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大鼠相对穴阳陵泉与阴陵泉后穴区局部肥大细胞数量、脱颗粒情况及血清中组织胺、缓激肽的含量变化,探索"相对穴"协同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K组)、针刺阳陵泉组(A组)、针刺阴陵泉组(B组)、针刺阳陵泉与阴陵泉组(AB组)及针刺阳陵泉与阴陵泉旁开组(CD组),每组8只。A组针刺阳陵泉;B组针刺阴陵泉;AB组针刺阳陵泉和阴陵泉;CD组分别采用阳陵泉和阴陵泉外侧旁开3 mm处作为旁开对照点,进行针刺。均选取双侧穴位。K组实验开始后采用与其余4组相同的方法固定,不给予针刺刺激。选用直径0.35 mm,长40 mm毫针,针刺得气后针柄接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选用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电流强度1 mA,以针柄轻微颤动且大鼠能保持安静为宜。每次电针持续刺激20 min。在开始后的第1、3、5、7天进行实验干预,共4次。各组大鼠于第7天干预完成2 h后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组织胺和缓激肽的含量变化;穴区局部组织做冰冻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穴区肥大细胞(MCs)的变化。结果:与K组相比,A组、B组、AB组及CD组的MC数量及脱颗粒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AB组的MC数量及脱颗粒率明显高于A组、B组和CD组(均P0.05);组织胺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B组B组A组CD组K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A组和B组的缓激肽含量明显高于K组和CD组(均P0.05),A组和B组缓激肽含量差异,CD组与K组缓激肽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相对穴"阳陵泉与阴陵泉后穴区局部MC数量及脱颗粒率显著增高,血清中组织胺和缓激肽的含量升高,可能是"相对穴"配伍协同增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阴陵泉"穴对急性胆囊炎家兔模型的肿瘤坏死因子-α、肛温以及胆囊壁厚度变化的影响,探讨"合治内府"理论之胆和阳陵泉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家兔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陵泉穴组、阴陵泉穴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于胆囊内注射大肠杆菌液制成急性胆囊炎模型。造模成功后第2天,电针相应穴位,连续治疗7天,对比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肛温以及B超下胆囊壁厚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肿瘤坏死因子-α、肛温显著增高(P0.05),胆囊壁厚度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后阳陵泉穴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肛温显著降低(P0.05),胆囊壁厚度显著减小而电针后阴陵泉穴组的肿瘤坏死因子、肛温无明显差异(P0.05),胆囊壁厚度差异较小。结论:电针阳陵泉穴能显著降低急性胆囊炎家兔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及肛温,而电针阴陵泉穴无显著作用;电针阳陵泉穴、阴陵泉穴均能修复增厚的胆囊壁,使胆囊壁变薄。说明阳陵泉穴和阴陵泉穴对急性家兔胆囊炎的治疗作用不同,从而验证了"合治内府"理论的科学性以及特定穴功用的特异性,并为临床治疗胆腑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阴陵泉"穴对急性胆囊炎家兔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以及组织病理的影响,探讨"合治内府"理论之胆和阳陵泉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陵泉组、阴陵泉组,每组8只。胆囊内注射大肠杆菌液制成急性胆囊炎模型。两个治疗组电针相应穴位,连续7d。对比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B超下观察胆囊壁厚度变化,光镜下观察胆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胆囊壁显著增厚(均P0.05);电针后,阳陵泉组、阴陵泉组的白细胞计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胆囊壁显著变薄(均P0.05);与阴陵泉组比较,电针后,阳陵泉组的胆囊壁更薄(P0.05)。病理观察显示,模型组胆囊上皮黏膜变短,有全层坏死改变,胆囊上皮乳头水肿,间质内炎细胞浸润;阳陵泉组基层增生,散在炎细胞浸润;阴陵泉组血管腔内含有成堆的中性粒细胞。结论:阳陵泉穴和阴陵泉穴都能有效地治疗急性胆囊炎。从改善急性胆囊炎家兔的胆囊壁厚度来看,阳陵泉穴比阴陵泉穴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扶突"穴对甲状腺区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痛敏物质及镇痛物质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镇痛行甲状腺手术的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突穴组、足三里-阳陵泉组,每组10只。沿大鼠颈中线做长约1.5 cm的纵行切口,制作切口痛模型。电针双侧"扶突""足三里"-"阳陵泉"穴30 min。用辐射热测大鼠切口部位热痛阈;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颈段(C1-C4)脊髓背角P物质(SP)、速激肽受体-1(NK-1)、环氧合酶-1(COX-1)、5-羟色胺1 A受体(5-HT1 AR)、5-HT2 AR的活性,图像分析仪测定上述物质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积分灰度值。