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5部《黄帝内经》英译本及5部国内外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为语料,对《黄帝内经》中29条隐喻类疾病名英译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翻译策略不一致、一词多译、信息还原度不足等现象。提出隐喻类疾病名英译应在准确理解疾病内涵的基础上,以“信息传递完整”为翻译原则;同时根据疾病命名特点,将29条隐喻类疾病名分为“完全隐喻命名”和“部分隐喻命名”两大类,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5种翻译策略,即“直译”“直译(西医对应词)”“直译+增译”“直译+音译”“意译”。  相似文献   

2.
中医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医术语翻译又对中医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痹”的英译为例,分析中医术语翻译的难点,探索中医术语翻译策略.认为篇章的翻译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但基本概念尤其是某些关键术语的翻译当以音译为主,释义为辅.  相似文献   

3.
中医术语的英译是否准确对中医药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从异化与归化的视角分析了中医术语的翻译方法,指出对于中医术语的翻译实际上是对中医文化的解释。在不影响信息准确传递的前提下,尽量用异化的方式如音译法、直译法等来处理中医术语的英译;在对于理论性很强或直译无法表达其真实含义时就要用归化的方式如意译法来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4.
中医英语属于医学英语的范畴,是科技英语的一大分支。从词汇角度分析,中医英语具有哲学术语多、两栖词汇多等特点,同时拼音化词汇、浓厚的文学色彩语言以及通假字的使用,又赋予中医英语以独特的色彩。要想准确地翻译中医词汇,首先应当了解其特点,并遵循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原则。不管是直译、意译还是音译,最重要的是忠实,要最大限度地保持中医术语语义的关联性、统一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中医病证名词术语是中医术语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语义丰富,文化烙印深厚,且与西医学病名术语不能完全对应,其英译路径虽有学者关注但鲜有深入研究。以中医典籍《金匮要略》为代表性病证名,尤其是以"断泄"一词为例,通过查找文献,追溯其源头,分析其在原文中的概念内涵,并将现有译本中英译选词进行对比分析,从翻译"信"原则出发,以"最佳近似度"为翻译标准,探索中医病证名的英译路径,并尝试提出中医翻译"3W"课堂教学模式,对中医术语英译路径应用于中医翻译的实践与教学进行了初步思考。供学界探讨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归纳分类,概括为四类:专有名词类、术语类、行为操作类、描述类;分析了《汉英对照金匮要略》李照国版(Classical Chinese-Modern Chinese-English,Essentials of the Golden Cabinet)中,文化负载词的具体翻译方法:音译结合注释、意译、直译、阐释性译法,并对具体的翻译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丰富中医典籍的翻译方法,推动中医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以目前由权威机构在线发布和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方案3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译本中的中医证型术语、中药方剂名、中药饮片、现代中药制剂名称等的翻译,发现当前中医英译翻译策略基本以异化法为主,具体方法上以直译和音译为主,术语翻译存在不统一甚至漏译、误译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和对外交流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医术语英译也成为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一般来说中医英语翻译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直译、意译和音译.直译法,就是按照原文的结构形式将原文翻译到译入语中,当两种语言对同一问题的表达完全一致时,可采用直译的方法.意译是最常用的方法,在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较大时只能采用意译之法.而音译之法是只有当一种语言的某些术语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完全缺乏对应的术语或概念时才考虑,故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文化核心术语,这些核心术语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邪"是《内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医文化核心术语之一。根据"邪"所在的具体语境,分析《内经》中"邪"的含义,并对"邪"进行词性分类,即名词类、动词类、副词类和助词类。基于《内经》李照国英译本、Ilza Veith英译本和罗希文英译本,对"邪"的语境差异化翻译进行实证研究,比较3个英译本对"邪"的英译策略,总结"邪"的语境差异化英译方法:使用"自然对应词"、使用"等化性对应词"和借用汉语拼音音译加注释,以期对中医文化术语的英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渊薮,蕴含丰富的中医文化核心术语,这些核心术语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神"是《内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医文化核心术语之一,而且涵义深奥丰富。根据"神"所在的具体语境和搭配词语,分析《内经》中"神"的涵义并将"神"进行词性分类,如名词类、动宾类和形容词类。基于《内经》李照国英译本和Ilza Veith英译本,对"神"的语境差异化翻译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两个英译本对"神"的翻译策略,总结"神"的语境差异化英译方法,使用既有的"普通语言对应词"、借用汉语拼音音译加注释和词性转换法翻译,以期对中医文化术语的英译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中医病名的规范化是中医古籍精华挖掘整理研究的基础,对促进中医药学术创新有重要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以中医儿科病名为例,在收集、整理古籍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古籍中儿科病名存在的病、证、症混淆,一名多义,异体字、繁体字误用混用等问题,提出病名规范化的研究原则与方法。研究从建立疾病的体系框架规范病名分类、辨析疾病病名内涵、确定疾病病名首选术语、确定病名上下位关系的方面入手。结果 本研究共从11部古籍文献中整理出儿科相关病名784条,规范化后确定首选术语174个。结论 研究对中医古籍中病名的规范化研究方法提出了基本思路,对中医儿科的规范化诊治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统一建立中医病名规范化术语体系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求同存异"原则,选取现行具有权威性的4部汉英对照中医名词术语标准为语料来源,以具体病名的翻译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4部标准的翻译异同,提出中医病名的翻译和传播策略:一是借用西医病名来翻译以"求同",二是采用音译或创造新的英文词汇来翻译以"存异",三是几种译法相结合以保持翻译的灵活性,四是参照"西医中译"时的做法,以保持中医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为前提,使国外读者从整体上理解中医思维,并用中医思维来认识和学习中医。  相似文献   

