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心理抑郁状况。方法将3个不同规模的血液净化中心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调查问卷(17项)评定抑郁状况,并与同级别医院普通病房护士和门诊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对比。结果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普通病房护士和门诊体检人群均调查73人,体检人群和普通护士人群中分别有5.48%和36.99%存在抑郁状况。血液净化中心护士中50.69%存在抑郁状况,其中轻度抑郁占41.09%,中度抑郁占6.85%,重度抑郁占2.75%,3组人群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中心工龄在7~15年的护士心理抑郁状况较其他工龄护士更严重(P0.05);中级职称的护士心理抑郁状况也较其他职称人员严重(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方式特殊,护士容易产生心理抑郁,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包括心理辅导、提高待遇、增加工作人手、加强自身职业防护、开展户外活动、增强护患沟通,以缓解心理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的中远期效果. [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某工厂450名流动人口作为干预对象,另一工厂490名流动人口作为对照,在项目实施后的不同时期进行同期间卷调查,进而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干预组艾滋病问题基本认识与交流得分在同伴教育实施后的0.5年(t=27.73,P<0.01)、1年(t=9.35,P<0.01)及1.5年内 (t=3.39,P<0.01)均高于对照组,但在满2年时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05);干预组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得分在同伴教育实施后的0.5年(t=34.82,P<0.01)、1年(t=25.39,P<0.01)及1.5年内 (t=17.65,P<0.01)均高于对照组,但在满2年时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05);干预组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与生活技能得分在同伴教育实施后的05年(t=31.80,P<0.01)、1年(t=27.84,P<0.01)、15年(t=6.60,P<0.01)及2年时(t=69,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 [结论]同伴教育在流动人口中预防艾滋病的近期效果显著,但其中远期效果较差,有必要在1~1.5年后再次强化同伴教育的干预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特殊治疗,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物,暴露于多种危险中[1,2], 相似文献
4.
杨文琳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6,32(4):253-254
临床护士的自身卫生防护问题近年来颇受医务界的关注,其研究热点主要是临床一线护士的针刺伤和化疗等问题。现结合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就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讨论如下。1职业危害因素1·1心理因素血液透析实施体外循环,为保证体外循环顺利进行,护士应高度重视透析过程中患者和透析装置的监护和管理,密切观察透析中异常情况的发生。如在透析过程中可能发生凝血、透析管道漏血、空气栓塞等,患者发生肌肉强直、低血压、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护士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千方百计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急诊透析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 相似文献
5.
6.
7.
付惠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易造成皮损伤和黏膜接触暴露,是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现将血液净化护士职业暴露因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湖北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在我科参加培训的护理人员及临床带教老师,其中观察组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共46名培训学员,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对照组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共48名培训学员,采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进行培训。两组学员在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培训结束后从学员笔试及操作评分,患者满意率,独立进行专科护理操作所需周期三方面,观察并记录培训效果。结果:按照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培养的学员笔试及操作评分、患者满意率均高于传统培养学员,独立进行专科护理操作所需周期缩短。结论: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中运用核心能力模式培训,可以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跟踪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包括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变化),使得青少年成为易感人群.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这种严重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同伴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模式,已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它对提高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知识以及转变态度和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发挥了十分有效的作用[1-3]. 相似文献
11.
