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毫针刺法历代分类繁多,但它们之间有着系统的联系。本文试以针刺操作的次序为纲目,以各种刺法的作用为主线,将各种刺法按照其作用性质进行系统归纳,使之融汇贯通,层次分明,以利于临床和教学的应用及针法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刺法灸法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法灸法学》是以阐述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是介于《经络腧穴学》和《针灸治疗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针灸专业的主干与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熟悉和了解古今各种针灸方法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巨刺法为《内经》九刺法之一,是以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上病刺下,下病刺上为特点的一种交叉刺法。现将我在临床上的应用体会,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目前刺法灸法学教学现状,为我校刺法灸法学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有关传统刺法研究文献、《刺法灸法学》第六版与第七版教材对比、学生考试情况分析等研究传统刺法灸法学的教学现状。结果目前传统刺法研究未得到足够重视。结论传统刺法是刺法灸法学的重要组成和精华部分,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针刺法治疗急性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针刺法(指并针剌法与围刺法同时应用)治疗急性痛症病例.结果 应用多针刺法的前提下,配合推拿、脊柱微调手法取得更好的疗效.讨论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支配血管的植物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损伤后反射性的肌肉痉挛,恢复紊乱的关节和韧带等的正常解剖位置及相互关系,减少各种刺激对神经的作用,继发人体止痛系统.  相似文献   

6.
银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毅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69-69
目的观察银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银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设单纯针刺法作为对照组,观察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4%,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银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操作简便,较单纯针刺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张毅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69-70
目的观察银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银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设单纯针刺法作为对照组,观察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4%,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银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操作简便,较单纯针刺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记载了多种治病方法,其中对毫针刺法阐述颇为详细,概括了毫针刺法的先决条件,归纳了毫针刺法的基本术式,总结了毫针刺法的终极目标,论述了毫针刺法的补泻机制,提出了毫针刺法的禁忌事宜,还涵盖了其他有关毫针刺法的内容。《黄帝内经》关于毫针刺法的论述形成了针灸学科毫针刺法的基本体系,成为后世论述针刺操作之圭臬,在中国古代针灸学科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古代浅刺针法在临床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刺针法是指在毫针刺法中 ,将针体刺入穴位内组织较浅部位的一类针刺方法。它是针刺手法的基本要素 ,正如《素问·刺要论》中说 :“病有浮沉 ,刺有浅深 ,各至其理 ,无过其道。”就是说不同部位、组织的疾病对针刺的深度而需要不同的浅深刺法。旱在《灵枢·官针》篇中就有关于“浅内而疾发针 ,无针良肉 ,如拔毛状 ,以取皮气”的半刺法 :“刺浮痹于皮肤”的毛刺法 ;“傍入而浮之”的浮刺法 ;“刺小络之血脉也”的络刺法 ;“引皮乃刺之”的直针刺法 ;“正内一 ,傍内四而浮之”的扬刺法等浅刺法的详细记载 ,为后世医家在临床中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孙立虹  王力力 《河北医学》1996,2(2):173-174
刺络法在痛证中的应用(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灸系050091)孙立虹,王力力刺络法又称刺血络法,它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迄今仍为临床所常用,此法具有简便易行,疗效迅速的优点。笔者应用三棱针刺络放血治疗一些痛证效果满意,兹介绍如下:1头痛霍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齐刺滞针经筋刺法在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及改善症状体征方面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8年8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抽签方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3组分别采用齐刺滞针经筋刺法,常规滞针经筋刺法,齐刺经筋刺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法(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比较3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结束后,VAS评分:齐刺滞针经筋刺法组为(0.30±0.60)分,常规滞针经筋刺法组为(1.43±0.82)分,齐刺经筋刺法组为(1.60±0.77)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齐刺滞针经筋刺法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均P<0.05);JOA评分:齐刺滞针经筋刺组为(27.73±2.24)分、常规滞针经筋刺法组为(23.33±3.37)分,齐刺经筋刺法组为(24.10±2.71)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1),齐刺滞针经筋刺法组患者JOA评分明显高于其他2组(均P<0.05);3组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90.0%、60.0%、60.0%,齐刺滞针经筋疗法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均P<0.05)。 结论 齐刺滞针经筋刺法较传统针灸更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临床控制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毫针针体与周围腧穴组织之间力学现象的分析研究,提出毫针刺法的基本微观力学刺激主要是挤压力、摩擦力和牵张力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认识毫针刺法的力学作用本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刺络放血法在治疗多种病症上有很好的疗效,作者在临床中用刺络放血法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体会到刺络放血法在治疗各种痛证,如肩周炎、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较毫针、电针、水针等具有明显优势,取穴少,见效快,疗效好。文章还探讨了刺络放血法在痛症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半刺和透刺为主治疗面神经炎2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刺和透刺为主治疗面神经炎264例李希君(附属第一医院410007)主题词刺法面神经疾病/针灸疗法穴,地仓自1981年6月~1994年6月,笔者采用半刺和地仓穴扇透法为主治疗面神经炎26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4例中,...  相似文献   

15.
合谷刺法的临床应用冷际琴1张玲2(1日照市人民医院2768002附属医院)合谷刺法出自《素问·五刺应五脏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刺法:将针进到分肉间,向周围刺3~4针。针刺时不可过浅或过深,“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  相似文献   

16.
对应刺法属于远道刺的范围,是指左右上下对应交叉,按病灶部位,辨明经络、部位,选取交叉部位对应穴位进行针刺治病。即肩对髋,肘对膝,腕对踝,左右交叉,有人称之为“交经刺”。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采用对应刺法治病,收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浅析排刺法为主治疗各种经筋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筋病,泛指运动、神经系统类疾病,其范围较广,主要特征是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肌腱、关节、肌肉的损伤和疼痛,为针灸科常见病。排刺法即沿十二经筋走向,选用不同规格的毫针,根据不同病症选取面部、肢体以及躯干的经筋循行所在,每针间隔0.9~3.3cm进行排刺,以达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采用排刺法可疏通局部经气,促使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围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法和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围刺法(在疱疹皮肤边缘围刺)联合刺络拔罐,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优于对照组的69.2%(1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围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对刺法灸法学课程的培养需求进行梳理,从而逆向推导出符合当代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为实现该教学目标,对刺法灸法学的教学内容和实现途径进行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20.
太阳穴刺法心得李学武(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北京100029)关键词:太阳穴,直刺,斜刺,深刺,沿皮透刺,放血法太阳穴为临床上最常用的经外奇穴之一,别名“前关”,见于宋代的医著中,如《圣惠方》中记载:“前关两穴,在目后半寸是穴,亦名太阳之穴”,《银海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