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张性心力衰竭可归属"心痹""心悸""心水""肾水""痰饮""喘证""水肿"等范畴。为本虚标实,气虚、阳虚为病理基础,瘀血、水饮、痰浊内停为主要病理产物,病位在心,又不止于心,心肾有着密切关系,应心肾同治为主,标本兼顾,不能单纯治心。从肾入手治疗,培养生化之源,是改善心肾阴阳互资,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关键。  相似文献   

2.
1学术思想1.1病名应切中病机且反映临床特点心力衰竭是所有不同种类心脏病的最终结局及主要并发症。陈可冀老师结合现代医学对该综合征的定义并参照中医历代与其相关的文献描述,认为仍将其按主要症状或体征特点归入到中医学的"喘证"、"肺胀"、"惊悸"、"怔忡"、"水肿"、"痰饮"及"阴水"等病证中不利于中医药学对心力衰竭的规范化研究。关于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虽有"心水"、"心痹"、"悸-喘-水肿联证"、"心衰病"等的探讨,但陈可冀老师认为"心水"、"心痹"仅突出病机,"悸-喘-水肿联证"只是证候诊断,"心衰病"文字上虽接近心力衰竭,但心力衰竭不是一独立疾病而  相似文献   

3.
从中医病证结合的角度,收集分析中医古典医籍中关于心力衰竭的病名、症状、方药记载,对心力衰竭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研究,认为“心痹”“心胀”“心水”可能属于中医古籍中心力衰竭相关疾病。“心咳”为心火上炎,肺气上逆而咳,推测可能属于现今心肺同病。“心死”为对脉象的探讨,亦不能代表心力衰竭。而中医的“心衰”反映的是病机而非疾病。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属"心悸""怔忡""喘证""水肿""心痹"范畴,其不同发展阶段病机不同,多呈"心气虚—阳虚—阳虚厥脱"演变过程,薛一涛教授认为心衰病程一般较长,晚期多以心肾阳虚型为主,遂自拟复心汤治疗心肾阳虚型心衰。  相似文献   

5.
从心肾相关理论探析心力衰竭中医辨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中医虽无此病名,但归属于"心悸""喘证""水肿""胸痹"等范畴。基于心肾相关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治思路,认为心力衰竭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血瘀水停,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以温阳益气治其本,活血利水治其标,从肾论治心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医传统文献中无心力衰竭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特征,归纳属于“喘证”、“水肿”、“心悸”、“怔忡”、“肺胀”、“心痹”、“心水”等疾病范畴。几千年以来,历代医家一直认为,生理上心与他脏密切相关,正如《十四经发挥》云:“五脏系皆通于心,而心通于五脏也”。病理上亦如此,心衰是由于心脏自病或它脏病累及于心,  相似文献   

7.
边宝生 《北京中医》2002,21(4):251-253
充血性心衰(简称CHF)是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量,导致慢性心功能不全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是导致内科危重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中医传统文献中无心力衰竭的病名,而是根据其临床特征,归纳属于喘证、水肿、心悸、怔忡、肺胀、心痹、心水等疾病范畴。近年来随着中医治疗急症研究的深入,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一定进展,现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边宝生 《北京中医药》2002,21(4):251-253
充血性心衰(简称CHF)是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量,导致慢性心功能不全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是导致内科危重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中医传统文献中无心力衰竭的病名,而是根据其临床特征,归纳属于喘证、水肿、心悸、怔忡、肺胀、心痹、心水等疾病范畴。近年来随着中医治疗急症研究的深入,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一定进展,现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著作中虽无慢性心力衰竭病名,但是根据其临床特征属于"喘证""水肿""心胀""心痹""心水"等疾病范畴。通过对古代的文献研究,认为慢性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即正虚为本,瘀水为标;虚以气(阳)虚为主,阴阳并损,标以瘀水痰湿为标,并可以累及它脏。故在临床治疗心衰时,应以扶正为主,消补兼施为原则。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归属中医学"胸痹""心水""水肿""心悸""喘证"等范畴。本病以阳气虚为基本病机,尤其以心、脾、肾阳虚为主,气血、津液运行受阻,产生瘀血、痰浊等,闭阻心脉发为胸痹,津液不行成饮邪则发为心水、水肿。张仲景温阳法即以温阳之药扶助人体阳气,以消除体内阴邪。以温阳法为主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使血行有畅,痰浊得化,津液得布,气血、津液调和。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水肿、喘证、痰饮、心痹等范畴。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导致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的一组复杂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1].中医学中并无"心力衰竭"之名,但根据其临床致病特点可将其归为"心水""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  相似文献   