结果:与颈部切口术前比较,各组的热辐射躲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电针"扶突"穴后,与本组术后比较其躲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电针"足三里"-"阳陵泉"与本组术后比较,躲避潜伏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切口术后,脊髓背角浅层SP、NK-1、COX-1的灰度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即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扶突穴组SP、NK-1、COX-1的灰度值显著升高(P0.05),表达明显下调;足三里-阳陵泉组与模型组比较,该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5-HT 1 AR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5-HT2 AR灰度值变化不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扶突穴组5-HT1 AR、5-HT2 AR灰度值明显下降(P0.05),而足三里-阳陵泉组的灰度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电针"扶突"穴可缓解大鼠颈部急性切口痛,该作用与其下调脊髓背角SP、NK-1、COX-1的免疫活性,上调5-HT1 AR、5-HT2AR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对免疫抑制大鼠的作用及与穴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法制备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各6只。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白细胞计数;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穴区局部CGRP表达情况。结果:针刺组大鼠体重、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白细胞计数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增加;电针组和针刺组处理后穴区CGRP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针刺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电针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针刺方法和刺激量与CGRP表达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针刺对免疫抑制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针刺调节穴区神经肽的表达使局部CGRP表达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P物质(S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在心包经五输穴中井、荥、输、经、合每个腧穴局部皮肤中的显微结构特征,揭示不同腧穴之间神经支配的差异。方法:将6只正常大鼠用4%多聚甲醛经过心脏灌流后取下"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穴区局部皮肤组织,制成20μm厚的矢状切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染色,其中SP标记神经纤维,鬼笔环肽用于标记皮肤的各层组织以及血管样结构,然后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对所标记的组织标本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从整体显微结构上看,SP主要标记的是皮肤组织中的细神经纤维。S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在浅层的表皮和真皮层以游离的单纤维方式存在,在深层的皮下组织中则以神经纤维束的方式存在。通过计数大鼠心包经五输穴各穴区浅层中游离神经纤维的数量和长度,观察到S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在"中冲"和"劳宫"穴区之间的分布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陵""间使""曲泽"各穴区之间的分布密度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在前面2个穴中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它们在后面3个穴中的分布密度(P0.01)。同时,S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多与血管样结构伴行。结论:本研究表明S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在大鼠心包经五输穴各穴区皮肤中的分布密度从肢体远端到近端呈减少的趋势,从神经纤维的数量上反映出了不同穴区神经支配的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乳乐冲剂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卵巢性激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肌注苯甲酸雌二醇20 d,再肌注黄体酮5 d建立乳腺增生模型。将6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1只。针刺组选取甲组穴"屋翳""合谷"(均双侧)、"膻中",乙组穴"天宗""肝俞""足三里"(均双侧),2组穴位交替使用,1组/d;中药各剂量组给予1.1、0.55、0.11 g/m L乳乐冲剂灌胃,1次/d。各组均连续治疗30 d后腹主动脉采血,ELISA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含量;同时切除第2对左侧乳房,光镜下观察乳腺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乳腺组织增生明显,血清E2含量和ER、PR阳性表达积分显著升高(P0.01),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乳腺组织增生均有改善,E2含量和ER、PR阳性表达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且以针刺组和中药低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乳乐冲剂可有效改善外源性雌激素、P所致大鼠乳腺增生组织结构,其机制与降低血清E2含量和乳腺组织ER、PR阳性表达积分,升高血清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对偏头痛大鼠皮层扩展性抑制(CSD)电位以及体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在皮层顶叶局部给予3 mol/L KCl诱导CSD,在额叶放置记录电极;电针组在皮层施予3 mol/L KCl的同时电针双侧"阳陵泉""太冲"穴30 min。观察偏头痛大鼠在电针前后CSD的波幅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中CGRP及SP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给予KCl后,经过3 min左右诱导出CSD,表现为负向电位,幅度为(-25.13±1.23)mV,电针组经电针治疗可明显抑制CSD的波幅,平均幅度为(-19.19±1.53)mV,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抑制CSD波幅的作用可持续50 min;模型组大鼠的血浆中CGRP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经过电针治疗的偏头痛大鼠血浆中CGR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血浆中的SP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经电针治疗后大鼠血浆中SP含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01)。