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黄冈市流动人口与市居民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分娩的380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流动组)和500例市居民孕产妇(常住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症筛选量表(EPDS)筛查两组产后1、3个月抑郁症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产前两组EP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产后1、3个月流动组EPDS评分、产后1年内抑郁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常住组(P<0. 01);单元、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照看孩子累、丈夫关心少、产后居住环境不满意、孕产期负性生活事件和无医保是流动组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而丈夫关心少、产后身材恢复不满意、孕产期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常住组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黄冈市流动人口产后抑郁风险、抑郁程度明显高于市居民产妇,照看孩子累、产后居住环境不满意、无医保可能是流动人口产后抑郁风险高于市居民产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孕晚期、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海口地区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晚期高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孕晚期、产后2个月、产后4个月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抑郁状态,分析孕晚期及产后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5434例高龄孕产妇纳入本研究。抑郁发生率孕晚期为12.7%(690/5434)、产后2个月为2.4%(128/5434)、产后4个月为1.9%(102/5434),抑郁发生率孕晚期高于产后(P0.05)。EPDS评分孕晚期(11.25±3.01分)与产后2个月(9.98±4.70分)、4个月(8.02±4.90分)均呈正相关(r=0.501、0.334,P0.05)。孕晚期和产后抑郁孕产妇共811例纳入抑郁组,余4623例纳入正常组,两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不良孕产史、引/流产史、吸烟史、产时并发症、新生儿健康状况、孕母健康情况、与家人关系等均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不良孕产史、有引/流产史、有产时并发症、新生儿健康状况异常、孕母健康情况异常、与家人关系较差等是高龄孕产妇发生孕晚期及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海口地区高龄孕产妇在孕晚期和产后的抑郁症发生率均较高,与家人关系、文化程度、不良孕产史、新生儿疾病等是孕产妇发生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应重视高龄孕产妇心理行为改变,尽量避免或预防孕晚期及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产妇认知功能评分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2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124例产后抑郁产妇为研究对象,再选取同期来院分娩的100例健康产妇进行对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产后抑郁产妇分为对照组(62例)和研究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健康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疗法干预。研究产后抑郁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干预前、后采用EPDS评分评估两组产妇的认知功能和抑郁情况。结果logistic多元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剖宫产、婚姻不和谐、新生儿不健康、有精神疾病史是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干预前,对照组和研究组自我认知评分分别为(21.55±7.52)分和(22.85±6.29)分;干预后,对照组和研究组自我认知评分分别为(25.76±3.12)分和(35.65±4.33)分。干预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自我认知评分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EPDS评分分别为(13.03±1.95)分和(14.13±1.78)分;干预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EPDS评分分别为(10.30±1.66)分和(5.63±1.33)分。干预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EPD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娩方式、精神疾病史、婚姻和谐程度、年龄、新生儿健康状况是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正念减压疗法对产妇进行心理健康管理,可以提高产妇的认知功能,缓解产妇的抑郁情绪,且正念减压疗法易于产妇理解操作,可以作为产妇抑郁情绪的健康管理干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睡眠对母亲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为促进母婴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 13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新生儿母亲进行抑郁情绪评估,采用简明婴儿睡眠问卷(BISQ)对新生儿进行睡眠评估。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2.5%,包含轻度抑郁情绪和临床抑郁。新生儿白天睡眠时间平均为(6.97±2.12)h,夜晚睡眠时间平均为(8.48±1.70)h,夜醒时间平均为(0.84±0.61)h,夜醒次数平均为(2.73±1.10)次。产后42 d EPDS得分与新生儿夜晚睡眠时间呈负相关,与夜醒时间及次数均呈正相关。新生儿有睡眠问题的母亲EPDS得分较新生儿无睡眠问题的母亲高(OR=1.078,95%CI为1.069~2.7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与新生儿睡眠有关,应尽早培养新生儿良好的睡眠习惯,预防产后抑郁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二胎产妇的分娩体验、抑郁情绪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3月在合肥两所三甲医院的产科病房分娩的204例二胎产妇为调查对象。于产后3 d内采用分娩体验问卷(CEQ2. 0)评估产妇的分娩体验,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评估产后抑郁情绪。结果二胎产妇分娩体验的总分为(76. 58±7. 85)分,其中自身能力维度得分为(22. 13±3. 18)分,参与性维度得分为(16. 12±2. 44)分,专业支持维度得分为(21. 28±2. 56)分,安全感知维度得分为(17. 04±3. 35)分。二胎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8. 7%,EPDS得分为(8. 55±4. 18)分。二胎产妇分娩体验与抑郁情绪呈负相关(r=-0. 311,P0. 