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康复治疗对改善偏瘫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23-24,26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分析康复治疗对偏瘫后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复诊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16例,男76例,女40例;康复训练组51例,未进行康复训练组65例。排除常年服用激素或其他各种影响骨代谢药物者。Brunnstrom分期Ⅰ~Ⅱ期、Ⅲ-Ⅳ期和Ⅵ~Ⅴ期患者分别为22、38和56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患侧股骨近端骨密度。结果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组患者的Ⅰ~Ⅱ期股骨近端的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骨密度显著高于相应的未经行康复训练组(P〈0.01);Ⅲ—Ⅳ、Ⅳ~Ⅴ期股骨近端的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骨密度明显高于相应的未经行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偏瘫后进行康复训练能明显减少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报》2013,(11):1761-176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肢体痉挛评分为(32.12±5.24)分,运动功能评分为(76.43±8.53)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4.32±9.32)分;对照组肢体痉挛评分为(68.53±7.35)分,运动功能评分为(62.32±6.76)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2.16±8.21)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肢体痉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在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钙剂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的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给钙剂(钙尔奇D 600 mg)睡前口服,同时配合康复治疗;第二组未给钙剂但是配合系统康复治疗;第三组未给予钙剂及康复治疗,6个月后复查BMD。结果服用钙尔奇D配合康复治疗组患者BMD增加,而第二组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力恢复情况与第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偏瘫侧BMD略有增加;第三组偏瘫侧肢体BMD下降明显,患侧股骨颈及桡骨BMD下降最明显。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肢体BMD下降,给以钙剂配合康复训练对预防骨质疏松(osleoporosis,OP)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15例。针刺组患者每日接受针刺治疗1次,康复组患者每日接受康复治疗1次,针康组患者每日接受针刺治疗与康复治疗各1次。3组每周治疗6 d,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el-Meyer评估量表(Fuge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runnstrom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组基于MBI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康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3组患者FM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针康组FMA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治疗2、4周后,3组患者MBI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升高(P<0.05),针康组MBI评分均显著高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广义评估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与针刺组比较,针康组在改善患者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5),而康复组在改善患者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方面无明显优势(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患者在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的改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在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促进瘫痪肢体康复等方面优于单纯针刺或单纯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提高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治疗组和对照组共78例,两组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两组患入院第2l天用Barthel指数计分法对患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ADL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瘫痪肢体运动功能,对提高ADL有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尔兆娟 《医学综述》2009,15(18):2832-2834
近年来,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受到重视,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报道较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现状和进展,从取穴、针法、针灸结合其他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针灸能够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而且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并提出优化选穴、规范临床试验设计、统一疗效标准、进行机制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白雪芹 《中外医疗》2011,30(20):137-139
中风偏瘫以其高发率、高致残率,日益引起人们载视,偏瘫后的恢复成为世界康复学的一大难题。目前针对中风后偏瘫的治疗,现代医学的方式是药物、手术和功能训练;中医中药针灸的疗效己经得到普遍认同。目前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方法包括传统针灸及现代针灸。传统针灸包括体针、头针、固定取穴(醒脑升窍、华佗夹脊穴等)、透刺、腹针等,现代针灸有电针、分期取穴以及现代CT、MRI定位取穴法等。此外,针灸结合其它疗法以增强治疗效果的临床、实验研究也越来越多。例如针灸结合中药熏蒸、推拿以及现代医学的功能训练等。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对偏瘫早期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吴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13(10):621-622
<正> 偏瘫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对患者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但由于疾病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使患者消极地对待锻炼,直接影响康复训练效果。本文通过对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提出在功能锻炼的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康复治疗,使患者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促进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以期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6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康复组脑梗死患者于病后第1天、脑出血患者于病后第3天,在生命体征稳定,病情无进行性加重时开始康复治疗.两组患者经治疗15天后进行肢体功能缺损评定.结果按简式Fugl-Meyer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并能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是否可影响钙的吸收,从而加重或导致骨质疏松。方法选取在我科治疗的50例长期(大于3个月)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患者为调查对象,分别于服药前、服药1年后、服药2年后测定其骨密度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所调查患者服药2年后骨密度明显低于服药前及服药1年后( P<0.05),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服药前及服药1年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服药1年后与服药前骨密度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长时间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可加重或导致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生活方式与骨质疏松发生的关系。方法:对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与60例绝经后无骨质疏松妇女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坚持喝奶、补钙、运动的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率低(P<0.05),经常饮咖啡的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率高(P<0.05);正确烹饪及食用辛辣在两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良好的生活方式有预防骨质疏松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 PS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为PSD的筛查与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283例脑卒中患者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DRS)进行评定,CT检查筛查混杂因素,分析PSD与发病部位的关系。结果①PSD发生率为31.51%,在入组时抑郁患者和非抑郁患者的职业构成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扣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后,病灶侧别(OR=1.841,95%CI:1.114-3.044),是否基底节(OR=1.815,95%CI:1.056-3.119)和额叶(OR=1.964,95%CI:1.032-3.737)病变对PSD发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本研究对PSD与脑损伤部位的相关性持肯定态度。大脑左半球、额叶和基底节损伤发生PSD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与脑卒中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发生卒中后抑郁的患者进行脑内病变部位的相关分析.结果:73例脑卒中患者合并PSD,总发生率41.71%,其中轻度抑郁22.29%,中度抑郁12.57%,重度抑郁6.85%;PSD发生与卒中类型无关,而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PSD发生率高,脑器质性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其患抑郁的程度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15.