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在校大学生艾滋病认干预效果,为制定高校预防艾滋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将抽取的学生以班为单位随机分成两个组,即干预组(实施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认知和行为经同伴教育前后进行调查。结果:教育前大部分都知道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受教育后与教育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教育前与对照组对一般的生活接触能否传播艾滋病认识比较模糊,经同伴教育后各项均有大幅度提高,与教育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2~<0.0001)。同伴教育后,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明显增加,与项目开展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001);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在教育后明显改善,“愿意与艾滋病患者正常交往”者明显增加,与教育前及对照组各项比较差异明显(P<0.0001)。结论:同伴教育是提高在校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评价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近期和中期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 ,以北京某外国语大学一年级 4 19名新生为研究对象 ,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结果 教育前两组在各方面具有可比性。教育后一周 ,干预组男女生艾滋病知识的净增长率分别为 4 1 5 %和6 4 6 % ,安全性行为知识的净增长率分别为 18 8%和 78 9% ,预防艾滋病自我效能的净增长率分别为 5 5 %和8 2 % ,持有安全性行为意向的净增长率分别为 5 4 %和 9 1%。同伴教育在女生中产生了持续效果 ,教育后一年半 ,艾滋病和安全性行为知识的净增长率仍在 18%以上 ,安全性行为意向和自我效能仍在 5 %左右。结论 同伴教育适用于大学生 ,近期、中期效果明显 ,可以在大学生中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流行病学指出,疾病和健康在不同人群中分布与所处的职业环境有关。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特殊治疗单位,是职业损伤的高危科室,在工作中有许多危害因素损害护士的身心健康,我们在注意护理安全的同时应重视自身的防护。现结合实际情况就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讨论如下。1职业危害因素1.1生物因素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每天频繁地进行动静脉穿刺、输血、留取血液标本、穿刺处渗血的处理,冲洗下机后血管路都可能造成操作护士的眼睛、皮肤、粘膜的污染,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通过血… 相似文献
15.
朱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4):24-25,185
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主要场所。在血液净化中心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通常来说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并且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血液净化中心设备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血液透析中心的血液净化治疗效果。这便要求血液净化中心应该不断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管理质量,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近些年人们对于血液净化中心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很多专家关于血液净化中心的设备管理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本文将近些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血液净化中心的设备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朱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4):24-25,185
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主要场所。在血液净化中心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通常来说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并且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血液净化中心设备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血液透析中心的血液净化治疗效果。这便要求血液净化中心应该不断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管理质量,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近些年人们对于血液净化中心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很多专家关于血液净化中心的设备管理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本文将近些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血液净化中心的设备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重点高中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同伴教育在上海市重点高中学生中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探讨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从上海市33所重点高中随机抽取3所学校,从每所学校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293人为干预组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同时每校另选2个班级共296人为对照组。在教育实施前和实施后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内容一致的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学生艾滋病性病以及性生殖健康知识均分从32.27分上升到39.27分(P<0.01),干预组各方面知识均分均比对照组有大幅提高(P<0.01),干预组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均分也有提高(P<0.05)。结论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能明显提高重点高中学生有关知识水平,同时应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新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大学新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效果,探索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对自愿报名参加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2007年新入学的94名大学生,采用闭卷、不记名、独立填写的方式测试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评价同伴教育的效果。结果大学新生对安全性行为、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答对人数,对婚前婚外性行为、艾滋病患者等问题持正向/积极态度或行为意向的人数均比听课前显著增加(P值均〈0.05);对同伴教育的内容、教学方式、教员表现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都在9分以上。结论同伴教育是一种青年人乐于接受而又有确切效果的健康教育方式,值得应用和推广。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京市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评价同伴教育对于同性恋反歧视宣传教育的效果。方法分层整群抽取298名南京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同伴教育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10.7%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大部分是艾滋病患者,41.3%的大学生认为同性恋是另类,43.8%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疾病;干预后3种认知与态度分别下降为8.4%,30.0%和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对同性恋权益认知方面,48.5%的大学生赞成同性恋婚姻合法化,非农村大学生较之农村大学生更倾向于同性恋合法化(P<0.05)。结论大学生对同性恋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同伴教育对于同性恋反歧视宣教近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宁夏大学在校学生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民族地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AIDS)、性病(STDs)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以宁夏大学30名健康教育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对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并由他们对300名在校大学生实施同伴教育。通过干预前、后2次问卷调查,评价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干预效果。结果同伴教育干预后,大学生对AIDS/STDs知识的答对率显著提高(24.33%~92.67%),且在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对AIDS/STDs病人的态度也随AIDS/STDs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善。结论同伴教育适用于大学生,近期效果明显,可在大学生中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