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健康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溶剂对照组(0.5%DMSO)和低(84mg/kg)、中(168mg/kg)、高(252mg/kg)剂量芹菜素染毒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剂量为10ml/kg,每天1次,连续灌胃14天,于末次灌胃后第21天处死小鼠,分别称重附睾、睾丸,并计算脏器系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生精细胞的周期。结果染毒前后各组小鼠体重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高剂量芹菜素染毒组小鼠附睾湿重高于中剂量芹菜素染毒组(P0.05)外,各组小鼠睾丸、附睾湿重及其脏器系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芹菜素染毒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的二倍体细胞所占百分比下降,低剂量芹菜素灌胃可引起G0/G1期细胞明显降低,低、高剂量芹菜素染毒组小鼠睾丸组织1C∶2C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芹菜素对小鼠生精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将4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0 mg/kg)和乙烯利低剂量(85mg/kg)、中剂量(170 mg/kg)、高剂量(340 mg/kg)组,小鼠经口染毒14 d,于首次给药第28 d后用颈椎脱臼法处死,观察乙烯利对小鼠精子质量的影响及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小鼠体重明显减少(P0.05),高剂量组精囊腺重量和精子计数明显减少(P0.05);各剂量组精子活动率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精子畸形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明显异常;中、高剂量组生精细胞周期进程受到阻滞。提示乙烯利对雄性小鼠产生了一定的生殖毒作用,并能阻滞小鼠生精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3.
丙烯腈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烯腈的雄性生殖毒作用机制。方法以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腹腔注射染毒,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不同观察终点、不同染毒剂量对小鼠睾丸组织各倍体细胞、各时相生精上皮细胞的影响。结果丙烯腈影响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形成,主要作用于生精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期;丙烯腈诱导雄性小鼠生精细胞凋亡,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凋亡发生率增高,第21天的各染毒组细胞凋亡最明显(P<0.05)。结论丙烯腈具有明显的雄性生殖毒性,干扰精子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60Coγ射线致小鼠生殖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以及50 mg/kg照射组、100 mg/kg照射组和RES 200 mg/kg照射组,照射前3 d灌服给药,每天1次。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小鼠60Coγ射线全身5.5 Gy辐照1次,照射后6h取小鼠睾丸,分离睾丸生精细胞,Annexin V/PI双荧光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后6 h生精细胞的凋亡率(APO%);照射后29 d取小鼠附睾,分离精子,采用伊红染色测定小鼠精子的畸形率(MFM%)。结果照射后6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照射对照组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的晚期凋亡率显著增高(APO%=31.31±6.05,P0.05);与照射对照组比较,RES各剂量组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的晚期凋亡率显著降低(低剂量APO%=24.07±4.18,P0.05;中剂量APO%=21.67±5.42,P0.05;高剂量APO%=18.66±5.44,P0.05);照射后21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照射对照组小鼠精子畸形率显著增高(MFM%=34.58±4.06,P0.05),与照射对照组比较,RES各给药组小鼠精子畸形率显著降低(低剂量MFM%=25.95±3.53,P0.05;中剂量MFM%=23.43±2.90,P0.05;高剂量MFM%=18.88±4.67,P0.05)。结论 RES可以减轻了γ射线照射引起的生精细胞凋亡以及减少照射引起的小鼠精子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烯腈对未成年雄性小鼠性成熟过程的影响。方法以未成年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5 d腹腔注射染毒,观察35 d后剖杀,进行睾丸组织病理、精子形态观察以及睾丸生殖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综合判断丙烯腈对雄性性成熟的影响。结果丙烯腈对未成年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的影响,表现为曲细精管基膜断裂,曲细精管内生殖细胞的数量减少,管腔内成熟精子减少,中、高剂量组曲细精管管腔内成熟精子百分比仅为阴性对照组的1/3和1/6(P<0.01);精子形态结构异常增加,其中高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为阴性对照组的2.6倍(P<0.05);睾丸组织中多种精子细胞成熟障碍,各染毒组精细胞凋亡增加,其中高剂量组精细胞凋亡率为阴性对照组的1.75倍(P<0.05)。结论丙烯腈影响雄性小鼠的性成熟过程,是雄性生殖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镍与铬对小鼠睾丸的联合毒作用,探讨镍、铬联合作用类型及毒作用机制。