05),其中抑郁情绪与自身能力呈负相关(r=-0. 178,P0. 05),抑郁情绪与专业支持呈负相关(r=-0. 206,P0. 05),抑郁情绪与安全感知呈负相关(r=-0. 351,P0. 05)。结论高水平的分娩体验能够降低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的风险,临床中医护人员应该给予专业、情感等支持以提高二胎产妇积极的分娩体验,预防二胎产妇产后抑郁情绪及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孕晚期孕妇母胎依恋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其与产前抑郁关系。方法:方便抽样法,于2023年1-4月选取219例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包含基线资料、产前依恋问卷(PAI)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19例PAI得分67.24±6.09分,条目分3.20±0.69分;产前EPDS得分6.38±1.53分,产前抑郁发生率11.9%。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孕妇PAI得分与产前EPDS得分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高、家庭人均月收入高、初产妇、不良孕产史、母乳喂养、产前EPDS评分低均是影响孕晚期孕妇PAI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孕晚期孕妇母胎依恋情况受年龄、经济状况以及心理因素等多重影响,可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积极降低孕妇抑郁情绪,改善母胎依恋关系,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产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雌孕激素检测的临床价值及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旨在减少和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月在温州康宁医院分娩160例的产妇临床资料,根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将产妇分为产后抑郁组31例和无产后抑郁组12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产妇的雌二醇(E2)、孕酮(P)、hs-CR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s-CRP、E2、P与EPD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不同特征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产后抑郁组产妇分娩后2 d、7 d E2低于无产后抑郁组产妇,P、hs-CRP、EPDS评分高于无产后抑郁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s-CRP与EPDS评分均呈正相关,E2与EPDS评分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娩方式与产妇产后抑郁无关(P>0.05);文化程度、产次、新生儿性别、喂养方式、家庭年收入、夫妻关系与产妇产后抑郁有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产次、喂养方式、夫妻关系、家庭年收入均是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产后抑郁产妇hs-CRP、P、E2均存在异常表达,且与产后抑郁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文化程度、产次、喂养方式、夫妻关系、家庭年收入均是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少女妈妈产后抑郁及其对新生儿的照护喂养能力现状,初步探讨影响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和新生儿照护能力的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在重庆市2家三甲综合医院、3家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复诊的女性共59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少女妈妈组(年龄16~19岁,n=28)及成年妈妈组(年龄≥20岁,n=31)。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表(BSES)、新生儿照护能力问卷(NCAQ)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少女妈妈组EPDS总分及其情感缺失、焦虑及抑郁维度得分分别为(15.14±3.70)分、(2.75±1.55)分、(7.29±1.57)分及(5.11±1.64)分,分别高于成年妈妈组的(11.51±4.23)分、(1.80±1.49)分、(5.84±1.75)分及(2.87±2.01)分(P0.05),且少女妈妈组抑郁总检出率(92.8%)高于成年妈妈组(64.5%)(P0.05)。少女妈妈组BSES总分及其母乳自我喂养技能、母乳自我喂养内心活动维度得分分别为(73.57±14.12)分、(36.03±8.01)分及(37.56±6.85)分,分别低于成年妈妈组的(84.41±16.64)分、(42.29±8.52)分及(42.13±8.48)分(P0.05)。少女妈妈组NCAQ总分及其照护知识、照护技能及照护态度得分分别为(63.00±22.67)分、(33.75±15.97)分、(20.68±6.19)分及(8.57±2.60)分,分别低于成年妈妈组的(93.48±21.18)分、(54.74±13.36)分、(28.10±6.94)分及(10.65±3.46)分(P0.05)。相关分析显示,少女妈妈EPDS得分与BSES及NCAQ得分均呈负相关(P=0.000)。回归分析显示,EPDS得分对少女妈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和新生儿照护能力均有显著预测作用(P0.05)。结论少女妈妈广泛存在产后抑郁,她们对新生儿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照护能力也较低,其产后抑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和对新生儿的照护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化产房联合无痛分娩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以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10月在该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并选择阴道分娩的684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常规分娩组(A组,251例)、家庭化产房组(B组,107例)、无痛分娩组(C组,137例)及家庭化产房联合无痛分娩组(D组,189例)。比较产妇的母婴结局、VAS疼痛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结果 D组受试者产程、VAS疼痛评分、EPDS评分以及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明显少于其他3组(P<0. 05);且对环境、服务态度、产妇心理护理、分娩镇痛需求满意度以及总体满意度均为100%。4组受试者催产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合并症、首次分娩、分娩家属未陪护、护理不满意、未接受无痛分娩和家庭化产房是影响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家庭化产房联合无疼痛分娩可明显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背景下围生期孕产妇(孕龄为28孕周至产后7 d)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根据兰州市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围生期孕产妇的就诊号,随机抽取COVID-19疫情暴发期(2020年4月1日至8月31日)的71例孕产妇;同时选取COVID-19疫情常态化时期(2021年4月1日至8月31日),在同一医院产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与疫情暴发期年龄匹配的71例围生期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筛查这142例孕产妇的抑郁风险得分,将其分为抑郁组(n=64,EPDS得分≥9分)和非抑郁组(n=78,EPDS得分<9分)。