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跃兵  洪梦婕 《河南中医》2019,39(3):368-371
目的:探讨TPO抗体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甲状腺功能情况。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制定病例报告表,并记录中医证候,运用聚类分析统计学方法对40例TPO抗体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辨证分型。结果:TPO抗体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基本证候为:寒湿阻络证,湿热痹阻证,气血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为50.0%;中医证候符合肝郁气滞证的比例为32.5%。结论:TPO抗体升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初步分为:寒湿阻络证,湿热痹阻证,气血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中医证候符合肝郁气滞证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影像学关系。方法选取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行X线诊断分期与中医症候诊断,进行对比。结果湿热痹阻、寒湿痹阻者年龄、病程低于肾气虚寒、肝肾阴虚者,湿热痹阻者年龄低于寒湿痹阻者,湿热痹阻、寒湿痹阻多Ⅰ、Ⅱ期,肾气虚寒、肝肾阴虚多Ⅱ、Ⅲ期,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型湿热痹阻、寒湿痹阻、肾气虚寒、肝肾阴虚其影像学分期总体呈递增关系。  相似文献   

3.
吴昊  王文婷  张雷  姚丽萍 《新中医》2019,51(9):17-20
目的:探索腕关节超声检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中医辨证分型的应用。方法:将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设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实施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健康组,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医分型包括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瘀血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每种证型20例,对所有人员进行腕关节超声检查,分析各类人群的超声检测结果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瘀血痹阻证、健康组人员滑膜厚度、腕关节滑膜炎及腱鞘炎超声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湿热痹阻证患者滑膜厚度明显高于寒湿痹阻证、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瘀血痹阻证、健康组(P 0.05)。湿热痹阻证患者腕关节滑膜炎超声评分及腱鞘炎超声评分明显高于寒湿痹阻证、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瘀血痹阻证患者(P 0.05)。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肝肾阴虚证、瘀血痹阻证、肾气虚寒证患者滑膜血流信号依次逐渐减少,湿热痹阻证患者血流信号分级与寒湿痹阻证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但湿热痹阻证患者血流信号分级与肝肾阴虚证、瘀血痹阻证、肾气虚寒证患者相比差异明显(P 0.05)。瘀血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腕关节骨侵蚀发生率依次逐渐降低;瘀血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患者腕关节骨侵蚀发生率明显高于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患者(P 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中医分型患者实施腕关节超声检查显示的滑膜厚度、滑膜血流信号、滑膜炎、腱鞘炎、骨侵蚀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可通过超声检查辅助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采集全国18家研究中心16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史及中西医诊断信息,设计类风湿关节炎病证规律调查表,将所有信息录入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数据库。将患者辨证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分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特点。结果共收集符合标准的调查表1602份。因部分调查表证候诊断缺如,1418例证候填写完整的RA患者中,单一证候1232例占86.88%,其中湿热痹阻证比例最高共计622例,占43.86%,其他依次为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痰瘀痹阻证、风湿痹阻证、气血不足证。RA患者不同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西南地区外,其他各地区RA患者均以湿热痹阻证为主要证候,湿热痹阻证在华北地区的证候分布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7.08%(137例/240例),西南地区最低为25.48%(66例/259例),西南地区以寒湿痹阻证为主要证候占32.82%(85例/259例)。各地区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病程与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气血两虚证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阻证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其地域分布广,病程较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患者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主要中医证型流病学分布规律,为其临床辨证论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内科就诊且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历资料299例。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中医证型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179.679,P=0.000)。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在性别(P=0.217)、病程(P=0.804)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年龄(P=0.012)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龄方面:年龄4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依次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40~6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痰瘀互结证;年龄6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为寒湿痹阻证肝肾阴虚证湿热痹阻证肾气虚寒证痰瘀互结证。结论: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证型为寒湿痹阻证,其次为湿热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痰瘀互结证相对较少。年龄可能是影响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型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收集150例RA患者的中医证候、X线分期、年龄、病程等相关资料,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50例中以寒湿痹阻证最多,其次为肾气虚寒证;证候类型与患者年龄和病程相关,肾气虚寒证和肝肾阴虚证年龄偏高,病程较长,与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X线Ⅰ期分布明显多于肾气虚寒证与肝肾阴虚证,而前者的X线Ⅲ期分布明显少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RA的证候以寒湿痹阻证和肾气虚寒证为主,年龄越大,病程越长,湿热痹阻证和寒湿痹阻证越少,而肾气虚寒证和肝肾阴虚证越多。湿热痹阻证和寒湿痹阻证X线分期以Ⅰ、Ⅱ期居多;而肾气虚寒证和肝肾阴虚证X线分期以Ⅱ、Ⅲ期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36例维吾尔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实验室指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风湿科住院的136例维吾尔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记录其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中痰瘀痹阻证(30.9%)居多,其次依次为湿热痹阻证(25.7%)、寒湿痹阻证(22.1%)、肝肾亏虚证(21.3%)。肝肾亏虚证碱性磷酸酶及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寒湿痹阻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湿热痹阻证D-二聚体水平高于肝肾亏虚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血沉水平及DAs28评分均高于寒湿痹阻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吾尔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临床多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更易出现骨代谢紊乱,而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高,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用美洛昔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用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指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刘梅娟  王志刚 《新中医》2021,53(8):41-4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脂肪因子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15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组),对疾病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中医证候积分、X线分期]及血清Chemerin水平。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29例(健康组)检测血清Chemerin水平作对照。