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舒芬太尼镇痛强度约为芬太尼的7~10倍,适用于术后镇痛,本文就其与等效的芬太尼相比,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进行对比,以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儿51例,ASAI~II级,年龄7~9岁,体重22~28kg,并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26例,舒芬太尼组25例。麻醉清醒拔管后,接北京升华静脉镇痛泵,持续输注4ml/h,药物配方:芬太尼组:芬太尼8?g/kg+恩丹西酮0.1mg/kg+生理盐水总量100ml;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0.8?g/kg+生理盐水总量100ml。分别记录术后4、8、20、24h的疼痛、镇静、恶心、呕吐的评分,记录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镇痛液消耗量。结果:两组术后24h内VAS评分比较,舒芬太尼组VAS各时段普遍好于芬太尼组,且术后8h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镇静,舒芬太尼组24h内好于芬太尼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恶心呕吐,及各生命体征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学龄儿童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与芬太尼的镇痛效价比基本相当于1:10,恶心呕吐发生率与芬太尼加用5-HT3拮抗药相似,镇静效果略好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舒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9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B组)、舒芬太尼(S组)和布托啡诺+舒芬太尼组(BS组)各30例。B组布托啡诺10mg/100ml,S组舒芬太尼100mg/100ml,BS组(布托啡诺5mg+舒芬太尼50μg)/100ml;持续量2ml/h,单次给药量为1ml,间歇时间10min。观察比较3组PCIA开始后4h、8h、12h、24h、48h患者的生命体征、VAS评分、Ramsay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术中及术后各时间节点HR、BP、SaO2、ECG和PETCO2差异不显著(P〉0.05);在4h、8h、12h、24h时间节点上,B组VAS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BS组(P〈0.01);12h内,B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S组和BS组;B组在0~4h、4~8h、8~12h和12~24h时间段PCA总需求次数显著多于S组和BS组(P〈0.01);B组头晕发生率显著高于S组和BS组(P〈0.05);S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BS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优于布托啡诺或舒芬太尼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3.
有效的术后镇痛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目前用于术后镇痛的方法和药物较多,其中舒芬太尼是适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药物之一。现就我科近年来舒芬太尼在PCIA中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静脉与皮下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的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拟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和皮下自控镇痛组(PCSA组),每组各50例。镇痛液配方均为舒芬太尼1μg/ml(含氟哌利多2.5mg/50ml)。术毕患者清醒后接镇痛泵,采用持续输注+PCA(CP)镇痛模式。比较两组术后8、24和48h静息与活动视觉模拟(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的整体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间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与活动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及MAP、HR、SpO2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CSA组的镇痛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PCIA与PCS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均可安全地用于脊柱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但PCSA更方便简单,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患者60例,术后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根据舒芬太尼浓度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舒芬太尼0.5μg/ml+0.125%布比卡因,总量100ml;Ⅱ组:舒芬太尼0.75μg/ml+0.125%布比卡因,总量100ml。预充混合液5ml,背景输注量3ml/h,PCEA量2ml,锁定时间20min。分别记录术后镇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情况(Ramsay镇静评分)、下肢运动情况(改良Bromage分级)及不良反应。结果Ⅱ组VAS评分明显低于Ⅰ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Ramsay镇静评分、下肢运动情况及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0.75μg/ml复合0.125%布比卡因适用于产科术后镇痛,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合理剂量、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术后分别使用背景量为1μg/h(A组)、1.5μg/h(B组)、2μg/h(C组)的舒芬太尼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术后4、8、16、24、48 h的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Sedation镇静评分、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及镇痛泵输注情况。结果 三组间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A组休息时术后8h、12h、24h及咳嗽时VAS评分均高于B、C组(P<0.05)。C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A、B组(P<0.05)。A组镇痛泵PCA实际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高于B、C组(P<0.05)。舒芬太尼48h总用量A、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老年患者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最佳背景剂量为1.5μg/h。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与舒芬太尼比较,探讨地佐辛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analgesia,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剖腹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42~7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舒芬太尼组(S组),各30例。所有患者选择全身麻醉,手术结束时行PCIA,D组:地佐辛0.8 mg/kg,S组:舒芬太尼2μg/kg,均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两组患者均设置相同镇痛泵参数,监测并记录术后3、6、12、24、48 h VAS镇痛评分、48 h内按压镇痛泵次数、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及48 h内按压镇痛泵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S组(P<0.05)。结论地佐辛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后PCIA,镇痛效果确切;较舒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是一种较理想的PCIA药物。  相似文献   

8.
