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患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4月在本院急诊科就诊的32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160人。对照组采取急诊科静脉留置针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延长急诊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急诊输液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门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干预组(10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留置针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留置针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留置针的使用情况、置管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干预组患儿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患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满意度,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易霞 《当代护士》2016,(12):75-76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减少儿科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提高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12月在儿科住院且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儿童患者100例,按知情同意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家属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进行针对性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发生静脉炎、堵管、局部渗漏和意外脱管情况及满意度调查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家长对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患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能级对应模式应用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5月儿科住院并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6月至8月儿科住院并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接受能级对应模式输液治疗。评估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首次成功率、静脉输液重复穿刺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01);静脉输液重复穿刺率低于对照组(P<0.001);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8)。结论:在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应用能级对应模式,可有效提高首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降低重复穿刺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乐玉珍  李健 《全科护理》2016,(24):2520-2522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对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4月在儿科门诊应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496例,分为实验组245例和对照组251例,实验组在应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微信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利用微信对病人进行延续式护理,对照组沿用原有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器械性压疮发生率、微血栓堵管发生率、留置时间及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器械性压疮发生率、微血栓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微信对门诊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延续式护理可降低患儿导管相关并发症,延长留置针应用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采用 PDCA 循环管理法对其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小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实行PDCA循环管理后80例为观察组,实行PDCA循环管理前8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 PDCA 循环管理法进行计划制订、计划执行、结果检查、处理改进循环管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率、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相关的感染、堵管、外渗、静脉炎、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管理,能够有效地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减少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李玉 《全科护理》2020,18(21):2687-2690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需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护能力得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输液、健康教育、操作技能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护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需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儿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护能力,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留置静脉穿刺针后外周静脉分层级管理用于儿科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静脉留置针后予以常规护理的45例患儿为对照组,2018年6月~2019年6月静脉留置针后予以外周静脉分层级管理的50例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舒适度、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为78.00%,高于对照组的57.78%(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观察组患儿舒适度、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科患儿静脉留置针后予以外周静脉分层级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可明显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患儿舒适度和家属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痛技术在儿科患儿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82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尾数为奇数的402名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选择尾数为偶数的426名的患儿为实验组,采用无痛技术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比较2组患儿的疼痛反应、配合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Z=-16.374,P<0.001)、配合度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9.229,P<0.001; χ2=12.838,P<0.001);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Z=-4.370,P<0.001)。 结论 将无痛技术应用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中,能减轻患儿的疼痛反应,缓解其恐惧心理,提高配合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升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方法简单,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8年9月儿科门诊静脉输液76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头皮针穿刺,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病人的输液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在提高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7年7月8-21日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的2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9月9-22日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的260例患儿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专案改善。比较2组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留置时间。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为94.62%,高于对照组的68.33%(χ2=58.405,P<0.001);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5.572,P<0.001)。 结论 实施护理专案活动提高了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延长了留置针使用时间,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DCA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留置静脉留置针非预期拔管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NICU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178例和PDCA组122例。常规组进行静脉留置针常规维护,PDCA组根据PDCA循环理论进行静脉留置针维护。比较2组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非预期拔管率、静脉炎发生率。 结果 PDCA组留置针保留时间为(96.44±18.72)h,长于常规组的(72.25±13.68)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8,P<0.001);非预期拔管率、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χ2=4.236,P=0.040;χ2=4.175,P=0.041)。 结论 PDCA应用于NICU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维护中,可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减少非预期拔管和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量化评估预警决策护理模式在留置导尿患者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7年2-12月收治的65例留置导尿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11月收治的65例留置导尿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留置尿管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量化评估预警决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尿管留置时长、住院时长及专项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尿管留置时长与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χ2=5.482,P=0.019;t=-10.174,P<0.001;t=-4.553,P<0.001),专项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 将量化评估预警决策护理模式应用于留置导尿患者中,可有效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缩短尿管留置时长与住院时长,深受尿管留置者认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细节优化护理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观察组,给予细节优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 结果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0.653,P=0.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220,P=0.004);1个月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8.728,P=0.018);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Z=-6.091,P<0.001)。 结论 给予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细节优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抚触护理对疝气手术患儿睡眠质量及配合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8例行疝气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比较2组患儿睡眠质量、配合度及家长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F组间=14.051,P<0.001);配合度及患儿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Z=-2.646,P=0.008; Z=-2.499,P=0.012)。 结论 抚触护理应用于疝气手术患儿效果满意,可提高患儿睡眠质量与配合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3年7月至2017年4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中抽选1 600例成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800例和观察组8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常见留置针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针头回血、静脉炎、留置针阻塞、液体渗漏、皮下血肿、感染及留置针脱落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随机从两组患者中各抽取400例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 在成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应用风险管理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使患者得到更优质、更满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实效性。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 年1月收治的200例血液透析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情感指数、健康指数、感情指数、生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4.742,P<0.01);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544,P<0.05)。 结论 整体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曹晋 《中国临床护理》2020,12(2):133-136
目的 探讨兴趣诱导结合低液体量雾化吸入对哮喘急性发作学龄前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急诊科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90例哮喘急性发作学龄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雾化吸入及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兴趣诱导干预,同时减少雾化吸入液体量,比较2组患儿的焦虑情绪、雾化吸入依从性、治疗效果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pence儿童焦虑量表(Spence child anxiety scale,SC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066, P=0.042),雾化吸入时间短于对照组(t=2.568,P=0.012),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Z=-2.392,P=0.017; Z=-2.374,P=0.018),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好于对照组(t=3.840,P<0.001)。结论 兴趣诱导结合低液体量雾化吸入有利于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提高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临床疗效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医护协同无缝隙模式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急诊输液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急诊科医护协同无缝隙模式实施前(2015年6月-2016年2月)、实施后(2016年3~12月)急诊输液患者各210例作为观察对象,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静脉输液方式、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使用普通输液针占43.81%、安全留置针占35.71%,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占9.05%,中心静脉插管占11.43%,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针占65.71%、安全留置针占15.24%,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占8.10%,中心静脉插管占10.95%,2组输液方式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13,P<0.001)。观察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90,P<0.001)。 结论 医护协同无缝隙模式避免了独立工作存在的问题,可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