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消痰和胃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NF-κB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胃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以化学干预为主的多因素造模方法,共32周。模型组再分为模型对照组、维酶素组、消痰和胃方组。干预6周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胃黏膜组织中p-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消痰和胃方组p-NF-κB p65表达降低(P<0.05),维酶素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消痰和胃方能改善胃癌前病变大鼠整体情况,较维酶素更优。结论:消痰和胃方防治胃癌前病变的机制有可能通过干预NF-κB通路实现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痰和胃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Caspase-3表达及凋亡指数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胃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干预为主的多因素造模法制作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消痰和胃方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干预6周后,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胃黏膜细胞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黏膜细胞Caspase-3水平和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消痰和胃组和维酶素组胃黏膜细胞Caspase-3水平和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且消痰和胃组明显优于维酶素组(P0.05)。结论消痰和胃方可能通过上调Caspase-3的表达促进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从而达到防治胃癌前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善胃Ⅱ号方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黏膜P16、rasP21蛋白的影响及其对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制备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造模30周).将1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空白组(20只)、模型组(30只)、西药组(40只)、中药组(4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作胃癌前病变模型.造模30周后,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分别给予善胃Ⅱ号方或维酶素灌胃6周,处死大鼠并取材.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组织P16、ras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黏膜P16表达显著降低、rasP2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16显著增高;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P16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sP2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善胃Ⅱ号方可阻断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黏膜的腺体进一步肠化与异型增生.升高P16蛋白的表达、降低rasP21蛋白表达可能是其有效防治胃癌前病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康舒宁对大鼠胃癌前病变(PLGC)的治疗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和胃康舒宁组),采用饮用N-甲基-N-亚硝基-N-硝基胍(MNNG)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用维酶素和胃康舒宁治疗12周后,观察各组实验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及Bcl-2/Bax比值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用药组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蛋白表达明显提高,而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胃康舒宁组明显优于维酶素组。结论:胃康舒宁通过调节病变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异常表达,改变Bcl-2/Bax比值,使细胞凋亡趋于正常,而对大鼠胃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逆转作用,其疗效优于维酶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痰消瘀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PTEN、FAK及paxillin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其逆转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90只4~5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取1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均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综合饥饱失常、浓盐水灌胃的方法制备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维酶素组,每组13只。空白组正常饮食,余均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3 m L/kg、2 m L/kg、1 m L/kg化痰消瘀方灌胃,维酶素组给予10 m L/kg维酶素灌胃,均灌胃8周。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改变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PTEN、FAK及paxillin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空白组大鼠胃黏膜无癌前病变改变,模型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癌前病变改变,中药高、中剂量组和维酶素组胃黏膜癌前病变情况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均0.05),且中药高剂量组改善程度高于其他各给药组(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TEN在空白组强阳性表达;模型组鲜有表达;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表达量逐渐降低,但高于模型组(P均0.05);中药高剂量组PTEN表达量高于其他各给药组(P均0.05)。FAK、paxillin在空白组极少表达,模型组表达量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均0.05);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二者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其中高剂量组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给药组(P均0.05)。结论中药化痰消瘀方可显著改善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激活抑癌基因PTEN,调节FAK的去磷酸化,通过FAK/Src信号通路下调paxillin来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蜥蜴胃康基本方对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蜥蜴胃康基本方对PLGC的调控机制。方法将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胃癌前病变模型组、蜥蜴胃康基本方全方组、补气组、养阴组、解毒通络组、维酶素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余组均采用浓度0.02mmol/L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灌胃及自由饮用、40%乙醇灌胃、饥饱失常综合因素,共24周来制备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分别用蜥蜴胃康基本方、补气药、解毒通络药、养阴药、维酶素连续治疗12周,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体组织HIF-1α和VEGF因子表达情况。结果通过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图像进行光密度的测算,各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各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蜥蜴胃康基本方全方及补气、解毒通络治疗组HIF-1α、VEGF因子阳性表达率低于维酶素治疗组(P0.05),其中以全方组AOD值最小;三组拆方比较P0.05,其中补气组AOD值最小,解毒通络组次之,养阴组表达较高。结论蜥蜴胃康基本方及其拆方能部分逆转PLGC模型大鼠胃黏膜病理变化,降低HIF-1α、VEGF阳性表达,可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过度增殖,这可能是蜥蜴胃康基本方干预PLGC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菱苡合剂对大鼠胃癌前病变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幽门螺杆菌(HP)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菱苡高剂量组)、菱苡低剂量组,采用自由饮用低浓度甲硝基亚硝胍(MNNG)溶液联合乙醇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确认模型成功后,各组分别给予自来水、维酶素、菱苡合剂干预12周。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胃黏膜组织癌前病变的发生情况及胃黏膜匀浆HP培养情况。结果:菱苡合剂高、低剂量组大鼠在给药期间的体质量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给药组大鼠的胃癌前病变率均低于模型组,以菱苡合剂低剂量组效果最佳(P0.01);菱苡合剂不同剂量组对HP的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阳性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菱苡合剂能够促进胃癌前病变大鼠体质量增加,对胃癌前病变有一定的防治与逆转作用,而抑制HP的生长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胃黏膜中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为主的联合造模法建立PLGC模型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欣胃颗粒组和维酶素组,欣胃颗粒组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20只大鼠,分别给予模型大鼠生理盐水、欣胃颗粒低、中、高剂量、维酶素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变化,及胃黏膜STAT3、Surv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欣胃颗粒组、维酶素组STAT3 mRNA、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相对均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欣胃颗粒组、维酶素组STAT3 mRNA、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相对均偏低(P<0.05);与维酶素组比较,欣胃颗粒组STAT3 mRNA、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相对均偏低(P<0.05);与欣胃颗粒中剂量组比较,欣胃颗粒高、低剂量组表达水平相对均偏高(P<0.05),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方及其配伍(辛开、苦降、辛开苦降、甘补、辛甘、苦甘)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病理组织结构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结合致癌物的综合造模方法复制了胃癌前病变的动物模型,将造模大鼠分组后分别给予半夏泻心汤全方及拆方的制备药液、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维甲酸悬浊液阳性对照灌胃12周,制作组织病理蜡块,比较治疗后各组大鼠胃黏膜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发生情况.结论:半夏泻心方及拆方各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断、逆转实验大鼠胃癌前病变的发展.结果: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各组对实验性大鼠胃癌前病变病理的影响存在有差异性,在逆转胃癌前病变的发展方面,辛开组、苦降组、辛苦组的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造模组56只,采用以MNNG损伤为主的综合法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随机处死10只大鼠经病理确定造模成功后,再将46只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益气活血高、低剂量组各12只和胃复春组10只,分别给予益气活血方、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治疗12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正常组降低,其中IL-8水平明显降低(P<0.01);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高、低剂量组及胃复春组大鼠血清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胃复春组大鼠血清IL-8水平较益气活血高、低剂量组升高(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可改善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调节TNF-α和IL-6、IL-8水平可能是其防治胃癌前病变大鼠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