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产地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以山药的产地为主线,用Excel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需要补肺和补肾时,以怀山药为佳;需要补脾和固肾功效时不用特意指定怀山药。结论产地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药引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以山药的药引为主线,用EXCEL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补脾不用盐汤;补肺一定用米汤或姜汤,一定不用盐汤,坚决不用酒;益肾用盐汤不用姜汤;固肾同益肾用法。结论:药引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剂量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且剂型为丸剂的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以山药的剂量为主线,用EXCEL 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小剂量山药发挥补脾功效用强;山药发挥补肺功效时存在剂量界线,即以10 g 为界,剂量小则作用弱,剂量大作用强;山药发挥益肾功效时常用中剂量,较大或较小效果不明显;山药发挥固肾功效时则与补肾相反,较大或较小剂量效果明显。结论:剂量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剂型对山药功效发挥的影响,并总结其规律。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以山药的剂型为主线,用Excel对其进行图表分析。结果:淤发挥补脾益胃功效时,散剂令其功效增强,丸剂令其功效降低;于发挥补肺生津功效时,煎剂令其功效显著增强,丸剂令其显著降低;盂发挥益肾强阴功效时,丸剂令其功效显著增强,煎剂令其功效降低;榆发挥固肾敛阴功效时,散剂令其功效降低。结论:剂型对山药的功效发挥有较大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方剂角度分析炮制对山药功效的影响。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的方剂进行检索,以山药的炮制方法为主线,用EXCEL 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山药炮制品依次为炒山药、干山药、生山药,其中炒山药补脾益肾作用较强,生山药补肺生津作用较强,干山药固肾作用较强。结论:炮制对山药的功效有显著影响,其对临床和保健养生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山药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使用山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的山药方668首,对对药出现的频次及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药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是:补益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清热药、安神药、温里药;这些药物类别有其高频山药配伍药物;山药发挥不同功效时有其"特征"性的高频药物配伍。结论:本研究分析了山药的配伍规律,可为临床科学组方及人们日常保健使用山药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山药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山药与茯苓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山药和茯苓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机制,突出配伍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方法:山药和茯苓均为临床常用中药,基于药对配伍的原则、药对配伍组合特点及现代研究认识等,对《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所收载的含山药方剂进行收载记录于Excel,对山药和茯苓配伍组成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其临床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与山药配伍频率最高的中药是补益药类,与山药配伍频率最高的中药是茯苓.结论:山药与茯苓配伍补泻结合,适宜病症较为广泛,对临床和保健养生运用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山药在各历史时期临床运用,为临床使用山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的山药方668 首,对山药及其各功效出现的频次及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药各功效区别运用从宋代开始广泛,至明、清达到高点,近现代各功效区别运用走低。山药在整个历史时期,各功效的使用以补脾益胃和益肾强阴为主,其次为固肾敛阴和补肺生津。结论:本研究分析了山药在各历史时期临床运用,为临床科学组方及人们日常保健使用山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方剂中生地黄配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地黄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使用生地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的地黄方1 034首,对药物出现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地黄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益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止血药;这些药物类别有其高频生地黄配伍药物;生地黄发挥不同功效时有其"特征"性的高频药物配伍。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生地黄的配伍规律,可为临证科学组方提供依据,充分发挥生地黄方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方剂中熟地黄配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熟地黄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使用熟地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的含熟地黄方739首,对药物出现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熟地黄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益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和温里药;这些药物类别有其高频熟地黄配伍药物。