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是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医学学科,而奠基于先秦两汉、成熟于金元时期的中医哲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儒、释、道等多种文化形态相渗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奠定了基础。在研究刘完素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中医哲学体系,即中医哲学主要由认识论、唯物论、辩证法构成。提出中医哲学大体可以分为形而上之"道"和形而下之"术"两个层面,"医乃仁术"是中医哲学人文精神的高度体现。认为中医学的根本即中医哲学受到严重影响致使目前医学人文精神出现衰弱,导致医患关系呈现日趋紧张的态势。重视中医哲学和现实人文意义的研究,对重塑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中医思维、造就哲医大家、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现今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医疗卫生中的分歧却不断凸显,因而医学人文再次被重视和关注。叙事医学于此背景下诞生,并在故事性思维的影响下展现其优势和可行性。中医学的人文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中并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而象思维是指导着植根于中国国学的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中医学人文思想。通过探讨在故事思维和象思维影响下的叙事医学和中医学人文思想的特点,以及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分别对叙事医学和中医学人文思想和实践的积极作用,体现二者在医学人文方面的所长,以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医学具有科学与人文双重属性,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的中医学尤重人文。临床教学阶段是中医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医学道德与职业素养影响深远。加强人文教育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满足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接续科学人文断裂的局面;中医文献中的蕴含着"致中和""天人相应"等人文精神,认为只有学通百科,方可专精一科;人文教育的内涵提示医者要有仁爱之心、责任之心、精研之心、谦卑之心和包容之心。  相似文献   

4.
郑文  张明霞 《中医药导报》2020,26(9):155-157,172
中医人文思维作为传统文化与中医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天人合一"的逻辑内涵、"以人为本"的本体论内涵、"珍生贵生"的价值内涵、"医乃仁术"的医德内涵和"医者意也"的认知内涵的统一。目前医学发展面临思维片面化、技术功利化、文化薄弱化等问题。加强中医人文思维为反思医学发展目的、回归医学人性、提升文化自信、整合医学思维模式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叙事医学提出了4种医患分歧,分别是对死亡的认识、对病因的认识、疾病的情境及羞耻、责备、恐惧等情绪,但笔者发现在中医视域下,医患分歧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有所不同.故本文从医患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源性、中医诊疗模式具有人文属性、中医学重视心身时空的整体性、传统文化视域下医患具有更加宏远的生死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寻找具有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近一百多年来,西医学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医学,引发了中医"科学与否"和"存废之争"的思考与实践,造成了中医课程设置西医模式化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导致中医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断。其直接的后果是中医从业人员思维方式异化、经典理论知识碎片化和人文素养下降,动摇了中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文章认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重建中医整体思维和理论自信,是中医学传承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理论的思维模式亦深深打着传统文化思想的烙印。鉴于目前中医药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思想和精髓,建立中医思维,培养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8.
左媛媛 《中医研究》2012,25(10):7-9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促进了中医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致中和”的思想不但影响了中医学的整个思维模式的形成,还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这一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影响,了解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医文化、理论形成的巨大影响,并进一步指导中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潘月丽  吕璐 《中医教育》2006,25(1):80-81
1夹缝中的专业思想教育 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学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医学,其形成和发展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但目前中医学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这种关系.中医是一个文科学偏重的学科,但高等教育却多从理科招生,这让习惯于逻辑思维的中学生突然面对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抽象性思维极强的专业术语而感到茫然,导致专业思想形成伊始就受到了阻碍.  相似文献   

10.
中医全科医学是基于中医思维的临床二级学科,它是以中医学为核心,移植现代全科医学的理念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发展方向。中医学医学思想中贯穿着全科医学的印记,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全科医学的精髓。中医古代就扎根于基层,服务于社区和家庭,多采取各科兼通的医学教育,登堂入室的行医模式。笔者从中医全科医学的思想,教育和实践模式阐述其内涵。  相似文献   

11.
王华楠  毛兵  李宁 《河北中医》2012,34(4):639-640
中医学与西医学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下的不同的思维方法、哲学认识方法以及文化背景,是影响中医学教学的重要因素.大多数西医院校将中医学列为临床课程,中医学一般在第3学年,与西医的一些临床课程同时开课.对于系统学习了西医理论基础的学生来说,已经较全面地接受了西医理论,形成了较稳定的现代医学模式和思维方法.中医学基础的思维方法、哲学文化背景的缺失以及中西医思维方法的巨大反差与碰撞是学生接受中医理论的一大难关,学生对于中医抽象的阴阳五行和独特的脏腑学说等理论和专业术语难以理解和接受,并且学习中医时常有先人为主的思想,往往习惯性地应用现代医学的思维方法、医学模式去机械的论证中医理论的内涵,以人体形态学结构实体为原型去对照以人体功能态为模型的中医学.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家、文明史学家一直以来均有"医源于巫"的观点,我国的古"医"字写作"醫"或"毉",明显可见"医"与"巫"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天神透过巫掌管人间"的层次观点渗入医学体系中,影响并形成中医学的形神理论。上古巫文化以"天(神)-巫-人"为核心架构的天人体系,至春秋时期,诸子以哲学思辨将其转化为"天(神)-心-人"体系,至战国晚期,以人为重心,建构出"神-心-形"的形神体系。此哲学思维模式影响中医学而形成中医原创思维"形神一体观"的核心架构,有效指导中医学数千年,由此发展出灿烂的中医文化。形神观的核心架构:"神-心-形"思维体系演变过程的确立,丰富并完善形神理论,明确了中医学天人合一之整体观的原创思维内涵,印证哲学对医学的指导意义,可使中医学能在更坚实的哲学、文化之根基上将理论及临床应用推向更宽广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中医人文特征与循证医学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碧芳  刘建平 《中医杂志》2007,48(4):314-316
从中医学理论的形态结构、思维模式、整体观念及治疗思想探讨中医学的人文特征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应用研究人文特征的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循证医学定性研究方法对中医证候规范化和标准化,阐述生命质量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选择能够体现中医自身治疗特色与疗效优势的评价指标,使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由经验走向科学。  相似文献   

