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怡  刘浩 《四川中医》2006,24(9):22-24
探讨《金匮要略》中邪正观,提出调养时应避邪存正,脏通人和;疾病多因正虚邪入,方乃发病;治疗要扶正祛邪,诊疗杂病;调护时斟酌正邪,预后调护。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首先提出了虚劳病名,认为虚劳可分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三类,研习《金匮要略》中虚劳的相关原文,结合现代疾病特点,分析虚劳病的治疗重点在于温补脾肾,提出虚劳病的4种重要治法:健脾胃,重中气;调阴阳,和气血;补脾肾,益精血;虚中有滞,补虚祛实。临证时紧扣病机,注重辨证使用经方治疗虚劳病,是体现张仲景思想并成为治疗虚劳病的重要思路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倩  闫颖 《河南中医》2011,31(6):573-574
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篇中,张仲景紧紧抓住黄疸“脾色必黄,瘀热以行”的特点,通过清、汗、吐、下、和、温、消、补的方法。采用栀子大黄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瓜蒂散、大黄硝石汤、小半夏汤、茵陈术附汤、硝石矾石散、虚劳小建中汤治疗黄疸,为后世临床诊治黄疸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杂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全面的临床医学专著。全书充分体现了作者张仲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现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外因与内因的关系《金匮》将自然界反常的气候变化作为人体致病的外因;正气(五脏元真)不是作为人体致病的内因。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  相似文献   

5.
刘宏岩 《吉林中医药》2011,31(7):609-611
在《金匮要略》方论中,张仲景以整体观和恒动观为指导,系统阐述了其生命观和疾病观,创立了发病学、病因学和病机学等系统的中医疾病学理论。深入研究《金匮要略》疾病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弄清中医学的核心价值体系,保持中医特色,发展中医药学。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金匮要略》辨药性用药的学术思想。辨药性用药包括:辨五味药性用药、辨散敛药性用药、辨升降药性用药、辨有毒无毒药性用药等内容。辨药性用药是中医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环节之一,合理应用药性,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张玉岭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047+1082-1047,1082
呕吐之成因,既有脾胃本身的疾患所致,亦有他病影响而成。治疗当分清标本缓急、虚实寒热以及病势的发展,不可见呕止呕。仲景治呕,寒饮呕吐善用小半夏汤,阴寒上逆用吴茱萸汤,少阳邪热用小柴胡汤,气虚伤津用大半夏汤,并告诫医者"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8.
郑金粟  权红 《北京中医药》2017,36(9):820-822
张仲景遵循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谨守病机,根据便秘的不同证型,创立了诸多治疗便秘的有效方剂。通过对《金匮要略》的研读,将便秘辨证分型及有效方剂进行归纳,探讨其方证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胸痹可由痰饮瘀阻、情志不畅、寒邪侵袭等多种原因引起,是以胸中痞塞不通所致的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疾病。《金匮要略》中仲景提出阳微阴弦为本病病机关键之所在,仲景通过辨其标本虚实,阐述了胸痹不同偏重时的治法。在临床工作中,应掌握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注重辨病的标本虚实,轻重缓急,选择对应药物,以期良效。  相似文献   

10.
对《金匮要略》全书在杂病辨证论治中蕴含的脏腑经络观,从疾病发病、疾病诊断、疾病辨证、疾病传变、疾病治疗、疾病预后六个方面进行举例剖析。由此可知,脏腑经络观在杂病辨证论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医者客观的认识疾病,准确的辨证论治,对当今临床辨证思维的运用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理、法、方、药的典籍。笔者略述其因势利导的治则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1 识病势之真谛,乃利导之关键 所谓病势,是对病态中其病因病机,病位病理以及证候邪正等方面的概括。但如何判断病势,《金匮要略》大致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判别。1.1 据病位识其病势。《奔豚气病》篇曰:“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从脐下筑筑动悸而预测有发生奔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刘秀枝  许春华 《光明中医》2009,24(9):1638-1639
金匮要略是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笔者多次拜读,深深领会其中蕴涵的丰富的辨证法思想,并用于指导临床,获益非浅.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重视脾胃的观点,贯穿于书中理法方药的全过程,在养生防病、已病防变、譬劳病治疗、攻邪药物的应用等方面,处处体现着顾护脾胃、扶正固本的思想,对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谈《金匮要略》心身疾病诊断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谈《金匮要略》心身疾病诊断观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医院楚更五067000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李平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性疾病'''。它是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而提出的新学科。...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所述杂病之发病有"为内所因""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之三因观。从病因角度分析,原文所载脏腑病证、经络病证,其中部分病证虽论及因失精、亡血、半产、漏下、忧伤、惊恐等致病,但纵观全篇论述由外邪致病者为最常见。因此,《金匮要略》三因观重视外邪致病,经络病证俱由外邪所致,脏腑病证亦多由外邪所致,杂病亦以祛邪为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之一。它继承发展了《内经》、《难经》中基本理论,奠定了“辨证施治”的原则。该书在祖国医学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学习、分析《金匮要略》书中包含着的辩证法思想,对于深入认识祖国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发展祖国医学理论,都有着重要意义。下面仅就《金匮要略》书中包含着的  相似文献   

18.
整理《金匮要略》对体质的认识及体质与疾病的预防、发病、治疗及预后等内容,认为其主要思想为:不同体质,描述各异;疾病预防,首重体质;体质不同,发病各异。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心身疾病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仰模 《新中医》1993,25(2):10-11
心身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心身疾病,是一类表现为躯体症状,但在发病、发展、转归和防治方面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联的疾病。虽然,我国近年才开始重视心身医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中有关针灸疗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试就其中有关针灸治疗的部分,归纳探析如下。 1.针灸发散截疟疫《疟病脉证》篇云;“疟脉自弦……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疟疫是感染外来“疟邪”所引起的病证,其病情变化可有偏表偏里、属寒属热之不同,脉弦紧者是病偏于表而兼风寒之象。《黄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