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洁  宋丽静 《新中医》2021,53(13):143-147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强制性运动疗法、常规康复运动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和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CSS、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SS、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MA、BI、FAC、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BI、FAC、BB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FMA、BI、FAC、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可改善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悬吊运动疗法联合针刺夹脊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悬吊运动疗法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将两组的Berg平衡量表(BBS)、10 m最大步行速度、下肢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BS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2,4.276;P=0.001,0.001均0.05);观察组下肢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611,9.865;P=0.001,0.001均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实施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可促进平衡能力、下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曹晓玲  夏爽 《四川中医》2020,38(1):205-208
目的:观察综合中医护理对脑中风偏瘫患者步态、行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来我院的脑中风偏瘫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脑中风偏瘫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干预前后步态参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8%和84.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各步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步长、步幅、步速及摆动相均明显增大(P0.05),支撑相显著减小(P0.05),且观察组各步态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上下肢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上下肢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中医护理可有效提高老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中枢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纠正异常步态,提高患者行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靳三针配合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靳三针配合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治疗。治疗4星期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定患者步行能力,采用Twichell-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阶段评价量表进行偏瘫肢体的Brunnstrom分期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及MBI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及MBI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AC分级及下肢Brunnstrom分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配合镜像膝关节运动疗法是一种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有效方法 ,能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BWSTT疗法治疗,采用Barthel指数(BI-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I-L评分、FMA评分、BB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BWSTT疗法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偏瘫后遗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观察组给予推拿联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后评价疗效,认知功能用MMSE法评估,改良波士顿汉语失语症测试,采用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析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改良波士顿汉语失语症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 0.05),各个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推拿联合运动疗法可提高中风偏瘫后遗症的认知能力,利于患者的语言康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控制训练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上下肢运动控制训练和运动想象疗法,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Holden功能步行分级法、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对两组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Holden功能步行能力、FMA、BB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lden功能步行能力、FMA、BB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的Holden功能步行能力、FMA、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控制训练联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下肢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配合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脚踏车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配合FES脚踏车治疗,而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经筋结点配合FES脚踏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等。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FAC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 <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FMA、BB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 <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综合疗法联合西药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急性期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针刺综合疗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意识障碍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与Glasgow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且3项评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综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期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步行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梗死、脑出血亚急性期合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4-24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FMA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评分)和步行能力(FAC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NIHSS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NIHSS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下肢FMA评分、Bathel指数评分和FAC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下肢FMA评分和FAC评分与同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NIHSS量表评分、下肢FMA评分、Bathel指数评分和FA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改善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策略性靶向训练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所致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与步行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诊治的8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所致的Pusher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策略性靶向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2组疗程均为6周。记录2组治疗前后姿势稳定测试(PST)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Burke倾斜量表(BLS)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疾病专用量表(SIS)评分,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睁、闭眼下的PST总体稳定值、前后值、左右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BBS评分、BLS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评分、FAC评分、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IS量表中移动能力、力气、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参与、交流能力、情绪、记忆与思维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前五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40/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33/44)(P0.05)。结论针刺联合策略性靶向训练可显著改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所致Pusher综合征患者的静、动态平衡功能,提高下肢运动与步行能力,从而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陈玲 《河南中医》2012,32(10):1304-130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Ⅰ-Ⅱ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和对照组30例(采用针灸结合传统推拿),于治疗前、治疗后7d及治疗后14 d分别进行简式Fugl - Meye运动功能评测(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①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7d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Ⅰ - Ⅱ期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鹏飞 《新中医》2021,53(1):128-131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血清Alb、GFAP、S-100β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2.50%,对照组为4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MA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Alb、GFAP和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Alb、GFAP和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血清Alb、GFAP及S-100β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针刺结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对照组采用镜像疗法。每星期5次,4星期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上肢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MA、MBI、STEF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STEF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FMA评分、STEF评分及MBI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8.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和镜像疗法均有助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针刺结合镜像疗法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宋丽静 《新中医》2019,51(7):219-221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控制基础疾病。对照组同时给予康复训练,训练8周。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并评价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较前改善(P 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及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作业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及针刺疗法。结果:两组治疗前简式FMA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阶段简式FMA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情况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情况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及穴位注射疗法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中医护理,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2组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理情绪、生活行为、运动、病情控制评分均干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医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对早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中的作用。方法:把93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配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定及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个月后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的FMA和Barthel指数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改善和恢复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进生活质量可取的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中医》2016,(4)
目的:观察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以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恢复期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疗法,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ESSS)评分、博格(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巴塞尔(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和4周,2组MES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2个时间点的MES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和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Barthel指数和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以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等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MA、MBI、STE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MA、MBI、STEF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FMA、MBI、STE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选择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对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疗法,对患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