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脾胃功能失调常贯穿于始终,脾胃症状轻重不一,是多系统受损的表现,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调理脾胃是治疗CRF的重要一环,中医药在调理脾胃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根据脾胃病机之虚实,采取健脾益气、寒热并调、升清降浊、醒脾和中等法调理脾胃。实践证明,对于缓解消化道症状、改善胃肠功能障碍、减轻氮质血症、保护肾功能、改善营养与贫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CRF的进展、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治疗中重视调理脾胃气机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张丽萍 《陕西中医》2005,26(1):45-47
本文论述、分析了脾胃与神志相关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 ,阐明了中焦脾胃因其对五脏神志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性 ,对导致抑郁症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热、瘀、风、虚”的产生多与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有内在联系进行了剖析 ,指出在抑郁症的治疗中重视调理脾胃气机 ,有利于升清降浊、祛痰行郁、通府驱邪、健运脾胃 ,可以达到安神定志、醒脑宁神、补虚养神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医风湿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一类疑难杂症,从其外延和内涵来看,与西医学的风湿性疾病大体相同。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病;或久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热毒,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的肿胀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变形僵硬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甚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其病程特点为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很多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由于祛风除湿、温经散寒及活血通络药物均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故临床上保护脾胃在本类疾病治疗中显得重要。笔者根据现代研究及临床体会,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探讨顾护脾胃在风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6.
7.
徐秋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74-675
根据"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深感顾护脾胃的重要性,在治疗中重视脾胃的调理,收到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宋勉 《光明中医》2001,16(6):22-23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而较难治的一种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的疾病。属中医的喘证、哮证的范畴。祖国医学几千年来对本病有较深刻地认识 ,并积累了大量的宝贵治疗经验。如 :温阳平喘、补贤固本、通腑豁痰、宣肺降气等等法则 ,其中调理脾胃也是其重要大法之一 ,但专门论述调理脾胃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论述不多 ,为此结合个人的肤浅临床经验 ,谈谈自己的应用体会 ,望同仁斧正。1 脾胃生理、病因病机特点脾胃在人体有着复杂而重要的生理功能。脾胃皆属土。脾为阴土 ,喜燥恶湿 ;胃属阳土、喜柔润而恶燥。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而胃主受纳水谷 ;脾主…  相似文献   

9.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取效机理。方法:将12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取穴以调理脾胃为目的,对照组以眼周穴位为主治疗。以眼底状况、血糖、血脂、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调理脾胃针法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眼底状况,而且对患者的糖、脂代谢和NO、ET水平都有良性的调节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调理脾胃针法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其取效机制可能与调节了血管活性物质NO、E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唐彦 《河北中医》2003,25(11):826-827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而小儿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尤为迫切 ,但其脾胃功能尚未完善 ,与此种高需求发生矛盾 ,饮食稍有不慎 ,则脾胃易伤 ;倘若诊治不当 ,所投药物也首先损伤脾胃。因此 ,小儿内伤病以脾胃尤多。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脾胃对小儿的影响 ,明代医家万全更提出“五脏以胃气为本”的观点 ,“脾胃一病 ,五乱并作 ,脾胃虚弱 ,百病蜂起” ,故“调理脾胃者 ,医中之王道 ,小儿尤不可不调理”。如何调理 ,万全认为 :不专在医 ,惟调乳母 ,节饮食 ,慎医药 ,使脾胃无伤 ,则根本常固矣。可谓深得调理之精要。1 调乳母…  相似文献   

11.
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学者,对脾胃之研究至为重视.本人临床治疗杂病,亦注重脾胃,今举验案三则,以示鳞爪.  相似文献   

12.
指出:内科杂病与脾胃密切相联,应注重后天之本的调理。注重升降、顾全润燥、三因制宜、重视湿邪、用药轻灵、调护有方。注重综合治疗,先以汤药调理,再以丸药巩固。  相似文献   

13.
胡波  宁山利  孙明军 《陕西中医》2011,32(9):1200-1201
目的:探讨老年病的防治问题。方法:根据老年人脾胃功能极易受损的特点,对老年病的预防治疗应注重调理脾胃。结论:防止老年病应注重调理脾胃,巩固胃气。  相似文献   

14.
<正>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九窍不通”。口乃九窍之一,在生理病理方面与脾胃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理方面,脾主口,开窍于口,脾气通于口,其华在唇;脾脉连舌本,散舌下,统摄金津、玉液;胃脉入上齿,挟口环唇,故脾胃所化生之气血可循脉上承于口以滋养其窍,口窍得其濡养方能发挥其纳食、辨味、磨谷、泌津助化及  相似文献   

15.
消渴病是临床常见病,据统计,发病率在10%[1]。《灵枢·五变》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病的重要因素。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本病三消症状的孰轻孰重,把本病分为上、中、下三消。  相似文献   

16.
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面积大于50%以上)在超高代谢严重消耗的基础上,生理生化调节和利用发生明显障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会出现一系列复杂变化,长时间处于负平衡状态,体内基础代谢能量增加,饮食摄入减少,体重迅速下降,病人衰弱无力,恶液质,免疫功能下降。因而改善消化功能在大面积烧伤抢救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眼与脾胃的关系十分密切,眼之上睑属脾,下睑属胃,眼的约束、眼带等均由脾之精气升腾结聚而成。脾胃具有升清降浊之功,升降得宜,则九窍通利。《脾胃论》及先贤均有论述眼与脾胃的关系,提出了“诸脉皆属于目论”、“脾胃虚弱则九窍不通”等观点,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宜健脾益气,升阳通络。尤其是儿童,脾禀未充,胃气未动,运化力弱,除了正常生理活动之外,还要不断生长发育,因而对脾胃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之气的要求则更为迫切,故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容易发生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症。  相似文献   

18.
眼与脾胃的关系十分密切,眼之上睑属脾,下睑属胃,眼的约束、眼带等均由脾之精气升腾结聚而成。脾胃具有升清降浊之功,升降得宜,则九窍通利。《脾胃论》及先贤均有论述眼与脾胃的关系,提出了“诸脉皆属于目论”、“脾胃虚弱则九窍不通”等观点,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宜健脾益气,升阳通络。尤其是儿童,脾禀未充,胃气未动,运化力弱,除了正常生理活动之外,还要不断生长发育,因而对脾胃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之气的要求则更为迫切,故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容易发生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症。  相似文献   

19.
调理脾胃法在儿科临证中的应用王英豪(山东省青岛市418医院青岛266071)关键词儿科疾病调理脾胃法临床应用1调理脾胃法在治疗儿科疾病方面的重要性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对于小儿来说,尤其重要。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  相似文献   

20.
从心与脾胃的关系、调理脾胃的角度论述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治疗及预防康复。试揭示脾胃在慢性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临床取得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