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川崎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血管炎为中心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本病心血管受累最著,早期包括全心炎、冠状动脉炎及动脉瘤,后期表现为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瘤发生率为7%~40%,病死率为1%~2%,约5%~10%患者后遗缺血性心脏病[1]。近年我国MCLS渐增,是小儿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2]。因而寻求有效低毒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本文就有关治疗近况概述如下。1 阿司匹林(ASP)MCLS患儿体内呈高凝状态,循环血急性期血小板计数多升高,ASP为前列腺合成酶抑制剂,可抑制血栓素烷合成,具有抗炎、抗凝作用,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寻找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及西安市儿童医院呢治疗小儿川崎病的40例患者,将这4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阿司匹林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要小于对照组,病症消退效果好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法,治疗时间短、恢复快、治疗效果明显,是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名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发热、皮疹、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恢复期指(趾)端特异性膜状脱皮.该病可引起冠状动脉增生性炎症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儿童最重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急性全身性中小动脉炎,可累及多个系统,最严重的危害是病程中、后期发生的中、大动脉损伤,尤其是冠状动脉损害,发热10 d内未及时治疗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达20%~25%。现将不同时期本院采用2种方法治疗川崎病患儿的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8年3月—2002年7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30例作为A组,男18例,女12例;2002年8月—2005年2月收治的34例作为B组,男19例,女1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崎病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1·2治疗方法A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论治结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川崎病患儿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38例。西药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联合组患儿显效17例(44.74%),有效19例(50.00%),无效2例(5.26%),总有效率为94.74%;西药组患儿显效12例(31.58%),有效15例(39.47%),无效11例(28.95%),总有效率为71.05%。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小儿川崎病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退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或灌肠,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静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 将 39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成 3组 ,A组予IVIG 1g/kg一次静注 +阿司匹林口服 ,B组分次予IVIG 4 0 0mg/ (kg·d)× 4d静注 +阿司匹林口服 ,C组单予阿司匹林口服 ,观察患者 2~ 6周发生冠状动脉扩张及体温情况。结果 IVIG能显著降低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 ,并能缩短用药后的发热天数。结论 一次静注IVIG 1g/kg+阿司匹林口服为治疗川崎病经济方便和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证候和诊断作了分析和阐述,并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阐述了川崎病的辨证施治及疗效,同时结合病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也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目前世界上多采用阿斯匹林、潘生丁、丙种球蛋白、少数用激素治疗。笔者于1998年至今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川崎病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辨治寻常痤疮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常痤疮的中医归属范畴存在局限性,其疾病与证候的中医命名尚需进一步规范。“血热”、“湿热”、“热毒”是痤疮发生、发展及演变病理链的主要环节。以痤疮严重程度分级、伴发症状及诱因作为线索进行中西医辨治,可以执简驭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辨证方法。在治疗方面,补益法治疗痤疮亦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常规西医联合凉血化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治疗的10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凉血化斑汤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P0.05);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疹平均消退时间(6.21±1.45)d、关节肿痛缓解时间(12.25±3.51)d及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3.78±1.5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2.44±2.35、18.75±4.52、8.01±2.89)d,统计学上有意义(t=15.95、8.03、9.1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b、Ig G水平相近,统计学上无意义(t=0.19、1.1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b水平(5.77±1.45)g/L、Ig G水平(4.65±1.26)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26±3.65、9.54±2.71)g/L。结论:对过敏性紫癜患者应用常规西医联合凉血化斑汤治疗效果显著,可使紫癜消退,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减少术后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对近10余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胶质瘤的研究进展,从中医病因病机认识,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中医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4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的研究工作指出了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心汤在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服温心汤,15日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后两组的FS、EF、CO、SV均不同程度增加(组内相比,P<0.05),治疗组EF、CO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温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明显疗效,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风温病是冬春季最常见的流行病 ,它包括了多种以肺系为病变中心的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其外因的产生 ,是因为春季阳气升发 ,气候温暖多风 ,或冬季气候反常 ,应寒反暖 ,易生成风温病邪 ;内因则是人体经过一个冬季的保养收藏 ,内热蓄积 ,再因寒温失调 ,或起居不慎 ,卫外机能减弱。适遇时令风温外邪 ,首先犯肺 ,内外两阳相合 ,致肺气郁闭 ,痰热壅结 ,热邪熏灼 ,血络受损 ,出现一系列症状。本病的转归 ,一般经过卫、气分阶段 ,病邪即可逐渐消退 ,而逆传心包、邪陷气脱的危重变化较少见。病后期可见有气阴耗伤的表现。对于今年世界范围流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PNS患者用泼尼松加中药治疗,治疗效果与单纯泼尼松治疗(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NS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文拉法辛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收治的抑郁症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文拉法辛,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方。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9.00%),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DA、NE、5-HT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烦易怒、精神抑郁、情绪不宁积分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6.00%),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文拉法辛联合自拟中药方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显著,调节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47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24眼)和对照组20例(23眼);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分型服用中药和静脉点滴地塞米松及眶周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止血剂及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疗程平均3周,对照组为60.00%,疗程平均6周,两组比较P=0.018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见效快且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诊治便秘思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便秘的辨证施治过程中合理利用现代专科检查手段,中西医治疗有机结合,可以提高中医药治疗便秘研究的现代科技含量,有效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形成与时俱进的中医药便秘诊治体系。直肠指诊、排便造影、结肠传输试验等现代专科检查手段可以作为中医“四诊”手段的补充和发展,为便秘的辨治提供更多的和客观的依据,合理应用专科检查手段可作为中西医结合诊治便秘的切入点之一;中医药在功能性便秘的诊治中具有西医所没有的优势,积极发挥中医药治疗便秘的优势,不但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对西医无有效治疗手段的和采用手术治疗不理想的便秘疾病往往也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积极合理地采用西医治疗手段也是对中医治疗法的补充和发展。随着便秘诊治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不断吸收和运用新的专科检查手段等于辨证中,如何找到中西医结合的新的切入点,是值得今后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治疗胸膜炎疗效。[方法]将我院90例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医常规脱水、止血、消炎、抑酸等,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药用沙参、柴胡、葶苈子、益母草、麦冬、茯苓,等)。两组疗程均为2-6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复查X线临床症状消,病情基本稳定。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4例,对照组药物性肝损害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膜炎能相互协调,共奏补虚、活血、行气、利水的功效,达到标本兼治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