对2组受试组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填写本研究自行设计的《受试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再采用EP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社会对其支持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围生期孕产妇抑郁情绪影响因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与所有受试者本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纳入本研究142例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与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该院就诊的孕产妇405例。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其产后抑郁情况进行评定,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样本中羊皮质醇(COR)、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产后抑郁组TSH、5-HT水平明显高于非抑郁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PDS得分与产后COR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EPDS得分与产后5-HT、T3、T4、TSH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对产后抑郁EPDS评分无明显影响(P0.05),而对5-HT水平的预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HT及其受体功能与产后抑郁的发病密切相关,分娩后一周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对产后抑郁的发生无直接作用,但其可通过影响5-HT水平来引发产后抑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心理状态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5月-2023年5月计划于本院分娩的160例产妇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两组均给予常规产前管理,观察组增加产前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干预前后产妇心理状态[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焦虑自评量表(SAS)],产程时间和产后2h出血量,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干预前后分娩应对方式。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6.3%)高于对照组(61.3%),两组EPDS、SA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EPDS(4.33±1.24分)、SAS(21.32±1.98分)评分低于对照组(8.62±1.39分、28.56±2.16分),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和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新生儿1min、5min Apgar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产妇积极应对评分均升高、消极应对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25.19±3.78分)高于对照组(20.11±3.64分),消极应对评分(7.03±1.07分)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家庭健康档案建立及健康管理在孕产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降低孕产妇孕期疾病、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的临床保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医院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及进行健康管理的540例孕产妇为研究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未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进行常规保健的32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并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的孕期健康情况、妊娠结局、产后抑郁状况以及对产科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孕产妇孕期体重异常增长、妊娠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流产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产妇产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7.38±4.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2.62±4.61)分,对产科满意度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7.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家庭健康档案建立及健康管理应用于孕产妇管理中可有效提高孕产妇管理质量,改善妊娠结局,缓解产后抑郁情况,对促进母婴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孕妇产后抑郁症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氏产后抑郁问卷(EPDS)及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产妇316名中,EPDS总分>13分的32例,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0.13%;抑郁症状出现的时间为产后第3d至产后第57d(29.74±13.49)d;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经济状况差、产妇年龄大、居住拥挤、与公婆关系不融洽、出生儿童是女性、怀孕前身体状况不佳6个因素为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RR值分别为4.73、3.36、3.04、2.64、2.42和2.18),对分娩有思想准备及分娩过程顺利2项为保护性因素(RR值分别为0.19和0.29)。