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对溧阳某中学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进行分析,以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通过人员访谈和填写调查表收集暴发疫情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疫情持续6天,病例24例,罹患率2.23%;涉及3个班级,初一(1)班(22例);病例全为学生,男16例,女8例;临床以呕吐、腹泻为主,呕吐最多(79.17%);采集病例组和对照组肛拭子各10份,病例组9份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对照组未检出。结论:此疫情是一起由GⅡ型诺如病毒引发的学校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1起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和含腮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效果.方法 按流腮诊断标准搜索病例进行疫情描述;收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利用疫苗保护效率即疫苗效能(VE),公式VE(%)=(未接种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未接种组发病率×100%=(1-RR)×100%计算疫苗保护效力.结果 共搜索到126例病例,人群罹患率为11.42%(126/1 103).全校22个班级中16个班有病例,未接种儿童罹患率为27.47% (64/233),接种儿童罹患率为10.78%(56/519),VE为61%.接种1剂次疫苗保护效力随接种时间间隔延长呈降低趋势.结论 含腮疫苗接种是流腮的保护因素,疫苗保护效力随接种间隔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建议在现有1剂次含腮疫苗接种的基础上,3年后再增加1剂次.  相似文献   

3.
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和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症状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在幼儿园中容易互相感染,引起广泛传播。2009年4月22-29日,大同市某幼儿园突发17例HFMD,为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病特点,控制疾病蔓延,我们对所有患儿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16年11月23日,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接到某幼儿园校医电话报告,该园部分班级数十名学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为明确感染原因,确定影响范围,防止事件扩大并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前往调查处理,同时根据事件性质、病例特征及波及范围,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响应.在市、镇两级人民政府以及卫生、教育等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积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本次事件.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疫情暴发提供策略。方法 通过多渠道搜索2021年6月8日—7月8日该幼儿园的手足口病病例,对病例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环境卫生学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可能造成本次疫情传播及暴发的因素。结果 本次疫情病例集中分布在大一班、中一班、中二班,共搜索到病例25例(确诊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总罹患率9.12%(25/274)。临床表现以手、足和口部疱疹或皮疹症状为主,症状典型。采集5例病例鼻咽拭子标本,检测均为柯萨奇A16阳性。流行曲线提示疫情基本符合“人传人”的发病特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接触手足口病疑似患者(OR=6.50,95%CI:2.73~45.44)、在学校不洗手(OR=4.92,95%CI:1.56~22.52)、有触摸口唇/吃手指的习惯(OR=6.20,95%CI:1.74~38.33)、手和指甲不干净(OR=2.92,95%CI:1.23~6.92)是该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该起疫情由柯萨奇A16型引起,接触手足口病患儿是导致此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接触未消毒的公共设施是造成本...  相似文献   

6.
2008年10月26日,通过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发现某幼儿园发生多例手足口病病例,接到报告后,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对疫情进行调查及处理。  相似文献   

