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2.
申彦华 《新疆医学》1994,24(4):225-226
我们于1993年1~10月对两组乙型肝炎病人分别用复肝康冲剂和护肝片治疗,经对照观察,复肝康组的疗效明显好于护肝片组,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资料:治疗的乙肝病人共80例,诊断均符合卫生部颁布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急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其中住院病人60例,门诊病人20例。男62  相似文献   

3.
4.
5.
五味肝泰冲剂对实验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湖南医学》1995,12(2):71-72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 997年 1 0月以来对 7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别采用“复肝康冲剂”和“灭奥灵”观察治疗 ,结果表明“复肝康冲剂”对肝功能的恢复、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好于“灭奥灵” ,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依据 1 990年 5月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诊断 ,共 77例 ,随机分成 2组 ,观察组 37例 ,对照组 40例 ,观察组慢性活动性肝炎 1 8例 ,慢性迁延性肝炎1 9例 ,对照组慢性活动性肝炎 1 2例 ,慢性迁延性肝炎 2 8例。观察组男性 2 9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5 6岁 ,对照组男性 32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  相似文献   

7.
复肝康冲剂治疗慢性乙肝疗效分析新疆呼图解放军第15医院(831200)史有林朱联国崔云生我院采用复肝康冲剂〔批号(90)卫药字Z-27-2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1992年6月以来住院的慢性乙肝124...  相似文献   

8.
将136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8例采用肝纤泰冲剂治疗,对照组58例口服肝复康冲剂进行治疗.结果HBeAg. HBV-DNA阴转率实验组分别为55.13%、48.72%,对照组分别为36.20%、31.0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肝功能(ALT,r-GT、SB、A/G、ChE)恢复正常时间及血清透明质酸变化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新疆医学》1994,24(2):126-127
为筛选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比较有效的中西药物,按国家卫生部药政局(1986)285号文精神和中华医学院医科字039号文在全国统一对辽宁省中药研究所制药厂生产的复方中成药复肝康冲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考评要求,由中华医学会新药第三期临床试验办公室于1994年4月18日,邀请了  相似文献   

10.
复肝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临床疗效分析程洁尘,米承德,程伟附属医院内科关键词复肝康,慢性肝炎,乙型慢性乙型肝炎包括慢性活动型肝炎(CAH)和慢性迁延型肝炎(CAH),是我国常见病和多发病,自1991年7月至1994年6月,我们选用复肝康冲剂(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传染病院108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54)患者服用恩替卡韦,对照组(n=54)采用干扰素α-2a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ATL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凝血酶原活动度、H...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孕晚期肌注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及婴儿出生后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HBV母婴传播及慢性化阻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41名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及所生的新生儿按不同的阻断方法分为3组,在新生儿及12个月龄时,采血清检测HBsAg和抗-HB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阻断Ⅱ组和对照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2.22%和26.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阻断Ⅱ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3.33%和10.00%,差异有显著性(P<0.005);阻断Ⅰ组、阻断Ⅱ组和对照组的12月龄婴儿HBsAg阳性率分别为8.70%、2.22%和26.00%,差异有显著性(P<0.005);阻断Ⅰ组、阻断Ⅱ组和对照组的12月龄婴儿抗-HBs阳转率分别为78.26%、73.33%和64.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可显著提高乙肝疫苗阻断婴儿出生后HBsAg阳转及HBV感染慢性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HBeAg阳性CHB患者按随机分组方法纳入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每天口服替比夫定600 mg,对照组每天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疗程均为48周。治疗前和治疗第12、24和48周分别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定量、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比较两组48周时HBV DNA水平、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48周时,治疗组的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94±0.58)vs(3.52±0.97)](P〈0.01),HBV DNA转阴率优于对照组(65.3%vs 41.2%)(P〈0.01),HBeAg血清转换率无明显差异(18.4%vs 11.8%)(P〉0.05),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73.5%vs 68.6%)(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3.1%vs 52.9%)(P〉0.05)。结论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48周,替比夫定对HBV的抑制效果优于阿德福韦酯,而血清HBeAg转换率、ALT复常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血清sICAM-1测定在判定乙型肝炎不同临床类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血清sICAM - 1水平在HBV感染者不同临床类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法 ,对 74例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及 1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1)进行了定量测定 .结果 :急性肝炎 13例血清中sICAM - 1含量 (680± 2 4 8)μg·L-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2 0 4± 4 6) μg·L-1(P <0 0 1) ;4 6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sICAM - 1含量 (675± 3 11) μg·L-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其中慢性肝炎轻度 19例 ,sICAM - 1含量 (445± 12 0 ) μg·L-1;慢性肝炎中度 18例 ,sICAM - 1含量为 (63 4± 182 ) μg·L-1,明显高于慢性轻度组 (P<0 0 1) ;慢性肝炎重度 9例 ,sICAM 1含量 (93 1± 2 80 ) μg·L-1,明显高于慢性轻度组 (P <0 0 1) .5例无症状携带者sICAM 1含量 (2 12± 72 ) μg·L-1,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10例自然恢复组含量为 (2 4 3± 86) μg·L-1,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 .血清中sICAM 1含量与ALT含量呈明显正相关 ;而E抗原阳性组与E抗原阴性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血清中sICAM - 1水平测定可作为判别乙型肝炎临床类型的指标 ;sICAM 1含量与肝脏损伤程度成正比 ,sICAM 1含量与病毒复制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疗效评价标准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肝病毒(HBV)感染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危害。全球60亿人口中,约20亿人感染HBV,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其中25%-40%最终将死于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乙型肝炎已成为社会问题,治疗乙型肝炎,减轻肝脏病变,降低、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课题。而治疗乙肝的过程必然涉及到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Dou YL  Ni AP  Han JH  Sun JY  Yu RR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3):2348-2351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IgG)的检测及内标、外标两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的比对,更好地了解人体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经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COBAS AMPLICOR定量PCR(内标法)检测不到乙肝病毒DNA(HBV-DNA)、用Abbott AxSYM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面抗体(抗-HBs)阴性、e抗原(HBeAg)阳性(HBeAg>4 S/CO)、抗-HBe阴性、抗-HBcIgG阳性的42例血清,再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HBV-PCR外标法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Light Cycler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结果 42例ALT/AST正常,HBeAg阳性(HBeAg>4 S/CO以上),HBeAg的平均值42.26 S/CO.COBAS AMPLICOR定量PCR(内标法)未检测到HBV-DNA(<300拷贝/ml)的血清;用Light Cycler定量PCR仪(外标法)检测HBV-DNA,有7例为阳性,7例HBV-DNA的平均含量3.1×105拷贝/ml,,阳性率17%.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并不说明体内病毒复制一定活跃.经治疗后,病毒复制下降,部分患者e抗原仍阳性,e抗原何时消失有待进一步研究.血清学标志与HBV复制状态存在不一致性,兼顾内、外标两种PCR方法检测HBV-DNA更客观.  相似文献   

