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吉林市城区居民现场急救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有效开展吉林市城区居民急救知识普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在吉林市四个区随机抽取18~70岁常住居民800人进行有关现场急救知识、急救态度及行为调查,并对调查结果采用excell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吉林市城区居民现场急救知识得分较低,不同年龄、文化、职业等人群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救态度平均得分为(18.40±0.05)分;急救行为平均得分为(22.40±0.10)分。结论:吉林市城区居民现场急救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急救态度较积极,自信心不足,急需在社区开展急救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并出台相关法律保护施救者。  相似文献   

2.
杨翊清  周勤学 《智慧健康》2022,(21):13-16+20
目的 了解高中生急救知识掌握现况与紧急情景救护意愿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8年1~6月开展本调查,应用自编高中生急救现状调查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对湖州地区5家中学680名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得分(5.18±0.718)分;88.6%~96.8%的高中生参与急救知识培训和普及态度较积极。参加紧急情境救护意愿受到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兴趣和急救知识分数影响。结论 湖州地区高中生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自评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具有高急救知识评分的高中生,有更高的意愿参与紧急情境救护及救护普及培训,这种意愿同时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警务人员现场急救能力及急救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以警务人员为例,探讨提升重点人群现场急救能力的策略。方法 采用定额抽样法,选取宁波各县、市、区不同警种的11 850名警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急救知识知晓率及急救意愿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急救知识、急救意愿调查,并将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警务人员现场急救知识得分为(6.56±1.68)分,急救意愿得分为(10.86±1.10)分;现场急救知晓率和急救意愿之间呈正相关(r=0.170, P=0.000);参与急救经历、急救培训经历和对警务人员参与急救的态度等是影响警务人员现场急救知识知晓率和急救意愿的因素。结论 提升警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现场急救知识知晓率和急救意愿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通过完善培训体系,强化保障和激励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穗港澳地区大学生急救知识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经济发达的穗港澳地区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普及急救知识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半开放式问卷对穗港澳三地大学生1 721名进行调查。结果三地大学生急救电话号码知晓率为80.71%;急救知识平均得分为(49.70±13.86)分,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年级越高,得分越高;培训经历、学习欲望、地区差异以及母亲文化程度对学生得分均有影响。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急需提高,普及的任务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贵港市不同岗位警察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警察培训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该市不同岗位的222名警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9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2名被调查对象中,艾滋病相关职业暴露知识平均得分为(5.32±2.38)分,对待艾滋病态度正性态度平均得分为(1.91±1.55)分,工作发生职业暴露能正确处理率为81.98%(182/222);年龄、工作岗位、从警的年限、是否获取过培训之间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作岗位、性别、是否获取过培训对艾滋病患者的正性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岗位警察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有差异,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知识的专题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应引起各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女性大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控意愿和相关行为,并探究防控意愿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大一至大四年级在校女性大学生1 268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女性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艾滋病防控意愿及艾滋病防控相关行为,对比不同艾滋病防控意愿女性大学生的一般资料,探究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结果完成调查的1 132名在校女性大学生中平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8.02%,愿意参与艾滋病防控者占56.10%,平均艾滋病防控相关行为评分为(21.12±5.28)分。愿意参与艾滋病防控女性大学生的年级、专业、是否选修艾滋病防控相关课程、是否认为校园内有艾滋病感染者、参加过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及是否认为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与不愿意参与艾滋病防控女性大学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专业、是否选修艾滋病防控相关课程、是否认为校园内有艾滋病感染者、参加过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及是否认为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均为女性大学生艾滋病防控意愿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有1 074名女性大学生完成4个干预课时和干预前后问卷调查,干预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艾滋病防控意愿及艾滋病防控相关行为评分[85.29%、78.40%及(31.25±5.70)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68.90%、58.47%及(21.43±5.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665、98.700,t=41.131,均P0.05)。结论女性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国家要求水平,参与艾滋病防控的意愿和艾滋病防控相关行为均有待改善,积极开展相关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女性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艾滋病防控意愿及艾滋病防控相关行为,高校应根据女性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制定有效的乙肝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5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陕西省3 954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制的大学生乙肝防治知信行问卷对其进行乙肝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 954份,有效回收问卷3 728份,有效回收率94.28%。