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电测听,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个疗程后平均听阈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平均听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0.0%,对照组分别为53.3%和6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隔姜灸是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金匮泽泻汤结合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泽泻汤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治疗,疗程15 d,观察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测定值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40.0%,对照组为2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纯音听阈测定250 Hz、500 Hz及平均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0 Hz、4000 Hz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泽泻汤结合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对低频听力的改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推拿联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推拿正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在平均听阈值、耳部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在平均听阈值、耳部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4.52%(P<0.05)。结论:针刺推拿联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较单纯的西药常规疗法具有更好临床疗效,且能改善听力值及耳部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对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的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74例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泼尼松+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通窍活血汤加减,均连续治疗14d。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AIP、纯音测听阈值的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AIP、纯音测听阈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可明显降低患者AIP,改善患耳听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鼓室注射(ITD)联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及传统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郑州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中抽取96例作研究对象,并参照随机抽签方式予以分组;对照组(n=48)采取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n=48)则采取ITD联合静脉地塞米松治疗,对两组患者整体用药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听阈值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患者患耳治疗总有效率是97.92%,同对照组患耳治疗总有效率83.33%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听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听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ITD联合静脉地塞米松及传统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听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三叉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病患者2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5例,治疗组予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三叉神经痛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纯音测听气导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者耳聋治疗效率(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17.6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西药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121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1)和对照组(n=60),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对照组采用纯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2%,治疗组平均听阈水平、中医证候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患者听阈水平及中医证候,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麦粒灸联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麦粒灸联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电针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麦粒灸结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苇管灸配合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伴耳闷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苇管灸配合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电测听检查及耳闷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听力、耳闷疗效及受损频率平均听阈值、耳闷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听力疗效、耳闷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均可改善受损频率平均听阈值、耳闷评分,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苇管灸配合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闷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隔姜灸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体表腧穴隔姜灸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1年随访复发率为8.0%,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9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仅用高压氧治疗,10次为1个疗程,两组共治疗2个疗程,复查纯音测听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4%。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在伴眩晕症状的患者中,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联合高压氧可显著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情况,可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1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结果:经一个月治疗后,观察组的药物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益耳通窍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隔天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耳通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听阈变化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6.67%)高于对照组(63.33%),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听阈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同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鸣、耳闷胀感、眩晕等总有效率(分别为82.76%、91.67%、92.31%)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4.29%、75.00%、66.67%),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益耳通窍汤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耳鸣、耳闷胀感、眩晕等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突发性耳鸣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中医针灸联合中药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疗效较好,与单纯中药治疗比较,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针灸辨治气滞血瘀证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6例气滞血瘀证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6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针灸辨治,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治疗前后对比临床疗效,观察血液流变改善情况,检测凝血因子水平变化,比较纯音听阈(PTA)值。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91.2%,与对照组75%有效率比较明显升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各指标水平与治疗前对比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凝血机制相关的PT、APTT、TT、FIB等各指标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A值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听阈改善尤其明显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针灸辨治气滞血瘀证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纯音听阈,其机制与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耳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隔姜灸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隔姜灸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隔姜灸综合疗法;对照组予常规保守治疗。两疗程后行疗效评价。结果:隔姜灸治疗组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8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综合治疗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优于常规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敏 《中国针灸》2009,29(11):876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隔姜灸与常规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纽采用针刺内关配合隔姜灸心俞、脾俞、公孙等穴;对照组按常规给予美托洛尔、普罗帕酮、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经2~4个疗程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优于对照组为81.1%(P<0.05),观察组严重复发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隔姜灸联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分别为(2.3±1.6)分、(5.8±1.3)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50/50)和92%(46/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配合通气散加减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通窍活血汤配合通气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值、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值、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纯音听阈值、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配合通气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纯音听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