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新疆部队官兵(以下简称"驻疆官兵")心身健康水平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驻疆官兵1939名,进行简易军人心身健康量表和军人职业倦怠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1)军官心身健康总分及骨骼肌症状、心血管症状、消化症状、焦虑症状得分显著高于义务兵(P0.05或0.01);2年军龄官兵心身健康总分及消化症状、言语症状得分显著低于3~5年、≥6年军龄官兵(P0.05)。(2)驻疆官兵心身健康与职业倦怠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3)自我评价、成就感、躯体化、消极怠工、人际关系进入心身健康总分回归方程,可解释"心身健康"67.0%的变异量。结论驻疆军官心身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士兵,职业倦怠是影响驻疆官兵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民兵在维稳期间应对方式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维稳民兵832例,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和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对其应对方式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81.5%维稳民兵倾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18.5%维稳民兵倾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青年民兵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党(团)员民兵(P0.01);年龄17~18岁民兵积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25~30岁、≥31岁民兵(P0.05),≥31岁民兵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17~18、19~24、25~30岁(P0.01);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民兵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初中文化程度民兵(P0.05),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民兵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初中、高中及中专、大学专科民兵(P0.01);服役时间≤5 a民兵积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6~8、9~12、≥13 a民兵(P0.01),服役时间≥13 a民兵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5、6~8、9~12 a民兵(P0.01)。积极应对与心理应激、服役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年龄、服役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心理应激、政治面貌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应激、服役时间是影响维稳民兵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结论维稳民兵倾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并呈现出一定的政治面貌、年龄、文化和服役时间特征;心理应激、服役时间对维稳民兵应对方式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血压老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及睡眠质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体检中心健康检查的60岁以上高血压老人392例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测评。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64岁高血压老人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80岁高血压老人(P0.01)。家庭关系较为融洽高血压老人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关系一般和隔阂多高血压老人(P0.01)。已婚高血压老人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丧偶高血压老人(P0.05)。家庭月收入4 000元高血压老人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7 000元家庭收入老人(P0.05)。有睡眠障碍高血压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低于无睡眠障碍老人(t=2.500,P0.01)。高血压老人主观幸福感得分与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催眠药物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04、-0.216、-0.277、-0.129、-0.186和-0.188,均P0.01)。PSQI总分进入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回归方程(β=-0.169,P0.01)。结论 60岁以上高血压老人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的人口学特征,低质量睡眠对高血压老人主观幸福感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驻疆官兵情绪调节方式对心理应激的影响及情绪调节方式与军龄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驻疆官兵800名,进行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调查,随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驻疆官兵情绪调节方式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安慰(17.29±2.83)、行为抑制(16.14±3.02)、情感求助(15.70±3.19)、认知重视(13.01±2.98)。(2)军龄6~12年组认知重视得分最高,显著高于1年组(P0.05);1年组自我安慰得分最高,显著高于3~5年组(P0.01)。(3)自我安慰、情感求助、认知重视进入驻疆官兵心理应激回归方程,共解释了总变异的21.2%。结论不同军龄驻疆官兵情绪调节的行为抑制、自我安慰使用频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自我安慰、情感求助、认知重视对驻疆官兵心理应激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西省某部队医院护士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于2020年1—2月运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调查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178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78名护士PSQI得分为8.86±3.95,简易应对量表积极应对维度得分为14.60±4.57,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为12.34±2.13。相关性分析显示,PSQI总分及各维度与积极应对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消极应对均呈正相关(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及科室是护士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江西省某部队医院护士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不佳,有待改善,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重大任务期间士兵睡眠质量以及负性情绪水平,评估负性情绪对士兵睡眠质量的影响,为心理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对400名士兵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相关和中介效应分析变量间的关系,探讨任务期间士兵睡眠的影响因素。结果士兵的PSQI总分的平均分为5.74±2.73,PSQI≤7分有269人(74.1%),PSQI7有94人(25.9%)。睡眠的总分及各因子(除催眠药物因子外)均与压力、焦虑和抑郁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均0.05);压力在焦虑对睡眠的影响中中介效应显著。