在校大学生乙肝知识平均得分(62.76±8.92)分,知晓率在26.34%~83.37%之间,不同生源地、专业、年级、年龄、家人是否有医务工作者以及是否参加社团活动为大学生乙肝知识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大学生乙肝态度平均得分(50.46±6.37)分,仅有46.22%的大学生不介意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吃饭;大学生乙肝行为平均得分(83.87±6.22)分,仅有69.64%的大学生接种过乙肝疫苗;不同专业、年级、年龄为大学生乙肝态度和行为评分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排斥心理,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防控知识的同时消除对乙肝的歧视,提高疫苗接种率,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了解安徽省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情况,并探究适合的急救知识普及方式.方法 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的安徽省6所大学的1 132名学生分组后,分别施予同伴教育培训、多媒体课堂教育、操作演练及情景模拟和报刊、黑板报、宣传栏等急救知识展览4种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共180 d,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安徽省大学生对急救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大学生急救知识得分为(65.01±17.42),其中“正确处理酒精中毒”急救行为的知晓率最高(1 040人,91.87%),“胸外心脏按压频率”的知晓率最低(304人,26.86%);在施予操作演练及情景模拟、多媒体课堂教学及同伴培训教育的培训方式后,急救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操作演练及情景模拟法培训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方法(P值均<0.05).结论 安徽省大学生亟待急救知识普及工作的开展;操作演练及情景模拟法为最佳普及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北省15-59岁居民乙型肝炎(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在湖北省2个地市6个县区抽取15-59岁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分析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知晓率或比例。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1 398名,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15.12(±4.99)分(满分23分)、2.57(±2.20)分(满分8分)、10.55(±2.14)分(满分15分),各项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比例、正确行为比例分别在16.45%-89.77%、10.23%-78.18%、22.17%-97.42%之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周围有无乙肝感染者显著影响调查对象乙肝防治知识得分。乙肝防治知识和态度得分均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27,P0.05;r=0.19,P0.05)。结论调查地区15-59岁居民乙肝防治知识水平总体偏低;应开展针对性的乙肝防治知识宣传,引导正确的乙肝防治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乙型肝炎(乙肝)的认知水平与态度行为状况,为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某高校1~4年级不同专业本科生2 135人,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9项乙肝调查内容平均得分24.35分,知晓率为62.44%。其中12项基本知识平均得分6.89分,知晓率57.38%;14项传播途径平均得分6.86分,知晓率为49.00%;13项态度行为平均得分为10.60分,知晓率81.52%。不同群体大学生各项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结论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雾霾危害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形式,对江苏某高校在校生进行雾霾危害KAP调查。结果大学生对雾霾危害认知平均得分为(80.77±12.15)分,女生、医学专业学生得分较高(P0.05);态度平均得分为(78.56±7.26)分,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6.67+0.89x。大学生应对雾霾天气的行为积极性相对于知识和态度的得分结果较差。结论大学生目前对雾霾危害认知程度较好,但个人防护行为意识较薄弱,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佛山市南海区某高中学生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为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普及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2—4月抽取佛山市南海区某高中学生80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68份。自编《运动损伤急救知识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运动损伤急救知识、运动损伤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平均知晓率(44.35±12.24)%。曾参加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培训的平均知晓率为(45.98±11.01)%,未参加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培训的平均知晓率为(43.87±12.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者运动损伤发生率99.61%,居前5位的依次是擦伤(93.75%)、肌肉拉伤(55.08%),挫伤(45.31%)、韧带拉伤(35.16%)、撕裂伤(16.80%)。结论高中生对急救知识知晓率低,开展运动损伤的急救培训、探索适合高中生的急救培训模式很有必要,能有效促进高中生运动损伤急救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广州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广州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州市选取4所院校,每院校每年级随机选取20名学生,采用统一调查问卷,采取自填式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AIDS相关知识总的知晓率为88.0%。AIDS知识得分为(10.59±2.06),对待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态度得分为(2.43±2.52);知识与态度的分值呈正相关(r=0.121,P=0.024),态度分值与年级呈负相关(r=-0.145,P=0.006)。AIDS一般知识得分医学院校学生高于非医学院校学生(t=2.037,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5,P<0.0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各年级学生的态度得分随年级的上升明显下降(未加权F=9.229,加权F=9.770,P值均<0.01);85.2%大学生对待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抱支持或同情态度。结论高校AIDS知识教育仍需全面普及,加强、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进一步改善对待AIDS/HIV感染者态度是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方法对吉林市某师范院校5个专业的55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校学生对急救相关知识的综合知晓率为48.1%;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性别、生源地、是否参加培训和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急救知识知晓水平高于男性(OR=1.987),城市生源的急救知晓水平高于乡镇生源(OR=0.520),参加过培训的学生知晓水平高于没参加过的(OR=1.976)。网络途径是目前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最主要途径(50.5%)。结论该校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缺乏正确的认知和态度,应加强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以提高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的知晓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广州市居民垃圾分类的知、信、行现状,为广州市开展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创建环境优美城市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广州市25个社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知、信、行总分分别为15.18分和10分。
