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何氏养肾方对早中期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中医辨证为脾肾亏虚、肾络瘀滞且CKD分期为1-3期的CKD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中药组给予何氏养肾方结合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84.85%,对照组总有效率83.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Scr、e GFR与24h尿蛋白定量均呈现好转趋势,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氏养肾方结合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CKD1-3期脾肾亏虚、肾络瘀滞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何氏养肾方对III、IV期糖尿病肾病(DN)中医症候积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期DN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在基础治疗上予贝那普利治疗,B组在A组治疗上联合何氏养肾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对中医症候积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1)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B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2)B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A组(66.67%)(P0.05);(3)两组24h尿蛋白定量(24h UP)、24h尿微量白蛋白(24h U-MA)、血肌酐(Sc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B组降低程度大于A组(P0.05)。结论:何氏养肾方可改善中期糖尿病肾病中医症状及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实脾固肾化瘀方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炎症因子、瘦素水平及中医症候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4例CKD患者随机分为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组(LPD+KA,n=31)和实脾固肾化瘀方联合低蛋白饮食组(LPD+中药组,n=33),治疗时间为24周,观察实脾固肾化瘀方对CKD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炎症因子、瘦素、肾功能的影响。结果:LPD+KA组、LPD+中药组均可明显升高患者血白蛋白水平(P0.01),但后者较前者明显。LPD+中药组可降低血肌酐(P0.01),血瘦素水平(P0.01),提升eGFR水平(P0.05)。两组患者TNF-α水平均下降,但LPD+中药组更优于LPD+KA组。LPD+中药组IL-6治疗后较前下降(P0.05)。结论:实脾固肾化瘀方联合低蛋白饮食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及瘦素、提高血白蛋白水平,从而改善CKD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观察益气排毒方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肾脏病理的改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研讨益气排毒方组方,为其临床推广提供实验研究和理论依据。方法 将SPF级wistar大鼠,采用“腺嘌呤”建立大鼠慢性肾脏病模型30只,随机分配为干预组、对照组、正常组各10只,正常组大鼠正常饮食喂养,根据成人体重比例换算,干预组以23.38 mL/kg来灌胃,平均给药量为4 mL/只,对照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28 d。处死大鼠,摘取肾脏,称取单肾重量,计算肾重/体重比值,肉眼观察肾脏外观,再对肾脏组织进行切片和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可延缓和逆转肾脏病理损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气排毒方可减轻腺嘌呤致慢性肾脏病大鼠的肾脏损害,延缓和抑制慢性肾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何氏养肾方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何氏养肾方颗粒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别嘌醇片和氯沙坦钾片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 33%,对照组为75. 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血尿酸、尿β2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血尿酸、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尿β2微球蛋白、血胱抑素C、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何氏养肾方不但能治疗尿酸性肾病,还可预防尿酸性肾病向肾衰竭发展,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培元养肾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验室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白蛋白等)及血清瘦素(Leptin)等影响,证实自制培元养肾汤能够改善肾功能,调节脂代谢改善营养状态,从而起到延缓肾功能进展的作用。方法利用回顾性空白对照、单用西药组及中药联合治疗组对照及中西药联合组的组内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近5年来就诊于长春市人民医院肾病科门诊及病房、血肌酐高于正常(178μmol L)但是暂时不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共分为3个大组,A组健康体检患者40例,B组慢性肾功能患者单用西药治疗组40例,C组西药及中药汤剂联合治疗的患者40例,依据患者临床中医辨证积分、实验室指标及血清瘦素在各组内变化及组间相关性研究中药汤剂对肾功恶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17.9±2.23)μg/L与健康对照对照患者血清瘦素(5.47±2.08)μg/L(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肾衰竭患者单用西药组治疗4月后血清瘦素(0.77±1.32)μg/L变化与健康对照组患者血清瘦素(2.42±2.18)μg/L的变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药结合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前血清瘦素(18.10±2.32)μg/L与加用中药汤剂治疗4个月后患者血清瘦素(14.82±3.08)μg/L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元养肾汤通过抑制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脂质代谢异常,抑制肾功能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保肾方对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疗效.方法 96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保肾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纤维蛋白原、白蛋白、转铁蛋白的改变.结果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纤维蛋白原均降低(P<0.05),白蛋白、转铁蛋白均升高(P<0.05),各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保肾方具有改善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何氏养肾颗粒的制剂质量的稳定性。方法:根据何氏养肾颗粒的制剂质量标准草案(院内自定),并参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指导原则"9001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对何氏养肾颗粒进行稳定性研究。通过长期试验的结果初步建立制剂的有效期。结果:研究显示本制剂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稳定性较好,有效期暂定为12个月。结论:何氏养肾颗粒的短期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李雨真  张贵敏  舒琴 《光明中医》2020,(23):3737-3739
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对慢性心衰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深入探讨补中益气汤在该疾病辅助治疗中的优势及机制。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6月就诊的78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加减补中益气汤,2组患者连续用药治疗9周。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IFN-γ、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2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对慢性心衰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效果显著,且利于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肾脏超声血流参数及弹性值为主要指标,评价参芪延肾方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80例慢性肾脏病(1~4期)患者,以入组先后为序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肾病饮食指导,治疗原发疾病及纠正贫血,维持内环境稳定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延肾颗粒。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肾主动脉及段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Flow Velocity,EDV)、血管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等级、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值。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肾主动脉与段动脉EDV值较对照组患者高,肾主动脉RI值以及段动脉PSV、RI值较对照组患者低,治疗组患者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等级强的人次更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主动脉PSV、SWE值的差异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方的配伍,对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研究设计,将95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根据数据结果,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而对照组有7例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均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价,治疗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评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有改善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解毒方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期患者临床表现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CKD3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手段,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解毒方,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4.0%,高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益肾活血解毒方能有效延缓CKD3期患者肾功能衰退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甘露饮加减方对慢性肾脏病(CKD)4-5期湿热伤阴证患者肾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CKD4-5期湿热伤阴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联合甘露饮加减方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及炎症因子各项...  相似文献   

14.
