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小胶质细胞表达状态探讨针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神经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54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各18只。参照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模型。针刺组给予针刺"百会""水沟""风府"透"哑门"、双侧"合谷"穴,每天1次。治疗第3、7、14天后,分别进行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HE染色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脑损伤的程度和小胶质细胞的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勿动蛋白A(Nogo-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第1、3、7、14天mNSS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第3、7、14天mNSS显著降低(P0.05,P0.01)。HE染色和免疫荧光标记结果可见,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3个时点的组织结构持续破坏,神经元坏死,小胶质细胞大量活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3个时点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减轻,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3个时点血清NSE、Nogo-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3个时点血清NSE含量显著降低(P0.01),第7、14天血清Nogo-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针刺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表达及活化,继而抑制继发神经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后早期脑复苏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及评估其对预后的价值。方法:将92例心脏骤停后出现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复苏亚低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在自主循环恢复后0. 5、2、6、12、24 h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两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在心肺复苏后24、48、72 h记录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的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复苏有效率及存活率。结果:自主循环恢复后,两组S-100B蛋白、NSE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5);自主循环恢复后2、6、12、24 h,治疗组S-100B蛋白、NSE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同期水平(P 0. 05);心肺复苏后12、24、48、72 h,两组GCS评分均明显升高(P 0. 05),且在心肺复苏后48、72 h,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的同期水平(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 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 30%(P 0. 05)。治疗组存活率为30. 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 86%(P 0. 05)。结论:参附注射液有效降低心脏骤停后早期脑复苏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麝香酮对大鼠早期创伤性脑损伤(TBI)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寻麝香酮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160只,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TBI创伤组、麝香酮组(0.9 mg/kg)组各40只。每组在12 h、24 h,3 d、7 d各10只。采用液压打击法制造大鼠TBI模型,假手术组只开骨窗,麝香酮组致伤后即刻及每天腹腔内注射麝香酮,TBI创伤组相同时间点腹腔内注射等量等渗的0.9%氯化钠注射液。各个时间点分别采用避暗实验观察伤后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改变、Westernblot观察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鼠伤后开始出现学习记忆力下降,脑组织形态改变,MMP9蛋白表达增高,并在3 d左右达到高峰,7 d后逐渐减轻。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TBI创伤组学习记忆力下降、MMP9蛋白表达增高;与TBI创伤组比较,麝香酮组12 d、24 h,3 d、7 d各个时间点大鼠避暗试验结果提示学习记忆力显著提高、脑组织形态改变较弱,MMP9蛋白表达下降(均P0.05)。结论对于大鼠早期TBI,麝香酮可能是通过减少MMP9蛋白表达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疗法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改进的Feeney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设假手术组大鼠6只(A组),造模成功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穴位注药组(B组)、穴位注水组(C组)、腹腔给药组(D组)和腹腔注水组(E组)各6只。造模后1 h,B、C、D、E组分别单次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或生理盐水处理。造模后24 h检测各组大鼠血清NSE和S100-β含量。结果 B、C、D、E各造模组与A组比较,S-100β和NES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在造模各组中,B组S-100β和NES含量明显低于C、D、E组(P均0.05)。结论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疗法可减少创伤性脑损伤大鼠S-100β和NES的产生,对创伤性脑损伤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β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连续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3d、7d和14dGFAP和S100-β蛋白血清浓度,并研究其与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结果 GFAP血清水平在脑梗死发病3d、7d和14d均高于对照组,并且GFAP高峰时间在发病第7天,并持续增高到发病后14d;S100-β蛋白高峰时间在发病第3天,并在发病后7d、14d恢复正常。GFAP的血清浓度与梗死灶的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S100-β蛋白与大梗死灶及重型脑梗死有关。结论 GFAP和S100-β蛋白血清浓度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增高,表明GFAP和S100-β蛋白在发病早期参与了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参与了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针刺对更年期脑缺血大鼠缺血区脑组织GFAP和OX4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对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经筛选为自然更年期,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法建立脑缺血动物模型。针刺治疗后,采用Ber-derson神经体征评分法,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光镜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GFAP和OX42蛋白表达。结果:针刺能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后24 h和7 d的神经损伤症状;改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状态;对缺血24 h和7 d脑组织中GFAP和OX42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能够抑制胶质细胞GFAP和OX42的活化,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级联反应,从而改善脑组织病理学损伤状态,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统一的西医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及hs-CRP含量的变化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的改变。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血清S-100、hs-CRP含量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能促进血清S-100及hs-CRP含量降低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之一,且针刺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脑益智胶囊对颅脑损伤大鼠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照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吡拉西坦治疗组、健脑益智胶囊治疗组;每组再按照标本采集时间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组10只.采用自由落体方法造模,造模后第1、3、5、7、10天,进行大鼠一般状况评分,并ELISA法检测血清S100B蛋白含量.结果:两用药组一般情况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益智胶囊组效果较西药组明显.各损伤组大鼠血清S100B蛋白含量在第5天出现波峰后逐渐回落,第3天胶囊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第5天两用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胶囊组较西药组水平低(P<0.05).结论:健脑益智胶囊在大鼠颅脑损伤后能抑制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增高,改善颅脑损伤后症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针刺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BI)机制的相关研究。文献显示,针刺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调节神经递质、促进神经修复、抗氧化、抑制细胞内钙超载、调节细胞能量代谢、改善脑循环、抑制细胞凋亡等多途径治疗TBI。  相似文献   

10.
