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本工作对热解碳翼形双小叶心瓣在山羊身上进行了血流动力学性能的评价。用内径为16mm的这种人工心瓣作二尖瓣置换术。经换瓣前、后测量的左心房、室压力曲线及升主动脉的流量曲线而计算出经瓣压力降、经瓣血流量和心瓣有效开放面积分别为:0.57±0.16KPa对0.54±0.20KPa (P>0.5)、69.07±16.92ml.sec~(-1)对47.51±13.02ml.sec~(-1) (P<0.01)和1.10±0.28cm~2对0.77±0015cm~2(P<0.01)。与本研究室所研究的内径为20mm的YPV-Ⅰ型牦牛心包瓣膜相比,心瓣置换前的此三个参数和置换后的经瓣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5)。但置换后,双小叶心瓣的经瓣平均压力降低于牦牛心包瓣(P<0.01);双小叶心瓣的有效开放面积大于牦牛心包瓣(P<0.01)。如果两种人工心瓣的尺寸相同,则本文研究的双小叶心瓣会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报导了用20~23mm牦牛心包瓣置换二尖瓣的山羊11例。测定置换前、后的左心房和左心室压力曲线,以及主动脉流量曲线。结果表明,牦牛心包瓣的平均跨瓣压差比天然心瓣高出50%左右,(?)者的有效开口面积比后者少三分之一左右,经二尖瓣的流量较低。所估计的经牦牛心包瓣的平均跨瓣压差和有效开门面积的数值,都属于可接受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类似于临床原位移植方法,将同种动脉瓣固定在PS—1型装置的主动脉瓣位上。脉动流测试结果表明:此无结构和材料缺陷心瓣表现出理想心瓣特性:小而相对固定的瓣膜关闭容积、无舒张期泄漏、瓣环可扩张,在相对于正常成人的模拟心率和心输出量时,有效开口面积不小于其对应的肺动脉瓣环径解剖值。这是用此装置测试人工心瓣血流动力学性能的绝对标准。与在体正常值比较,测试高估收缩期跨瓣压差,瞬时最大跨瓣压差这一参数的意义值得怀疑。测试结果缺乏规律,模拟左室压力波形与病理波形一致,表明采用同种主动脉瓣作为人工心瓣脉动流测试的标准参比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人工心瓣材料的选择,新颖心瓣及其支架的设计,以及研究生物瓣的钙化和耐久性等均需进行动物体内的人工心瓣置换试验。羊是人工心瓣膜植入研究的理想动物。羊的心脏、血管及体重适合标准的体外循环,其麻醉耐受性好,心脏能耐受45~60分钟的心脏停跳,因而有充分时间进行人工心瓣膜置换。并可进行较长时间随访。羊驯顺,易管理和圈养,减少了术后护理上的困难。为了在术前对  相似文献   

5.
引言近年来心瓣置换外科中尽管有许多改进,如病人的选择、外科技术和一般的术前处理,看来人工心瓣的选择还像过去一样混乱。必须说明,普遍认为目前不存在完善的人工心瓣,仍然存在着明显程度的与瓣有关的疾病,甚至死亡。过去的几年已看到大量的新型人工心瓣的开发,多数瓣都具备了显然赋有优越性能的设计特性。不幸地是,对于使临床医生作出正确选择的体内和体外心瓣试验数据的客观评价,一般说来临床医生很少全盘了解。由于心脏外科在其病人群体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类似于临床原位移植方法,将同种动脉瓣固定在PS-1型装置的主动脉瓣位上。脉动流测试结果表明:此无结构和材料缺陷心瓣表现出理想心瓣特性:小而相对固定的瓣膜关闭容积,无舒张期泄漏,瓣环可扩张,在相对于正常成人的模拟心率和心输出量时,有效开口面积不小于其对应的肺动脉瓣环径解剖值。这是用此装置测试人工心瓣血流动力学性能的绝对标准。与在体正常值比较,测试高估收缩期跨瓣压差,瞬时最大跨瓣压差这一参数  相似文献   

7.
人工心瓣在脉动循环模拟系统上的能量损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常用的不同尺寸的5种人工心瓣在脉循环系统的主动脉瓣位,在不同的心率,心输邮量和主动脉平均压下进行能量损耗(Energylosses)的评价。人工心瓣的能量损耗据所计录的左心室压,主动脉压,前反向的跨瓣流量而计算。结果表明,跨瓣压关(ΔP)主输量(CO)的增加而增加,随心率(HR)和心瓣尺寸(VS)的增加而减小;跨瓣反流量(Reg)随VS的增加而增加,且除笼球瓣外,Reg随CO的增加而减少;主  相似文献   