微炎症状态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与CKD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密切相关,严重影响CKD患者的预后,改善微炎症状态是延缓慢性肾脏病发展,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西医对CKD微炎症状态尚缺乏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改善CKD患者微炎症状态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文章主要探讨微炎症状态对CKD患者的临床影响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微炎症状态是指机体在各种微生物、内毒素、化学物质、免疫复合物、补体等刺激下,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激活,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等为主的促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为中心的缓慢发生和持续存在的微炎症反应。其没有显性的临床感染征象,主要表现为全身循环中炎性蛋白、炎症性细胞因子升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持续及相对隐匿性的各种并发症,其实质为免疫性炎症,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中心环节,是影响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阐述中医药对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肾衰Ⅱ号方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一体化治疗,治疗组同时予肾衰Ⅱ号方,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63%(21/32),对照组为30.00%(9/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88%(31/32),对照组为53.33%(16/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除口干咽燥、大便不实外,治疗组证候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可升高eGFR水平,降低Scr、BUN、24 h UP水平(P<0.05,P<0.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可升高eGFR水平,降低Scr水平(P<0.01)。2组均可升高Hb水平,降低IL-6、IL-8、TNF水平(P<0.05,P<0.0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Ⅱ号方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 CKD3~4期微炎症状态,从而改善临床证候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清热祛瘀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4、IL-10、TNF-α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清热祛瘀方高、中、低剂量组(21.0,10.5,5.3g/kg)及阳性对照组金刚藤胶囊(0.63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通过苯酚胶浆注入大鼠子宫法建立盆腔炎大鼠模型;在清热祛瘀方的干预下观察该方对大鼠血液流变学、血清白介素(IL-4、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结果:清热祛瘀方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含量水平,提高血清IL-4、IL-10的表达;同时,还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P0.05)。结论:清热祛瘀方通过降低致炎因子TNF-α及大鼠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提高抑炎因子IL-4、IL-10的表达恢复机体炎症因子平衡,有效抑制CPID炎症,缓解盆腔血瘀。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近年来将自拟降糖方应用于107例糖尿病(DM)患者中,观察该方对血糖、血脂及炎症指标的调节作用。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收集的207例病例全部来源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7例,其中男49例,女58例;年龄32~67岁,平均48.34±16.51岁;病程1~5年,平均2.7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肾衰模型组、包醛氧组、升清降浊方组,每组4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鼠5/6肾切除方法制备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包醛氧组给予包醛氧淀粉每次0.04 g灌胃,每日1次;升清降浊方组给予升清降浊方溶液(浓度为1 g/ml)1ml/100 g灌胃,每日1次;空白组、肾衰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灌胃均28天。采集各组大鼠血清样本进行肾功能检测,包括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酸(UA);生化指标检测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对大鼠肾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肾衰模型组大鼠BUN、UA、TNF-α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包醛氧组、升清降浊方组大鼠UA、TNF-α较肾衰模型组降低(P0.05或P0.01);升清降浊方组UA、TNF-α较包醛氧组降低更显著(P0.05或P0.01)。病理结果显示,升清降浊方组大鼠代偿性肥大肾小球充血,肾小管上皮水肿明显,局灶有肾小管上皮脱落可见,但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密度减少,且肾小球萎缩明显较其他组减少。结论升清降浊方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从而阻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发展,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