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熟地黄的配伍规律,可为临证科学组方提供依据,更好地发挥熟地黄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育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整理、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不育方剂,输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挖掘组方规律,采用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研究方法,确定处方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136首,总结归纳出治疗不育高频中药有:"枸杞子","熟地黄","当归","菟丝子","茯苓","山药"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枸杞子,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菟丝子";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包括:"山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子","牛膝-枸杞子";在确立的组方用药模式及规则基础上,最终获得新处方4首,包括"熟地黄,麦冬,天冬,远志,巴戟天,杜仲","熟地黄,麦冬,人参,大青盐,花椒,蜂蜜","韭菜子,龙骨,覆盆子,菟丝子,山茱萸,五味子,山药","远志,巴戟天,肉苁蓉,麦冬,黄柏,地黄,天冬"。结论:治疗不育方剂的用药,性味多以甘温药物为主,归经主入肾经、肝经、心经等;功效以补益作用居多,包括补阴药、补阳药和补气类中药,且多数具有肝肾同补作用。治疗不育的新方,其组方规律以补益为主,呈"填精壮阳,交通心肾"等特点,为临床提供了新的组方思路与线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析治疗视疲劳中医方的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为资料来源,按照选方标准把收集到的方剂采用用药频率统计、药物功效归类、配对筛选等方法进行分析归纳。结果:针对视疲劳证的特点,在配伍用药时涉及补虚药、解表药、清热等,不是药味的简单叠加,而是多类药的有机配伍,以滋阴补血解表为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方剂中高频应用的中药及其药性特点和在补肾治疗中的配伍规律,为临床药物筛选和合理组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BICOMB对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具有补肾功效的方剂进行中药名称提取和数据处理,以及依据教科书等对中药名称进行标化,建立中药共现矩阵;通过频数统计及利用图形聚类工具包g CLUTO对方剂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处理。结果:251首补肾方剂涉及358种中药,高频(27次以上)使用的中药有25种;方剂主要来自《辨证录》等6种方书。在补肾方剂中,其配伍规律可分为3大类5小类。在各个类别中,中药之间通过配伍从祛湿、补阳、滋阴、养血、益气的不同角度发挥补肾作用。结论:熟地黄、茯苓、当归、山茱萸和山药等是补肾方剂的常用中药,且多以甘味、温平性为主,归肾经、肝经、脾经类并无毒性中药是补肾方剂的构成主力;中药通过协同和拮抗作用,使功效得到最大化发挥。  相似文献   

14.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清朝末年名医张锡纯代表作,是其临证经验结晶。张氏不但组方用药独具特色,且服药方法亦很有创新。中药的煎服法对药物的吸收和功效的发挥有较大的影响,正如徐大椿所谓:"病之愈与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  相似文献   

15.
<正>六味地黄丸,源自宋代名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组成及药物的剂量,按照古方要求固定下来,已成为医家补益肝肾的首选方剂。其方药组成:熟地黄(炒)八钱,山萸肉四钱,山药四钱,泽泻三钱,牡丹皮三钱,白茯苓三钱。全方具有滋补肝肾之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民间收集的中医无名方治疗带下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为发现新的临床有效方剂及新药发现提供新的途径,也为中医方剂形成过程研究提供实证基础。方法:收集整理治疗带下病的民间无名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频次挖掘、关联规则挖掘、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频次、常用药物组合、关联规则,挖掘潜在核心药物组合及候选新方。结果:收集并筛选出289首治疗带下病无名方,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单味中药有:"鸡冠花"、"白果"、"山药"、"椿皮"、"黄柏"、"苍术"等;最常用的药物组合包括"山药-苍术"、"芡实-山药"、"黄柏-山药"等;关联规则分析则发现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及白果是最常使用的配伍,这与傅青主所立"易黄汤"组方相同。此外,尚生成7首新处方。结论: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能从大量方剂中发现其组方用药的规律,且这些规律与中医名家的经典处方的用药规律相符合,这一方面可为新的临床有效方剂和创新药物发现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也证明中医经典方剂的形成是大量经验的积累,有其不可否认的临床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山药具有补肾滋阴、益气生津等多种功效,在治疗某一特定疾病时,往往只需要发挥其部分功效。探索山药治疗肾脏疾病的功效,可避免使用山药的随意性或者盲目性,从而为提高遣方用药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方剂是中医药运用于临床的重要载体,方剂运用得当,才能真正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精髓,从而更好地发挥临床疗效。要使方剂功效得到最佳发挥,不仅要求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运用方剂,药物之间配伍得当,而药物的剂量运用准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以白芍为例,对东汉至本世纪初的503首含有白芍的内服汤剂进行归纳,发现白芍的功效发挥与剂量有密切关系,但其功效的发挥与剂量的轻重并不成正比,用量大小应视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9.
从有代表性的中医医籍、方书中遴选出531首经典名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深入挖掘方剂名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经典方剂命名规律进行总结与提炼。研究表明,方剂的命名离不开药材、功效、药味、剂量、颜色、服药时间、文化等几种最为相关的命名因素,其中药材与功效是方剂命名的重中之重,对经典名方命名规律的研究可对新时期中药新药命名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山药是临床常用药之一,善滋补阴液,入肺、脾、肾三经。通过对历代所有运用山药的方剂分析,发现与山药配伍频率最高的前30 味中药,其中有28 味来自于《神农本草经》,23 味属“上品”。本文重点分析了山药与补益药的配伍意义及规律,以期为临床科学组方及人们日常保健使用提供依据,从而充分发挥山药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