13.
杨译《伤寒论》译本主要使用音译与注释结合、直译、用中医概念解释术语、从传递条文医学思想的角度传达中医的文化特质等翻译策略与方法,对翻译中医学以及文化信息的平衡做了积极的尝试;翻译目标和读者决定翻译策略,在传达医学思想的前提下,译本采取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分析译本的翻译策略,特别是音译使用,可为今后中医翻译在医学、文化等方面的传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探讨以《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术语国际化标准》(简称WHO版)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标准》(简称世中联版)共有的中医病机术语及其英译为研究对象,对二者的英译差异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构成术语的词的翻译是否一致,二是术语内部的语法结构和语义逻辑关系翻译是否一致。研究表明,词的选择、词组语义逻辑的判断和是否考虑原术语中的句法结构这三个方面是导致版本术语英译不同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术语核心词和功能词的翻译应尽量统一;对语义逻辑关系比较复杂的术语,应透彻理解中医病机术语深层逻辑关系,译出术语的真正含义,同时运用英语相应的句法结构来表达汉语词组外显和隐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中医典籍翻译是助推中医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工具。中医典籍中充斥着根据病因、病症、病机、病位及因、症、机、位组合命名的中医病名。蕴含丰富中医文化信息的中医病名翻译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中医典籍翻译的成败。中医病名中因西医东传时对中医术语的不严谨借用而被扩大了词义形成的古今异义病名,由于新增义项对原指的干扰,准确理解的难度被加大,成为中医典籍翻译难点之一。鉴于古今异义病名翻译在中医典籍翻译中虽为问题频出的难点之一,但对其系统探究尚未之见,笔者拟对中医典籍中古今异义病名翻译之道进行探究与剖析,  相似文献   

16.
"零翻译"是逆向式翻译,是在译入语中采用源语语言文字符号,使读者进入源语语言文化理解译文。音译是"零翻译"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医英译中中国文化负载词经常使用的翻译策略。"音译"策略有其相对应的语义、语用、文体等层面的要求,只有在满足相应层面要求时,才能完成文化转换,语义传达,实现交流。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文献学方法,明确"厥(证)"的病名源流、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通过分类对比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2007年)等五种中医英译工具书中相关术语的英译,结合"厥(证)"的不同含义,归纳分析出针对"厥(证)"相关术语英译的三条思路,继而探讨中医病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为解决中医多义核心术语及部件对中医术语英译的不良影响,尝试必要的语义溯源,并结合术语学方法对所选核心术语及部件进行语义分析。再对其4种标准中的英译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探讨不同语境及含义下的合理规范译法,以期成为多义术语翻译研究示范,以进一步深入推动中医学核心术语和部件乃至所有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工作。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委婉语因与民族文化、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密切联系,其翻译一直是英译研究中的难点。以关联-顺应模式为指导,对认可度高、有权威性的两译本中的具体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内经》中委婉语的翻译对策:注重中医文化特色时可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为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可在概念上对等转化、合理意译;委婉语含义与西医术语对应时宜简单直译,旨在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丰富和完善中医英译。  相似文献   

20.
认为《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中药主治存在证候与症状混杂、病机与症名混杂、西医病名与中医病证的编排体例不统一以及术语繁多杂乱等体例编排或术语规范化方面的问题,并针对部分中药主治的规范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