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论治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特色及中医内外合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初步以实验室指标验证中医内外合治的优越性。方法基于临床数据挖掘技术,对232例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住院期间是否使用外治法为条件,对232例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分组,并收集与分析各组中药情况。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以t检验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中医单纯内治、内外合治与血常规、脂代谢、炎症指标、免疫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的情况。结果 232例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单纯内治组80例(34%),内外合治组152例(66%),(1)外治法中消瘀接骨散、中药熏蒸、麝香镇痛膏、芙蓉膏、芙蓉膏联合消瘀接骨散居前五位。(2)健脾祛湿药以陈皮、薏苡仁、茯苓、山药、泽泻为主;清热解毒药以蒲公英、蛇舌草、黄柏、黄芩、地丁、知母为主;祛风除湿药以威灵仙、狗脊、豨莶草、伸筋草、羌独活为主;活血化瘀药以丹参、桃仁、红花、鸡血藤、牛膝为主。(3)单纯内治组患者的免疫指标IgA、炎症指标(ESR、hs-CRP、α1-AG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小板(PLT)均有所降低(P0.05或P0.01);内外合治组患者的免疫指标(C3、C4、IgA)、炎症指标(ESR、hs-CRP、α1-AGP、AS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小板(PLT)均有所降低(P0.05或P0.01);内外合治组较单纯内治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沉(ESR)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根据各用药的比例分析,治疗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以从脾论治为主,兼顾肝肾,配伍祛风除湿、活通络、清热解毒等药物的配方原则,形成了以院内制剂外敷为主配合膏药外贴及中药外用的内外合治的治疗体系,内外合治作为我院风湿科的特色疗法,具有一定的疗效,在改善患者免疫炎症及SOD指标上较单纯内治法治疗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郭锦晨  刘健  忻凌  汪元  周巧  黄旦  宋倩 《新中医》2017,49(4):198-203
目的:对1 124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从中医辨证用药、外治法、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探讨中医内外合治湿热痹阻型RA的治疗特色。方法:根据是否使用外治法分为单纯内治组、内外合治组,基于临床数据挖掘技术和复杂网络技术,收集与分析1 124例湿热痹阻型RA住院患者的中医辨证用药、内外合用药、实验室指标等情况。结果:2组临床辨证用药可以分为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祛风除湿、活血通络4类,用药总频次以健脾化湿药最高。外治用药以芙蓉膏、消瘀接骨散为主。治疗后,2组患者的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内外合治组α1-酸性糖蛋白(α1-AG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IgG、IgA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改善较单纯内治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医内外合治可有效改善湿热痹阻型RA患者的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指标,安全性好,其作用于免疫、炎症、氧化应激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研究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对活动期膝骨关节炎的免疫炎症指标影响。方法:整理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科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分为芙蓉膏组和无芙蓉膏组,采用SPSS 22. 0和SPSS Modeler 14. 2中的Apriori模块分析指标以及关联度。结果:中药使用频率大于80%的中药以健脾化湿、清热解毒为主,芙蓉膏与豨莶草关联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上升,芙蓉膏与黄柏关联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下降,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芙蓉膏组在降低ESR、hs-CRP、补体C3、补体C4以及上调SOD的水平方面优于无芙蓉膏组。结论: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可以降低ESR、hs-CRP、补体C3、补体C4水平,上调SOD的水平,进而(可能)减轻患者免疫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364-1367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本院风湿病科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内服中药和外用药对患者免疫炎症、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中医内外合治科学性,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2012年6月—2015年10月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 17.0和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内服中药和外用药与免疫炎症及氧化应激变化的关系。结果:湿热痹阻型RA患者临床辨证用药可以分为四类,用药总频次以健脾化湿药最高。内服中药威灵仙、陈皮,黄芩、白花蛇舌草,山药、车前草,车前草、白花蛇舌草,红花、车前草,茯苓、蒲公英,茯苓,薏苡仁等和外用药芙蓉膏、消瘀接骨散均与RF、Hs-CRP、ESR、PLT、SOD、CCP-AB、IgG存在明显关联关系,置信度均在70%以上。无外用药组和有外用药组治疗后RF、HsCRP、ESR、CCP-AB、IgG、C3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有外用药组治疗后CCP-AB、IgG、PLT较无外用药降低显著,SO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医内外合治可有效改善湿热痹阻型RA患者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指标,其作用于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口服配合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新风胶囊配合消瘀接骨散外敷,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2周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Lequesne MG评分、VAS评分、SF-36评分、行走疼痛、关节压痛、夜间静息痛、晨僵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ESR、CRP、ALP、PLT、PCT、MPV、SOD、Ca+)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在降低ESR、ALP、PLT、PCT、MPV、SOD效果更明显,VAS、WOMAC、Lequesne MG、行走疼痛、关节压痛评分均显著降低,在SF-36评分中改善生理机能、精力、健康变化方面差异更显著。结论:新风胶囊口服配合消瘀接骨散外敷能有效降低KOA患者血清炎症水平,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多采用辨证论治、内病外治、内外合治、中西医结合等方法.内外合治,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是中医治疗特色,采用中药口服、灌肠、外敷等综合治疗收到确切疗效.口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同时采用消癓通络中药保留灌肠及外敷.局部加热能增加药物的穿透力,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吸收.输卵管性不孕中医病机以瘀滞为主,亦有兼湿热,兼寒湿者,治疗上以解毒化瘀、消瘀行滞、散结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7.
