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切、注、挂"三联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并评价该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直肠黏膜环切术、消痔灵注射术及耻骨直肠肌挂线术三联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率发生情况。结果:"切、注、挂"三联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总有效率达91.4%,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证候,随访6个月均未复发,出现2例患者吻合口狭窄,经扩肛治疗症状缓解;出现1例黏膜硬结,无临床症状;1例挂线处桥型愈合,给予敞开换药后痊愈。结论:"切、注、挂"三联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理想,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痔上黏膜环切+消痔灵黏膜下注射+耻骨直肠肌松解"三联术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232例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直肠黏膜高位点状注射术、耻骨直肠肌挂线术和中医外治法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32例患者临床痊愈183例(78.9%),显效21例(9.1%),有效16例(6.9%),无效12例(5.2%),有效率为94.8%。为期1年的随访情况:有效随访例数197例,16例复发,症状缓解不明显,有效率为91.9%;患者围术期未出现直肠阴道瘘、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且无围术期病人死亡;患者术后排便频率、费力程度、每次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24 h尝试排便失败次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患者各组积分仍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消痔灵黏膜下注射+耻骨直肠肌松解"三联术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安全有效,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ST-PPH手术对治疗以直肠前突及直肠黏膜内脱垂为主的出口梗阻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经TST-PPH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1次性手术成功。手术的有效率达96.2%,术后并发症:尿潴留11例,占40.8%,便后有少量便中带血5例,占11.84%,有肛门疼痛以止血缓解7例,25.3%。术后均逐渐缓解,手术前后便秘评估有显著的差异,术后1月或1月半左右,排便困难均明显改善。结论:TST-PPH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实现了创面小、恢复快、疗效好的微创治疗出口性梗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直肠瓣挂线结扎结合硬化注射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用直肠瓣挂线结扎结合硬化注射手术治疗,术后予抗感染治疗3d,并予每天便后换药。。结果:由于扩大了直肠的相对内径,降低直肠排便阻力,使排出道通畅,治愈率达到96.7%,有效率达100.0%。结论:直肠瓣挂线结扎结合硬化注射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直肠前突(RC)又称直肠前膨出,指排便时直肠前壁突入阴道后壁形成的囊袋,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我科采取的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肛门括约肌松解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1]。1临床资料共治疗观察96例,均为本院就诊诊断明确的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其中男42例,女54例;年龄36-68岁。入院完善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扎挂线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疗效。方法:对21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直肠前突41例,直肠内脱垂62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35例,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脱垂33例,三者均存在39例)采用结扎挂线法治疗。结果:治愈155例,好转37例,无效18例,有效率91.4%,全部患者无肛门失禁或肛管畸形。结论:结扎挂线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好、痛苦小等特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耻直肌挂线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患者36例,分为2组,以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耻直肌挂线术为治疗组,直肠黏膜点状结扎法为对照组,各18例。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并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及随访都有显效,术后积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个月后随访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该疗法,临床疗效良好。相比传统术式具有疗效好的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可作为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较优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注射疗法联合挂线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挂线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8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注射疗法联合挂线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耻直肌挂线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患者75例,分为3组,以直肠黏膜柱状缝扎加耻直肌挂线术为治疗组;直肠黏膜点状结扎法为对照组a;单纯直肠黏膜柱状缝扎为对照组b;各25例。接受上述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并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及3月后随访积分与对照组a、对照组b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随访积分对照组a VS对照组b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a术后有1例无效,对照组b有1例3月后复发。结论:该术式去除了直肠梗阻因素,恢复了直肠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挂线异物刺激局部牵拉自主神经,有助于盆底反射功能恢复,使患者排便通畅。该疗法临床疗效良好,相比传统术式具有疗效好的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可作为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较优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直肠黏膜内脱垂是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病程较长,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上症状以排便梗阻感、肛门坠胀、便次增多、直肠排空不尽感最为突出,给机体带来危害,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我科开展消痔灵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肛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 ,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 ,肛瘘多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后遗症 ,高位单纯性肛瘘是指仅有一条管道 ,其管道穿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内口多位于肛窦部位。我院从 1990~ 1999年采用射频切扩加部分缝合结合挂线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 5 6例 ,并与采用切扩术结合挂线治疗的42例作对照观察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组 98例均为高位单纯性肛瘘 ,随机分为射频切扩加部分缝合结合挂线组 (简称治疗组 )、单纯切扩结合挂线组 (简称对照组 )。