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热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笔者以清热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热毒内蕴,瘀血内阻及气虚”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三大主要病理变化,“清热,化瘀,益气”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三大主法。“公英,地龙,党参”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方的基础药物。“随症加味”是治疗慢性 表性胃炎之灵活用法。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拟益气清热方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0例,均经本院或外院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在55~72岁,平均年龄为60岁;疗程最长为18年,最短为1...  相似文献   

4.
唐莉 《江苏中医药》2015,47(2):19-20
随着胃镜技术的进步及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加,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单兆伟教授运用益气清热护膜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谨守如下治疗要点:健运中气,以通为要;清化湿热,祛邪安正;抑酸护膜,衷中参西;调畅情志,节制饮食。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以补脾益气,疏肝和胃,清热化湿,活血祛瘀为治疗原则,观察自拟参虎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5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参虎汤治疗,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西沙比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5%,对照组总有效率81.6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虎汤有促进固有腺体修复和再生,抗肿瘤、抗炎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健脾益气清热燥湿法(JPYQQRZS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CEG)的疗效。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以JPYQQRZS法治疗CEG与常规西药治疗本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JADAD量表记分法进行质量评估并以REV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研究3379例CEG患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异性检验得P=0.39,I^2=5%,表示数据具有同质性,当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此外OR=3.61.95%CI:2.74~4.75,合并效应的检验Z=9.12,P<0.00001,证明JPYQQRZS法与常规西药治疗的总体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JPYQQRZS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在整体疗效、胃镜下表现及胃脘痛、痞满等症状缓解上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但在HP根除上不存在优势,仍需扩大样本数量纳入更多高质量RCT进行分析;黄连与黄芪药对兼顾寒热、升降、虚实,为JPYQQRZS法首推的药对组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对照组30例用维酶素、胃复春治疗。[结果]治疗组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78.3%、93.3%,对照组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53.3%、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及时治疗、预防癌变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自 1995年以来 ,我们应用益气活络法治疗本病 9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96例中 ,男 39例 ,女 4 7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70岁 ,平均 4 6 .3岁 ,以 4 0~ 55岁居多 ;病程最短 2年 ,最长19年 ,平均 7.6年 ,全部病例均由我院脾胃内科不加选择地收集 ,按《慢性胃炎》(汪鸿志 ,萧树东 ,张锦坤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年出版 )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之诊断标准 ,经胃镜或病理检查而确诊。96例中 ,有胃痛 85例(88.5% ) …  相似文献   

10.
辨证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4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守建 《江苏中医》1997,18(12):16-16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及三七散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门诊及住院病例60例,随机列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口服白及三七散,疗程四周。对照组共29例,给予口服雷贝拉唑胶囊联合铝碳酸镁片,疗程4周。结果两组间比较,腹痛、腹胀、嗳气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内镜下疗效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82.8%,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两组比较,中性粒细胞浸润改善无差异;单核细胞浸润、腺体密度和腺体形态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在内镜下糜烂黏膜的修复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迁延难治性的慢性病,根据发作时的特点采取分期治疗。宗《内经》"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急性期以宣泄肺气祛邪;慢性迁延期是邪实与正虚并存,治宜扶正祛邪兼顾;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治予扶正固本。若夹痰、湿、瘀、热的病理变化,则随证施治,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益气养阴化癖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益气养阴化癖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胃动素(...  相似文献   

14.
益气化浊和胃方治疗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益气化浊和胃方与胃复春片治疗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予益气化浊和胃方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降低临床症状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53.84%,经R idit检验,两组疗效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化浊和胃方治疗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有效且优于胃复春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治分布规律。方法 病例来源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962例,其中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256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96例。记录其临床症状、舌脉、证型及方药,用Excel数据库整理,采用频数统计法分析二者证治特点。结果 (1)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依次:脾胃虚弱证、肝气犯胃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证型依次:肝气犯胃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胃阳虚证、胃阴不足证。(2)慢性萎缩性胃炎高频症状:胃脘痞闷、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高频症状分别腹胀满或痛、泛吐酸水、嗳气频作等。(3)慢性萎缩性胃炎高频舌象:淡舌、暗红舌、少苔、薄白苔;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高频舌象:红舌、淡舌、黄腻苔、薄白苔。(4)慢性萎缩性胃炎高频方药:炒白术、五灵脂、麦冬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方药有:柴胡、黄芩、炒白术等。结论 CAG以脾胃为主,病程长,发病机制气虚、阴伤为主,血瘀、气滞为标;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以肝胃为主,病位浅,发病机制以气滞为主,伴肝脾失和、邪热犯胃、寒热错...  相似文献   

16.
实证分四型:食滞胃肠、肝胃不和、脾胃湿热、瘀阻胃络型。虚证分二型: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型。病理特征为"胃气阻滞,不通则痛",用理气和胃法,气机通顺,痛则不通。  相似文献   

17.
西医认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机制、胃壁屏障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而中医认为多与外感邪气,以及内伤饮食、劳逸失度、脾胃虚弱、先天禀赋等因素有关。李佃贵教授认为,慢性糜烂性胃炎与浊毒内蕴密切相关,故以化浊、解毒、清热、利湿为法,并创制化浊解毒方,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上皮腺体结构改变为特征的炎性病变。CAG与两种癌变有着密切联系,即肠型胃癌和胃型胃癌。积极治疗CAG,对于逆转胃癌前病变、降低胃癌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医学认为血瘀的存在对本病的发病起重要作用,同时从活血化瘀角度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研究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诊治与血瘀相关的研究进展探讨血瘀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胆胃宁颗粒对高位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高位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胆胃宁颗粒,对照组口服法莫替丁及铝碳酸镁片,8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胆胃宁颗粒对高位糜烂性胃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胃肠动力、改善胃黏膜供血及清除HP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2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疗程10 d.观察组加服用消幽护胃方,1剂/d,疗程4周.观察HP根除率,记录脾胃湿热证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P阴转35例(77.78%)优于对照组的26例(57.78%)(P<0.05);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上腹胀、上痛腹、胃脘灼热、口苦口臭、恶心呕吐等症状及脾胃湿热证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结合疗法有助于根除HP,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是临床值得使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