方法 54只昆明种雄性小鼠按3×3析因设计随机等分为9组,镍染毒剂量为0.0、2.5、5.0 mg/kg.bw、铬染毒剂量为0.0、2.5、5.0 mg/kg.bw,按0.1 m/l10 g.bw连续灌胃5 d,35 d后处死动物,检测睾丸脏器系数、睾丸结构、睾丸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精子数量、活力和畸型;检测睾丸组织中MDA含量、SOD、LDH、SDH活性。结果小鼠睾丸脏器系数、SOD、LDH、SDH活性随染毒剂量增加而降低,MDA含量增高(P<0.01),且有量-效关系;精子数量较对照组低(P<0.01)、精子活力下降(P<0.01)、畸形率高于对照(P<0.01),睾丸的结构受损,各染毒组小鼠睾丸细胞凋亡率和G0/G1期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各染毒组S期及G2+M期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低(P<0.05),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镍、铬合用的效应大于二者单独作用的效应之和(P<0.01)。结论镍和铬联合染毒可致小鼠睾丸损伤,二者的联合作用为协同毒效应;损伤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睾丸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抑制睾丸细胞酶活性、促进睾丸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农达(roundup,活性成分为草甘膦)对小鼠生精作用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蒸馏水)组和20、200、2 000 mg/kg农达染毒组,每组6只。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20 ml/kg,每天1次,连续染毒30 d。测定小鼠精子数量、精子活动率和血清中睾酮(T)浓度及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00、2 000 mg/kg农达染毒组小鼠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动度降低;各剂量农达染毒组小鼠血清睾酮浓度均降低,而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染毒时间和剂量范围内,农达对雄性Balb/c小鼠的生精功能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源性雌激素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EB)产生氧化应激诱导雄性小鼠的生精功能障碍。方法将39只清洁级4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玉米油)和5、10 mg/kg EB染毒组,每组13只。采用肌肉注射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5μl/g,隔天1次,持续28 d。染毒结束后,每组随机选3只雄性小鼠按1∶2比例与雌性小鼠合笼,记录配对雌性小鼠受孕数和产仔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睾丸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所占比例。睾丸组织匀浆,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睾丸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睾丸组织SOD、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及caspese-3、Bax m 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睾丸组织Caspese-3、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EB染毒组小鼠睾丸组织G0/G1期和S期细胞所占比例均下降,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EB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睾丸G0/G1期和S期细胞所占比例均呈下降趋势,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EB染毒组小鼠睾丸组织SOD、CAT、GSH-Px活力均降低,而NOS活力及MDA、NO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EB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睾丸组织SOD、CAT、GSH-Px活力均呈下降趋势,而NOS活力及MDA、NO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EB染毒组小鼠睾丸组织SOD、CAT、GPx4 m 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而Caspase-3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EB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睾丸组织SOD、CAT、GPx4 m 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而caspase-3、Bax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EB可阻滞小鼠生精细胞周期,产生氧化损伤并上调caspase-3和Bax表达,这可能是EB引起雄性小鼠生精功能障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芹菜对小鼠生精细胞中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72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中、高剂量芹菜汁组,各组又随机分成3个时间组即:7、14、28d组,每组6只;以0.3mL不同浓度芹菜汁灌胃,对照组以0.3mL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处死小鼠,取一侧睾丸,免疫组织化学法( SABC)检测小鼠睾丸生精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灌胃7d时,对照、低、中、高剂量芹菜汁组Bax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38、0.35、0.35和0.34,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芹菜汁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28 d时,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值为0.34,中、高剂量芹菜汁组分别为0.37和0.3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芹菜对生精细胞的促凋亡作用,而Bcl-2抑制生精细胞凋亡的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玉米赤霉醇对小鼠生精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性成熟的雄性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毒组(玉米赤霉醇25、50、100mg/kg),连续灌胃染毒35天后脱臼处死。