14.
为把握中医文化价值的历史意义,试图从文化继承观点对中医学进行探讨.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对中医学人的影响,以及分析由此交互影响而产生的思维模式及其历史延伸,认为在传统文化与医学的互动关系下,产生了新的文化价值,甚至还超越时空再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这不仅强化了中医文化的延续力,还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当代医学发展面临着“重技术、轻人文”的困境,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训不足、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除此之外,当代中医临床教育中还面临着中医特色缺失的窘境。叙事医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医学教育中已经有所应用。而传统中医学中含有丰富叙事元素和人文精神。在现代中医临床教育中积极引入叙事医学元素,并从传统中医典籍和医案当中寻求叙事启发,对于提高医学生乃至临床医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回归传统医学的温度、改善医患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叙事医学的相关理念与三大要素在中医学中有着显著体现,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与"形神共调"的治疗观体现着叙事医学的"关注"要素,中医学精彩纷呈体例多样的历代医案体现着叙事医学的"再现"要素,中医学重视医德养成及平衡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体现着叙事医学的"归属"要素。在日益标准化的中医教学中,叙事医学的相关理念应当被重视并强化,以促进中西医人文特色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中医文化是中医学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上的综合体现,医案医话记录了医生的诊疗过程,体现了医生的诊疗思维和人文情怀。现从文化视角品读几则医案医话,发掘其蕴含的行文韵律和畅之美、医患和谐仁爱之美、辨证独具匠心之美、处方精致衡变之美,旨在引导医学生领略医家深邃的医学智慧、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求真、崇善、尚美的志趣,从而提升理论和临床水平,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18.
从探寻诊疗标准的途径、证候规范与方证相应、完善循证方法为中医疗效评价所用、重视叙事医学与人文关怀四个方面论述认知病证诊断标准和共识疗效的意义。所要表达的核心是发挥中医学原创思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医药防治当代难治病的疗效方面,而这种疗效应该是医患以及中医、西医达到共识的疗效,而达到共识疗效,需要引入多学科方法学以及循证医学的证据和叙事医学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中医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主要有:着眼文化的中医文化研究较多,时代亟需立足中医的系统中医文化研究;对于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的主体部分、实力部分的认识研究高度、深度不够;中医学被肢解,核心价值被分解。当前中医文化研究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有:立足中医学的中医文化系统研究;中医文化的内核(核心价值体系、普世价值观)研究;中医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特别是中医文化在当前对于医学的意义,对现代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的影响以及对于科学标准科学化的意义,对于中国人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的影响和意义,对于发展观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国际化的意义,对于中华民族、中国人特质基因(思想思维、气质行为等)构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中医理论的特质与路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不能失落人文精神,我们不能失落文化根系,我们不能失落中医学的思想精髓.从中医学与中国悠久文化的血肉联系中,可揭示中医理论所具有的关系与调控思维、象思维、一元论哲学思维和复杂思维4个基本特质,而以这些特质形成的学术思想和体系,构成了在东西文化碰撞中对应的优势.它所蕴含的系统论思想、复杂科学思想、生态学思想、协同论思想,显示了自身灵采,决定了未来路向.那就是摆脱纯实证研究的思维路线,按照中医学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回归到自身理论的源头,以其理论形态创造理论成果,以增强内在学术存量;要牢固地把握自身的学术主体,实现"思想自我",卓然自立,在最深层次上把握与世界对话的关系,解决在多态文化中自身命运问题;在继承问题上,应从读原著做起,使中医学队伍的群体素质在中医学术的含量储存上得到提升,形成一种传承的内在气象.中医学理论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新的事实提炼升华,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学术流派的形成和涌现是激活理论创新的源头,学术个性的弘扬是形成理论建树、造就大师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学术繁荣的时代需求,因此必须突破大一统的格局,使之群峰突起.本文深刻指出,对中医学理论特质和发展规律的揭示,是中医学科学研究的前提,只有把握好这个根本问题,才能引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对于中医学存在的局限与不足,应在实践与时代的进步中进行变革完善,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对待多种文化的语境.应以人文和科学互动的精神,以东西方文化对比的鉴析,以弘扬东方文化的坚强信念,以历史连接现实的深邃思考,回应当前文化认知和中医学未来发展的许多重大科学命题,深情呼唤,开辟中医学的新境界,再创东方智慧之学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