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治疗,给予甲钴胺、维生素E1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接受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高于对照组8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MNCV、SNCV),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MNCV、SNCV),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可考虑给予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疗效突出,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以及肢体麻木等症状均可得到更为明显的改善,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通痹汤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肌注维生素B等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在常规方法肌注维生素B、甲钴胺等以外增加了中药益气活血通痹汤的方式治疗。在治疗30 d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对比。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疗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痹汤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上具有较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维生素B_1与甲钴胺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传统治疗方式结合益气活血通痹汤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正中感觉与运动神经、总感觉与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益气活血通痹汤结合西医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有良好临床效果,此方适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接受治疗。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甲钴胺片、维生素B1),给予观察组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 19%)显著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 44%),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建议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的效果。方法: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呋喃硫胺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益气活血通痹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8例,占90.00%,有效2例,占10.00%,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10例,占50.00%,有效5例,占25.00%,无效5例,占25.00%,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TCSS评分、疼痛、麻木VAS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痹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118/120)、83.33%(100/12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供临床参考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自愿配合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益气活血痛痹汤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两组治疗前MNCV与SNC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万春玲 《新中医》2019,51(2):210-212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补气活血通痹汤的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各30例,控制血糖至稳定状态后,2组患者均给予补气活血通痹汤处理,对照组通过肌肉注射甲钴胺,研究组通过足三里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100%,较对照组(80.00%)高(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的比较[(18.13±2.01)分与(18.20±2.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8.24±1.59)分]与对照组[(12.35±1.79)分]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且研究组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 0.05)。2组治疗后下肢运动及感觉神经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升高(P 0.05),且研究组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 0.05)。结论: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补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且经济、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通痹汤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基础降糖+依帕司他),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神经传导速度SCV、MCV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 0.0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本实验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通痹汤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证候,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8):1056-1058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通痹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诊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夹瘀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给予益气化瘀通痹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医症候积分变化、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感觉减退、肢体疼痛、肢体麻木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MCV和SCV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MCV和SCV研究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50%,对照组是82.5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通痹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助于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症状及神经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及对患者临床症状与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49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血糖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给予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情况、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但两组间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减少(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提升(P<0.05),研究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益气养血通痹汤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患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消渴痹通胶囊治疗,连续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2组病例进行评价,并将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临床总有效率(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可以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离子导入四味通痹汤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4例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均有8分以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相同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在周围神经病变部位的皮肤离子导入四味通痹汤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P0.05)。结论:离子导入四味通痹汤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用维生素B1及弥可保治疗,治疗组用通痹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对照组为67.4%;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脉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糖脉通痹汤治疗14天。结果:治疗组神经病变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45%,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糖脉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17.
焦生福  薛淑萍 《新中医》2019,51(4):159-162
目的:观察采用消渴宣痹汤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渴宣痹汤足浴治疗,1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M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M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较治疗前提高(P 0.05),研究组M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T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T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研究组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1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渴宣痹汤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药物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方案。  相似文献   

18.
郑桂玲  高虹 《四川中医》2014,(4):127-128
目的:观察益气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通痹汤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59.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通痹汤治疗DNP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12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辨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常规组各32例,给予常规组维生素B1、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方药益气通痹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43.8%(14/32)与总有效率84.4%(27/32)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显效率25.0%(8/32)与总有效率53.1%(17/32);而治疗组的无效率15.6%(5/32)明显低于常规组46.9%(15/32);经过8周治疗,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包括SNCV与MNCV)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患者正中神经、腓肠神经与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要优于常规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常规组中出现口干2例,腹胀不适2例,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口服益气通痹汤,其不良反应为口干3例,出现腹胀不适1例,与常规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益气通痹汤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肢体麻木、针刺痛及烧灼感等症状,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