检测睾丸、附睾、精囊腺重量及脏器系数,附睾尾精子数、精子的形态结构及活力,并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玉米赤霉醇各染毒组小鼠的精囊腺系数及精子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50、100mg/kg组精子活动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睾丸组织有明显的病理改变,生精上皮细胞排列疏松、紊乱,层次减少,成熟精子数明显减少。结论在本实验剂量条件下,玉米赤霉醇对小鼠生精功能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双酚A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凋亡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双酚A(BPA)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选择雄性昆明种小鼠,连续5d双酚A腹腔注射,剂量为0,250,500,1000μmol/kg.分别于首次染毒后的第7和14d每组随机处死7只小鼠.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睾丸细胞周期,称睾丸重量及计算小鼠脏器系数,测定睾丸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不同剂量组睾丸细胞各时相的细胞百分数发生变化,G0/G1和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减少,G2+M期时相的细胞百分数逐渐增加,Ap峰所占比例增加,染毒组睾丸脏器系数低于对照组,NO含量和NOS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酚A可使雄性小鼠睾丸细胞的DNA合成受抑制,使睾丸细胞出现G2期阻滞,有丝分裂延迟,使进入M期的细胞百分数减少,表明双酚A对小鼠生殖细胞有凋亡作用.同时,NO、NOS指标的升高也反映了小鼠生殖细胞受损与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弓形虫感染后对雄性小鼠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雄性睾丸生殖细胞的损伤特点. [方法]选用10周龄雄性BALB/C小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弓形虫感染组(1×103、2×103、4×103、8×103)及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弓形虫感染模型,放射性免疫检测小鼠血清LH、T以及睾丸局部T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情况并免疫组化SP法测定睾丸Bax、Bc1-2表达的变化. [结果]血清LH变化不明显,血清及睾丸局部的T水平降低(P<0.05);睾丸细胞Bcl-2表达无明显改变,而生精细胞尤其是精母细胞的Bax表达明显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实验组的二倍体出现明显凋亡,四倍体细胞减少. [结论]弓形虫感染导致生精细胞,尤其是精母细胞的大量凋亡可能与局部T水平的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将8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己烷高、中、低剂量(2 000、1 000、500 mg/kg)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 mg/kg)及空白对照组(豆油),正己烷灌胃染毒持续20 d。染毒组随染毒剂量的增加,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升高,酸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降低;染毒组、阳性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生精细胞数量减少,间隙减小,间质细胞增多,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提示正己烷可以对睾丸组织结构和各级生精细胞的生长产生毒性作用,对雄性生殖细胞具有潜在的诱变危害。  相似文献   

14.
穆洪  张平  徐建  林海霞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1):43-44,F0003
目的 研究绿麦隆和阿特拉津单体系及联合作用对小鼠睾丸形态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按灌胃农药和剂量随机分为20组[1个对照组,4个绿麦隆染毒组(321.5、1250、2500、5000mg/kg),3个阿特拉津染毒组(218.75、875、1750mg/kg),12个联合染毒组],每组10只.连续25 d经口灌胃,每天1次,每次1ml.并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对小鼠睾丸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农药单体系及联合染毒体系各剂量组对小鼠睾丸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光学显微镜观察所见为各剂量组出现不同程度生精上皮细胞排列疏松、紊乱,生精细胞脱落,层次减少,病变严重;电子显微镜观察为各剂量组出现不同程度生精细胞线粒体呈空泡样改变,核膜肿胀、弯曲,支持细胞功能低下随染毒剂量增加,上述病理学变化有加重趋势,联合染毒组病理变化比单体系染毒组更明显.结论 绿麦隆和阿特拉津对小鼠睾丸的毒性与染毒剂量相关,联合作用体系加重了对小鼠睾丸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5.
