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流动工人精神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Goldberg's普通健康问卷和Mclean's职业紧张问卷,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工龄1个月及以上的流动工人28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流动工人精神卫生异常检出率为40.6%.不同月收入调查对象精神卫生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紧张程度组间流动工人精神卫生异常检出率随着紧张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应付能力组间流动工人精神卫生异常检出率随着应付能力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作满意感组间流动工人精神卫生异常检出率随着工作满意感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流动工人精神卫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和应付能力.结论 流动工人有比较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文化程度和应付能力是影响精神卫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子厂接触噪声工人职业紧张和精神卫生状况。
方法 采用麦克林职业紧张问卷和一般健康问卷,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法对某电子厂183名工人进行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172份, 其中95份问卷来自接触噪声工人, 为接噪组; 77份来自非接噪工人, 为对照组。
结果 噪声岗位噪声声级为85.0~89.5 dB (A)。接噪组工人精神卫生得分异常率为67.3%, 对照组为18.2%。接噪组在职业紧张问卷中的职业紧张程度、应付能力、工作满意感和普通健康问卷中的精神卫生等方面的得分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接噪组精神卫生状况总得分为(28.9 ±3.7)分, 高于对照组的(25.9 ±3.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工人精神卫生的可能影响因素为是否接触噪声和应付能力的大小(F=10.45, R2=0.362, P < 0.05)。
结论 噪声可致工人职业紧张, 同时引发工人精神卫生方面的负面影响, 应该引起企业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家具制造企业工人职业紧张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人口学问卷、工作内容量表以及普通健康问卷于2019年6月17—27日对成都市崇州市某大型家私公司工人的职业紧张以及精神卫生状况进行测量,运用多元方差分析、成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65名工人中,职业紧张构成情况:零紧张16.76%、轻度紧张38.15%、中度紧张31.45%、高度紧张13.64%。是否加班、睡眠情况、精神卫生状况是影响工作要求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加班、工种、睡眠情况、精神卫生状况等是影响社会支持得分的因素(均P<0.05)。本次调查的865人中,判定为精神卫生异常的有23人,占2.66%,精神卫生异常的人数较少。结论成都市某家具厂工人职业紧张检出率较高,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加班、工种、睡眠情况、精神卫生状况。管理层应充分掌握工人职业紧张情况,加大社会支持以降低工人的职业紧张感。  相似文献   

4.
采用Mclean's职业紧张问卷和Goldberg's普通健康问卷,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燃煤电厂113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107份,其中职业接触噪声工人65人,以非接触噪声的工人42人作为对照。接触噪声工人精神卫生异常检出率为63.1%。接噪组与对照组在紧张程度、应付能力、工作满意度和精神卫生等方面的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某手套生产企业针车工人职业紧张与精神卫生状况,分析精神卫生状况的影响因素,为企业职业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方法 以该企业全部针车工人作为观察组,选取性别构成相同、年龄相似的非针车工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各131人,分别对其进行麦克林职业紧张问卷和哥德伯格普通健康问卷调查;并对针车工人精神卫生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职业紧张程度大、应付能力弱、精神卫生异常的发生率分别是20.61%、18.32%和32.8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职业紧张问卷的职业紧张因素、应付能力2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工作满意感维度得分(30.50±4.92)低于对照组(30.64±3.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普通健康问卷的积极性项目平均异常率为25.06%,较对照组(10.81%)高,除“感觉愉快”条目外,其他条目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消极性项目平均异常率为14.50%,较观察组(29.39%)低,除“因焦虑失眠”条目外,观察组其他条目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应付能力弱(OR=3.576,95% CI:1.405~9.101)是针车工人精神卫生异常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与企业其他员工相比,该手套生产企业针车工人的职业紧张程度较高,企业应针对针车工人的应付能力弱、工作满意感差等问题,制定职业健康促进干预措施,以预防职业紧张与精神卫生异常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Mclean's 《工作紧张调查表》和Goldberg's 《普通健康调查问卷》对河北省某电子厂流水线工人412名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86份。按工人户籍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为非本市户籍180人,对照组为本市户籍206人。结果显示,观察组职业紧张和精神卫生异常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厂外来务工人员中男性年龄大者易发生职业紧张,年龄大职业紧张异常者易发生精神卫生异常。  相似文献   

7.
