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吴秀兰  段雯 《家庭护士》2009,7(7):596-597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伴重度钙化的二尖瓣狭窄(MS)病人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伴重度钙化的MS病人行逐步球囊扩张法PBMV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左房压、二尖瓣跨瓣压差显著下降;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口面积显著扩大,心功能显著改善,左房内径、二尖瓣跨瓣压差、肺动脉收缩压显著减小.左室内径无显著变化.[结论]逐步扩张法PBMV治疗伴重度钙化的M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张红  加尔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780-8780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Ⅳ级妊娠患者行介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应用临床护理方法,护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Ⅳ级及实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患者。结果患者心功能纠正,顺利行PBMV。结论妊娠中、晚期合并二尖瓣狭窄患者,选择PBMV,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对母婴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是把球囊导管放在狭窄的二尖瓣,借充盈后产生膨胀力而将二尖瓣扩张的一种非外科手术治疗。它是近年来又一项心脏疾患治疗的新技术。该技术疗效高、痛苦小、较安全、康复快。1992年下半年来,我院为14例二尖瓣狭窄患者成功地作了PBMV。现就PBMV护理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PBMV)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房颤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并易导致左房血栓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BMV的广泛应用,本文回顾性分析166例伴有房颤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行PBMV的疗效与安全性,旨在探讨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 (RHD)伴重度钙化的二尖瓣狭窄 (MS)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33例伴重度钙化的MS患者行逐步球囊扩张法PBMV治疗 ,术中监测左房平均压等 ,术前、术后 3个月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左房压、二尖瓣跨瓣压差显著下降 ;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口面积显著扩大 ,心功能显著改善 ,左房内径、二尖瓣跨瓣压差、肺动脉收缩压显著减小 ,左室内径无显著变化。结论 :逐步扩张法PBMV治疗伴重度钙化的M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重度二尖瓣狭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重度二尖瓣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改良的房间隔定位法对56例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行逐步球囊扩张.结果 PBMV有效扩大二尖瓣口面积,与术前比较,术后左心房压下降[(2.36±0.41)kPa比(3.92 ±0.75)kPa]、二尖瓣跨瓣压差显著下降[(2.13±0.74)kPa比(3.71±1.54)kPa],左心房内径减小[(43.7±6.1)mm比(50.2±5.6)mm]、二尖辩口面积扩大[(1.65±0.31)cm2比(0.61±0.12)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PBMV治疗重度二尖瓣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otomy,PBMV)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单纯二尖瓣狭窄或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但常因为左心房血栓形成而影响了PBMV术的施行。近十年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照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口服华法林指南》,对有左心房血栓形成的二尖瓣狭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采用Inoue单球囊对15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行PBMV治疗,并进行了长期随访,随访时间12~96(46±22)月。结果:二尖瓣瓣口面积由0.98±0.16cm~2增至1.86±0.54cm~2,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由19.6±7.2mmHg降至10.3±5.6mmHg,10例出现明显再狭窄,其中6例再次行PB-MV术,4例行瓣膜置换术。结论: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中远期效果良好,瓣下病变的严重程度将影响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再次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中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9例再次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患者进行护理,发现存在心包填塞、心律失常、栓塞等并发症;认为切实做好心理护理,重视患者的主诉,严密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发现病情及时处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毕竟是一项有创手术,PBMV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穿孔,心包填塞,损伤性二尖瓣返流,体循环栓塞等[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再次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PBMV后二尖瓣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PBMV后二尖瓣再狭窄的病人,再次采用我科小弧度法PBMV治疗,并进行近远期疗效随访。结果 82例病人经再次PBMV治疗后,成功78例,成功率为95.1%。术后病人左心房平均压、二尖瓣口面积、跨瓣压差、肺动脉收缩压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5~4.76,P均〈0.05);而左心房内径无明显改变(t=1.54,P〉0.05)。78例病人术后随访(76±23)个月,结果二尖瓣口面积仍明显大于再次PBMV术前,跨瓣压差明显小于再次PBMV术前(t=2.16-3.68,P〈0.05),且与术后即刻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t=1.24-1.59,P均〉0.05),大多数病人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于PBMV后再狭窄的病人,只要病例选择适当,手术操作正确,再次PBMV后即刻及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能提高经皮二尖瓣球囊导管成形术(PBMV)的成功率、扩大适应症范围,减少术中并发症。