染氟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和血清雌二醇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染氟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和血清雌二醇水平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28d组、低剂量染毒28d组、高剂量染毒28d组、对照38d组、低剂量染毒38d组和高剂量染毒38d组。通过腹腔注射NaF溶液的方法建立氟中毒模型,采用酸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睾丸氟含量,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血清雌二醇水平,采用TUNEL方法检测凋亡的生精细胞。结果随着染毒剂量加大和时间延长,染氟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下降(P<005),睾丸氟含量显著升高(P<005),生精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且血清雌二醇水平与睾丸氟含量和生精细胞凋亡率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氟在一定剂量和作用时间内可致血清雌二醇水平紊乱,是导致生精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甲基对硫磷对雄性大鼠的睾丸毒性作用。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220~240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1.2mg/kg)、中(6mg/kg)、高(30mg/kg)剂量甲基对硫磷组,灌胃染毒,容量为5ml/kg,每日1次,连续6周。染毒结束次日处死小鼠,用流式细胞仪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进行分析。结果①高、中剂量甲基对硫磷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甲基对硫磷组1C细胞显著减少,2C细胞显著增加(P〈0.05或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染毒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甲基对硫磷能够阻滞大鼠生精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生精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苯并(a)芘对雄性小鼠睾丸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苯并(a)芘对雄性小鼠睾丸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雄性小鼠睾丸细胞周期.结果不同剂量的苯并(a)芘可以使睾丸细胞各时相的细胞百分数发生变化,随着苯并(a)芘染毒剂量的增加,G0/G1、S时相的细胞百分数明显减少,5,10,20 mg/kg各剂量染毒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G2/M时相的细胞百分数逐渐增多,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苯并(a)芘可以抑制睾丸细胞的DNA合成,引起G2期细胞阻滞,使细胞有丝分裂延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鲨鱼软骨粘多糖对γ射线损伤雄性小鼠免疫器官及生殖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低(0.5g/kg·d)、中(1.0g/kg·d)、高(2.0g/kg·d)三个剂量鲨鱼软骨粘多糖组,每天一次灌胃给药,给药体积为0.4ml/20g,灌胃2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以剂量率为0.83Gy/h的60Coγ射线进行一次全身照射,照射剂量为5Gy。于辐照前1d,辐照后3d、14d测定小鼠体重、外周血白细胞数,辐照后14d测定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睾丸重量指数,精子总数及精子畸形率。结果 鲨鱼软骨粘多糖可使辐照后3d中、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辐照后14d,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及精子总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小鼠的脾指数及睾丸重量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中、高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鲨鱼软骨粘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的免疫器官及生殖器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苯并咪唑对雄性大鼠生育力的影响及其作用靶点。方法将100只健康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低(20 mg/kg)、中(100 mg/kg)、高剂量(200 mg/kg)苯并咪唑染毒组和对照(0.5%吐温80溶液)组,每组25只。采用经口灌胃染毒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天1次,连续染毒80 d。染毒结束后,雌、雄大鼠以1∶1合笼,观察雌性大鼠妊娠情况,并计算雄性大鼠的交配率和生育力指数。测定精子活动率和精子数量及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睾酮(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术测定睾丸细胞周期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苯并咪唑染毒组雄性大鼠的交配率和G2期/M期的比例显著升高,生育力指数、精子活动率和精子数量以及睾丸细胞G0期/G1期及S期的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随着苯并咪唑染毒剂量的升高,雄性大鼠的交配率和G2期/M期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生育力指数、精子活动率和精子数量以及睾丸细胞G0期/G1期及S期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仅高剂量苯并咪唑染毒组雄性大鼠血清中LH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雄性大鼠血清中LH水平随着苯并咪唑染毒剂量的升高而下降;而各剂量苯并咪唑染毒组雄性大鼠血清中FSH、T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苯并咪唑对雄性大鼠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可引起精子生成障碍,导致雄性大鼠生育力降低,甚至不育。  相似文献   

20.
丙烯腈对小鼠生精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丙烯腈对雄性小鼠生精过程的影响。方法 用腹腔注射染毒的方法 ,对 5 0只雄性未成年小鼠及 2 5只成年小鼠分别给丙烯腈 1 2 5、2 5、5mg kg ,染毒 5天 ,于初次染毒后 35天处死动物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睾丸生精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1)染毒组未成年小鼠的单倍体细胞 (1C)的百分含量与阴性组比较有减少 ,但无统计学差异 ;染毒组成年小鼠的单倍体细胞 (1C)百分含量与阴性组比较有减少 (P <0 0 5 ) ;成年和未成年小鼠的凋亡细胞的百分含量与阴性组比较有增加 (P <0 0 5 )。 (2 )细胞周期分析显示 ,染毒组未成年小鼠的S期细胞比例增加 (P <0 0 5 ) ,G0 G1 期细胞比例减少 (P <0 0 5 ) ;染毒组成年小鼠的G2 M期细胞比例增加 (P <0 0 5 ) ,G0 G1 期细胞比例减少 (P <0 0 5 )。结论 丙烯腈对雄性小鼠的生精过程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