采用Goldberg's普通健康问卷和Mclean's职业紧张问卷,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电力检修公司331名员工的精神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司员工精神卫生异常率为55.0%。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精神卫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职业紧张程度、应付能力、工作满意感、年龄和工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某钢铁集团自备矿山工人职业紧张现况,分析影响矿山工人职业紧张的可能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759名矿山工人,利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紧张问卷(OSI-R)对当班工人进行调查和测评。结果中度、高度职业紧张者占34.9%,中度、高度紧张反应者占80.1%,中、高度应对资源缺乏者占24.4%,职业任务得分(179.9±23.6)、紧张反应得分(98.4±15.3)均高于西南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应对资源得分(122.8±18.5)低于西南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多因素分析发现,职业紧张受工作强度、接触噪声、性别、有无职务、体质指数、家庭人口数、体育锻炼等因素影响。结论该集团工人职业紧张明显,作业环境噪声、工作强度等是矿山工人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作业场所健康促进与耐火材料企业知识分子职业紧张的关系。方法 采用危险因素调查表、Goldbergs精神卫生问卷、A型行为问卷、Mclean .s职业紧张问卷 ,在严格质控下 ,对接受作业场所健康促进的某耐火材料企业 340名知识分子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卫生异常率为 2 7.94 % ,随着作业场所健康促进的开展 ,下降为 12 .4 2 % ,A型行为率、应付能力弱、工作背景差、职业应激程度大等各项指标随作业场所健康促进的开展呈现下降趋势 ,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作业场所健康促进可以有效的控制职业紧张 ,应加强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控制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杜伟佳  黄敏之  谭强 《职业与健康》2011,27(14):1561-1565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制药厂工作场所中的主要生产性危害因素粉尘、噪声、微波等对工人的健康危害状况。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对广州市某制药厂职业卫生现场监测资料以及作业工人健康监护资料进行分析。以χ2检验检测工艺组和对照组各项相关健康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该企业鼻部疾患在制剂组患病率(7.53%)比对照组患病率高(χ2=4.68,P<0.05);丸剂组肺功能异常率(2.35%)比对照组高(χ2=5.72,P<0.05);丸剂组胸片异常率(2.35%)比对照组高(χ2=3.87,P<0.05);听力受损在提取组的患病率(3.28%)比对照组高(χ2=5.86,P<0.05)。结论该制药企业应加强工人暴露在粉尘、噪声、微波等职业危害因素的治理,做好作业工人的个体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探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反应和工作满意度现况.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的分量表——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和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紧张反应和工作满意度水平的评价.结果 (1)心理紧张反应得分研究组显著高于技术工人常模(P<0.01); (2)25岁~年龄段的紧张水平与< 25岁年龄段及≥35岁年龄段比较,得分有增高的趋势; (3)除躯体紧张反应外,有职业紧张反应组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无职业紧张反应组(P<0.05); (4)总紧张反应及各子项与工作满意度间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作业工人的心理紧张反应突出,紧张反应越高,其工作满意度越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市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现状及其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指标测量工具,对547名流水线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流水线作业工人工作满意感的得分低于对照组.不同行业类型流水线作业工人工作满意感、心理卫生、职业紧张因素、应付策略评分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躯体不适状况、工作满意感、行为类型是心理卫生水平的主要预测因素,行为类型、心理卫生水平、职业紧张因素、应付策略、是否吸烟、工龄是躯体不适状况的主要预测因素,行为类型、职业紧张因素、工龄、年龄、心理卫生水平是工作满意感的主要预测因素;男女心理卫生水平、躯体不适状况、工作满意感的主要预测因素有所不同.结论 某市流水线作业工人工作满意感低于对照组,存在着职业紧张因素,这些因素和行为类型、应付策略、工龄、吸烟对身心健康影响显著,对因素的反应存在着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职业紧张与工人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开发区某3家工厂497名工人采用职业紧张问卷和工作能力指数进行调查。[结果]女性组的工作能力指数得分为36.48±4.46,男性组得分为36.13 ±4.29,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与工作要求关系一项女性(4.13±0.73)高于男性(3.96±0.72),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付紧张能力、了解自己、兴趣、尊重别人、心理满足、信心充足和心情平静7项指标与工作能力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职业紧张可降低工人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汽车制造企业工人职业紧张现况。方法 2018年6—8月,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开展横断面调查。将该企业按照不同分厂进行分层,每层中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抽取调查对象,共纳入调查对象767名[其中男性709人,女性58人;年龄(30.25±7.13)岁,工龄(4.35±5.16)年],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OSI-R)对其职业紧张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54.89%的调查对象具有中度以上紧张反应。职业任务问卷(occupational role questionnaire,ORQ)得分161.28±23.40,紧张反应问卷(personal strain questionnaire,PSQ)得分105.10±23.43,应对资源问卷(personal resource questionnaire, PRQ)得分125.96±21.82。汽车制造企业工人ORQ得分与西南地区人群常模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9,P=0.543),低于技术工人常模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0,P<...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钢铁企业技术工人职业紧张与综合性工作能力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钢铁企业914名技术工人进行职业紧张目录问卷(OSI-R)及综合性工作能力指数(CWAI)调查。结果职业任务得分(162.4±20.3)低于技术工人常模(183.4±22.0),与西南地区职业人群常模(162.9±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紧张反应得分(95.1±22.1)低于技术工人常模(97.5±13.8),而高于西南地区职业人群常模(91.0±17.2);应对资源得分(126.4±19.2)较两个常模(技术工人:128.9±18.4,西南地区:129.2±17.7)均低。