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光初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273-274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患者39例41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随访1a,观察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患眼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38只患眼术后视网膜复位良好,3只患眼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成功率为93%。术后发生视网膜出血2例,继发性青光眼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随访1a,1例发生黄斑裂孔复发,复发率为2%。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的有效方法,操作方法简单且安全,可显著提高患眼的视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交泰归芍方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黄斑水肿(ME)的临床疗效及对视网膜功能和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95例符合标准的PDR合并M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交泰归芍方口服,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IL-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检测两组患者中心区a波、b波的潜伏期及振幅密度,检测角膜六角形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观察两组患者ME消退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F-1、VEGF、IL-1、MCP-1、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NO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心区a波、b波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振幅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六角形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1,(5)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网络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5月的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等相关文献,搜集中药联合抗VEGF治疗DME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相关研究。使用Stata12.0和RevMan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研究,合计1025人(1147只眼)。Meta分析结果表明,(1)治疗后相关指标:中药联合抗VEGF治疗DME在改善中心视力值(SMD=0.73,95%CI[0.36,1.11],Z=3.83,P=0.0001)、视网膜中央厚度(MD=-39.16,95%CI[-55.14,-23.18],Z=4.80,P0.00001),均优于单纯抗VEGF治疗。(2)治疗结束后2~3个月相关指标:中药联合抗VEGF在改善中心视力值(SMD=0.93,95%CI [0.48,1.38],Z=4.05,P0.0001)、视网膜中央厚度(MD=-73.25,95%CI[-81.19,-65.31],Z=18.08,P0.00001),均优于单纯抗VEGF治疗。(3)复发率:治疗结束后3个月,中药联合抗VEGF的复发率(RR=0.51,95%CI[0.33,0.77],Z=3.17,P=0.002),低于单纯抗VEGF治疗。结论现有检索得到的证据表明,中药联合抗VEGF治疗DME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抗VEGF,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的作用更为显著,并且中药联合抗VEGF联合疗法能明显降低DME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视力下降或丧失的主要因素。我们用氩激光光凝联合中药治疗黄斑水肿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标准选择 1型或 2型糖尿病患者 ,经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 ;最佳矫正视力低于 0 5者。排除有严重高血压等血管性疾病或屈光间质混浊影响眼底观察者。2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 1998年 10月— 2 0 0 2年10月所收治 ,共 49例 83只眼。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2 4例 ,40只眼 ,男 13例 ,女 11例 ,年龄 45~ 70岁 ,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1,(3)
目的探究中药益气养阴化瘀利水汤联合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离手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PDR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32只眼),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治疗组32例(32只眼),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中药益气养阴化瘀利水汤,中药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中央厚度(CR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一般情况:两组医源性裂孔、术后玻璃体再出血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2.189,P=0.032);(2)BCVA:术前两组BCV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BCVA明显均较术前提高(F=4.221,P=0.006),对照组BCVA均较术前提高(F=3.533,P=0.015),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术后1周(t=3.182,P=0.002)、术后1个月(t=3.149,P=0.003)、术后6个月(t=3.508,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3)CRT:术前两组CR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后比较,治疗组术后CRT均明显较术前降低(F=3.633,P=0.019),对照组CRT均较术前降低(F=5.854,P=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术后1周(t=2.273,P=0.027)、术1个月(t=2.293,P=0.025)、术后6个月(t=4.865,P=0.000),均有统计学意义。(4)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7.053,P=0.008)。结论中药益气养阴化瘀利水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及内界膜剥离治疗PDR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有效改善视力,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氩激光联合中药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斑水肿是指黄斑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或和色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障碍,导致液体渗漏〔1〕,是造成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2〕。黄斑水肿可以发生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白内障手术后等。我院从2002年8月到2006年1月用激光光凝联合中药治疗该病患者60例95只眼,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标准:经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黄斑水肿;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5者。有严重高血压等疾病或屈光间质混浊影响眼底观察者除外。黄斑水肿分型:局限型黄斑水肿型,指黄斑区孤立的斑点状和(或)簇状强荧光或…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观察微脉冲激光与中药联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探讨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74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生期或增生Ⅳ期合并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23例(36只眼)和对照组23例(38只眼).所有患者行黄斑区微脉冲光凝,并根据病情配合传统光凝方式.治疗组于首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曲安奈德球旁注射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效果。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患者54例61只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曲安奈德球旁注射,治疗组给予曲安奈德球旁注射联合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及6个月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3.9%,对照组为30.0%。结论应用中药联合曲安奈德球旁注射治疗黄斑囊样水肿较单纯球旁注射曲安奈德效果好,且长期疗效明显,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激光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联合中药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黄斑区水肿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30只眼)和对照组(30例,32只眼),对照组采用532 nm激光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观察组同时予口服中药治疗。通过视力及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结果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2%(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黄斑区水肿的吸收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用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加中药治疗的效果好于单纯激光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东莞常平健明眼科医院收治的245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囊样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所有病例资料,以随机分组原则将24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7例患者用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118例患者用雷珠单抗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案对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眼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囊样水肿均有一定临床效果,但前者在降眼压效果明显优于后者,且前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激光治疗对糖尿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55例患者根据辨证分型服用中药,并用染料激光进行了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和黄斑区的光凝治疗。结果:在接受治疗的93只眼中,视力增加明显者9只眼(9.68%);视力有增进者80只眼(86.02%)。89只眼(95.70%)黄斑水肿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结论:中药结合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视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hy,DRP)是糖尿病最严重的的并发症之一,始终是眼科疾病中难以攻克的领域。而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显著的的并发症,是引起DRP患者视力受损甚至丧失的重要原因。如今DME应用激光治疗已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但遗憾的是,仍有部分DME患者对传统光凝治疗不敏感。2005-08--2008-04,我们应用倍频Nd:YAG(532nm)激光联合中药治疗DME26例,并与单用倍频Nd:YAG(532nm)激光治疗2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在临床的开展,对于治疗一些其他方法难以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但眼内硅油会导致多种并发症。2004年8月-2005年12月,本院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6例,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3)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暨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38例(46眼)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治疗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由治疗前(0.08±0.03)升高至(0.31±0.14);眼压由治疗前(14.92±4.18)mm Hg下降至(11.46±2.55)mm Hg;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由治疗前(426.84±125.73)μm降低至(226.57±54.26)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利水渗湿中药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研究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患者27例,其中13例(13眼)单纯采用20G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14例(14眼)采用23G手术剥除黄斑前膜联合术后运用利水渗湿中药,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压、黄斑视网膜厚度、黄斑区总容积和术中术后并发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7例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黄斑视网膜厚度、黄斑区总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患者平均视力明显好于单纯玻璃体手术患者组(P<0.05),黄斑视网膜厚度平均为(275±187)μm、黄斑区总容积平均为(7.58±4.77)μm2,二者均明显小于20G玻璃体切除手术组。结论利水渗湿中药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黄斑牵引综合征疗效显著,其特点为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特发性黄斑前膜伴黄斑水肿患者28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4例行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组1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第1天始服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方,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2组患者于术前1天、术后4周、术后8周行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检查,分别对手术前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后4周、术后8周时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4周时黄斑中心凹厚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