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抱颈提胸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后施以抱颈提胸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次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2次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能较快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后再施以抱颈提胸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能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骨理筋手法联合经方辨证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正骨理筋手法联合经方(麻黄、桂枝、葛根、白芍、大枣、生姜、炙甘草)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仰卧位下颌关节正骨理筋手法联合经方辨证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颌关节功能障碍评分、最大张口距离、VAS评分和CM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骨理筋手法联合经方辨证治疗颞下颌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加热敷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加热敷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测量颈背活动度,使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结果:患者治疗后的颈背活动度显著优于治疗前,且VAS评分的改善率达(28.33±21.38)%,临床疗效确切。结论:使用手法加热敷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浏阳市中医医院门诊治疗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按摩手法治疗,2 d一次,3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分析2组的总有效率、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关节活动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优于对照组的7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PQ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的平面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推拿手法相比,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及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5.
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俯卧位冲压手法和冯氏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120例,每周2次,3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3.0%。结论:本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不同手法治疗颈椎病伴胸椎小关节紊乱4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对于颈椎病伴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颈椎病常规手法结合膝顶臂提法和颈椎、胸椎常规手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次后及15次后对患者进行临床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疗效、疼痛及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次后,治疗组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对照组疼痛改善效果明显;15次后,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颈椎病伴随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颈椎病常规手法结合膝顶臂提法疗效优于颈胸椎常规操作手法,在短期内前者改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疗效明显,后者对于改善颈背部疼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对60例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理筋正骨手法和口服卡马西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愈显率86.7%,对照组治疗2周后愈显率43.3%。结论: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临床疗效优于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隔姜灸加手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隔姜灸加手法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分别按相应方案治疗,治疗14 d后评估治疗前后症状、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同组治疗前后比较,2组症状、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椎后关节紊乱症进行隔姜灸加手法干预,疗效优于针刺治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电针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2组均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OD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8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可以纠正患者错位的小关节,恢复腰椎内外平衡,明显减轻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胸椎关节紊乱的患者12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平乐正骨理筋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与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结合平乐正骨理筋手法和功能锻炼治疗,采用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及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和6个月随访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及6个月随访的VAS及WOMAC评分中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乐正骨理筋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KOA疗效较好,治疗KOA要注重筋骨平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手法复位与理疗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手法复位组、偏振光组和磁振热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的Mc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关节活动度和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2个疗程后PRI、PPI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手法复位组PRI、PPI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3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大于治疗1个疗程(P<0.01);手法复位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1)。手法复位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偏振光组和磁振热组(P<0.05)。结论采取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优于理疗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理筋整骨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临床结果。方法:胸椎小关节紊乱50例患者,运用理筋整骨手法对比常规推拿放松手法和掌按法治疗。结果:50例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为治愈35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本院采用的理筋整骨手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更精准的纠正不同方向、不同形式的胸椎小关节错位,满足患者的就医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用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12%、对照组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最大张口距离和CMI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VAS评分和CM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张口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胸椎小关节紊乱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胸椎小关节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关系。方法:调查12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统计其并发胃肠症状的机率,并对其中属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患者,采取松筋正骨与脊背熨疗,观察临床疗效和胃肠电图变化。结果:在调查的12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中,有48例并发程度不同的胃肠症状,胃肠症状的发生率为40%。36例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治疗后29例的胃肠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为80.5%;36例胃或肠电图治疗前后的振幅和频率均有明显改变(P<0.01或P<0.05)。结论:胸椎小关节紊乱是引起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原因之一,手法整复错动紊乱的胸椎小关节,可有效地调节胃肠功能,是治疗某些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筋祛痹方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每天1次),试验组在给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舒筋祛痹方内服治疗,治疗1周后、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治疗1周后两组的VAS评分、功能情况评分、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2周后,试验组VAS评分、功能情况评分、神经症状体征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祛痹方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神经症状体征,改善患者上肢活动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提肩顶胸法整复手法并观察提肩顶胸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提肩顶胸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431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标准和临床表现改善度评价标准,在治疗前以及治疗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VAS评分为(7.43±2.47),治疗后VAS评分为(2.12±1.45),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度,治愈375例,治愈率87.01%;显效33例,显效率为7.66%;好转21例,好转率为4.87%;无效2例,无效率为0.46%.结论:提肩顶胸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可作为胸椎小关节紊乱整复手法之一在临床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腰骶部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联合骶髂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腰骶部正骨手法加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和临床有效率.结果 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进行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收集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用塞来昔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传统正骨推拿疗法治疗,隔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3~5天治疗1次,14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PADI),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时各评价1次。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量表(UCL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包括关节疼痛、痛有定处、活动受限、局部僵硬症状评分),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判定临床疗效,记录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时疼痛VAS评分、SPADI及关节疼痛、痛有定处、活动受限、局部僵硬评分均降低,UCLA评分升高,治疗4周时血清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2周、4周时组间比较,研究组疼痛VAS评分、SPADI及中医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就诊的腰背肌筋膜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每次治疗后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对2组患者1个月内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第1次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3.79±0.82)分低于对照组的(4.25±0.62)分;第1次及第2次治疗后试验组ODI评分(38.25±10.61)分、(25.59±6.81)分低于对照组的(62.29±16.62)分、(35.56±9.50)分;1月内试验组复发率为10%(5/50),低于对照组的38%(1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棍点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恢复正常功能,还可以预防短期内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