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泄泻是小儿常见病,多责之于脾胃,皆以温阳、健脾、化湿之法治之,然"人皆以泄为脾恙,而不知肾病有泄焉"。文章介绍张炜教授从肾论治,以养阴利水法治疗阴虚泄泻、温阳利水法治疗阳虚泄泻、温养肾气法治疗肾气虚弱泄泻的经验,思路独特,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5,(9):1232-1233
目的:总结崔述生教授从脾肾论治小儿遗尿经验。方法:对崔述生教授的治法方药进行总结。结论:崔述生教授认为小儿遗尿病因病机责之为先天肾气不充、脾肺气虚,临床上从脾肾论治,在整体调理、平衡阴阳的基础上辨证施治,再配合以中药、食疗。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据方剂学、中医体质学与临床治疗学学理,从"证-体-方-效"角度,首先阐发成药金匮肾气丸针对肾气虚弱水停的主证病机和辨证要点,解析其补肾化气利水的制方原理。然后从阴阳兼补药法考证、脾肾兼补药法钩玄及补肾益气调体新用,论证成药金匮肾气丸可拓展用于肾阴阳两虚水停、脾肾气虚水停两证及气虚体质易发感冒、水肿、痰饮、肥胖、泄泻、咳喘等病症,以期能更好地认识与领悟成药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月经期间,大便泄泻,经净后即减轻或者停止者,称经行泄泻。经行泄泻的发病原因是当行经之时脾肾更虚,而致泄泻。笔者临床喜用《沈氏尊生书》方胃关煎加减辨证为治,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介绍孙浩教授从脾肾论治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经验。孙教授认为,小儿哮喘关系到肺、脾、肾三脏,提出"急则治肺,缓则治脾肾"的观点,主张小儿哮喘缓解期应从脾肾论治,以温肾健脾法治痰之本,临床采用肾气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6.
蒋宝素先生是我国清代著名医家,声望卓著,后世称其为"清朝十四名医"之一。先生继承家学,并师从当时医林翘楚王九峰先生。其集40年临证实录所撰之《问斋医案》,全文共802案,载家传方90余。选案均极精审,议论明快,说理透彻,遣药允当,颇多独到见解,值得师法。本文主要选择先生运用脾肾双补一法治疗泄泻、痰饮、肿胀、哮喘、赤白带下、经水不痛等病案,分析总结,探索其论治经验:一是介绍先生家传《椿田医话》脾肾双补丸方;二是论治水湿所致疾病经验,认为脾虚则清阳不升,肾虚则胃关不固,在治疗上脾肾水气难分,法当兼顾,脾肾双补;三是论治痰饮方面经验,认为脾肾为生痰之源,肺胃为贮痰之器,须当扶脾固肾以杜生痰之源;四是论治大病、久病之后及妇女经水不来经验,强调脾肾为生化之源,若脾肾双亏,肾不藏精,脾不化血,当脾肾双补。  相似文献   

7.
总结卜献春教授从脾肾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卜教授认为,嗜食肥甘厚味,或思虑过度,或房事劳倦,均可致糖尿病,日久迁延至肾,发为糖尿病肾病,故本病病机为脾肾两虚,兼杂血瘀。治疗上当健脾益肾,化瘀行血,临证应有所侧重,予以分期治疗:早期以脾肾阴虚为主,治以滋阴降糖,方用苍丹地黄汤;中期辨为脾肾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终末肾衰期发展为脾肾阴阳两虚,治以滋补阴阳、活血通络,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标本兼顾,随症治之。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本病总由胃气上逆所致,临证治疗以和胃降逆为原则。笔者秉承《内经》"肾者,胃之关"思想,认为呕吐不可执于胃,还可从肾论治。"肾关"阴阳调和,则"胃纳运"如常,呕吐可止。笔者将呕吐分为寒呕、热呕、虚呕,并以补肾治胃为主要思路,临证分别应用温肾散寒、滋肾泄热、益肾养胃等法治疗呕吐,颇有疗效,值得深思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调理肾阴肾阳治消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早在公元以前就有关于消渴的论述,其从肾论治的理论一直沿用至今。消渴病发病率主要在50岁以上,皆因人届中老年,其肾气衰微,天癸竭,太冲脉衰。治消渴取决于肾,也由于肾对生长、发育、衰老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且“肾为胃关,胃关的开  相似文献   

10.
陈士铎对泄泻的认识颇具特色。他论治泄泻多为脾肾同治,并对脾肾同治的理法方药作了阐述。关于脾胃.陈士铎认为当分别对待,脾与肾相关,而胃与心包相关,并创制了相应的治方。因泄泻之病位在肠,故陈士铎除治脾肾之外,注重治肠:泄泻多有伤阴之弊,故陈士铎在立方、制方、用药上处处兼顾。  相似文献   

11.
陈士铎对泄泻的认识颇具特色.他论治泄泻多为脾肾同治,并对脾肾同治的理法方药作了阐述.关于脾胃,陈士铎认为当分别对待,脾与肾相关,而胃与心包相关,并创制了相应的治方.因泄泻之病位在肠,故陈士铎除治脾肾之外,注重治肠;泄泻多有伤阴之弊,故陈士铎在立方、制方、用药上处处兼顾.  相似文献   