13.
心衰病是指心气不足,虚损而衰,或心气本虚,复感外邪,引起全身血行不畅,机体血虚或血瘀的病理状态。属"心悸"、"心痹"、"喘证"、"饮证"、"水肿"、"心水"、"积聚"等范畴,配合医生救治患者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使心衰病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陈晓萍 《湖南中医杂志》2000,16(1):12-12,22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难以避免的结局,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按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水肿”、“喘证”、“心水”、“心痹”等范畴。笔者针对本病心肾阳虚证的病理特点,采用温阳益气利水之抗心衰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  相似文献   

15.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ce heart failure)是以心悸、气促、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症[1],属于中医"心悸"、"心痹"、"喘证"、"水肿"、"怔忡"范畴[2]。近期内心衰的发病率将继续增长,正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3]。其防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4]。现将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霍根红[5]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认为病机为阳虚及阴、阴阳两虚,血瘀水停。周亚南等[6]认为胸中大气下陷,胸中之气无力升举为根本病机,其气主宰心、肺的生理功能,脉道的畅通,及气血的运行。赵锡  相似文献   

16.
郭维琴教授对心力衰竭的中医认识与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红  王振涛 《河南中医》2003,23(10):12-13
郭维琴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 ,业医 30余载 ,学贯中西 ,临床经验丰富 ,尤其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现将郭师对心力衰竭的中医认识与辨治介绍如下 ,以飨同道。1 病名认识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 ,心衰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 ,左心衰患者以心悸、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 ,右心衰以心悸、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为表现 ,全心衰包括左心衰和右心衰。中医无心衰之病名 ,从其临床表现看 ,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喘证”、“水肿”、“心水”、“痰饮”范畴…  相似文献   

17.
黄春林治疗心衰经验撷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的综合征,常见于心脏病的终末期。依据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归属中医学心悸、喘证、水肿、怔忡、瘀证、心痹、心衰等范畴。广东省中医院黄春林教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经验丰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的惊悸、喘证、瘀证、心水、心痹等范畴。有学者认为“心衰”L’J、“悸——喘——水肿联还”‘’‘作为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为妥.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1$因病机心衰的产生,主要由于五脏阳气虚弱,水饮瘀血互结而成,每以外感六淫病邪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加重L’J.心衰与中医心肾在病理上有着密切内在联系,心肾虚报,水火逆乱,是心衰的主要病理,又是引起心气不足的根本,尤以心肾阳虚,水饮溢泛为其最基本病理,在心衰不同病理阶段,均可表现为心肾阳气虚衰的共同病机“〕。ZM证施…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疾病导致慢性心功能不全、顽固性心力衰竭以及难治性心律失常等,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痹""水肿""喘证""肺胀"等范畴,寻求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薛芳教授擅长以中西医结合思路认识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临证五十余年,在益气化饮治疗高心病左心衰、宣肺行水治疗肺心病右心衰、温经通络治疗心脏传导阻滞、滋心安神治疗心动过速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吾辈侍诊,述其精要,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因心脏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降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属于中医"心水""喘证""水肿"等范畴.郭维琴教授认为心衰是在正气亏虚的前提下,产生瘀血、水饮、痰浊等病理产物,上凌心肺、外溢肌肤而发病,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郭教授在治疗心衰时分别从气、血、水3个方面入手,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