以技术工人常模为参照,职业任务适度/相对缺乏紧张者占97.9%,适度/相对缺乏个体紧张反应者占76.2%,具备适度/很强个体应对资源者占80.7%;CWAI减弱者占38.3%。职业紧张与CWAI受到多种人群特征因素的影响。CWAI与OSI-R多个子项目相关,总体与职业任务、紧张反应成负相关,与应对资源成正相关。结论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应对资源、紧张反应、CWAI等方面应进行干预。在进行职业紧张及CWAI干预时要重视薄弱人群及环节。CWAI干预和职业紧张干预应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都市(新都)家具园区企业工人职业卫生认知和行为的现况,为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9—11月通过对成都市(新都)家具园区不同规模企业进行分层,并随机选取10家企业的一线工人进行二维码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一般信息、职业卫生认知、职业卫生行为等方面,整理问卷数据,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0家企业的402名工人,职业卫生认知情况调查显示,工人职业卫生知识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是企业培训。工人职业卫生认知总分为5 226,被调查工人的认知得分为3 445,得分率为65.92%(3 445/5 226),男性工人认知得分高于女性工人(χ2=7.197,P0.05),文化程度较高的工人认知得分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χ2=18.599,P0.05),大中型企业的工人认知得分高于小型企业的工人(χ2=141.153,P0.05),培训次数多的工人认知得分高于培训次数少的工人(χ2=54.007,P0.05)。职业卫生行为调查显示,调查的402名工人中有378名愿意参与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但个人防护执行较差,59名油漆工人中有20名工作时没有坚持佩戴防毒口罩,127名木工中有51名工作时没有坚持佩戴防尘口罩。结论影响工人职业卫生认知和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工人文化程度、受培训次数和企业规模。建议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严格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加强教育,增加工人依从性,重点对认知情况较低的女性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工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培训内容以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诊断相关知识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电子器件制造工职业倦怠患病现况及职业紧张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某电子器件制造企业2 251名作业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职业倦怠通用量表(MBI-GS)、简明工作要求-自主(JDC)问卷和付出-回报失衡(ERI)问卷对电子器件制造员工职业倦怠和职业紧张相关因素进行测评。结果2 251例调查对象轻度职业倦怠1 013例,高度职业倦怠162例,职业倦怠检出率为52.2%(1175/2251)。单因素分析显示,JDC职业紧张和ERI职业紧张组相关变量对职业倦怠检出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身、ERI职业紧张、内在投入评分高、ERI比值高为电子器件制造工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非流水线岗位、工作要求得分高、自主程度评分高、社会支持评分高、D/C比值高、内在投入评分高为电子器件制造工职业倦怠的保护因素。结论电子器件制造工中职业倦怠检出率偏高,ERI职业紧张模式在职业倦怠预报中更有效。企业应特别重视单身、流水线岗位、ERI职业紧张、内在投入得分高、ERI比值高的员工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某中小型电子企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需求评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中小型电子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和员工的职业卫生与健康知识水平、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对企业实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某中小型电子企业中抽取2个班次的员工(包括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共100人进行调查。用自制的需求评估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生活习惯、McLean职业紧张调查表、Goldberg普通健康调查表和相关需求等。结果需求评估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有13.0%未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14.0%未参加工伤保险,精神卫生异常率为26.0%。每天工作时间〉8h的员工占38.0%,37.0%的员工不知道《职业病防治法》。分别有96.0%、94.0%的员工希望了解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希望获得个体职业病防护用品。结论该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不强,员工职业卫生知识欠缺,职业卫生服务及相关知识需求较高;需要通过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来改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增强员工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小企业职业人群失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揭示中小企业职业人群失眠的发生情况,为职业人群的失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从14家中小企业抽取1 580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每名研究对象进行失眠、职业紧张测定及基本信息收集,分析职业人群职业紧张与失眠发生的影响。结果 1 580名工人中,失眠892人(56.46%),男性706人失眠(56.67%),女性186人失眠(55.68%);倒班工人失眠患病率(74.81%)高于常白班工人(5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紧张得分:失眠组可疑失眠组正常组;紧张反应得分:失眠组可疑失眠组正常组;心理紧张得分:失眠组可疑失眠组正常组;工作和家庭满意度:失眠组可疑失眠组正常组;控制混在因素后,职业紧张得分、职业紧张因素得分、紧张缓解得分每增加一个单位,失眠发生的危险性分别增加1.045倍、1.044倍、1.050倍;工作和家庭满意度得分每增加变一个单位,失眠发生的危险性降低1.484(1/0.764)倍。结论中小企业职业人群失眠率较高,男女工人失眠率无差异,倒班工人失眠的患病率高于常白班工人。职业紧张影响职业人群失眠的发生,职业紧张中的职业紧张因素和职业紧张反应增加失眠发生的风险,而工作与家庭满意度减少失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某烟草生产企业作业工人职业紧张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紧张问卷(OSI-R)作为调查工具,便利抽取某烟草生产企业453名全部在职作业工人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烟草作业工人职业任务总分(171.56±21.71)分,个体紧张反应总分为(120.10±22.83)分,个体应对资源总分为(129.83±22.98)分;作业工人职业紧张的重点人群特征为:年龄40岁,已婚大专及以上学历,工作年限10年,在接害车间工作。(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任务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接害车间工作,个体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学历和接害车间工作,个体应对资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和工作年限。结论烟草生产作业工人面临着较严重的职业紧张。为缓解作业工人的职业紧张,应适当减轻职业任务,并针对造成职业紧张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