舒芬太尼的药理学特点及自控镇痛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宁平 《西南军医》2010,12(6):1151-1153
舒芬太尼属苯基哌啶类,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其化学和药理作用于1976年首次报道,目前在阿片类制剂中镇痛效应最强,已广泛应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分娩镇痛、术后镇痛及镇静等方面,本文就其药理学特点及白控镇痛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后不同浓度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选取45例择期开腹行胃部分切除或胆囊切除术的病人,ASAⅠ~Ⅲ级,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n=15),术后Ⅰ、Ⅱ、Ⅲ组分别用0.3、0.4、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0.125%甲磺酸罗哌卡因行PCEA,并分别于术后4、8、16、24、48 h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有创平均动脉压(MAP)以及VAS评分、镇痛药液用量、PCA按压次数、镇静及副作用,计算PCA按压次数比值。结果术后48 h内,三组病人生命体征平稳、镇静良好、副作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发生率低,VAS评分Ⅲ组低于Ⅰ、Ⅱ组(P<0.05),PCA按压次数Ⅱ组少于Ⅰ组(P<0.05),Ⅲ组少于Ⅰ、Ⅱ组(P<0.05),镇痛药用量Ⅲ组少于Ⅰ、Ⅱ组。结论 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25%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开腹手术后病人的PCEA镇痛效果最好,并不增加用药量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伟  汲坤  邢宏昶 《临床军医杂志》2020,48(2):213-214,216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采用纳布啡治疗,B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治疗,C组患者采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治疗。分别于术后6、24、48 h,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与疼痛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观察3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C组患者术后6、24、48 h的VAS评分均小于A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6、24、48 h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小于A组、C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与舒芬太尼联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静脉镇痛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
丁丙诺啡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临床应用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广泛,但它对呼吸中枢及平滑肌有一定的抑制。丁丙诺啡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一拮抗剂,可以选择性地激动κ、μ受体,在硬膜外镇痛效应强、持续时间久,呼吸抑制和药物依赖发生率较低,但在静脉镇痛中报道较少。本研究应用丁丙诺啡复合芬太尼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观察镇痛效应及不良反应,了解丁丙诺啡复合芬太尼在患者自控镇痛中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氢吗啡酮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用于面肌痉挛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77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择期面肌痉挛手术患者,心、肺、肝、肾、凝血功能未见异常,接受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无镇痛药物滥用史。术中采用全静脉麻醉,术后将患者随机分组接受PCIA治疗。PCIA参数与分组:托烷司琼10 mg与氢吗啡酮10 mg溶于生理盐水共100 mL,PCIA参数为背景剂量0.1 mL/h、锁定时间5 min、极限量10 mL/h,按照单次量不同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B 2组。A组单次剂量1 mL、B组单次剂量2 mL;观察患者术后24、48 h头痛、切口疼痛在静息、活动以及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患者满意度、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皮肤瘙痒、过度镇静等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后24 h切口活动性疼痛减轻(P=0.048),其余疼痛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ONV、患者满意度、皮肤瘙痒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表明PONV与性别、晕动病史/既往PONV史有关。结论较大单次量氢吗啡酮镇痛作用更强且不增加术后恶心程度与呕吐次数,晕动病史/既往PONV史与性别是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后PONV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的护理观察要点。方法 :观察 40例PCEA(P)组和 40例肌注 (M)组病人的镇痛、镇静效应、副作用 ,观察PCEA对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影响。结果 :(1 )PCEA镇痛效果优于传统肌注组 (P <0 0 5) ;(2 )P组 93 %病人Ramsay氏分级维持在Ⅱ级。镇静效果较M组好 (P <0 0 5) ;(3)副作用 :P组恶心、呕吐的发生比M组低 (P <0 0 5) ,两组皮肤搔痒 ,呼吸抑制的发生无差异 ;(4)PCEA对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PCEA镇痛、镇静效果好 ,较安全 ,护理中要注意观察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4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并术后镇痛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PCIA,B组使用局部麻醉镇痛系统持续滴注罗哌卡因。用VAS评价苏醒后、术后4、8、12、24、48 h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程度;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切口有无炎性反应,渗液及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良好,静息时VAS评分〈3,运动时VAS评分〈4;术后8 h内静息时和术后运动时VAS评分,B组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镇痛系统持续滴注0.375%罗哌卡因的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副作用少,患者满意程度更高,是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术后镇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即吗啡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组(Ⅰ组)、静脉自控镇痛组(Ⅱ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Ⅲ组).Ⅰ组、Ⅱ组静脉镇痛配方均为舒芬太尼100 μg,甲氧氯普胺30 mg及地塞米松10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静脉泵入;Ⅲ组为吗啡2 mg,0.894%罗哌卡因20 ml,甲氧氯普胺30 mg及地塞米松10 mg加生理盐水至总量100 ml,持续2 ml/h,PCA单次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镇痛时间48 h,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Ⅲ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5),Ⅰ组、Ⅲ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镇痛优良率及轻、中度镇痛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Ⅲ组(P<0.01).结论 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均可获得安全和理想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将病人自控镇痛泵与硬膜外导管或静脉通道相连,使药液按设定速度输入,与传统的肌肉注射镇痛相比,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且能维持准确稳定的血药浓度的特点〔1〕,同时将镇痛药用量的个体差异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既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又避免了病人多次肌注的痛苦。现将650例患者术后使用病人自控镇痛泵(简称PCA)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收集我院2005年1月~12月术后作用PCA治疗的患者650例,其中硬膜外PCA治疗430例,男205例,女125例;静脉镇痛220例,男128例,女92例,年龄15~76岁。手术种类主要为胆囊切除术、胃癌根治…  相似文献   

18.
周颖  胡海珍  宝音  秦树国 《武警医学》2011,22(10):839-841
 目的 观察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用于下肢手术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Ⅰ组)和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组(Ⅱ组).统计两组术后4、12、24、48 h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及镇痛满意率,并记录按PCA键总次数(D1)、有效按压次数(D2),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4、12、24hⅡ组VAS明显低于Ⅰ组(P<0.05);术后4、12、24、48 h两组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满意率Ⅱ组(95%)大于Ⅰ组(70%,P <0.05);D1/D2Ⅱ组小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用于下肢手术镇痛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下肢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2008年下肢骨科手术后使用PCIA的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4组(n=24)。A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15μg·kg^-1·h^-1;B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25μg·kg^-1·h^-1;C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35μg·kg^-1·h^-1;D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45μg·kg^-1·h^-1,各组均加曲马多500mg、地塞米松10mg,然后加生理盐水至100ml。比较4组镇痛效果,术后按压PCIA自控键的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胸肌强直等不良反应。结果C、D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PCIA按压次数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D组发生恶心呕吐例数略多于C组。结论瑞芬太尼0.35μg·kg^-1·h^-1用于下肢骨科术后镇痛安全有效,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