8.
在尽量保留天然结构的基础上,本研究用支架将同种主动脉辦固定在成都科大人体循环模拟系统的主动脉瓣位上,通过调整测试状态得到此种心瓣可能的最佳脉动流特性。此特性基本符合理想心瓣的特性,测试结果与临床同种瓣移植的在体观察一致,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测试过程中装置的流动特性高度相似于生理,表明用同种主动脉瓣作为人工心瓣流体动力学特性测试的标准参比瓣完全可行且符合临床实际。为在成都科大人体循环模拟系统上,进行人工心瓣脉动流测试提供了最佳对照标准。因此采用本研究方法可建立不同测试间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附录A 下列定义及所对应的图表是引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草案(ISO/DP-5840,外科植入物——心血管移植物——人工心瓣)的最新稿。 1.人工心瓣(心瓣替换物,心瓣移植物):用于替换或增补天然心瓣的装置,按此装置的拟使用部位进行分类。 2.开械瓣:完全由人造材料制造的人工心瓣。 3.生物瓣:完全或部分的由动物组织作为材料来源制成的人工心瓣。 4.阻流件:人工心瓣上阻止血液回流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用动物组织研制一种人工心脏[英]/Biomedical Materials.-1993,9新加坡研究人员用猪心瓣研制了一种人工心瓣。据新加坡报载,设计生产人工心瓣的St.vincents公司将特有生产、使用的专有许可证,这种心瓣的原型在三年之内...  相似文献   

11.
背景:体外机械型人工心脏瓣膜(机械瓣)性能的评价涉及心输出量、反流量、有效瓣口面积、跨瓣压差,以及应力场、流场和成穴现象等。 目的:对3种机械瓣的瓣阀开启状态进行可视性观察和评价。 方法:用脉动流模拟循环装置系统,维持系统整个状态不变,在模拟心搏出量4 L/min、模拟心率75次/min和收缩时间占其循环周期46.2%的条件下,分别将久灵双叶瓣、Carbomedics双叶瓣和C-L侧倾碟瓣置于主动脉瓣位,将高速摄像机置于模拟循环装置动脉腔的正上方,观察10个连续模拟心动周期中瓣阀开启状态。利用自编图像处理软件包,捕获瓣阀开启角度最大的1幅图像,作为计算该只瓣膜在1个心动周期中最大开放面积和开启角度的基准。 结果与结论:脉动流下,25 mm CarboMedics瓣、25 mm和23 mm久灵双叶瓣在开放到最大位时,可见瓣阀抖动现象,27 mm C-L侧倾碟瓣未见瓣阀抖动。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测量上述瓣膜的瓣口面积显示,由厂家提供的瓣口实际面积最大,用Green公式计算的瓣膜开放面积次之,用Gorin公式计算的有效瓣口面积最小。根据三角形定理计算的瓣阀开放角度,久灵双叶瓣和CarboMedics瓣的两个瓣阀的开放角度不一致,并均小于瓣膜固有的开放角度;C-L侧倾碟瓣的开放角度也未达其固有的开放角度。提示机械型人工心脏瓣膜双叶瓣的瓣阀开放不同步,瓣阀有抖动现象;瓣阀在脉动周期中呈不完全性开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供了人工心瓣瓣架应力分析的光弹性方法。解决了模型制作、加载方法、冻结和观察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并以作者们提出的一种单叶瓣型为对象,获得了全开和全闭两种状态下的全场等色条纹图,确定了瓣架孔口边缘应力集中的部位和大小,提出了改型设计的建议。本文给出的光弹性方法还可用于其他形式的心瓣瓣架应力分析,它比有限元法等数值方法简便、直观。  相似文献   

13.
使用猪心瓣15年,有效工作时间已达到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现在有可能得出一个较全面的组织失效曲线的形态特征,并适当的回管这种心瓣的寿命为多长。现有的资料表明猪心瓣寿命的中数大约为13年。现代对病人的选择以及对心瓣的进一步改进有可能改善这一耐用性记录。 Magilligan及其同事已对组织瓣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报道了千例以上心瓣,其随防达到16.4年,且99%是完整的。他们确定结构失效是保守的,要求在取出的  相似文献   

14.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生产和临床应用发展很快。不少理工院校和医学院结合,对人工心脏瓣膜的血液流体力学、材料和设计等基础理论开展了深入研究;在北京、上海、广东和四川已逐步形成了生产基地。目前国内可生产三种型号的侧倾式碟瓣,以及各种型号的猪心瓣和牛心包瓣,年产量可达1500个;同时,国内人工心瓣的置换手术不仅得到提高,而且有了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查了影响人工心瓣水击现象的各种因素。空的发生主要受瓣膜关闭瞬间瓣环昝的峰值回流速度和水击波速的控制。水击引起的瓣膜破损,与峰值跨瓣压力梯度密切相关。水击的大小取决于驱动条件收缩期时间比、瓣型设计、瓣周围的形态和心室袋的材料与厚度。机械瓣的水击效应最大,生物瓣中猪心瓣的水击效应比牛心包瓣小。  相似文献   