方法:采用Inoue法,创用“#”阈划区加手感定点法穿刺房间隔,球囊导管以后C和4字路径及负压球囊入二尖瓣口,递增球囊直径分次扩张的手法进行操作。结果:在施术的432例中成功420例(97.22%),并发心包填塞4例(0.93%),失败4例,中止4例。结论:认为在具备影像和外科保障条件下,帮带中重视自身体验,感悟总结手法技巧是顺利开展PBMV的关键,待技术熟练后稳妥放宽适应证,改善图像质量有助于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超声评价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有效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2例二尖瓣狭窄作了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者进行了研究,比较了超声心动图评价PBMV有效的指标。结果显示:左房缩小率(LASR)>10%是个估价PBMV有效的有用指标。建议将LVSR作为评价PBMV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后疗效及血小板指数的变化,初步探讨PBMV在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9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平均年龄(46.3±9.2)岁]及27例健康体检者[平均年龄(42.1±6.7)岁]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时、病例组术后4周采集患者外周静脉全血,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指标的变化。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术前及术后4周二尖瓣口面积(MVA)、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心房内径(LA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右心房内径(RAD)等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比较手术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MPV、PDW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病例组PBMV术后MPV较术前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MVA在术后明显增大,LVEDd、LAD术后明显回缩,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MPV与MVA成负相关,相关系数r=-0.45,相关系数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BMV可明显增大二尖瓣口面积,改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血流动力学指标;PBMV可降低MPV水平,对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预测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 将54例PBMV术后3~12年心功能随访结果与术前超声记分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二尖瓣超声记分和心房纤颤是预示临床远期疗效差及无事件(心功能恶化,再狭窄)生存率降低的主要预测因素。结论 超声记分和心房纤颤可做为术前筛选患者的主要指标。二尖瓣超声记分是判定PBMV预后的简便方法,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自1984年Inoue等首次应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以来,已收到显著的临床效果,然而,PBMV术后二尖瓣返流(MR)仍难以完全避免。它的转归,临床意义如何?现分析我科5年来完成45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后,部分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返流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科近5年为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改良Inoue球囊成形术45例。其中男13,女32例,年龄在19~49岁之间,平均34.1±8.07岁。风心病史4~20年。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12例,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并发房颤2例。近期均无风湿活动史。术前、术后由心血管专业主治医师以上二人听取心尖部收缩期杂音估计二尖瓣返流程度,按NYHA四级分类法评估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交界区钙化对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析 2 2 3例 PBMV病例 ,比较二尖瓣交界区不同钙化程度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二尖瓣交界区钙化程度越重的患者 ,PBMV增加的瓣口面积越小。在二尖瓣 Wilkins超声评分≤ 8分的病例中 ,有交界区钙化比无交界区钙化 PBMV增加的瓣口面积及心功能的改善要小 ,而在二尖瓣评分 >8分的病例中 ,尽管也存在相同的趋势 ,但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交界区钙化降低了 PBMV的手术效果 ,在二尖瓣 Wilkins超声评分≤ 8分的病例中尤为明显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交界区评分是 Wilkins超声评分法的很好补充  相似文献   

18.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由于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单纯二尖瓣狭窄的首选措施。但据资料分析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9.1%,其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有急性心包填塞和重度二尖瓣返流(MR)。我院自1993年以来,共施行PBMV97例,成功93例,失败5例,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非开胸手术治疗法。近几年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技术不断完善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显示左房、房室瓣、上腔静脉、肺静脉、升主动脉、降主动脉等结构时具有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故最近国外有不少学者把TEE技术用于监视PBMV全过程,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与二尖瓣交界分离术(CMV)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对比,探讨PBMV 与CMV 的优劣性。 病例选择:近期无风湿活动,心功能大于Ⅰ级,无心腔内血栓的二尖瓣狭窄(MS)病人。 PBMV组:男1例,女9例,平均年龄38±7岁。单纯MS 6例,MS合并返流(MR)4例。 CMV组:7例女性,平均年龄37±4岁。单纯MS 2例,MS合并返流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