12.
《光明中医》2021,36(5)
中医学认为,气的运动以开、阖、枢为表现形式,若枢机畅达,则脏腑气机通畅,阴阳和合;若开阖不利,则脏腑气机阻滞,阴阳失交,出现五脏六腑的相关病变。脾肾阳虚型泄泻的发生亦是由于体内阴阳开、阖、枢枢机不利所引起。因此,此研究从三阴三阳"开阖枢"角度来论治脾肾阳虚型泄泻具有重要的临证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云峰  谢敏 《新中医》2022,54(6):208-211
通过厘清胃、肺、肾三者间的关系,分析讨论从肺肾论治脾胃疾病。首从《黄帝内经》中关于肺、肾与胃的阐述进行分析,认为肺、肾与胃的生理功能在藏象层面关系紧密,三者的生理结构在经络层面密切相关。进而,从“胃之关”分析肺肾对胃的调节作用,认为从“聚于胃,关于肺”,可看出肺与胃气机升降相依,而从“肾者,胃之关也”可看出肾与胃水液运输相济。基于以上所论,认为从肺肾论治脾胃疾病,有降肺气以平呃逆、调肾中阴阳以和胃中寒热之法。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类型,其病情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并且具有癌变的风险,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传统中医学认为,CAG病位在胃,治疗也多从肝、脾、胃论治。刘启泉教授则认为,CAG病位虽然在胃,但其发病与肾也有密切关系,胃肾阴虚、脾肾阳虚、肾气不足均为CAG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从肾论治是其临床治疗CAG常用变法之一,尤其是对病情迁延日久的难治性CAG效果更佳。现将刘教授从肾论治CAG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整理研究薛雪《扫叶庄医案》中所载泄泻医案,并结合《湿热病篇》《医经原旨》中相关论述以佐证,总结薛氏治疗泄泻的经验:薛氏治疗泄泻实证时多从湿邪论治,又细分为湿热泄、暑湿泄和寒湿泄。湿热治以分消走泄法,清热祛湿,淡渗导下;暑湿治以清暑化湿,行气导滞;寒湿治以温阳散寒,运脾除湿。治疗泄泻虚证时多从阴阳论治,并细分为阳虚泄、阴虚泄和阴阳两虚泄。脾肾阳虚者治以建中助运,温阳补肾;脾肾阴虚者治以育阴止泻;阴阳两虚者治以从阴引阳,阴阳同调而收功。另外,薛氏在泄泻医案的论述中谨守病机,夹叙夹议,且辨证准确,用药精炼,其经验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生与脾胃和心肾关系密切,依据《黄帝内经》“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诊断上首辨阴阳,执简驭繁,治疗上从阴阳两端入手,阳证须从心胃论治,阴阳失调从心脾论治,阴证应从脾或者脾肾论治。对于阳道实多见心火旺盛、胃经湿滞证患儿选用导赤散和小儿健肤合剂加减;对于阳道实,阴道虚并存多见心经有热、脾胃虚弱证患儿选用导赤散和八生汤;对于阴道虚多见脾虚血燥、肌肤失养证患儿可选用异功散、健脾润肤汤或小建中汤加减;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治疗当兼顾脾肾,以六味地黄丸加减。临床效果满意,体现了中医整体辨证以及病证结合的论治思想,也为提高儿童特异性皮炎等皮肤病论治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全国妇科名老中医夏桂成教授创制了"重阴"理论,并据重阴不足患者的临床特点,将其分为肝肾不足、心肾失交、脾肾气虚3型论治。其中肾虚是主要证候,故夏老主张以补肾为根本,并注重心肝脾肾各脏腑间的联系,临床辨证结合辨病,灵活用药,通过补肾平衡肾中阴阳水火,以助调节卵巢功能,奠定物质基础,使得阴长达到高水平,完成重阴至阳的顺利转化。  相似文献   

18.
泄泻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张志远教授从气机升降角度论治泄泻,认为其核心病机为肺失宣肃、脾失健运、肾气不升,治疗从肺、脾、肾三脏入手,以宣上、畅中、温下三法调畅气机为切入点。张老治疗泄泻重视应用经方且巧于化裁,创制葛麻桂三开汤、香姜红糖散、五元汤等验方。其选择药物擅取其专长,如用葛根、麻黄、桂枝以发汗解表祛邪,白术、人参、黄芪以健脾益气固本,茯苓、猪苓、泽泻以利水渗湿止泻。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从肾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肾与肝脾二脏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肾与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肾论治高血压病,就是通过补肾填精、滋补肝肾、温补肾阳、活血化瘀祛痰诸法调理肾脏功能以调整阴阳,并配合健脾和胃、疏肝、柔肝之法使肝脾肾功能及阴阳平衡协调,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为中医临证提供新的理论借鉴。作者从中医角度探讨高血压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与肾脏的密切关系,现浅议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产后病入手,从"因证用治"运用椒、葱、姜等药食两用之品、血肉有情之品、外用手法三个方面整理分析《妇人规》产后因证用治调护精萃。同时以张景岳对产后脾肾气血的认识为主线,探讨张景岳的学术继承与创新。《妇人规》继承了薛立斋脾肾同治学术思想,在产后病调护过程中从阴阳观入手,发展了温脾益气法、补脾胃升清阳法、填补真阴法等,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产后病常用的成方胃关煎、补阴益气煎、三阴煎、五阴煎等产后调治方剂,并且发展了左归丸、右归丸在产后的运用。从治疗原则与原创方剂两个方面贯彻了因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张景岳学术观点与薛立斋具有一脉相承之意。为妇科产后调护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