17.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慢性乙肝病人肝组织学及肝组织内HBV标志物的改变.方法:35例病人予拉米夫定100mg/d,连用1年.行治疗前后肝穿刺活检,切片HE染色,Knodell评分,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内HBsAg、HBcAg、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结果:治疗后肝活检示41.18%患者肝组织学活动指数得以改善,汇管区坏死、门静脉炎症及纤维化明显改善.免疫组化检测示血清HBeAg转换组肝组织内HBcAg、a-SMA的表达明显减少,HBsAg的表达无显著性改变.结论:拉米夫定100mg/天治疗1年可减轻肝脏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程度,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一旦有HBeAg血清学转换,肝组织HBcAg、α-SMA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18.
大剂量联苯双酯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ui S  Wang M  Fan G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8):538-540
目的:探讨联苯双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抗病毒作用。方法:11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患者服用大剂量联苯双酯滴丸(≤12岁者剂量为30-45mg/d,>12岁者剂量为45-67.5mg/d,持续用药时间至少12个月,同时选择使用复合氨基酸、维生素、熊去氧胆酸等护肝药物。 对照组54例患者,不用联苯双酯及含联苯双酯成份的制剂,其余药物与治疗组相同。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肝脏功能、血清HBeAg、HBeAb和HBV DNA。结果:治疗组的HBeAg、HBeAb和HBV DNA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4个月后HBeAg和HBV DNA阴转率分别达到44.4%(24/54)和38.5%(25/65),HBeAb阳转率达29.3%(17/58)。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大剂量长期服用联苯双酯具有明显的抗HBV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乙肝)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近年来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我国在乙肝防控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疫苗接种目标人群中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显著下降[1]。但目前我国人群中表面抗原携带率仍达7.18%。因此除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病毒动态变化.方法 多中心的临床试验,选择门诊及住院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拉米夫定0.1 g,每日1次,共24周,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定量法检测其治疗前,治疗12 h、1 d,2 d,3 d、1周、2周、4周、12周、24周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DNA),并应用回归分析估计其病毒动力学参数.结果 共入选172例患者,年龄16~65(31±10)岁,男145例(84.3%),拉米夫定用药后12 h即出现明显的HBV DNA载量下降,平均下降0.45(范围:-1.85~3.86)lg(拷贝/m1),4例患者HBV DNA下降≥2 lg(拷贝/m1);2 d时进一步下降,与基线比较平均下降量1.20(范围:-1.21~4.41)lg(拷贝/ml);1周时继续下降,与基线比较,平均下降量2.01(范围:-0.17~5.79)lg(拷贝/ml).此后一直到24周,HBV DNA载量不断下降.24周时,平均下降量4.10(范围:-0.06~6.68)lg(拷贝/ml).游离病毒半衰期为2.57 d,受感染细胞的半衰期为63.0 d.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快速降低HBV病毒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