结果:疾病组血清Chemerin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7例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瘀血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分别占22.93%(36/157)、36.31%(57/157)、16.56%(26/157)、15.92%(25/157)、8.28%(13/157);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瘀血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在性别、年龄、BMI、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及X线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的DAS28评分中湿热痹阻证评分最高,肝肾阴虚证评分最低,除肝肾阴虚证与肾气虚寒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证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血清Chemerin水平中湿热痹阻证水平最高,肝肾阴虚证水平最低,除肝肾阴虚证与肾气虚寒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证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病例中湿热痹阻证占比最高,其次为寒湿痹阻证,再次为瘀血痹阻证及肝肾阴虚证,最后为肾气虚寒证;且血清Chemerin水平以湿热痹阻证最高,寒湿痹阻证次之,肝肾阴虚证与肾气虚寒证大体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麻附三藤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来氟米特片、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麻附三藤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3.3%,研究组有效率为8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附三藤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减轻关节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起泡加内服中药治疗寒湿、瘀血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12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采用针刺拔罐起泡加内服中药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结合口服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疗程为2个月,2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25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56.92%,总有效率93.85%;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7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愈显率为38.71%,总有效率为80.6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组内寒湿痹阻证与瘀血痹阻证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寒湿痹阻证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对于寒湿痹阻证疗效更好;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指标ESR、CRP、RF均有明显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拔罐起泡加内服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瘀血痹阻证疗效显著,对于寒湿痹阻证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对照组为7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联合火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128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出现频次前10位的证型分别为肝肾亏虚、湿热痹阻、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寒湿痹阻、寒热错杂、瘀血阻络、气血两虚、肾阳虚衰型.结论:肝肾亏虚、湿热痹阻、寒湿痹阻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主要的证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影像学角度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关节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 对150例RA患者进行关节功能分级、X线分期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X线分期与关节功能分级的关系以及中医证候与关节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 RA关节功能分级与X线分期呈正相关(P<0.01).湿热痹阻证与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湿痹阻证与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患者关节功能多为Ⅰ、Ⅱ级;肾气虚寒证与肝肾阴虚证患者关节功能多为Ⅱ、Ⅲ级. 结论 RA患者X线分期越高,关节功能分级也越高;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关节功能Ⅲ级分布最少,而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则以关节功能Ⅲ级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头薏苡仁汤加减治疗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日~2016年5月30日进入我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治疗,实验组采取甲氨蝶呤联合乌头薏苡仁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C反应蛋白、血沉的改善情况均要比对照组明显,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薏苡仁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不良反应少,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两组证候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数据中心(CRDC-TCM)确诊为RA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患者,比较两组证候的人口学特征与病情特点。结果:共纳入659例RA确诊患者,其中湿热痹阻证463例、寒湿痹阻证196例。两组RA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湿热痹阻证RA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寒湿痹阻证RA患者(P<0.01),但在RF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热痹阻证RA患者关节肿胀数总体水平较寒湿痹阻证多(P<0.05),但在关节压痛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RA患者在DAS-28(CRP)等级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RA患者以高度活动较多、寒湿痹阻证RA患者以中度活动较多。结论: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RA患者在人口学特征上差异不明显;病情特点方面,在RF、关节压痛数上差异不明显,在ESR、CRP、关节肿胀数与疾病活动度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74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型及临床指标特点。方法收集740例RA患者,对其中医证型及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中医证型RA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值范围;CRP水平比较,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8,P=0.003)。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11,P=0.001)。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比较,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09,P=0.013)。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比较,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4,P=0.014)。结论 RA患者以痰瘀痹阻证多见,湿热痹阻证疾病活动度最高,湿热和痰瘀是RA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300例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比对2组治疗之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分数、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1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分数比较于治疗之前及对照组下降,P 0. 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94. 00%)比对照组(68. 00%)高,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呈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硫酸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 sulfate,HCQ)治疗中医不同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25例以MTX联合HCQ治疗RA患者12周的完整病史,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将其分成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肾气虚寒证组,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患者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S28)。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5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均减少,RF、ESR、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VAS、RF、ESR等观察指标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肾气虚寒证组(P0.05),5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联合HCQ治疗中医RA风湿痹阻证组、寒湿痹阻证组、湿热痹阻证组、肝肾亏虚证组疗效优于肾气虚寒证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83例(湿热痹阻型45例,痰瘀痹阻型28例,寒湿痹阻型40例,风湿痹阻型32例,肝肾不足型21例,气血两虚型17例),检测两组人群的抗CCP抗体。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抗CCP抗体阳性率及检测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不同证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以湿热痹阻型患者抗CCP抗体的检测值最高。结论:抗CCP抗体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