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黄坚 《华夏医学》2002,15(4):505-505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是头部损伤后 3周开始出现症状 ,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 ,具有包膜的血肿 [1 ] 。我科自1 9 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4月共收治 CSDH 47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37例 ,女 1 0例 ,年龄 31~ 80岁 ,平均 63岁 ,其中50岁以上 41例 ,占 87% ;有明显头部外伤史 34例 ,占 72 % ,无明显外伤史 1 3例 ,占 2 8%。1 .2 临床表现及病情分级 级 :意识清楚 ,轻微头痛 ,有轻度神经功能缺失或无 ,1 5例 ,占 31 .9% ; 级 :定向力差或意识模糊 ,有轻度偏瘫等神经功能丧失 ,30例 ,占 63.8% ; 级 …  相似文献   

2.
冯圣勇 《吉林医学》2012,33(11):2366-2367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单孔钻颅冲洗引流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治愈,治愈率98%,没有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单孔钻颅冲洗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简单、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置管方法。方法:分析2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的手术方法及不同的引流管放置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孔冲洗引流210例,并发脑内血肿开颅清除血肿2例,治愈1例,死亡1例。8例复发中5例开颅切除包膜引流,3例再次钻孔引流治愈。双孔法15例无复发。小骨瓣开颅11例无复发。采用深处置管法116例,发生血肿出血3例,脑脊液漏3例,插入脑内2例,脑内血肿2例,血肿复发6例,硬膜下积液8例;浅处置管法94例仅有2例血肿复发,4例硬膜下积液。两种置管法并发症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个性化设计手术方法。低位钻孔冲洗引流,为首选方法;对于CT显示有分隔的采用额顶分别钻孔;对包膜厚有钙化,有血凝块,行小骨瓣开颅切除包膜,清除血凝块。浅处置管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单孔钻颅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附6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采取高位单孔钻颅置管持续冲洗引流。结果:按手术前后CT(MRI)及症状表现治愈率为97%,好转率3%。结论:单孔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可靠,根本解决了既往治疗中张力性气颅等并发症,掌握好定位,止血、置管、冲洗,引流等积上环节,能明显缩短病人的康复周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采取高位单孔钻颅置管持续冲洗引流.结果按手术前后CT(MRI)及症状表现治愈率为97%,好转率3%.结论单孔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可靠,根本解决了既往治疗中张力性气颅等并发症,掌握好定位、止血、置管、冲洗、引流等各个环节,能明显缩短病人的康复周期.  相似文献   

6.
颅锥钻单孔引流不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常采用双孔或单孔冲洗引流 ,但有可能引起颅内积气或张力性气颅。由于钻孔可能致硬膜外血肿 ,我们采用颅锥钻孔置管 [1 ] 引流不冲洗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15例 ,均获得治愈 ,无并发症发生。1  临床资料   1995~ 1999年 ,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 45例 ,均为男性 ,年龄 35~ 6 5岁。 45例均有头部外伤史 ,病程 3周以上 ,经 CT或 MRI扫描证实并按 T=(π/6 )×长×宽×层数的方法计算血肿的淤血量在 30 ml以上。2  方法与结果  按入院顺序 ,15例采用双孔冲洗引流 ,15例采用单孔冲洗引流 ,15例采用锥孔置管引流不冲洗…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2002年间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病人共42例,其中15例采用双孔钻颅引流,其余27例采用单孔钻颅引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锥双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3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CT片显示,选择血肿中心区为锥孔部位,行锥双孔冲洗引流术,每日冲洗1500~2500mL,48~72h拔管。结果术后1周复查CT,血肿消失者31例,大部分消失者3例,无气颅与再出血病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者31例,有缓解者3例,出院3个月随访无一例血肿复发。结论锥双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既经济实惠,又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史丹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5,15(6):1149-1149
对8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2种术式和预后的比较,认为手术的重点在于术中将局部纤溶物质及FDP尽可能冲洗干净,即使术后不留引流亦不会影响预后,同时钻颅引流会造成空气残留,甚至颅内感染,因此钻颅冲洗I期缝合法钻颅冲洗引流法为优。  相似文献   

