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全社会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近年艾滋病在我国流行呈上升趋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在联合国艾滋病开发计划署、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协会)与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性健康教育中心共同于2000年11~13日在北京召开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全社会参与”研讨会,着重讨论了如何在同性爱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与会者近70人,有性病艾滋病、性学、心理卫生、精神卫生等方面的专家和人士,还有社会学、伦理学、哲学、法学等方面的专家和人士。会议特别邀请了部分从事同性爱人群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志愿者代表,其中3位代表专程从香港和美国赶到北京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
血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全社会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参与,防治工作是无法进行的。我县近年来动员全社会参与,血防工作已收成效,现将做法和成效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倩倩  吕繁 《传染病信息》2002,15(4):151-152
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宫颈黏液、唾液、眼泪、脑脊液、乳汁、羊水和尿液中可分离出HIV,但流行病学只证明血液和精液有传播作用,乳汁也可使婴儿受感染,已证实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3种。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4.
血防工作是全社会的事,需要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动员全社会参与。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一、不失时机地向各级领导宣传全国血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决定》。印发了2500份宣传小册子,使有关领导、部门通过学习,及反复听取血防工作汇报,提高了对血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我国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控制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荣涛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6):598-600,538
中国艾滋病疫情已波及全国(未包括香港和奥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局部地区和重点人群疫情十分严重,感染者涉及各行各业。自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防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推动防治工作开展,该文科学地分析了中国艾滋病疫情,并针对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般情况自首批艾滋病病例报告以来,艾滋病在全世界流行已近20年,至今不仅没有减缓之势,而且日益猖獗,在某些地区已到了失控的地步。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新的估计,至1998年底,全世界共有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4730万,现在仍存活的3340万,已死去的1,390万(表1),其中95%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截至1998年11月15日,各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艾滋病患者1987217例(表3)。1998年全世界新增加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超过580万(平均每天大约16000人,每分钟11人,其中25岁以下青  相似文献   

7.
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是血吸虫病中较重的一种临床类型,通常发生于对血吸虫感染无免疫力的初次感染者,但亦可发生于再次感染大量尾蚴的少数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虫病患者[1].……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抚州市艾滋病(AIDS)流行特征,探讨预防对策,现对本市自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的HIV/AIDS患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有效的艾滋病预防对策。1材料与方法资料为本市自1996年发现首例HIV/AIDS患者以来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  相似文献   

9.
从80年代初期便有明显迹象表明感染性病可显著增加对HIV的易感性,这使得各国卫生组织开始将STD防治作为控制HIV/AIDS流行的一种有效措施。1998年6月28日至7月3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12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各国专家学者就性病与艾滋病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加强性病管理 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预防控制与循证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和传播,人类社会每年都要投入巨额资源,但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和健康需求的多样性,使得艾滋病防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成为决策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和循证决策的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循证医学也为艾滋病防制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尽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较为成熟,如何把这种源于临床实践的决策思想运用到需要大量行为学、社会学工作的艾滋病防制领域,却需要从方法学上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该文选择艾滋病防制决策中证据的判定标准、防制效果及效率的区分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并对艾滋病防制工作中的循证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从270万人的筛查中,已发现1159例HIV感染者,从11亿人口来估算,实际感染者可能已达1万甚至有估算达5万例者。值得关注的是1159例艾滋病感染者分散在22个省、市、地区,这意味着艾滋病患者散在分布,我们应特别警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危害。事实上,受西方性解放思潮的冲击,男性同  相似文献   

13.
应主编及编委等的要求和建议,本刊将开辟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系列讲座。前8期的内容计划暂定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艾滋病性病流行最新报告数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艾滋病流行近几年来也呈加速上升趋势。到1999年9月底,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HIV感染者15088例,其中病人477例,死亡240例。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男女比例为5.3:1,青壮年是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其中20~29  相似文献   

15.
我国艾滋病流行特征与有关流行因素的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5年6月我国发现首例外藉艾滋(AIDS)病例以来,截止1992年底共报告了969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根据全国8年来艾滋病监测和疫情报告资料,以及全国各地有关的专题调查研究,对我国HIV/AIDS流行病学作了分析,发现我国HIV流行率仍属低下,但呈上升趋势;在地区上表现为4种形式;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感染途径多样,但通过性传播日显重要;HIV感染者的发现比重已明显地从外藉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部分国家发生献血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事件。通过加强血液的管理,采集血浆工艺的改进,献血员筛查等措施的落实,HIV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进入21世纪,该人群中再无新的聚集性疫情报道。文章对全球献血人群的艾滋病流行状况、HIV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简称《"十三五"行动计划》)。这是我国艾滋病防治的第四个五年行动计划,是引领、指导"十三五"时期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和具体防治措施。做好我国"十三五"期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三五"行动计划》,准确把握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  相似文献   

18.
自1980年以来,艾滋病(AIDS)已成为全球性的瘟疫,目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数已有3 800万人,其中2 500多万人在非洲,有超过2 100万人死于艾滋病.本文旨在通过对坦桑尼亚艾滋病流行状况的考察,希望防治艾滋病在非洲大地上流行的经验、教训能对我国的预防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1月15日,卫生部疾控司召开了“1999年预防控制艾滋病新闻座谈会”,会议邀请了有关部委的领导,国际组织的代表和专业机构的专家,连同在京新闻单位的记者共计200人参加了会议。 卫生部疾控司陈贤义副司长介绍了“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与控制策略”,着重阐述了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原则,要求新闻媒体遵照9部委颁发的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讲求科学性、准确性和政策性,及时地报道我国艾滋病疫情发展,让全社会知晓艾滋病流行产生的严重危害;告诉人们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反对歧视艾滋病病病人,保护其合法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报道涉及艾滋病病人的个人情况;对于避孕套敏感问题的宣教原则也做了明确的说明。 UNAIDS驻华项目顾问傅爱民先生在介绍“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的同时也介绍了防治领域的新进展。他向与会代表展示了一个“PWHAs参与的金字塔”图,以此说明促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受艾滋病影响的人们更广泛地参与预防,无论是伦理学,还是在国家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卫生部结核中心李拯民教授作了“结核病和艾滋病双重感染”专题报告,提示结核病与艾滋病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20.
粘膜是大多数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门户。粘膜免疫系统的特异和天然免疫机制阻止了绝大部分粘膜感染的发生。世界范围内约有90%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通过粘膜发生的。与HIV-1粘膜传播有关的粘膜包括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粘膜。消化道粘膜不仅在HIV-1侵入机体的过程中作为病毒入侵的门户,而且在HIV-1感染后为病毒的繁殖提供场所。HIV-1感染导致粘膜中CD4 T淋巴细胞不断减少,可能在HIV-1感染后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杀微生物制品或艾滋病疫苗阻断或限制HIV-1跨越粘膜屏障,可能是控制HIV/AIDS粘膜传播的最有效的生物学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