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糖尿病辨治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现代医学在糖尿病研究方面的飞速发展,对中医辨治消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研求前辈经旨,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辨治于临床,集已四得,不揣浅陋,举要如下:一、气阴同治,以肾为本历代医家对消渴病机特点及转变规律认识一致,即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伤气耗,气阴两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治疗大法,多以上中下三消为论:润肺清胃滋肾。现代临床所见,求治于中医的糖尿病患者,大多已有一段病程,经西药治疗后,或临床症状元改善,或血糖控制不理想,单纯燥热阴虚者极少,兼气阴双亏者最多,且三消之证俱现,…  相似文献   

2.
<正>耳鸣,是在无相应外界电源或电刺激,自觉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临床表现为声音各种各样,音调高低不等,持续性存在或间歇性存在。据临床统计~([1]),成人中约有20%的人患有耳鸣耳聋,学龄儿童约有15%,65岁老人发生率可达28%。西医认为其病因常见于听觉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而中医认为其潜在的病因不外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内因主要为气不足,肾精脱等,外因主要为客邪胜,经气厥等。  相似文献   

3.
谢广茹从脾胃论治肿瘤经验举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广茹主任认为肿瘤多由脾胃虚弱,邪毒乘虚而入所致,脾胃虚弱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临证当顾护脾胃,补养胃阴。用药当升清降浊同施,补通兼顾,清化湿热,并多用甘味补益,临证化裁提倡机圆活法,不拘一方一法。  相似文献   

4.
认为肿瘤多由脾胃虚弱,邪毒趁虚而入所致,脾胃虚弱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故应从脾胃论治。临证时重视脾胃整体功能的调整,善于临证化裁,提倡机圆活法,不拘于一方一法。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后世把本病分为上、中、下三消,认为主要由肺、脾、肾三脏机能失调所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三消辨证分型方法,但肾虚为本、阴虚燥热的观点仍主导着临床。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脾为土脏,胃为水海,水赖土存,土赖水润,方能滋阴不息,万物茂生,故本病从脾胃论治是治本大法,前人虽从肺、脾、肾三消分治,但从脾治也列治消之例,如张隐庵云“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故以凉润治渴之皆知,而以健脾燥药治渴者不多,还有人口渴不止,服凉润药不效但用四君子汤加健脾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虚失健是糖尿病发病的基础,血瘀、湿浊、阴虚等是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标象,且血瘀贯穿糖尿病发病的始终,是其变生他病特别是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提出健脾益气治其本、活血化瘀防其变的治疗原则,并重视痰湿与津亏对糖尿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历代医家及教科书均认为该病以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 ;临床上以多饮、多食、多尿或消瘦乏力 ,尿糖异常 ,血糖升高为诊断指标。一般辨证分为阴虚火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型施治 ,常常仅能改善症状 ,若稍重用滋阴生津之剂 ,就酿成腹胀、纳呆、便溏或泄泻、夜尿频等症状 ;后笔者改用健脾益气法治疗 ,却多能奏效 ,故认为应打破传统“三消”辨证的局限性 ,重视从脾胃论治。1 脾虚乃糖尿病发病之本先贤所言“阴虚燥热”只是“三多一少”的成因 ,并非其病机实质。多饮多食虽为胃热津亏所致 ,但未言及胃热津亏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从脾胃论治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凌 《江苏中医》2001,22(9):8-8
  相似文献   

11.
祖国医学有关糖尿病的记载,早在《内经》中就已论述甚详,又历经各代医学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本病"三多一少"的证候特征,基本类同于祖国医学之"消渴证"。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属中医学的消渴病,是古老的疾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祖国医学对消渴病就有了详细记载。临床以渴而多饮、饥而多食、小便多或尿有甜味、肌肤消瘦、体倦乏力为其特征。传统病机观念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与肺、胃、肾三脏关系密切,从“三消”论治。分别予以润肺、清胃、滋肾为治疗原则,忽略脾脏在消渴病发病中的地位。然而从历代医家的记载及临床症状来看,其发病机制更多的与脾胃有着密切联系。主要由于饮食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代谢、输布与利用的紊乱以及不平衡所致,在这一病理过程中,脾的转输功能失常至关重要,所以从脾去探讨消渴病的治疗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谢春红  管雯雯 《光明中医》2014,29(1):159-160
<正>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及体重下降,该病由于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全身血管、神经病变,导致心脏、肾脏、脑、骨等身体各个系统的病变,致残率、致死率极高,是冠心病等的危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是一种终身疾病,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和经济上的负担,所以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糖尿病患者在世  相似文献   

14.
认为饮食不节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脾胃损伤致脾虚胃强、痰热互结是糖尿病的重要病机,从脾胃论治,健脾益气是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从脾胃论治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从脾胃论治浅见河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50051)万德谦本文所论糖尿病,主要是指二型糖尿病,因此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尤为中老年人居多,故又称之为成人糖尿病。本型糖尿病占整个糖尿病发病率的绝大多数,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控制治疗不好,...  相似文献   

16.
浅谈糖尿病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传统观点认为其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涉及肺、胃、肾等脏腑。从脾胃论治糖尿病虽早有论述,但或从胃火燥热加以论述,或笼统地概以脾胃功能失调。对脾与胃在糖尿病的各自作用,以及糖尿病各个时期脾胃作用尚未作明确阐述。笔者试从脾胃分论来论述脾胃在糖尿病各期的各自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从脾胃入手组成的中药方剂戊己方对糖尿病的作用.方法:对符合标准的糖尿病患者给予戊己方,同时与一定数量的不用中药的患者进行对照,然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空腹血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服用戊己方组在症状积分、综合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戊己方对糖尿病有良好效果,从脾胃治疗糖尿病的思路可行.  相似文献   

18.
九窍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眼耳口鼻诸窍,下出于前后二阴的出血性疾病。九窍血证的辨证论治,历代医家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如目衄从肝治,鼻衄从肺治,耳衄从肾治等等,但从中医整体恆动观出发,九窍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脾为中土,灌溉四旁,联络四脏,通于九窍。李东垣说:“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下面拟从与此相关的另一侧面,以“后天之本”的脾胃为主,结合临床例证,谈谈九窍血证从脾胃辨治。  相似文献   

19.
孙媛 《河北中医》2005,27(3):191-192
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属中医学胸痹范畴。近年来的报道多从活血化瘀、芳香宣痹、温阳散寒、益气养阴等方面治疗。笔者在临床中发现,虽然冠心病病位在心,但多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受寒等因素诱发,其发病多有脾胃机能失调因素的参与,临床重视脾胃机能,从脾胃辨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风又名“卒中”。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所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临床表现以卒然昏仆,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中善行而数变之风邪特征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为中风。本病发病率、病残率较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