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对汽车制造业工人职业健康情况的影响,为大连汽车制造业职业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大连汽车制造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6 461份,分析不同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对工人职业健康的影响。结果大连汽车制造业工人中接触粉尘类904人,化学因素类4 455人,物理因素类1 038人;电焊烟尘、氨和噪声在这三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占比较高,分别为76.88%、86.98%和99.04%;不同性别、年龄、工龄、接触不同类型职业病危害因素及不同工种的工人健康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接触电焊烟尘者肺功能异常率为42.87%,接苯者白细胞异常率为31.37%,接触噪声者双耳高频听阈值异常率为23.74%,三者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点加强男性、50岁、工龄11~20年、接触物理因素类危害因素和操作工种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有效防控相关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制造职业病危害的分布特征和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寻求职业卫生监管对策。方法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确定调查内容:包括原辅料、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分布等,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所有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上门普查。分别采用epidata3.1和SPSS12.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138家汽车制造企业,84.7%为中小企业。存在电焊烟尘、苯及苯系化合物和噪声的企业分别占34.1%、31.9%和90.6%,是最主要的粉尘、化学和物理因素。90%以上接害工人集中在大中型企业,男性超过95%,但中小型企业中女性比重相对较大。约80%的大中型企业每年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但70%以上小微企业未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结论电焊烟尘、苯及苯系化合物和噪声是汽车制造业分布最广泛的职业病危害,应着重加强小微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督促其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3.
某汽车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张文勇  杨跃林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011-2014,2022
[目的]分析某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种类和现状,指出其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重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现况调查,收集并分析某汽车制造企业的一般情况、职业危害因素历年检测结果和工人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并查阅汽车制造的职业危害研究文献。[结果]该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噪声强度历年检测超标率最高(37.75%),苯系物和二氧化氮未超标,工人体检结果显示噪声和苯系物的危害较大。[结论]汽车制造业的主要职业危害为噪声、粉尘和毒物。该企业今后应加强管理,加大对噪声和电焊烟尘的有效防护,并重视毒物长期低浓度接触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行业发展快,从业人数不断增加,由于涉及的工艺十分繁杂,生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十分广泛,对作业人员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健康损害。本文主要从汽车制造行业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人产生的职业性危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后续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了解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有害因素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方法,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12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2012-2014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噪声接触工人复查率为2.07%,粉尘接触工人复查率为1.00%,苯系物接触工人复查率为4.56%,其他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复查率分别为1.18%和1.77%;血压偏高检出率为4.98%,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4.97%,血脂偏高检出率为25.85%。结论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本研究提示噪声还可能与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相关,在企业进行职业病防治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深入了解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有害因素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方法,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12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2012年到2014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噪声接触工人复查率为2.07%,粉尘接触工人复查率为1.00%,苯系物接触工人复查率为4.56%,其他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复查率分别为1.18%和1.77%; 血压偏高检出率为4.98%,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4.97%,血脂偏高检出率为25.85%。结论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本研究提示噪声还可能与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相关,在企业进行职业病防治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广州某汽车制造企业完成职业健康检查的3 240名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因素与脂肪肝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  该汽车制造企业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工频电磁场、紫外辐射、氮氧化物、粉尘等;除噪声超标率为30%外,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男性工人脂肪肝检出率为14.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BMI每上升1个单位,发生脂肪肝的风险分别增加至原来的1.092、1.957倍(P < 0.05);婚姻状况、工龄、是否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不是脂肪肝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广州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患病率较低,年龄和BMI是该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于2008年3月和7月对北京市顺义区某汽车制造企业分别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以早期发现工人存在的健康问题,为进一步开展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某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汽车制造行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和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方法使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某汽车制造企业2005年度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和工人健康监护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为:噪声52.06%、粉尘86.22%、毒物96.85%,有毒有害及特殊工种工人受监护率75.01%,受检工人异常检出率为:高频听力损伤22.41%、高血压18.62%、心电图异常9.56%、肝胆脾B超异常23.90%(其中脂肪肝11.75%)、肝功能异常14.14%、血常规异常5.55%等。诊断职业病15人、职业禁忌证12人。结论噪声是该企业最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必须加强治理和进行个人防护。在进行职业病防治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达到25.8%,仅次于氧元素。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其基础的硅材料制造业的职业卫生问题也引起了职业卫生工作者的关注。