结论:电针"阳陵泉"和"太冲"可以显著抑制偏头痛大鼠CSD的波幅,降低大鼠血浆中的CGRP和SP含量,提示电针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中的CGRP及SP含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眼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IBS组和眼针组。采用慢性应激结合束缚方法建立D-IBS模型。然后采用眼针治疗。取下焦区、大肠区、肝区、脾区进行针刺,治疗7d。采用ELISA测定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含量的变化;采用RT-PCR测定结肠组织SP mRNA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测定结肠组织SP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BS组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S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与IBS组比较,眼针组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S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眼针能够降低IBS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的含量及结肠组织中SP mRNA及蛋白表达,从而对IBS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治疗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过程中,大鼠"足三里"穴区局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 1)及其受体CD 24表达及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探讨穴区电针刺激缓解慢性神经痛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I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其余两组结扎坐骨神经造成慢性神经痛模型。手术后1周开始测定大鼠双侧热刺激缩腿反应的潜伏期(PWL)。电针组于CCI术后8d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连续5d。电针结束后用免疫沉淀法检测"足三里"穴区乙酰化HMGB 1蛋白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HMGB 1和Toll样受体4(TLR 4)蛋白、CD 24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穴位局部组织β-EP的含量,并在穴位局部注射CD 24的中和抗体,观察阻断HMGB 1-CD 24通路对电针效应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CI后各组动物双侧PWL差值明显增加(P0.05);与CCI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动物的痛觉过敏明显减轻(P0.05)。CCI后穴位局部的HMGB 1和TLR 4蛋白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电针后,和CCI模型组比较,HMGB 1乙酰化程度增高,CD 24mRNA表达升高,同时穴位局部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是HMGB 1及TLR 4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穴位局部注射CD 24的中和抗体后,电针升高局部β-EP含量、抑制动物痛觉过敏的作用明显减弱(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可缓解CCI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效应与穴位局部HMGB 1活性及其受体CD 24表达升高导致的局部β-EP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针刺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大鼠滑膜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P物质(SP)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KOA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7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5组,各15只,依次为正常组、针刺穴位组、造模组、西乐葆组和针刺非穴组。造模组、西乐葆组、针刺穴位组和针刺非穴位组均采用木瓜蛋白酶注入左膝关节腔的方法制备大鼠KOA模型,治疗1周后,测定各组大鼠滑膜NGF、SP含量。结果造模组NGF、SP含量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NGF、SP含量西乐葆组、针刺穴位组和针刺非穴组均显著低于造模组(P 0.05或P 0.01),NGF、SP含量针刺穴位组显著低于针刺非穴组(P 0.05);但西乐葆组与针刺穴位组水平相当,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针刺能有效抑制NGF、SP的表达,从而达到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电针十二指肠溃疡(DU)模型大鼠胃肠胆腑下合穴"下巨虚""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等穴后对血清及十二指肠组织炎性反应相关物质的影响,探讨小肠下合穴"下巨虚"治疗对应腑病是否存在相对特异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下巨虚、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皮下注射盐酸半胱胺建立DU模型,各穴位组取相应穴位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0d后,肉眼观察大鼠十二指肠黏膜溃疡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 1(HMGB 1)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组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α7nAchR)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肉眼溃疡评分增高,血清TNF-α、IL-1β及HMGB 1含量均增高(P0.01),十二指肠中α7nAchR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组肉眼溃疡评分依次降低(P0.05,P0.01),4个穴位组TNF-α、IL-1β及HMGB 1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P0.01,除阳陵泉组IL-1β外),而足三里、下巨虚组α7nAchR表达水平增高(P0.01,P0.05)。