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清SOD、MD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中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揭示针刺预处理具有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先对大鼠进行针刺顸处理,然后用“推管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动物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中SOD、MDA含量变化。结果:针刺“内关”、“膻中”穴可明显提高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液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与I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与IP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顸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脑损伤大鼠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对实验性脑外伤大鼠组织一氧化氮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选雄性Wistar大鼠6 3只 ,体重 2 5 0± 30g。随机分为 7组 ,每组各 9只 ,处死后取脑组织制成匀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模型组血浆内皮素 (ET)持续增高脑组织一氧化氮 (NO)持续降低 ,较对照组有差异P <0 .0 5 ,针刺组明显有抑制ET产生及促进NO生成作用 ,与模型组有差异P <0 .0 5 ,较药对组无差异。结论 :脑外伤早期应用针刺治疗 ,可减少ET对脑组织的损害调节ET与NO比例使之趋于正常 ,保护血脑屏障 ,延缓并减轻脑水肿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全麻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评估患者术后大脑认知功能障碍程度(POCD),为临床麻醉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I组)、吸入麻醉组(S组)、静吸复合组(IS组),每组各100例。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1 d、3 d、7 d血浆S-100β蛋白,评估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IS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均明显短于I组和S组(P均<0.05),术后3 d MMSE评分明显高于I组和S组(P均<0.05);I组患者术后1 d 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S和IS组(P均<0.05),术后1 d S-100蛋白明显高于S和IS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后恢复较快,术后患者血清S-100蛋白浓度较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麻醉效果更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脑损伤大鼠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药学刊》2003,21(7):1124-1124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脑氧代谢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和脑氧代谢指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和脑氧摄取率(CEO2)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38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其中18例患者的Sjv(O2)和CEO2进行观察。结果脑出血后的第1天血清S-100β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第5天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后的第1天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与出血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关(P均<0.05)。脑出血后的第1天Sjv(O2)低于对照组(P<0.05),CEO2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Sjv(O2)高于对照组(P<0.05),CEO2低于对照组(P<0.05);第5天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S-100β蛋白、Sjv(O2)和CEO2联合监测对判断脑出血病情和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雪刚  李丹丹 《光明中医》2016,(13):1936-1938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与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患者第1天、第10天和第20天血清S-100β蛋白与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0天,针灸治疗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20天,针灸治疗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损伤,这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配合推拿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压、调节血糖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分期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SE和S100B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思维运作、定向、视运动组织、知觉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SE、S100B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S-100B蛋白和Par-4 mRNA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2例新生儿HIE(HIE组),30例非HIE的窒息新生儿(非HIE组)和12例健康新生儿(正常组),检测3组出生后24 h血清S-100B蛋白和Par-4 mRNA表达量,并比较3组实验指标阳性者与阴性者生后28 d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变化。结果出生24 h HIE组S-100B蛋白和Par-4 mRNA表达量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均0.05),HIE组中两者同时阳性对HIE诊断特异性最高(P0.05),且28 d NBNA评分低于单项阳性的2组(P均0.05)。结论出生24 h血清S-100B蛋白和Par-4 mRNA表达量与HIE患儿的脑部损伤程度相关,联合检测特异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细辛汤辅助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震荡后遗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S-100蛋白(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震荡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胡细辛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S-100蛋白(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头痛、失眠、头晕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2组S-100B、GFAP、NS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柴胡细辛汤辅助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震荡后遗症疗效更好,可明显调节血清S-100B、GFAP、NSE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0d后各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NSE、S100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NSE水平、S100B蛋白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0d后均有下降,针刺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动态观察31例发病6h入院的患者,对照组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血清NSE、S100蛋白含量逐渐升高,其中NSE于发病后第72h达峰值,S100蛋白于发病后第120h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而针刺组发病后72、120、168h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能够减轻脑缺血及再灌注的损伤,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菟注射液对创伤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血液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丹菟注射液组,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丹菟注射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建立骨关节炎模型,分别予丹菟注射液和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第8周处死动物,检测模型动物血液中NO、SOD、MDA水平。结果:丹菟液能降低动物血清中NO和MDA的水平,提升SOD的含量。结论:丹菟注射液可通过抑制NO的表达,激活SOD,消除氧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从而达到保护关节软骨、防治骨关节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