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中医院校本科中医教学问题:因中西医文化背景-理论体系、教学侧重-课程安排、疗效评价-判定依据不同致使学生兴趣不高,中医认同感偏低;传统教学教师为主体,学生能动性发挥不足;高校扩招师生比例同步增加不足,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解决之道:培养新生中医思维方式,提升中医认同感;多渠道激发学生兴趣包括运用新媒体教学、增加教学互动;改变授课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加实践机会;院校互助,充分调配教师资源、以老带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未来期待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遵循中医学固有规律,学习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了解学生思维动态,分析学生心理特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多方面发展,才能适应新世代,培养出多技能实用型医学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强,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师的培养尤其重要,而作为中医院校教学中坚力量的青年教师,他们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基本功的培养尤为重要。其基本功包括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如中医经典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通过观摩教学、试讲、参加教学比赛、青年教师导师制、培训和学生反馈等;以及中医临床基本功的练习为教学提供临床素材。只有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这些方面的基本功,才能让青年教师真正成长起来,为中医药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3.
针对怎样与思想政治有机结合这一问题,本团队在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究。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举真实的例子与学生讨论中医的未来发展;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尝试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升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的研究,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通过设计病案、组织问题、文献查阅、分工合作、教学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表明,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辨证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团队精神和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5.
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医妇科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意义与途径。信息技术使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分析信息技术与中医妇科学课程整合的特点,阐述中医妇科学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与引导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与学习者及学生学习的监控者和评估者,应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自身角色的转换;提出中医妇科学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需注重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及反思教学等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医学专业学生中医思维弱化,毕业后临床不会开中药处方,或是以西医思维指导疾病的诊治,面对这些现象,并不是学生的中医思维弱化了,是否我们的教师们就没有在培养中传授真正的中医思维,故除了强化学生中医思维外,其实作为教授中医知识的教师更应注重培养自身纯正的中医思维,只有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教师中医临床思维,才能在教学中贯穿培养中医思维,才能更好的培养出具有中医思维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过程中有弱化中医思维的趋势。中医骨伤科的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吸收现代医学的优势,另一方面又要采纳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案使其得到传承。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是中医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改变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现状,培养中医骨伤科学复合型人才。加强中医思维能力培养可以从重视传统骨伤科经典,提倡医教研协同的培养模式,倡导从基于问题的教学(PBL)、基于案例的教学(CBL)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入手,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未来输送更多高质量的具备中医思维的骨伤科人才。  相似文献   

8.
李赛美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34-2135
《内经》言:“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试将此认识引申到中医经典教学中,作一探讨。1教学环节与过程教学环节(三体):学生是主体(本),教师是客体(标),教材是载体(标);教学过程:学生是内因,教师为外因,教材为工具;教学目标:以教材为载体,通过教师的导入,使书本(外部)知识为学生(内部)感、知、用,从而变成学生个性化的认知和发展能力。2现状分析2·1关于教师目前学术带头人,主要由新中国成立后中医院校培养的第一代(上世纪50~60年代毕业),他们中医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对中医事业笃信不移;第二代,毕业于上世纪70~80年代,中医…  相似文献   

9.
李靖  杨立宏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33-133
目的:探讨医教研三点一线法是否为中医内科教学的合理模式,以提高中医内科教学质量。方法:为了适应当代中医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医内科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教学中着眼医教研三点,以教学为本、医教结合、引入科研为主线,通过医院见习医教结合,并培养学生科研意识,达到医教研三点一线的统一。结果:中医内科教学模式采用医教研三点一线法,不仅注重学生理论培养,更注重临床实践能力与科研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得到全面发展。结论:医教研三点一线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是中医内科教学比较合理的模式。应该推广试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医的入门和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教育是中医教育的始动环节,其教育的质量关系着学生对中医的认知以及学生今后中医的学习,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成为当前中医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中医基础理论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知识层面、灵活的临床思辨能力,使教师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和吸引力,为学生开启中医学习之路;保障中医人才的培养及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紧密结合多媒体课件提高方剂学的教学质量。方法使课件与方剂学学科相结合,充分体现本学科特点。结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思维方式。结论通过制作集实用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客观性于一体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地给学生展示方剂学相关知识与信息,改变中医课程课件以文字展示为主的表现方式;在教学中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融为一体,充分体现教学的互动性;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中医思维模式,增强临床应用方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在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收获"鱼"的同时也获得了"渔",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也面临着弊端,因而要求教师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结合中医临床课程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的优势,使学生快速掌握临床课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并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将案例教学法(CBS)应用于中医外科学教学,通过临床案例展示、教师启发,让学生进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辨证论治和三因制宜的模拟临床情境当中,培养学生运用中医思维解决临床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此文深入剖析了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外科教研室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运用CBS教学法对中医外科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举措,以培养“能临床“”用中医“”爱中医”的中医专业医学生;以期通过深入探讨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考能力,但是对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合理设计、积极引导,需要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发言,但我们相信,PBL教学法必将成为中医内科学教育的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中医内科学知识,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中医学人才,推进高等中医院校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教育质量受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后续力量,其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中医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应针对影响因素而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学校的全面培养和教师个人努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会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形成性评价在中国医学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有利于中医人才培养的评价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以2016级中医各班为研究对象,从考勤、课堂提问、讨论、作业、中期考试、期末考试、社会实践方面教师评价学生;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方面学生评教师。结果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评信息,不断修正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兴趣,稳定中医专业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整合、协作创新、交流沟通能力。结论通过"评价-反思-改进-再评价-再反思-再改进",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提高了中国医学史的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方剂学教学实践环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建议深化实验方剂学教学,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拓展案例式情景教学,促进学生临证遣药组方能力;进行跨学年、分段式教学,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参与案例讨论,熟悉中医诊疗过程;走近中医临床,掌握理法方药知识。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优秀的中医药高等医学人才,更好地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思维方式与中医思维方式的差异,以《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为例,探讨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主要方法为:以多元化文化体验课程为铺垫,注重文化熏陶;丰富课堂授课形式,多方法结合运用;依托中医院校优势,加强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强化教师自我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旨在通过展示教学思路,为"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模式探索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桥梁课和专业课之一,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督促学生研读经典,博览群书,为理解专业知识和形成中医临床思维奠定基础;鼓励学生早期临床,跟随名医学习,树立中医自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程与基础课的前后联系,温故而知新,先重点讲授中医知识,适当简单补充西医知识,并通过医案或临床实习促使理论和实践的融合,逐渐形成中医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高等教育在实践和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中医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越来越重要,但实践证明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对中医思维的培养锻炼环节相对薄弱,应该予以探索改革并创新。文章经过前期不断的摸索,在中医基础教学中首次提出“三轨”式教学模式即“三版块、两主体、一结合”,其中“三版块”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两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经典思维、“一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创新思维。通过“三轨”式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使学生树立专业自信与中医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