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鸡筋参中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杨宏健  黄刚 《中国药师》2002,5(8):483-484
目的:了解鸡筋参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并与巴戟天所含氨基酸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共检出13种水解氨基酸,其中6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结论:与文献报道巴戟天中含水解氨基酸相比较,鸡筋参中未检出甲硫氨酸、脯氨酸,且6种必需氨基酸的量均低于巴戟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巴戟天、鸡筋参的免疫增强作用,并比较其活性强度。方法:从体内、外不同角度分析巴戟天、鸡筋参提取液对小鼠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影响。采用^3H标记和MTF方法观察其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巴戟天在2mg·ml^-1以下.鸡筋参在1mg·ml^-1以下对小鼠淋巴细胞无毒性。高、低剂量的巴戟天及高剂量的鸡筋参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的作用中,相同剂量的巴戟天明显强于鸡筋参。巴戟天、鸡筋参在25~800μg·ml^-1范围内可促进小鼠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巴戟天在16~32mg·kg^-1,鸡筋参在32mg·kg^-1剂量范围内可增强小鼠免疫活性。结论:巴戟天、鸡筋参具有免疫增强活性作用,鸡筋参作用弱于巴戟天。  相似文献   

3.
赖鸿春 《海峡药学》2008,20(2):47-49
巴戟天为常用中药,市场曾发现羊角藤、川虎刺、鸡筋参、假巴戟、铁箍散、小钻等多种巴戟天的混淆品,从来源、性状、理化等方面区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巴戟天中微量元素与土壤中矿质元素的相关性,为巴戟天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分别测定广东德庆、广西上思、福建南靖和海南尖峰岭四地巴戟天样品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并分析相应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及其相关性.结果 与结论结果表明土壤中矿质元素与巴戟天中微量元素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铅相关性最高,其次为锌、砷,而巴戟天对土壤中锰、镉的富集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鸡胆汁与蛇胆汁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源  熊九林  石朝周 《医药导报》2003,22(9):646-647
目的:对比分析蛇胆汁和鸡胆汁中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方法:先将胆汁制备成胆粉,再分别用氨基酸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其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结果:鸡胆汁中除了牛磺酸含量略低于蛇胆汁外,其他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非常相似;蛇胆汁中微量元素Ca、Mg、Fe、Zn、Cu的含量均略高于鸡胆汁.结论:为鸡胆汁替代蛇胆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红 《黑龙江医药》2002,15(5):337-338
目的探讨产地与微量元素及功效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对三种产地的产品中所含的微量元素Zn、Mn、Fe、Al、Cu进行测定。回收率为Zn为95.2%,Mn为98.6%,Fe为98.2%,Al为102.3%,Cu为100.0%。结果三种产地的六味地黄丸中都含丰富的上述五种微量元素,其中,兰州制药厂所含最为丰富。结论六味地黄丸产地不同,所含微量元素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中药水蛭中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中药水蛭中所含十余种微量元素,并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它所含的氨基酸进行了鉴定及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所含微量元素的种类与中草药产地、药用部位、采收时间、品种有关系,研究微量元素的含量与药效的关系,提高中草药质量和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炮制方法对巴戟天糖类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巴戟天各糖类成分的含量及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巴戟天各炮制品中醇溶性糖和水溶性糖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建立巴戟天糖类成分指纹图谱。结果:巴戟天不同炮制品中糖类成分含量与生品比较有差异;HPLC-ELSD法共确定14个主要共有峰,不同炮制品糖类组分相同,但相对含量有差异。结论:炮制方法对巴戟天糖类成分的溶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测定小野芝麻植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利用ICP技术进行微量元素分析,从小野芝麻植物中测得28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小野芝麻植物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产地差异,所含微量元素与其药用价值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秦霞  郭红彦  任晓燕 《安徽医药》2010,14(2):159-160