与下巨虚组比较,上巨虚组TNF-α含量增高(P0.01);阳陵泉组肉眼溃疡评分及TNF-α、IL-1β、HMGB 1含量亦增高(P0.01,P0.05),α7nAchR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足三里组比较,上巨虚组TNF-α、HMGB 1含量增高(P0.01,P0.05);阳陵泉组肉眼溃疡评分及TNF-α、IL-1β、HMGB1含量亦增高(P0.05,P0.01),α7nAchR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1针刺胃肠胆腑下合穴均可通过抑制机体免疫应答,减轻炎性反应,降低黏膜损伤来实现对DU大鼠的干预作用;2下巨虚穴与对应小肠腑之间存在相对特异性联系;3下巨虚、足三里二穴的总体效应基本一致,提示二穴的靶器官效应可能存在部分交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局部P物质对急性胃损伤小鼠胃排空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干预措施下胃损伤小鼠穴位局部SP表达与肥大细胞(MC)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200只昆明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针刺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模型PBS穴位注射组、模型SP穴位注射组、模型spantide(P物质拮抗剂,[D-Arg1,D-Trp7,9,Leu11]-Substance P)穴位注射组、模型PBS穴位注射后针刺组、模型SP穴位注射后针刺组、模型spantide穴位注射后针刺组,每组20只。以盐酸灌服法复制小鼠急性胃损伤模型,在肯定针刺足三里穴促进模型小鼠胃排空率的基础上,观察不同干预措施下胃损伤小鼠穴位局部SP表达与MC功能相关性。结果针刺足三里穴可明显增加胃损伤小鼠胃排空率,穴位注射SP拮抗剂后针刺促胃损伤小鼠胃排空率作用消失;胃损伤状态下穴位局部SP表达与MC脱颗粒率均升高;穴位注射P物质或针刺均可增强SP阳性指数表达;穴位注射0.9?g P物质后再针刺可使SP阳性指数表达下调;穴位注射1.0?g spantide拮抗穴区SP再针刺,SP阳性指数表达明显降低,甚至低于正常组;穴位注射0.9?g SP促MC脱颗粒效应强于针刺作用,当两者共同作用时,却可使脱颗粒MC数与MC脱颗粒率呈下降趋势。结论穴位处SP与MC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针刺效应启动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原穴"神门"、小肠经络穴"支正"和背俞穴"心俞"对心肌缺血大鼠大脑皮质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A(TrkA)表达的影响,比较针刺不同经穴抗心肌缺血效应的差异,探讨针刺经穴效应的相对特异性。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假手术对照组,其余70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神门组、支正组和心俞组,每组15只。各电针组电针相应穴位,每天治疗1次,每次15min,共治疗7d。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中NGF及其受体Trk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NGF及其受体TrkA阳性细胞数以及NGF、TrkA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治疗组的大脑皮质NGF及其受体TrkA阳性表达细胞数目和NGF、TrkA mRNA表达均有显著增加(P0.01,P0.05)。与支正组及神门组比较,心俞组大脑皮质NGF、TrkA阳性细胞数和NGF、TrkA mRNA表达增多(P0.01,P0.05)。结论:电针"神门""支正""心俞"均能够提高心肌缺血大鼠大脑皮质中NGF及其受体TrkA的表达水平,且"心俞"穴效应最佳,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肾俞""太溪"穴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和肾脏相关尿酸转运蛋白的调控作用,探讨其降尿酸机制。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剔除死亡大鼠后,最终纳入统计的大鼠为空白组、肝俞组和肾俞组各6只,模型组7只。采用氧嗪酸钾灌胃制备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肝俞组和肾俞组分别给予针刺"肝俞""太冲"穴和"肾俞""太溪"穴,每日1次,20min/次,连续针刺6次后休息1d,持续3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尿酸(SUA)、肌酐(SCr)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肾脏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1(URAT1)和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AT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UA含量显著升高(P<0.01),肾脏URAT1表达显著升高(P<0.01),OAT1表达显著下降(P<0.01);镜下观察肾脏切片显示,肾小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细胞空化严重。与模型组比较,肝俞组和肾俞组SU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P<0.01),URAT1表达下降(P<0.05,P<0.01),肾俞组OAT1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肝俞组比较,肾俞组URAT1表达显著下降(P<0.01),OAT1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肝俞组和肾俞组肾小管扩张程度减轻,细胞空化现象减少,而肾俞组较肝俞组肾脏损伤程度更轻。