周夫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331-2332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纳入研究,分为生物反馈治疗仪干预的治疗组及传统康复训练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及SSS、BI指数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8%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在SSS评分上治疗组下降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BI评分上则升高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对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亦大有裨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症与血清瘦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浓度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瘦素和TGF-β水平,并与正常人对照;计算血清瘦素、TGF-β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TGF-β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血清瘦素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TGF-β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瘦素与骨密度无相关性。结论:TGF-β水平降低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原因之一,而无直接证据表明瘦素水平变化与骨质疏松症发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脂指标及其比值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1至2016年12月期间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患者,根据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rating scale,BDI)评分情况分为研究组(PSD组)和对照组(卒中后非PSD组),收集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等既往疾病情况、病灶位置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等一般资料,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ide,TG)、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和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水平,探讨血脂水平及TG/HDL-c、CHOL/HDL-c、LDL-c/HDL-c和ApoB/ApoA1比值与PSD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107例,男73例,女34例,年龄42~80岁、 平均年龄(63.81±9.69)岁;对照组156例,男97例,女59例,年龄33~80岁、平均年龄(64.85±10.0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病灶位置和NIH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CHOL、LDL-c和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CHOL/HDL-c和LDL-c/HDL-c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将研究组按照BDI评分情况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抑郁,经相关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的CHOL、LDL-c、CHOL/HDL-c和LDL-c/HDL-c与PSD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值分别为0.455、0.201、0.297和0.211,P<0.05).结论 血清CHOL、LDL-c和ApoB水平以及CHOL/HDL-c和LDL-c/HDL-c比值与PSD的发生相关,其中CHOL、LDL-c、CHOL/HDL-c和LDL-c/HDL-c与PSD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由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 ,DEX)诱导的腭裂胚胎模型的腭裂形成中细胞凋亡的意义与作用。【方法】给 12孕期日 (gestationday ,GD)的昆明小白鼠腹腔注射 10~ 5 0mg/kg剂量的DEX ,获取腭裂胚胎模型。对标本标准颅颌冠状切片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亲核素 生物素 dUTP原位末端标记法 (ISEL) ,在光镜及电镜下做形态学定性观察及腭突凋亡细胞计数分析。【结果】实验组均观察到ISEL阳性细胞 ,其计数均数及腭裂发生率分别与DEX剂量呈正相关 (r =0 9911/ 0 9978)。【结论】DEX诱导的腭裂与腭突细胞凋亡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破骨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的表达与中医证型的关联性。方法?将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中医证型进行辨证分类,随机收集肾阳虚组30例、脾胃虚弱组30例、肝肾阴虚组30例、气滞血瘀组30例,共120例。清晨空腹抽取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M-CSF、RANKL、TNF-α、IL-1α水平。结果?在M-CSF和RANKL的蛋白水平表达上,肾阳虚组患者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1,4组患者在TNF-α和IL-1α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可考虑将M-CSF、RANKL的蛋白表达水平作为区别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与其它3组证型的鉴别方法之一。骨质疏松症在中医辨证分型上具有可被量化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