结论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重视孕产妇分娩知识教育,为产妇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是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蒋美芳  秦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3):3289-3292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围产儿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浦东新区7所接产医院分娩的4659例流动人口孕产妇及其分娩的围产儿和4758例本地孕产妇及其分娩的围产儿的分娩史,对他们的健康指标以及可以影响他们健康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健康情况都较本地人差,流动人口围产儿中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高;孕产妇中发生危重孕产妇抢救、产后出血和子痫或先兆子痫、急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本地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每个健康指标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何提高流动人口孕妇在孕期的产前检查次数是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和围产儿健康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9,(1):154-156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心绪不良的影响因素及与育儿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帮助初产妇提高育儿自我效能感。方法采用抽签法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进行随机抽样,并对其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育儿自我效能量表(SIC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37%的初产妇发生产后心绪不良,初产妇育儿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76. 46±10. 87)分,与育儿自我效能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初产妇产后心绪不良易导致其育儿自我效能低下,进而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和新生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孕产妇产后母婴健康素养知识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产后母婴健康素养测评工具》对接受产后家庭访视的2 106名产妇进行问卷星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卫生服务利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从获取、理解、评价和运用4个能力维度展开调查。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问卷平均得分为(67.39±9.54)分,其中卫生服务利用平均得分(25.73±4.64)分;健康促进平均得分(10.54±2.08)分;疾病预防(31.12±4.85)分。满分率最高的三项是:关注新生儿黄疸表现(10000%)、产后抑郁的基本表现和特征(96.20%)和特殊情况遵医嘱入院待产(95.82%)。不得分率最高的三项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信息(88.37%)、早吸吮的时间(85.80%)和新生儿满月体质量增加量(85.71%)。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和经产妇总分较高;卫生服务利用方面,上海户籍和经产妇得分较高;疾病预防方面上海户籍高于非上海户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受教育程度偏低的非本市户籍初产妇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选取2008~2009年在该院分娩的无产前抑郁症的120例初产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自编心理社会因素调查表对产妇产后的抑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8.33%,而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居住条件、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产后睡眠情况等的不同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不容忽视。临床上,我们应减少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对已经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干预,从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刘萍花  肖亚 《中国妇幼保健》2014,(33):5402-5403
目的:了解麻城市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产后抑郁,提高相应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筛选产后抑郁症患者,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麻城市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为13.24%;初产妇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高于经产妇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缺乏家人关心及对居住条件不满意的产妇相比,得到家庭支持和有良好居住条件的产妇产后抑郁检出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年龄、家庭年收入、分娩方式及婴儿性别对产后抑郁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和低文化水平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家庭支持和良好的居住条件可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可通过对产妇提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基层妇女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9月期间接受村卫生室产后保健服务的常住如东县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孕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产后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自编问卷进行心理评定和社会因素调查,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后10~14d、28d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9.67%、5.79%。孕期抑郁、年龄、文化程度、产前检查、高危评分、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喂养方式、新生儿健康情况、母亲健康情况、家庭关系、母婴保健知识等12个因素与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编问卷调查显示,73.5%有产后抑郁症状的产妇有诱发因素。结论:本县妇女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在国内文献报道范围内。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年龄、文化程度、孕产期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关注高危人群,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