沈鸣  郁小龙 《四川中医》2006,24(7):77-79
目的:观察口服内消乳疬散配合芙黄膏外敷治疗女童乳房发育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乳房发育女童口服内消乳疬散、局部外敷芙黄膏,对照组40例口服乳癖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两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内服外敷合治女童乳房发育疗效佳、疗程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关联规则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中医论治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AS)用药对患者免疫炎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的影响。方法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215例2012年6月—2015年6月湿热型AS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复杂网络技术挖掘其核心处方,并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中药对免疫炎症及SOD指标的影响。结果 (1)对其中药处方进行分析,核心用药为:薏苡仁、陈皮、山药、茯苓、泽泻、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桃仁、红花、丹参、豨莶草、威灵仙、杜仲、狗脊、甘草。核心药物使用均在50%以上,其中以健脾药使用最多,药物以归脾、胃、肾经为主。(2)在关联规则最小置信度设为60%,最小支持度设为20%条件下提取值与指标关联较高的药对,山药配伍独活、黄柏分别与C3、C4关联度较高(置信度为85.19%,93.33%),与茯苓配伍与hs-CRP关联度高(置信度为78.10%);茯苓配伍知母与IgA、IgG关联度较高(置信度为83.33%,91.67%);黄柏配伍桃仁与ESR关联度较高(置信度为85.71%);豨莶草配伍蒲公英、独活分别与SOD、WBC关联度较高(置信度为85.71%,75.93%)。外用药芙蓉膏、消瘀接骨散与ESR、hs-CRP、SOD关联度较高。结论 根据各用药的比例分析,本院风湿科治疗湿热型AS以从脾论治为主,兼顾肝肾,配伍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药物的配方原则;并且中药内服及外用,与免疫炎症及SOD指标关联性高。  相似文献   

9.
临床中对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以及辨证分型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不外乎以湿、瘀、寒、热为患;辨证分型以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瘀型等多见;中医治疗方法也是多种途径的,有内治、外治、内外合治,内治以内服中药汤剂为主,外治有中药灌肠、中药外敷、中药栓塞、中药熏蒸、针灸治疗、穴位注射、中药经皮离子导入等多种。临床验证,内外合治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其效果优于单纯口服中药,且无耐药性,治疗方法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瘀接骨散外敷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5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33%(1/30)。结论:消瘀接骨散外敷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疼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以中药煎剂止痛消结汤口服,外敷消结止痛膏(附子、川楝子、三棱、昆布等)治疗。对照组25例以口服逍遥丸,乳癖消,外敷阳和解凝膏,出自《外科全生集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8%,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外合治,相得益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118例,采用中药消痈乳康汤为主方辨证分型加减内服治疗,并根据乳腺局部肿块、脓肿、瘘管情况灵活结合外治法(如箍围法、切排法、祛腐生肌法、提脓祛腐法、垫棉绑缚法)治疗。结果:痊愈115例,好转3例,复发2例。痊愈率97.5%,复发率1.7%。结论: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内外合治治疗乳腺癌术后伤口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伤口不愈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内外合治组35例采用内服扶正生肌方结合外用紫归长皮膏治疗,单纯外用组35例单用紫归长皮膏外治。2组均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内外合治组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94.29%,单纯外用组的总有效率为82.8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所有患者最终全部愈合。内外合治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7.11±12.32)天,单纯外用组为(47.26±15.95)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外合治能有效促进乳腺癌术后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神阙穴位敷贴结合口服中药乳腺小叶增生方、单用神阙穴位敷贴及单用口服中药乳腺小叶增生方3种方法治疗患者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广泛应用的陆徳铭教授小叶增生方进行筛选,生药打粉过100目筛,与醋混合制成敷贴剂敷贴于神阙穴。将9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内外合治组予中药敷贴神阙穴结合口服中药乳腺增生方;外治组予中药敷贴神阙穴;内治组予口服中药乳腺小叶增生方。3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经期停药,观察各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的缓解情况以及黄体期雌二醇E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E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合治组痊愈率16.67%,显效率60.00%,有效率16.67%,总有效率93.33%;外治组痊愈率3.33%,显效率30.00%,有效率46.67%,总有效率80.00%;内治组痊愈率13.33%,显效率40.00%,有效率33.33%,总有效率83.33%。内外合治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外治组与内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治组与外治组之间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临床痊愈率方面,内外合治组与内治组均优于外治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合治组与内治组之间对疾病的临床痊愈率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均未发生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及剥脱性皮炎、多形性红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懈症等严重不良反应,内外合治组6例(20.0%)外治组5例(16.67%)出现皮肤局部瘙痒及红斑,予局部外用氯地霜,无患者脱落及失防。