10.
1994年 6月至 2 0 0 1年 2月我们采用双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 2 4例 ,并与同期采用标准单孔冲洗引流术治疗的 2 6例作对比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CSDH患者 5 0例 ,均为男性 ,分为两组。双孔组 :2 4例 ,年龄 4 5~ 75岁。术前有颅内高压症状 2 0例 ,意识障碍 8例 ,肢体偏瘫 11例 ,智能及精神障碍 7例 ;CT示单侧血肿 2 0例 ,双侧血肿 4例 ,额颞顶血肿 8例 ,额颞顶枕血肿 16例、血肿量 6 0~ 180 m l,出现大脑镰下疝 12例。单孔组 :2 6例 ,年龄 4 0~ 72岁。术前颅内高压症状 2 2例 ,意识障碍 9例 ,…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用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观察了4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分析了下列CT征象的诊断价值:(1)血肿密度;(2)脑室变形;(3)脑沟消失;(4)灰、白质交界内移;(5)透明隔移位;(6)皮质静脉内移;(7)血肿膜形成。重点讨论了慢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诊断问题。灰、白质交界内移不仅证实脑外血肿,而且可准确估计血肿的部位和大小,而无需血管造影等其它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一67岁男性于死亡前二月余头部被击受轻伤,死亡后尸检病理证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下出血来源考虑是桥静脉损伤,因尸检时掀去带囊血肿时,在前上额部留有一出血区。新膜中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及其出血,可能造成血肿逐渐长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及预后。方法 对52例初诊为脑血管痛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CT与MRI等费料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52例初诊为脑梗死40例,脑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平均年龄65.5岁,具有脑血管病的特点,外伤史较隐匮,CT和MRI确诊。手术治疗37例,非手术治疗15例,除1例死亡外,余51例均治愈。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尤其老年患者易与脑血管病相混淆,详尽的病史调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诊。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可能影响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36例经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复发率为9.15%.术后复发与引流时间有关(x2=11.519,P<0.01).引流时间对60岁以上病人术后复发率影响显著(x2=11.689,P<0.01),而对60岁以下病人无明显影响.结论 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钻孔引流术后的引流时间应延长至3d,而对较为年轻的病人则可早期拔除引流.  相似文献   

15.
对经CT扫描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63例病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时临床表现不;老年人患病率最高,平均年龄61岁;婴幼儿也较常见;CT扫描对本病的诊断及动态观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婴幼儿可采用保守治疗;血肿纤维化、硬膜肥厚的病人开颅手术优于钻孔引流;单侧钻孔引流与双侧钻孔引流的疗效无明显差异,绝大部分病人采用单侧钻孔引流。  相似文献   

16.
总结急性硬膜下血肿52例,其中手术50例,CT检查34例。全组死亡率55.7%。哥拉斯格评分小于5分者病死率69.2%,双瞳孔散大和不等大者病死率分别是85.7%和63.3%。CT征像中基底池消失评分(CES)≥10分者病死率90%, 鞍上池消失和三脑室消失病死率分别是10096和80%,其意义均大于血肿量、血肿厚度和脑中线移位状况。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无明显意义。术中所见脑挫裂伤、脑肿胀程度直接影响死亡率。认为急性硬膜下血肿的高死亡率主要取决于脑挫裂伤、脑肿胀的程度。注意以上诸因素的提示.对预后判断及治疗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钻颅闭式引流对老年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1983年1月—1996年12月资料完整的61例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单孔(治疗组—A组)与双孔(对比组—B组)钻颅闭式引流法对老年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治疗,有效、安全。二种方法无显著差异。结论:对老年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宜首选单孔钻颅闭式引流法治疗。这样,减少了一个切口,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从而减轻老年患者的负担。CT检查是目前的有效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8.
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综合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中西药膏剂对外阴病灶部位涂擦、中药煎剂清洗外阴、免疫制剂病灶部位多点注射的方法对42例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与观察。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病变面积越小、病程越短、年龄越小者,其疗效越佳。有效率达80.95%,明显高于对照组。此方法在目前众多治疗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方法中,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54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和7例对照组的尸检分析,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扩)和肺血管床减少(肺纤维化)是导致肺动脉高压产生肺心病的主要原因,而肺结核病也是引起肺心病的重要因素。并认为肺心病的心脏病理诊断标准是:①心脏重量≥300g;②右心室壁厚≥0.5cm;③右心室腔扩张。“节瓣距”、右心室外弧长、肺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周长均可作为右心室腔扩张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用锥颅间断排液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新疗法。在CT监测下用槽锥穿透颅骨,再沿槽沟将穿刺针插进血肿,陈血或积液即能自动流出。待停止滴流后,再以等量生理盐水置换灌洗血肿腔,每5—7日重复一次,平均重复3—4次即可痊愈。本组40例无死亡,仅1例合并感染。本疗法对老年病人及双侧血肿者安全可靠,并有利于老年脑有充分时间逐渐复位,较传统开颅方法简易,对病人负担轻,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