16.
顺向双叶机械瓣设计与流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现有人工心瓣的性能进行了定性的比较。指出双叶机械瓣是当前最先进的人工心瓣。但其缺点是中心流道狭窄,峰值回流量很大。作者提出了一种顺向双叶机械瓣的设计模型,并用有限体积法对这种模型进行流场和剪应力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顺向双叶机械瓣的流速分布和剪应力分布得到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7.
背景:小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瓣置换是心外科手术的难点,治疗不当可能出现瓣膜与患者不匹配现象,使左室流出道狭窄、跨瓣压差增大,引起左室后负荷增加致心肌肥厚甚至充血性心力衰竭。 目的:总结预防小主动脉瓣环瓣膜置换后发生人工心脏瓣膜与患者不匹配的治疗策略。 方法:小主动脉瓣环均主动脉瓣置换患者85例。瓣口直径>17 mm,≤19 mm的患者,选19 mm SJM Regent 瓣;对瓣口直径≤17 mm的患者,用牛心包补片加宽瓣环,再选19 mm SJM Regent 瓣行瓣膜置换;对于瓣口直径>19 mm,≤21 mm,选21 mm Hancock II ultra生物瓣置换。治疗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有效瓣口面积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跨瓣峰速、跨瓣压差和跨瓣平均压。出院后通过门诊对患者进行随访,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 结果与结论:治疗后早期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综合征2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呼吸机依赖2例。所以患者均未出现脑栓塞或脑出血等脑部并发症。无瓣膜功能失调或卡瓣。未发现牛心包补片撕裂、瘤样膨出、钙化、血栓形成、免疫反应和感染等情况。81例获随访,随访率为 95%(81/85)。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65例,Ⅱ级16例。各不同瓣环直径患者治疗后跨主动脉瓣峰速和平均压差均明显降低,有效瓣口面积指数明显增加,左心室重量指数、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均明显降低,均未出现人工心脏瓣膜与患者不匹配。置换21 mm Hancock II ultra 生物瓣和21 mm SJM Regent 瓣组间的比较,前者获得了更好的跨瓣峰速和平均压差,以及更好的左心室重塑指标。19 mm Regent 瓣患者治疗后体质量和体表面积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结果提示对于小主动脉瓣环的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预防主动脉瓣置换后瓣膜与患者不匹配的发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在人工心瓣体外脉动流试验中,难以直接、准确地检测模拟主动脉根部压力、流量波形的状况,对可能导致的测试结果非客观、可比性问题进行了脉动流实验研究,并依据前文所建立的理论方法,对在现有人工心瓣体外脉动流检测装置上重建可消除测点后移误差的主动脉根部压力、流量波形,进行了流体力学实验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在人工心瓣体外脉动流试验中难以直接、准确地检测模拟主动脉根部压力、流量波形,从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可比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方法,可在现有人工心瓣体外脉动流检测装置上重建主动脉根部假想进口流动已充分发展、未受瓣膜扰动时的压力、流量波形。该方法具有数学处理简便、快速、适应性强、较为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188例成年人小主动脉瓣环(瓣环直径≤21 mm)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变化,探讨3种机械瓣替换术后是否存在植入瓣膜与患者不匹配(PPM)现象。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188例植入小主动脉瓣环(直径16~21 mm)成年患者(占所有主动脉瓣置换患者的45.83%),其中男性96例,女性92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51.12岁。主动脉瓣二叶畸形10例,单纯主动脉瓣狭窄27例,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6例,二尖瓣联合主动脉瓣病变9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9例;其中20例置换17 mm SJ Regent机械瓣,45例置换19 mm SJ Regent机械瓣,30例置换21 mm SJ Regent机械瓣,31例置换Carbio-S 19 mm机械瓣,20例置换Carbio-S21 mm机械瓣,10例置换16 mm over-line Sorin机械瓣,16例置换18 mm over-line Sorin机械瓣,16例置换20 mm overline Sorin机械瓣。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1年,检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主动脉瓣跨瓣压差的变化,观察左心室质量指数变化情况,并进行各组比较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围术期死亡2例,术后1年内不明原因猝死3例,其余183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参考各瓣膜厂家提供的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该研究组无重度PPM,所有患者EOAI均大于0.65 cm~2/m~2,EOAI在0.65~0.85 cm~2/m~2(中度PPM)患者占35.14%,EOAI0.85 cm~2/m~2占64.86%,EOAI与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术后所有患者心功能均较术前提高2~3级。术后3个月至1年内平均LVEF和LVFS均在正常范围。术后各组患者3个月至1年左心室平均内径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术后1周平均左心室质量指数为90.35 g/m~2,较术前(101.48 g/m~2)下降显著(P0.05),随访3个月到1年无显著变化;所有患者术后1周~1年内主动脉瓣跨瓣平均压差2.92 k Pa(21.92 mm Hg),各组患者术后1周随访至术后1年,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均无显著变化。5组患者(16 mm over-line Sorin机械瓣组、20 mm over-line Sorin机械瓣组、17 mm SJ Regent机械瓣组、Carbio-S 19 mm机械瓣组、Carbio-S 21 mm机械瓣组)术后1年内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与其他3组相比明显增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6 mm over-line Sorin机械瓣组跨瓣压差最大。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有PPM现象发生。结论采用中国市场上来自不同厂家的各种直径的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未见明显PPM现象,左心室质量指数及主动脉跨瓣压差术后均在比较理想的范围;不同厂家的各种型号的人工主动脉机械瓣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成年小主动脉瓣环患者主动脉瓣置换的需求,大部分患者无须行主动脉瓣环扩大术或采用其他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