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时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进行首次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只对患者进行宣教和心理干预,试验组则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S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时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保元排毒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3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予血透、降压、纠正贫血、补钙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保元排毒丸治疗。使用KDQOL-SFTM表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血红蛋白、白蛋白检测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保元排毒丸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元排毒丸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按摩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予自血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按摩,对照组予炉甘石洗剂外涂患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按摩能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基础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百令胶囊,用药时间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DTA、SF-36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年后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可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家庭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维持性老年血液透析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以强化家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存质量及血液透析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家庭教育可显著增强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的依从及血液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老年维持性HD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多方位护理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得分均低于中国一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患者的QOL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方位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维持性HD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耳穴贴压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透析疗法,利用透析前后、中、后收缩压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试验组患者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需紧急处理及提前结束透析者低于对照组(P〈0.01) 两组患者透析前,中、后收缩压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透析前、中、后三者收缩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改善最明显的是透析中血压.结论:耳穴贴压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血透室进行治疗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三阶段(住院-家庭-专科护士)的全程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问卷进行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调查、生活质量(SF-36)量表、血液透析相关知识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后,SF-36量表总分、各维度得分和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的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患者的社会复归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综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将医院100例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中医特色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优质护理,观察组予中医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并发症均以高血压、感染、低血压、脑血管意外、低血糖、出血、失衡综合征为主,其中对照组感染、低血压、脑血管意外、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同组护理前(P0.05);对照组护理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同组护理前(P0.05),而护理前后对照组社会功能评分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5.0%,观察组为97.5%,两组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中医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感染、低血压、脑血管意外、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徐春兰 《新中医》2021,53(12):185-188
目的:观察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食疗改善非卧床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114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8例。2组均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并给予饮食护理指导。观察组加予中医食疗指导。2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评定主观全面营养评定法(SGA)评分、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评分及脾气虚证积分,检测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转铁蛋白(TRF),测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上臂肌围(AMC)。结果:2组SGA评分、KDQOL-SF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脾气虚证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SGA评分、KDQOL-S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脾气虚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2组Hb、Alb、PA及TR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Hb、Alb、PA及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TSF及AMC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TSF、AMC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食疗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可有效改善营养情况、缓解脾气虚证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左卡尼汀用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透析中低血压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透析开始时予百会、关元、足三里、内关穴位艾灸,透析结束前静脉注射左卡尼汀注射液,每周治疗2~3次;对照组在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时予减少超滤量、减慢血流量、回输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等处理,共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变化、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平均动脉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低血压情况比较,实验组6例(20.00%),对照组14例(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左卡尼汀有利于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予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采取常规及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失眠率、生活质量评分及负荷运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耐力及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失眠。  相似文献   

14.
益肾解毒方配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双华  周昌贵  戈力 《中医杂志》2002,43(10):757-758
目的:进一步提高终末期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透析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益肾解毒方配合血透治疗终末期尿毒症患者28例,并设对照组28例,仅予常规血透。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连续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组28例中所测得的平均时间尿素氮浓度(TACurea)、蛋白质分解率(PCR)及G—S指数(KT/V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解毒方配合血透在提高透析充分性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的血透。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552-1554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加中药内服对尿毒症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终末期尿毒症脑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入组尿毒症脑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血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化瘀排毒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个月,连续观察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红细胞压积(HCT)、总蛋白(TP)、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水平(PTH)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31例中所测得的平均时间尿素氮浓度(TACurea)、蛋白质分解率(PCR)、β2-MG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化瘀排毒方"在治疗尿毒症脑病有一定疗效。结论:"化瘀排毒方"配合血透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在提高透析充分性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的血透,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结合艾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PICC置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行艾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候进行积分,评定患者睡眠质量,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 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 8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 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高血压、心绞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等维度的得分及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穴位敷贴结合艾灸可有效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中医症状,较单一艾灸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透患者瘙痒症实施中药熏洗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肾病科60例尿毒症血透瘙痒症患者(2017年4月~2019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及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运用中药熏洗疗法,分析两组患者瘙痒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瘙痒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尿毒症血透患者瘙痒症实施中药熏洗治疗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瘙痒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5月18日~2017年5月18日至本院血透室就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依据cTnT的检测情况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64例,对照组56例,对比两组受检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存在胸闷、心悸、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发作)等临床症状35例,对照组存在临床症状11例,两组临床症状发生率、瓣膜损害、左室肥厚、心包积液、收缩舒张功能下降、糖尿病、死亡率比较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cTnT水平相比健康人群明显更高,且该项指标的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死亡等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督灸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影响。方法:将6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督灸疗法,督灸部位选取从大椎到腰俞之督脉,于督脉之上隔督灸粉及生姜泥进行艾灸,2周治疗1次,8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RLS严重程度(IRL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并评价两组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IRLS、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IRLS、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58.8%(20/34),对照组愈显率为22.9%(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督灸疗法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症状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与养生调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将7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8例,均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医药治疗和养生调护。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血脂、肾功能及血红蛋白(Hb)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Hb等指标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实施中医药治疗与养生调护,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肾功能及Hb,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