结论此次调查中士兵的总体睡眠状况较好,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压力)水平较低,睡眠质量与个体焦虑、抑郁和压力水平呈正相关,个体压力水平在焦虑情绪对睡眠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提示调整压力水平可以有助于改善士兵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焦虑、抑郁对驻疆边防一线官兵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635名驻疆边防一线官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驻疆边防一线官兵除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外,睡眠质量其余各因子均失常;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总分失常比例大于50%;驻疆边防一线官兵除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外,睡眠质量总分及其他因子均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P0.05),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P0.05);驻疆边防一线官兵心理弹性对睡眠质量总分有反向预测作用,焦虑对睡眠质量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驻疆边防一线官兵的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联合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可相对客观反映睡眠质量,适当使用镇静安神类药物,可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对改善睡眠质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老年公寓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范德普尔社会支持网量表对重庆市主城区老年公寓123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公寓老年人PSQI平均得分为(8.14±5.502),睡眠障碍的发生率43%;80%以上的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规模少于3人,配偶及子女是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要来源;不同社会支持网络规模老年人PSQI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情感支持网络规模、实际支持网络规模、社会交往支持网络规模与PSQI各因子分(除催眠药物外)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公寓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加大老年公寓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规模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异地维稳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异地维稳官兵361名和驻疆本地维稳官兵336名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测评分析。结果异地维稳官兵SCL-90各因子分、社会支持总分均显著高于驻疆本地维稳官兵(P0.05,P0.01),异地维稳官兵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驻疆本地维稳官兵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及偏执因子分与中国军人常模无显著差异性(P0.05),其它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异地维稳官兵SCL-90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执勤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呈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总分、执勤时间、文化程度是影响异地维稳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结论异地维稳官兵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社会支持、执勤时间、文化程度对异地维稳官兵心理健康影响显著,其中社会支持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海军陆战队某部军官的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集体测验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测验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378名海军陆战队某部军官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海军陆战队某部军官的PSQI得分为7.32±3.38。其中,睡眠质量较差的军官有170人,占44.97%;除了入睡时间与催眠药物外,其他各PSQI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年龄、教育程度与日间功能存在负相关,运动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PSQI得分均存在负相关。吸烟程度与入睡时间呈正相关,喝咖啡的频率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PSQI得分等存在正相关。PSQI得分与精神质和神经质存在正相关,PSQI得分与外倾向存在负相关。(3)睡眠质量较低组的焦虑、抑郁、自杀意念程度显著高于睡眠质量高组。结论海军陆战队某部军官的睡眠质量较差,且与运动、外倾性等存在负相关,与咖啡、烟、神经质及精神质存在正相关。睡眠质量较差的军官抑郁、焦虑和自杀意念的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放疗科护士睡眠障碍及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放疗科护士191例为调查对象,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UCLA孤独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孤独感对睡眠状况的影响。结果 58.64%(112例)的护士有睡眠障碍。已婚护士PSQI总分及睡眠效率得分(8.55±1.92,1.52±0.99)高于未婚护士(7.81±2.28,1.10±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5,2.843,均P0.05)。集体住宿护士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障碍得分高于在家居住护士,每周夜班≥2次护士主观睡眠质量得分(1.68±0.81)高于≤1次护士(1.36±0.77),大专文化程度护士PSQI总分及日间功能障碍得分(8.43±1.98,1.43±0.86)高于本科及以上护士(7.36±2.41,1.18±0.72),家庭关系较融洽护士PSQI总分及睡眠障碍得分低于家庭关系一般及隔阂多护士。自评压力较轻护士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日间功能障碍得分低于压力较大护士。年龄30~34岁护士PSQI总分及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25和25~29岁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孤独感得分进入PSQI总分的回归方程(β=0.295,P0.05)。结论放疗科护士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其睡眠状况因不同人口学特征而存在差异,孤独感对放疗科护士睡眠状况具有预测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某区8126名官兵睡眠状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官兵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区官兵PSQI总分和各成份(除睡眠障碍外)得分均明显高于驻平原士兵和地方成人;未婚官兵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PSQI总分均明显高于已婚官兵(P0.05);士官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和PSQI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部和义务兵(P0.01);海军官兵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均明显高于陆军和空军官兵(P0.01),陆军官兵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均也明显高于空军(P0.01)。结论该区官兵睡眠质量较差,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了解戈壁滩驻训士兵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戈壁地域驻训士兵327名进行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测评研究。