结论:针刺"肾俞""太溪"穴可显著降低大鼠SUA含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肾脏URAT1表达而减少了尿酸重吸收,增加了肾脏OAT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血清NPY含量和下丘脑NPY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对肥胖大鼠血清神经肽Y(NPY)含量和下丘脑NPY表达的影响,探讨针灸减肥的机制.方法:使用刚断乳的Wistar雄性大鼠.以普通鼠饲料喂养的大鼠作为普食组(15只);用高脂饲料喂养制作肥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实验性肥胖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不做任何治疗,为模型组(15只);另一组给予针刺治疗,为针刺组(15只).针刺大鼠"足三里"和"中脘"穴,并接通电针仪,每次10min,每日1次,"足三里"穴左右轮换,连续治疗14d.每10d测体重、体长并计算Lee's指数.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NPY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PY表达.结果:针刺组血清NPY含量和下丘脑NPY表达比模型组降低(P<0.01);血清NPY水平与普食组比较仍有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肥胖大鼠NPY含量的改善是针刺减肥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刮痧单用与联用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大鼠“阳陵泉”“血海”穴区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探讨其穴区效应的关系及差异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刮痧组、艾灸+刮痧组,每组8只。空白组大鼠予右膝关节注射50䦛Euclid SymbolmApL 0.9%氯化钠溶液,其他组大鼠予右膝关节注射50䦛Euclid SymbolmApL碘乙酸钠。造模后14 d,艾灸组于右侧“阳陵泉”“血海”给予艾灸,每穴10 min;刮痧组以平补平泻的手法刮拭上述穴区;艾灸+刮痧组用上述方法先刮痧再艾灸。以上干预措施均隔日1次,共7次。检测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T)和热缩腿反射潜伏期(TWL);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膝关节病理变化;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右侧“阳陵泉”“血海”穴区皮肤组织5-羟色胺(5-HT)含量及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WT降低(P<0.001),TWL缩短(P<0.001),右侧“阳陵泉”“血海”穴区皮肤组织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脑组织支链氨基酸及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健康Wistar大鼠48只,雌雄各半,除12只作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大鼠造疲劳力竭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头穴透刺组和传统针刺组,每组12只.共进行游泳大鼠模型训练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力竭游泳后力竭时间;脑组织五羟色胺含量;血清游离色氨酸及支链氨基酸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刺治疗组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传统针刺组和头穴透刺组均能显著降低脑组织5-HT含量,降低血清中的F-Trp水平,增加大鼠血清BCA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穴透刺组在降低脑组织5-HT含量,降低血清中的F-Trp水平,增加大鼠血清BCAA含量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透刺能降低运动性疲劳大鼠脑组织5-HT含量,降低血清中的F-Trp水平,增加大鼠血清BCAA含量,延长大鼠游泳力竭时间,而头穴透刺抗运动性疲劳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刺急性期脑出血模型大鼠百会透曲鬓穴,观察JNK通路被抑制后其下游通路蛋白pSTAT3的表达变化及头针对脑组织是否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各6只,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与SP600125(模型+抑制剂组)各24只;造自体血脑出血模型,选择针刺百会穴透曲鬓穴的方法,在头部一针贯穿顶额颞三区。于造模成功后针刺,在6 h,1 d,3 d,7 d 4个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IHC)观察脑组织内p-STAT3的阳性细胞灰度值。结果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可以减轻模型动物神经缺损症状,提高评分。p-STAT3在大鼠脑出血后6 h表达开始增多,1 d表达相对最多,3 d达高峰后迅速减少,7 d仍有表达。针刺组各时间点阳性细胞灰度值均比模型组降低,具有显著差异。针刺组与SP60012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百会透曲鬓穴能够减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降低p-STAT3蛋白的表达,表明针刺在脑出血的治疗中起到了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范华  周士伟  高铁祥  高丽 《中国针灸》2007,27(8):595-597
目的:探讨针刺"四缝"穴对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对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组,设正常组、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肌注利血平注射液造模,针刺组每天点刺"四缝"穴1次,连续2w。然后观察各组胃排空速率、血液中红细胞Zn、血清Zn含量。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对大鼠有加速胃排空作用,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②针刺组可提高大鼠血清Zn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对大鼠的脾虚模型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加快胃排空速率,提高血清及红细胞Zn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