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全面考察头孢他啶与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3A、M3B、MG3、R2A和R4A)注射液、复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SLR)、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SLG)和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SIS)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配伍溶液塑温放置8h后用HPLC法测定头孢他啶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溶液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值.结果:配伍溶液的外观和pH值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规定,药物含量下降值有所差异.结论:临床上头孢他啶与输液的配伍使用需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与多种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多种常用药物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按临床用药浓度进行配比,在配制0、2、4、6 h后,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变化,对其p 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多种常用药物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配伍6 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 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与多种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强,可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规范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室温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光阻法考察配伍溶液的不溶性微粒变化。结果室温条件下4h内,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数以及含量均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应避免混合配伍。  相似文献   

4.
穿琥宁粉针剂与10种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月  文隽  龚敏阳  丘岳 《广西医学》2008,30(4):550-551
目的研究穿琥宁粉针剂与临床常配伍使用的10种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观察穿琥宁粉针剂与10种药物在室温下配伍后2h内外观、微粒、pH值和紫外吸收变化。结果穿琥宁粉针剂与奈替米星、环丙沙星、氨茶碱注射液及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配伍后溶液呈乳白色,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多;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配伍液外观无变化,但不溶性微粒显著增多;与维生素C、双黄连、利巴韦林、血塞通注射液及红花注射液配伍后变化不大。结论穿琥宁粉针剂不宜与氨茶碱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奈替米星注射液、环丙沙星注射剂及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配伍,可与其他5种注射剂配伍。  相似文献   

5.
鱼腥草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鱼腥草注射液与某些药物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和PH等的变化,为临床输液配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测定不溶性微粒和PH的方法,观察鱼腥草注射液与某些临床上常用药物之间的配伍情况。结果:在3h内,与维生素C、哌拉西林、氮化钾配伍,PH有所变化,与所有药物配伍,微粒都有所增加,其中与氮化钾、头孢拉定、头孢噻肟钠、利巴韦林等配伍,其中的不溶性微粒数在0—3h内都超过了药典对输液所要求的范围。结论:鱼腥草注射液与氮化钾、头孢拉定、头孢噻肟钠配伍使用要谨慎或禁用,如果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最好还要考察它们的含量、内毒素或热原等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分别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维生素C、庆大霉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左氧氟沙星分别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维生素C、庆大霉素按临床常用量配伍,然后在配伍后的即时、1h、4h和6h分别对3种配伍进行观察外观及测定pH值、不溶性微粒、左氧氟沙星及配伍药物的含量。结果:左氧氟沙星与维生素C或地塞米松磷酸钠或庆大霉素配伍,其颜色、pH值、不溶性微粒及药物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可以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维生素C、庆大霉素混合输注,不产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呋塞米注射液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对常温下临床常用剂量的呋塞米注射液(60mg)、盐酸多巴胺注射液(40mg)在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4h内外观的观察、溶液pH值、微粒数量以及各组分含量的变化来考察这两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结果混合溶液4h内,外观、pH值,含量测定均无显著变化,不溶性微粒无明显变化,且符合中国药典对注射液的相关规定。结论在实验剂量或低于实验剂量下,两药在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4h内可稳定配伍。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葡醛酸钠在肝力新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以葡醛酸钠与肝力新注射液配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时间葡醛酸钠、肝力新的含量,并同时观察配伍液外观并测定pH、不溶性微粒。结果实验温度下(15℃)4h内配伍液的外观、pH、不溶性微粒及相对百分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葡醛酸钠与肝力新注射液配伍4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杨艳  张婉婷 《当代医学》2010,16(24):149-150
目的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tinidazole glucose injection)与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cefotiam hydrochloride)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室温下,8h内不同时间点观察两者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紫外光谱吸收曲线形状变化、测定PH值及不溶性微粒、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替硝唑和头孢替安的含量。结果配伍液在室温下8h内pH值、外观、药物含量、光谱图均无明显改变,不溶性微粒数均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室温下,8h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0.
