,各项监测系统评价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更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系统将在今后维持无脊灰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