结果戈壁地域驻训士兵职业倦怠各因子(除自我评价外)得分显著高于平时驻疆军人测评结果(P0.01);自我评价得分显著低于平时驻疆军人测评结果(P0.01);驻训士兵职业倦怠及其因子(除躯体化外)与社会支持及其因子、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影响职业倦怠因素是工作满意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共解释总变异的28.3%。结论戈壁地域驻训士兵职业倦怠明显,社会支持和工作满意度是影响戈壁地域驻训士兵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驻疆某部新兵应付方式,为制定提高新兵应付技巧和维护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对驻疆某野战部队252名新兵进行心理测查.结果 (1)驻疆某部新兵应付方式各因子分与中国士兵常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城市、独生子女新兵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付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农村、非独生子女新兵(P<0.01).(3)有工作经历新兵的解决问题、求助应付方式得分显著高于无工作经历新兵(P<0.01).(4)年龄≥21岁新兵的解决问题应付方式得分显著高于20岁以下新兵(P<0.01).(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新兵的退避应付方式得分显著低于高中、中专以下新兵(P<0.05).结论 驻疆某部新兵采用的应付方式总体是积极的;农村、非独生子女、有工作经历、文化程度较高、年长是新兵具备良好应付方式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展睡眠质量调查,探索基于微信平台的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通过海报及班会宣传方式于2018年9月在肇庆市某医学院校招募志愿者,安排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于PSQI总分7者,在征得其同意后予以纳入。按照系统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30名)和干预组(30名),对照组通过微信群给予常规睡眠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认知行为干预,并在第4周末使用PSQI量表复测。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组内配对t检验方法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及干预前后PSQI总分和7个因子得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的一般资料及PSQI总分和7个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结束时,干预组除催眠药物因子外,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6个因子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t=14.790、5.460、7.102、5.835、4.360、3.764、4.267,均P0.05),且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3个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t=3.231、2.575、2.796、2.945,均P0.05)。干预结束时,对照组催眠药物得分升高,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得分较干预前下降(t=3.775、2.068、2.710、4.026、3.003、2.763,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认知行为干预可应用于睡眠质量差者,可有效改善医学生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军事运输机飞行人员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状态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145名运输机飞行人员的睡眠质量以及焦虑、抑郁状态。结果军事运输机飞行人员的睡眠问题检出率为47.6%,其睡眠质量低于常模和普通军人;焦虑症状的出现率为27.6%,抑郁症状的出现率为40.7%,SAS和SDS评分呈高度正相关;随着PSQI总分的升高,飞行人员SAS和SDS的评分也逐渐升高;有焦虑症状的飞行人员PSQI总分显著高于无焦虑症状者;有抑郁症状的飞行人员PSQI总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症状者;PSQI总分与SAS和SDS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军事运输机飞行人员睡眠质量是反映其焦虑、抑郁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民兵维稳期间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应激间的关系,为制定维稳民兵的心理应激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新疆维稳民兵832名,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民兵心理应激标准分≥70分的有21人,占2.5%。(2)干部心理应激得分显著高于普通民兵(P0.01);服役时间≥13年者得分显著高于服役时间5年和9~13年者;有灾难经历者得分显著高于无灾难经历者(P0.05);对管理态度关心者得分显著低于比较关心者和不关心者(P0.01)。(3)消极应对和家庭外支持是影响民兵心理应激的重要因素。(4)消极应对通过家庭外支持对心理应激产生间接影响,其间接效应量为0.028 8,占总效应量(0.1788)的16.1%。结论影响民兵心理应激的因素包括消极应对和家庭外支持2个,且家庭外支持影响更为显著;家庭外支持在应对方式与心理应激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潜艇官兵长航后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及其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部分潜艇官兵长航后进行调查,并对其中部分官兵检测某些血清生化指标。结果长航后32名潜艇官兵(研究组)与66名备航潜艇官兵PSQI(对照组)分值比较,研究组PSQI总分[(6.81±2.64)分]、睡眠质量[(1.68±0.65)分]、睡眠效率[(2.11±0.6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88±3.12)分、(0.85±0.70)分、(0.94±0.12)分](P0.01),入睡时间[(1.57±1.23)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92)分](P0.05);长航后PSQI总分与SSRS的主观支持(SS)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SSRS余项无相关(P0.05),与EPQ-E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P、N、L分无显著相关(P0.05);与LDL-L、GGT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潜艇官兵长航后睡眠质量有显著下降,睡眠质量与个性和血清生化指标关系密切,对此提出加强睡眠健康管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驻戈壁沙漠汽车兵睡眠质量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某部驻戈壁沙漠汽车兵700人,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分别测评睡眠质量和应对方式。[结果]①消极型和两极型应对方式睡眠质量较中间型和积极型为差。②睡眠质量与消极应对维度正相关。[结论]驻戈壁沙漠汽车兵睡眠质量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泰安市某高校新生的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泰安市某高校547名2016级新生为研究对象,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自制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描述新生的睡眠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参与调查的新生PSQI得分为5(3~7)分,其中26.51%存在睡眠质量问题。PSQI得分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4,P0.05)。抑郁与焦虑水平均与PSQI得分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对录取专业的满意程度、人际交往、父母身体状况以及体育锻炼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该高校新生睡眠质量问题较为严重,且与抑郁、焦虑状态有关,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