左氧氟沙星与五种抗菌药物的配伍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五种抗菌药物的配伍及稳定性。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及五种抗菌药物在25%,24h内的含量变化、用光阻法测定不溶性微粒变化,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变化。结果:配伍溶液的外观及颜色均无明显变化。各样品溶液24h内pH值无明显改变;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的测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甲硝唑磷酸二钠、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在放置期间含量下降均少于10%;仅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唑林钠2h和6h后大于10%。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五种抗菌药物无配伍变化,配伍后的注射液应及时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注射用葛根素与3种常用大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在自然光及常温环境下,考察注射用葛根素与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和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6h内混合液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和葛根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注射用葛根素与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和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6h内其含量变化不大,溶液澄清,pH值基本稳定。[结论]注射用葛根素与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和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6h内性质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3种注射液配伍的化学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氯化钾、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等注射液配伍前后溶液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微粒以及含量的变化。结果: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等配伍后,5 h内溶液的含量、pH值、微粒等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等配伍后,溶液基本稳定,上述药物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3.
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模拟临床用量,研究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0h、2.0h、4.0h时观察其外观、pH值、微粒及紫外吸收度的变化.结果 13个不同临床配伍组别在4h内,其注射液的外观、pH值、紫外吸收度均无显著性改变;但在4h内,除基本药物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的简单配伍组等共5组的不溶性微粒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外,其余8组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均不符合,尤其是中西医药物组的不同配伍均出现肉跟町见的黄白色沉淀物.结论 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越简单越稳定,不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制剂随着配伍药物成分的增加其稳定性降低.中两医药物更是不宜一起配伍使用;应该严格遵循最低有效浓度和低剂量给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郭冰 《中外医疗》2013,(36):19-20
目的 探讨观察头孢西丁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 模拟临床输液配伍,将头孢西丁钠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测定配伍液中6h内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 头孢西丁钠与以上输液配伍后6h内,各配伍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配伍后≥10μm和≥25 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明显增加,但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 对头孢西丁钠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同2种溶媒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参考临床常用配伍比例,并在配伍后0、3、6、12 h时观察2种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对其pH值和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0、3、6 h时注射液的指标成分含量变化。结果 5%果糖配伍液不溶性微粒数量明显高于5%葡萄糖配伍液;其他指标稳定性良好。结论脉络宁注射液同5%果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良好,建议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炎琥宁注射液与头孢替唑钠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时间配伍液中两种药物的含量变化及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检测,并观察配伍液外观和pH的变化.结果 在室温(25℃)下,2 h内配伍液澄明,炎琥宁注射液及头孢替唑钠含量及pH值基本无改变,配伍液色泽无变化.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与头孢替唑钠配伍2 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潘力  廖厚知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98-10,991,083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氨溴索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用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分别在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后8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8h内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室温条件下8h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后外观色泽、澄明度、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室温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5种常用输液配伍,8h内是稳定的,可用于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丹香冠心注射液同两种溶媒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参考临床常用配伍比例,并在配伍后0、2、6、12h观察两种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对其pH值和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0、2、6h时注射液的指标成分含量变化.结果 5%葡萄糖配伍液pH值在0~12 h内从7.09降低至5.79有较大变化;其他指标稳定性良好.结论 丹香冠心注射液同5%果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良好,建议与配伍液6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氯化钾、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等注射液配伍前后溶液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微粒以及含量的变化。结果: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等配伍后,5h内溶液的含量、pH值、微粒等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维生素C等配伍后,溶液基本稳定,上述药物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头孢西丁钠与三种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观察结果。方法:通过对临床输液配伍进行模拟,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头孢西丁钠,对其配伍液中6h内不溶性微粒的变化进行针对性测定,观察分析其变化。结果:经观察分析得出,头孢西丁钠与以上三种输液配伍后,各配伍液外观在配伍后的6h内无明显变化,但配伍后≥25μm和≥10μm的不溶性微粒增加显著,且其变化情况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结论:经研究分析得出,对头孢西丁钠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随之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针对此,为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当合理选择头袍西丁钠与注射液的配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