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平行试验的设计方法,将24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20例采用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120例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2组肛门直肠结构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试验组肛门失禁和肛门狭窄、移位、变形等发生率低;肛管直肠压力、直肠容量感觉功能和直肠肛管反射强度降低幅度对照组明显大于试验组。结论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可控性与安全性好,值得作为肛瘘手术的新规范化术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后肛门下坠的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吲哚美辛栓纳肛,治疗组加用复方黄柏液灌肠。治疗两周后观察肛门下坠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灌肠联合吲哚美辛栓治疗PPH术后肛门下坠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胡新亚  李芳 《光明中医》2010,25(12):2220-2221
为探讨切扩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9年间采用切扩挂线对口引流术与单纯瘘管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其中切扩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380例(治疗组),单纯瘘管切开挂线术治疗85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治愈率、肛门功能及肛周瘢痕情况,探讨两种术式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显示,两组总治愈率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及肛周瘢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切扩挂线对口引流术并发症少、肛门瘢痕小、疗程短,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尿潴留是肛肠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采用PPH加肛门括约肌松解术治疗以直肠前突为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地预防及降低了术后尿潴留发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20例均为武汉市第一医院和湖北省广水中医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诊断明确的以直肠前突为主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入院接受改良PPH加肛门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术前完善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盆底重建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结合提肛散敷脐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直肠脱垂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盆底重建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入院第2天即给予提肛散敷脐治疗,持续用药2周;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肛门坠胀感及排便评分,并对比直肠脱出长度、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直肠脱出长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排便、肛门坠胀、肛门梗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术后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盆底重建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结合提肛散敷脐治疗直肠脱垂,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术后疼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出口梗阻型便秘主要是指直肠前突、直肠粘膜松弛、耻骨直肠肌痉挛综合征等,以女性多见,其中以直肠前突最为常见。2007年2月-2009年2月,我科对55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取直肠下端粘膜环切术配合中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TARR加补中益气汤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盆底松弛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出口梗阻型便秘盆底松弛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经肛双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STARR)加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STARR治疗,观察比较2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方式、肛门坠胀、排便感等症状治疗前后的改善,并评定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0%、98.0%,对照组分别为46.0%、84.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方式、肛门坠胀、排便感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无吻合口狭窄、肛门失禁、伤口大出血、伤口感染、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出现。手术时间20~45min,平均30min;术中出血量均10m L;住院天数10~14d,平均12d;患者满意度治疗组为70.0%(35/50),对照组90.0%(4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RR术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理想术式,配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整体调节,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淑君  杨晶晶 《光明中医》2012,27(2):334-335
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属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近年来PPH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取得了较好疗效,远期效果尚待研究,我科刘佃温教授采用PPH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同时依据中医学采用健脾益气,养阴增液,肃肺理气之法配合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果,远期疗效较好,笔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注挂三联术治疗慢性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科2012年1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66例符合慢性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做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中45例采用了结注挂三联术,36例采取了结挂术,32例采用了注挂术,53例采用了PPH注挂术,分别记录其术后排便改善情况及术后疼痛、坠胀、狭窄、出血及复发情况等。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计数资料采用x2检查,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采取结注挂三联术的45例患者,半年后临床随访发现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均小于其他三种术式。结论:采用结注挂三联术治疗慢性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确切,弥补了单一治疗方法或两种治疗方法容易复发或无效的不足,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少,同时又避免了痔上黏膜环切术的术后并发症,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