我们通过对半导体硅材料制造企业的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的检测与评价,对该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行业职业病预防的关键控制点,为我国半导体硅材料制造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汽车维修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控制职业病危害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收集辖区内汽车维修企业的职业卫生信息,掌握企业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职业病患病情况等资料。结果 37家汽车维修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共有3类10种,主要以粉尘、噪声和高温为主;大部分工人同时接触两种以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016年底全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汽车维修人员224人,接受职业健康检查38人,体检覆盖率16.96%。结论虹口区汽车维修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二甲苯、甲苯等化学因素以及粉尘、噪声等物理因素。大部分企业没有认真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要求,职业卫生管理力量薄弱,职业卫生管理和制度不健全,职业病危害申报、培训及告知等工作急需加强。职业病危害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起重设备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以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控制对策。我们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及检查表等方法,于2008年对某起重设备制造企业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塑胶充气玩具制造业职业卫生现状,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塑胶充气玩具制造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环己酮、苯、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异丙醇、高频及噪声等进行检测,对印花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塑胶充气玩具制造业甲苯超标率为33.33%,高频超标率为47.96%,是该行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结论日常工作中对塑胶充气玩具制造企业要加强监管,加强宣传培训,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及其关键控制点,探讨其适用的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为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分析等方法综合评判关键控制点及其防护措施。结果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存在化学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电焊弧光、振动和X射线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汽车灯具总成的表面处理岗位接触的甲苯和甲醇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超标率分别为16.7%和4.0%;汽车悬挂/转向系统的焊接岗位接触的二氧化锰和电焊烟尘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超标率均为8.3%;噪声超标率最高的为汽车轮圈制造(超标率为87.1%),其次为汽车悬挂/转向系统制造,超标率为49.0%;其他危害因素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结论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注塑、发泡、涂布/喷涂、焊接、铸造、探伤等,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有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和保护劳动者健康,对山东省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18年10月,采取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乘用车项目自动化和密闭化程度较高,职业病危害水平低于传统汽车制造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丁醇、乙酸丁酯、甲醛、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碳酸钠、磷酸、氢氧化钠、盐酸、硫化氢、噪声、高温、电焊弧光及工频电场等,经检测,定点噪声测量189点次,超标率15.9%,个体噪声测量93点次,超标率9.7%;其他工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噪声仍是乘用车项目重点防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需要加强噪声的控制并落实职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职业病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李萍  马银龙 《职业与健康》2005,21(12):1922-1923
为了解家具制造业职业危害及作业工人健康状况,促进用人单位做好职业卫生工作,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为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3年8月至10月,对辖区内5家家具制造企业进行了职业危害及作业工人健康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武汉市某区321家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管理现状的调查,提出有针对性的职业卫生监管对策。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开展现场问卷调查,对调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群分布现状和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进行描述性研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321家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为14 474人,微型企业和汽车制造业在不同类型企业和不同行业中职业危害因素接触率最高,分别为44.19%和4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最差(P0.01)。结论该区应重点监管微型企业,重点监管行业前3位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和通用设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淄博市某汽车制造厂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订职业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4~6月,对淄博市某汽车制造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抽取部分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该厂存在严重的职业卫生问题。作业环境中苯系有机溶剂超标率为69.69%,电焊烟尘和锰烟的超标率为3/5,苯作业患病率为12.50%,噪声作业患病率为23.33%。[结论]淄博市某汽车制造厂存在较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已经对作业工人的健康造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汽车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从而达到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目的。方法按规范要求设置检测点,对粉尘、毒物及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工怍场所粉尘和毒物浓度测定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噪声强度超标严重。结论物理因素对职工的危害应引起足够重视。要注意低浓度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生产工人健康的远期影响及多种有害因素对人体的联合作用;在噪声的防护上加强技术改造,注意个人防护,改善工人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市加油站加油工的职业危害因素接触情况以及健康状况。方法通过对广东省某市石油公司的113家加油站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分析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对现场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进一步分析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结果该石油公司的油品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正己烷、环己烷、正辛烷、正庚烷、异戊烷、正戊烷、壬烷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检测项目均未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但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的检出率为64.88%。健康检查结果显示,目标疾病相关异常率为6.08%。结论长期接触汽油和柴油可能对加油作业工人造成健康损害,应加强对加油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