结论:神阙穴位敷贴结合口服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显著,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既往单纯口服中药的疗效;中药外治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疾病的临床症状;外用制剂增加了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其程度较轻,可以通过局部抗过敏药物进行干预,并且干预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瘀散联合补肾健脾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消瘀散联合补肾健脾方,对照组服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连续治疗12周,停药后继续观察4周;如关节疼痛剧烈且不能忍受,加口服塞来昔布,并记录合并用药服用时间、次数及剂量;评价消瘀散联合补肾健脾方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主要指标包括中医证候评分和WOMAC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膝骨关节炎在显效率、总有效率及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和WOMAC评分方面明显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瘀散联合补肾健脾方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瘀接骨散对骨关节炎患者血瘀指标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相关因子A(related A,RelA)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消瘀接骨散外敷、氨基葡萄糖口服)及对照组(氨基葡萄糖口服),每组30例,8周后观察两组血瘀指标[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水解酶(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hydrolase,PAF-AH)、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a)(6-keto-prostaglandin F_(1a),6-keto-PGF_(1a))、IL-1、IL-17]、NF-κB/RelA通路相关指标[NF-κB、RelA、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性激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activating kinase,TAK1)、NF-κB衔接蛋白激活剂1(activator1,ACT1)]的变化。结果在治疗期间,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观察组D-D、FIB、PAF、TXB_2均明显降低,两组PAF-AH、6-keto-PGF_(1a)均明显升高,IL-1、IL-17、NF-κB、RelA、TKA1、ACT1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FIB、TXB_2降低,6-ketoPGF_(1a)升高更明显,IL-17、NF-κB、RelA降低更明显(P0.05,P0.01)。结论消瘀接骨散通过抑制NF-κB/RelA通路激活,下调IL-1、IL-17细胞因子表达,改善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症状及血瘀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龙江韩氏妇科流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从病因病机和治法治则方面,全面梳理龙江韩氏妇科流派对内异症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结合验案进行分析归纳。结果:龙江韩氏妇科流派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邪气伏于体内,传于脏腑,导致功能失调,遇诱因激发后,出现湿瘀内结,阻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进而出现癥瘕积聚,治以理气散结、活血消癥,自创内异止痛方口服,配合中药灌肠、微波治疗、药灸结合等外治法,进行综合处治。并且提出了早期干预的防治理念。结论:龙江韩氏妇科对本病的治疗特色体现在中西合参,病证结合;内外同治,消瘀散结;见微知著,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总结艾儒棣教授运用祛湿通络法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经验。认为湿阻络瘀为结节性红斑的核心病机,其中夙湿积聚为发病基础,湿邪流窜经络为始动因素,瘀血阻滞脉络为发病的关键环节,最终湿瘀胶着难解发为红斑、结节、疼痛等症。治疗上以祛湿通络为基础,扶正祛邪、内外合治,祛湿不忘化瘀,通络不忘散结。急性期多见湿热瘀阻证,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内服加味四妙散,外敷验方金黄散;慢性期多为寒湿阻络证,治以健脾化湿、温经通络,内服艾氏四君子汤合当归四逆汤,外敷冲和散。内外并治,故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邓志刚 《光明中医》2009,24(8):1499-1500
探讨中药内服外洗、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下肢丹毒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2月对50例下肢丹毒患者采用内治法:以清热化湿、解毒活血为主,口服三妙活血汤加味为主方,随症加减;外治法外用三黄消斑洗剂,治疗期间,减少活动,适当抬高患肢,同时应忌食牛羊肉、海鲜等发性食物.结果:本组50例,治愈40例,占80.0%;好转8例,占16.0%;未愈2例,占4.0%,总有效率96.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药治疗丹毒疗效确切,尤其是中药内服与中药熏洗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辨证精神,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消瘀接骨膏原于我院名老中医的传统中药制剂 ,由五加皮 ,生南星、白芷、冰片等中药组成 ,具有温经通络 ,止痛消肿作用 ,用于骨折 ,软组织损伤 ,骨关节痛症 ,膑骨软化症、骨性关节炎 ,伤性滑囊炎等效果显著 ,在原散剂基础上制成软膏 ,以方便临床应用。1 仪器与试验多效提取罐 :常熟制药机械厂。消瘀接骨散 (本院自制 ) ,所用药材均购自市饮片厂。2 方法与结果2 .1 对处方中羊毛脂、凡士林、甘油、氮酮含量的优选按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按排实验 ,见表 1。表 1  L9(3 4)正交实验表序号羊毛脂 %凡士林 %甘油 %氮酮 %相对扩散系数15 40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