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黎药槟榔穴位贴敷配合西药治疗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基础上配合黎药槟榔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泛酸、胃痛、烧灼感、纳差、嗳气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胃泌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胃动素、生长抑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便秘1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率为3.33%,显著高于治疗组。结论:黎药槟榔穴位贴敷配合西药治疗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确切,且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9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1.11%,且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穴位贴敷与黄芪建中汤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发酵温灸贴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中药发酵温灸贴,对照组用温针灸治疗。结果:胃脘痛、痞满、纳少、反酸、嗳气五个症状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痞满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胃脘痛症状改善优于治疗组(P<0.01);两组症状总积分变化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发酵温灸贴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温针灸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陈春妃 《国医论坛》2019,34(1):31-33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胃镜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情况及Hp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36%(53/55)、98.18%(54/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81.82%(45/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胃脘痛、饥不欲食等症状积分及Hp阳性率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胃镜疗效,改善患者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胃脘痛、饥不欲食等症状,提高抗Hp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且胃镜检测HP感染阳性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贴敷 穴位埋线)58例和对照组(西药组)54例进行临床研究,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变和胃镜HP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3%,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胃镜检测HP清除率,治疗组为81.03%,对照组为61.11%。结论:穴位贴敷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钟晨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6):399-40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型CAG患者分入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行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2星期,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12星期,以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通腑合剂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联合通腑合剂灌肠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以及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联合通腑合剂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操作方法易行,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加参桂温阳止痛方口服联合西药治疗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病科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80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细辛、白芥子、冰片、延胡索、大茴香、丁香、桂枝贴敷中脘、胃俞、足三里、神阙、脾俞、肾俞)加口服参桂温阳止痛方(党参、肉桂、白芷、制附子、川芎、当归、丁香、木香、煅瓦楞、豆蔻、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炙甘草)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5.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胃脘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加参桂温阳止痛方口服联合西药治疗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补"针刺法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符合诊断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热补"针刺法结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单纯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观察30天后分别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在总有效率及喘息、咳痰、胸膈瞒闷、喘鸣音症状缓解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热补"针刺法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腹膜透析(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PD合并CHF患者随机分成为2组,即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rhBNP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rhBNP治疗,连续治疗4周,分别评估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透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以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为观察指标,观察期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慢性咳嗽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七紫汤和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预防急性发作的疗效,比较对不同中医证型疗效的差异。方法 93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穴位贴敷同时服用七紫汤,比较2组1年内累计发作时间、急性期临床症状积分及对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1年内累计发作时间缩短、急性期临床症状积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肺肾两虚型症状积分降低大于肺脾两虚型。结论缓解期联合七紫汤和穴位贴敷治疗减少1年内急性发作时间、减轻症状,对肺肾两虚型的疗效优于肺脾两虚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口服麻仁丸治疗,观察组行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麻仁丸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症状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困难程度、每次排便时间以及周排便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麻仁丸口服治疗,操作方便,效果显著,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中药汤剂以口服治疗的方式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不同治疗,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使用的中医方法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显效率较对照组的西医治法明显增高,且总有效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胃病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积分变化发现,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较西医方法更好,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住院的16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给予艾灸、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脘痛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痛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应用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可明显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罨包对痔疮术后排便困难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本院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各31例。两组在术后第一次排便前,对照组以甘油灌肠治疗,观察组以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罨包治疗。对比两组排便困难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70.97(22/31),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罨包治疗痔疮术后排便困难的疗效理想,可促进排便困难、腹痛、腹胀症状的缓解,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对慢性支气管炎采用中药联合穴位贴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间的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慢性支气管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联合穴位贴敷,对比组间疗效差异。结果相同疗程后,对照组取得的疗效低于观察组,组间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候积分均有所下降,对照组的改善幅度远不如观察组,组间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多于观察组,组间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采用中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临床疗效显著,适合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下瘀血汤灌肠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患者阿片药物相关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规范化镇痛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药灌肠联合穴位贴敷,对照组采用乳果糖溶液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便秘症状积分、生存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6例肝胃气滞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小郁子油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疗程1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胸胁胀痛、嗳气、嘈杂反酸等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两症状积分下降更加明显(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有2例出现脐周局部皮肤潮红,伴轻微瘙痒,症状可自行缓解。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郁子油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肝胃气滞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用中药穴位贴敷及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用柳氮磺吡啶肠溶化治疗,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