7.
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2010年9月5日,北京市东城区某幼儿园报告2例手足口病疫情,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及辖区保健科立即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有效地控制了手足口病疫情的蔓延。此次共发病15例,罹患率为14.6%。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13年1月,浙江省金华市某大学附属幼儿园发生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共发病20例,全部为该幼儿园大二班学生,班级罹患率为57.14%(20/35)。采集7例病例的肛拭子,经检测5例诺如病毒G II型核酸阳性。现场调查发现,接触病例、病例呕吐(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是导致此次暴发疫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湖北省某小学发生的一起腹泻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发生情况和可疑传播因素。采用RT-PCR法对人体和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本次疫情从2017年3月9日开始至3月16日结束,共发现26例病例,均为在校师生,罹患率为1.20%。调查共采集到31份肛拭子样本和3份呕吐物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为10份肛拭子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采集饮水机桶装水和食堂留样食品未检出诺如病毒核酸和致病菌。疫情特点符合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特征。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暴发,可疑传染源为首发病例,传播模式主要为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幼儿园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暴发原因,为控制疫情蔓延提供依据。方法:对幼儿园暴发水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并对疫情暴发原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控制疫情。结果:发生水痘病例11例,罹患率为1.79%,由于病例隔离不及时导致疫情暴发,采取隔离治疗病人、通风消毒、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月8日上午,浙江省奉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莼湖镇卫生院报告,称该镇某小学10余人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陆续就诊。接到报告后有关专业人员立即赴现场开展了调查和采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吴夏艳  陈磊 《现代预防医学》2015,(23):4398-4399
摘要:目的 了解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的原因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以及现场卫生学调查方法,探索引起本次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疫情历时8 d,共患病92例,罹患率4.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是由学生乘坐公交车接触诺如病毒病人引起的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结论 加强病情监测和报告,是学校诺如病毒疫情防控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明哲 《职业与健康》2011,27(8):899-900
2009年4月10日,正阳县一村幼儿园报告了水痘暴发事件,为了解暴发原因及可能的危险因素和控制疫情,我们赴现场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临床诊断病例:3月1日以来,该幼儿园、幼儿园所在村、临近村中全身出现弥漫性的丘疹与水疱者。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血清ELISA检测抗-VZV IgM阳性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某小学一起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发生原因,为防控类似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集肛拭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原,采集留样食品及餐具涂抹样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此次疫情共搜集到79例病例,其中学生77例、教师2例,罹患率分别为6.96%和2.06%;疫情持续7d;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96.20%)、发热(43.04%)、腹泻(35.44%)、腹痛(20.25%)等;病例分布在空间上有相对聚集性;实验室检测发现10份发病学生、3份未发病学生、1份食堂从业人员肛拭标本及1份学生呕吐物标本诺如病毒II型核酸阳性。结论本次疫情可能存在多种传播途径,应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学校在传染病监测、控制等方面的敏感性和能力,同时要高度重视集体食堂食品从业人员诺如病毒隐性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合肥市一起急性胃肠炎疫情的病原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对13份肛拭标本同时进行札如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核酸检测,检出的札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采用传统RT-PCR扩增VP1基因片段,并测定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Real-time PCR检出8份札如病毒核酸PCR阳性标本,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核酸结果均为阴性.1份RT-PCR扩增产物测序成功,基因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为札如病毒GⅡ.3基因亚型.结论 引起该起急性胃肠炎疫情的病原体为GⅡ.3型札如病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小学一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点,探讨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经验。方法采取人员访谈的形式收集暴发疫情基本情况,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结果此次疫情流行历时4 d,共发现患儿24例,涉及5个班级,主要集中在一年级,罹患率为13.95%。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均数为6.63岁。患者以呕吐症状为主,未出现腹泻病例。8件患儿便标本中检出GⅡ组诺如病毒核酸6件,阳性率为75.00%。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由GⅡ组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佛山市三水区某学校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始末,为防控类似事件积累经验。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搜集关键信息,描述病例特征,分析危险因素,采集相关病例和环境标本开展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本次暴发疫情涉及病例132例,罹患率为3.23%。从出现首发病例到出现最后1例病例共持续15 d,患者发病潜伏期为10~72 h,其中潜伏期10~24 h者44例(33.33%)、潜伏期24~48 h者59例(44.70%)、潜伏期48~72 h者29例(21.97%)。患者主要症状为呕吐73.48%(97/132)、腹泻63.64%(84/132)、腹痛62.88%(83/132)。经暴露因素分析,近距离围观或处置其他患者的呕吐物与是否诺如病毒感染有关(均P<0.05)。170份标本中检出诺如病毒GII型阳性11份。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本次疫情是由诺如病毒GII亚型通过近距离接触和局部呕吐物气溶胶引起的急性胃肠型暴发,学校、托幼机构应加强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调查某医院住院病人腹泻暴发疫情的致病因子,找出传染源和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建议,有效控制疫情。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并采集便标本,采用RT-PCR对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调查该病区暴露的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135名,发现22名病例,罹患率为16.30%;患者临床表现以腹泻、恶心、呕吐为主,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不同楼层住院老人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P>0.05);住院老人罹患率高于护工(χ2=5.35,P<0.05),不同性别住院老人发病风险相同(χ2=0.18,P>0.05);采集的14份便标本中,8份检测结果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该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是由诺如病毒引起,传染源可能为隐形感染者或病原携带者,病毒通过某种共用媒介传播后再以人-人传播模式进一步扩散,高危人群为住院老人;采取针对性措施后,疫情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一起胃肠炎暴发疫情,以查找病原和传播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扑灭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桶装水及环境有关标本,进行可疑病原体PCR核酸检测。选择部分确诊病例开展诺如病毒GⅡ型排毒期调查。结果在学校共发现269例病例,学生264例(罹患率17.38%),教师5例(罹患率4.39%);学生家长中共发现7例病例;病例班级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1号教学楼西面楼梯两侧班级罹患率明显高于其他班级(χ2=195.00,P<0.01)。24名学生、3名家长、1名生活老师和1名清洁工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物体表面涂抹标本、桶装水均阴性。诺如病毒GⅡ型排毒期最短为发病后3d,最长14d,中位时间为7d。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可能的感染来源为首例病例呕吐物污染环境后造成一次局部范围的共同暴露,通过接触传播使疫情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20.
陶涛  刘亮  宋世佩  郑金福  郝永建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087-2087
手足口病多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为主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夏季及初秋季节,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或粪便。该病具有自限性、病程较短、一般病情较轻等临床特点。2009年3月20_23日,某部幼儿园出现了一批以皮疹为主要症状的患儿。根据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是由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