结果 共发放问卷1 256份,回收有效问卷1 24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96%。广州市居民垃圾分类知识平均得分(6.15±2.87)分,行为平均得分(4.25±1.67)分,均未超过总分的一半;态度平均得分(10.98±2.37)分,超过总分的一半。95.7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需经常接受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与教育。垃圾分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两两呈正相关(rs=0.485~0.754,P < 0.05或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垃圾分类经历、有垃圾分类培训经历是垃圾分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高的影响因素;年龄大、文化程度高是知识得分和行为得分高的影响因素(P < 0.01或0.05)。
结论 广州市居民乐意接受垃圾分类,但有关知识水平较低,垃圾分类行为尚不理想。管理部门应考虑实际情况,加强对居民有关知识的培训,改善其态度和行为,力争为广州市顺利开展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我国公众自救互救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在急危病发生时能现场施救的措施较少,因此对非专业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在倡导全民参与的院前急救中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了解商丘市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现状,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为构建合理的急救培训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05-01-2017-05-01商丘市梁园区和睢阳区作为研究区域,每个区抽取2个社区做为研究场所。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将2个社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院前急救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急救知识学习需求问卷3部分。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居民性别(χ~2=0.177,P0.05)、年龄(χ~2=8.260,P0.05)、文化程度(χ~2=7.847,P0.05)、职业(χ~2=5.782,P0.05)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干预组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知识得分为(14.23±1.58)分,高于对照组的(9.11±2.31)分,t=-17.66,P0.01;急救态度得分为(24.17±2.04)分,高于对照组的(19.11±3.10)分,t=-17.45,P0.01;急救行为得分为(30.41±2.24)分,高于对照组的(27.45±3.58)分,t=-10.21,P0.01。干预组居民知晓率随活动开展时间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P0.05。结论通过急救培训能提高社区居民的院前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院前急救培训的形式应多元化,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居民对自救互救体系的知晓率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农业高校在校大学生对烟草相关知识与控烟态度现状,掌握其吸烟行为并分析吸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5月对广州市某农业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烟草相关知识类得分16分(总分23分);对"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正确认知率最低,为35.73%;74.70%的学生认为吸烟会导致肺气肿;83.89%的学生认为被动吸烟会导致肺癌,不吸烟者(84.34%)比例高于吸烟者(75.53%);对《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知晓率为18.11%;91.23%的不吸烟大学生认为政府应加大控烟的工作力度,高于吸烟者(71.28%)(χ2=41.30,P0.01);调查对象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27.46%和5.08%;在校平均月生活费越高的大学生其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越高;年级、户籍所在地、饮酒情况、家人吸烟情况是男生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广州农业类高校大学生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普遍不高,不吸烟者知晓率高于吸烟者;大多数持有正向控烟态度;有一定比例的吸烟人群,应针对吸烟行为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遏制吸烟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了解广州市一本高校大学生校园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4月,在广州市6所一本高校随机发放问卷共971份,对学生的校园安全知识、行为和态度进行调查.应用SPSS 16.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推断.结果 学生校园安全知识的平均得分为(23.78±4.86)分,不同性别、专业学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3,P<0.05);学生校园安全行为的平均得分为(24.03±5.09)分,性别、年级及专业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9.88,19.88,7.88,P值均<0.05).69.0%的调查对象认为校园安全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64.0%认为学校开展的校园安全教育“非常重要”或“重要”.学生通过安全教育讲座或安全教育课程获得校园安全知识的比例分别为54.4%和45.0%.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校园安全知识和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学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完善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校园安全知识水平,纠正校园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厦门市企业工人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厦门市一家制造企业,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企业全体工人进行营养知识(K)、态度(A)和行为(P)调查。结果该企业工人营养知识总知晓率为65.4%;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平均得分分别为9.16±2.69、24.31±2.85分;职工文化程度越高,得分越高(F=20.393,P0.05);营养知识得分越高,营养态度越积极(F=10.297,P0.01);营养知识得分越高,营养行为越合理(F=38.864,P0.05);营养态度得分越高,营养行为越合理(F=6.863,P0.05)。结论该企业员工营养知识不够健全,营养态度尚可,亟待开展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为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食品安全KAP调查问卷,对36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较低,平均得分为(15.36±4.28)分,电视和广播是大学生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途径;77.3%的大学生愿意接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但大学生在食品购买场所的选择和食品消耗方面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结论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使他们获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