目的寻找准确、简便的方法鉴别巴戟天、羊角藤和四川虎刺。方法采用性状鉴别、荧光法、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结果薄层色谱法中实验(3)可作为鉴别三种药品依据,紫外光谱法可作为鉴别巴戟天和羊角藤的依据。结论本文实验可作为巴戟天、羊角藤和四川虎刺鉴别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10-2020年期间巴戟天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了解其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其在品种考证和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质量标准、DNA分子条形码、炮制方法、提取工艺、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总结发现近10年巴戟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确定了巴戟天的基原问题,探索部分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完善巴戟天的药典标准;发现巴戟天在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例如巴戟天的混伪品较多,建议构建巴戟天及其混伪品的基因库,有助于将其正本清源。通过对巴戟天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为后续巴戟天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也为巴戟天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石楠藤与其混淆品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艳 《海峡药学》2010,22(6):96-98
目的对石楠藤、爬山虎、络石藤进行比较鉴别。方法通过对药材原植物的鉴别、横切面的性状鉴别、粉末显微鉴别三个方面来鉴别石楠藤、爬山虎、络石藤。结果石楠藤、爬山虎、络石藤三者在原植物、性状、显微三个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石楠藤与其混淆品爬山虎、络石藤在临床使用中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地鉴别巴戟天及其伪品。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巴戟天药材及其常见伪品羊角藤、铁箍散、假巴戟和恩施巴戟进行测定,通过比较一、二级红外谱图相似度和特定谱段相似系数对其真伪进行分析。结果:在一、二级红外谱图上均可根据特征峰比对分析法和特征谱段相似系数法快速鉴别巴戟天及其伪品。结论:红外光谱法用于巴戟天药材真伪鉴别准确、快速,可以作为巴戟天药材真伪鉴别的一种现代化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质资源的巴戟天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巴戟天含蒽醌类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种质资源的巴戟天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使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种质资源的巴戟天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规范化种植基地巴戟天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但不同种质资源的巴戟天药材指纹图谱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所用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不同类型巴戟天药材的质量;不同种质资源的巴戟天药材含蒽醌类化合物化学组成相似,但相对比例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Ding P  Liu J  Qiu JY  Lai XP 《药学学报》2012,47(4):535-540
本文应用PCR测序技术,对不同产地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rDNA ITS区片段进行检测,ITS全序列为567 bp,G/C含量为64.5%。本研究共获得17个单倍型,各单倍型呈高水平的树状演化,来自广东群体的单倍型显示是扩张的源头。分子变异等级分析(AMOVA)的计算结果显示,群体间变异占变异的比例(56.65%)大于群体内变异(43.35%),FST值为0.566 5,各群体间出现遗传分化。Mantel检验结果也显示基因流水平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关系(R2=0.721 1),表明巴戟天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较好的相关性。本研究为探讨巴戟天道地药材形成的分子机制以及谱系地理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宽叶缬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n Valeriana officinalis Linn.var.Latifolia Miq 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y activity.METHODS To consul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RESULTS & CONCLUSI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ma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定巴戟天根、茎、叶中甲基异茜草素、水晶兰苷和多糖的含量,揭示其分布和积累规律.方法 分别采用HPL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的巴戟天根、茎、叶中甲基异茜草素、水晶兰苷及多糖的含量.结果 种植2~6年的巴戟天根、茎、叶中甲基异茜草素的含量分别为2.61~9.98、0.69 ~ 3.87、0.11 ~0.41 μg·g-1;水晶兰苷的含量分别为9.1744~16.4693、8.4812 ~13.3430、14.1367 ~23.1610 mg·g-1;多糖的含量分别为76.8191 ~ 249.6826、44.3812~96.2719、61.0919~ 167.9649mg·g-1.结论 巴戟天中甲基异茜草素和多糖主要分布在根中,水晶兰苷主要分布在叶中.在种植2~6年间,甲基异茜草素和多糖的含量呈先上后降的变化趋势,水晶兰苷的含量则不断积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取分离巴戟天茎中的水晶兰苷并测定巴戟天不同部位中水晶兰苷含量。方法巴戟天茎用80%的乙醇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物上D101大孔树脂富集环烯醚萜类成分,反复常压正相及反相柱层析,分离得水晶兰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巴戟天茎、根、叶中水晶兰苷含量。结果从巴戟天茎中分离得到水晶兰苷。水晶兰苷在巴戟天茎、根、叶的含量分别为18.11、12.22及11.03mg·g^-1。结论巴戟天茎中可以分离得到水晶兰苷,含量比巴戟天根和叶高。  相似文献   

20.
(−)-4′-Demethyl traxillagenin was isolated from the sawdust of Thujopsis dolabrata Sieb. et Zucc. var. hondai Makino (Cupressaceae). This is the first example of its isolation from this pl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