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透法是温病的主要祛邪大法,其运用贯穿于温病治疗的始终。由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病机复杂、证候各异且多有兼夹,故合理运用清透法,才能更有效地驱除病邪、固护正气、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温病的病理演变过程中,存在着“阳热怫郁”的重要病理特点。温病是由温邪所致,温热之邪既有其亢奋、宣泄、炎上的特性,又每易阻遏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而致郁。“阳热发则郁”,“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所谓热盛则腠理闭密而郁结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因此,在温病卫气营血不同的病理阶段中,都会出现气机郁阻、邪热内遏的郁热证候。邪热容易致郁,而气机郁滞,阳气不达,又可使邪热加重,热和郁紧密相关,互为因果。所以,在治疗温热病的时候,要紧紧抓着“阳热怫郁”、邪热内闭的病机特点,运用宣透之法以祛邪热,…  相似文献   

3.
赵绍琴用宣透法治疗温病经验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宽其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1):467-467
宣 ,指宣散、宣发、宣通、宣畅 ;透 ,指透泄、透发。宣透的治法属于“祛邪”的范畴 ,它的特点在于为邪气寻找出路以引邪外出 ,常选用味薄辛香升浮的药物 ,且用量较小 ,即所谓“用药轻灵”。赵绍琴教授是当代著名的温病学家 ,对宣透治法的理解和运用很有心得 ,笔者拜读其《临床经验辑要》,受益非浅 ,颇受启发。特不揣浅陋 ,对赵老在温病治疗中的宣透经验作一阐述。温病的卫分证 ,属肺卫郁热证。因此 ,治疗应注意宣郁达邪 ,不可寒凉滋腻 ,使气机闭塞 ,邪气内逼深入。卫分证的治疗应辛凉清解 ,宣郁清热。辛能宣邪 ,凉能清热 ,轻清举上 ,清解肺…  相似文献   

4.
所谓温病,是感受四时不同温邪,在病变过程中以发热为主,易于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热性疾病,主要由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所致,以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一气一病为特点,常有季节性、地域性。吴瑭认为:"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相似文献   

5.
温病中的透法是一种祛邪的方法,是温病的重要治疗原则。“透”是具有透解外邪,透发邪热的作用。外感温热病邪之初期,正气旺盛,邪正相争,只需一种外力帮助即可透散外邪,防止杜绝入里之机,以截断病情的发展,这里透法之目的一也;如果外感温热病邪已经入里,仍借机体正气不衰,发挥其祛邪之本能,使入里之邪返出而解,这是透法之目的二也。关于透法之应用,著名的温病学家叶天士在他的代表著作《外感温热论》中做了正确的阐述,嗣后,近代医家又做了补充说明。透法在温病的治疗上应用的范围甚广,涉及到卫、气、营、血,下面仅就透法谈一谈应用。  相似文献   

6.
外感温热之邪多由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各阶段逐层深入,因此在治疗上应采用"轻清宣透法"因势利导逐层托透温邪,再根据不同阶段的特性分而治之。卫分疏散表邪,气分透邪外解,营分透热转气,血分托邪外达,总以"轻清宣透法"贯彻始终。宣透邪气,疏畅气机,使邪有出路,契合温病的病机特点,故而贯穿温病证治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温病卫分证常用辛凉解表治法,以祛邪为第一要义的疏利透达法亦是温病早期的重要治法之一。文章在论述疏透法治疗理论基础上,剖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用药,分析其卫分证治疗验案,及运用"疏透"药物频次规律,进而阐述温病医家对疏透法的运用。研究"疏透"药物的配伍规律,为拓展外感热病及新发传染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讨健脾养心,宣透郁热法治疗高血压性失眠的可行性。通过查阅文献及收集总结临床医案,分析高血压性失眠的主要发病机制,通过临床总结可知岭南地区高血压性失眠患者大多数是以心脾两虚,气血亏虚为本,兼夹郁热痰火。根据辨证论治,以健脾养心,宣透郁热为法治疗临南地区高血压性失眠临床运用具有可行性,并总结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9.
朱平  张学霞 《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66-1667
透法在温病的治疗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上多在温病的营分证中强调透法的使用,即所谓的“透热转气”。但是通过对历代医家治疗温病的方药与治法的深入探求,我们发现,透法贯穿于温病卫气营血分证治疗的始终,体现了温病的治疗特点。透法是其主要的治法,包括透营达邪、清营透热、开窍醒神等许多具体的治法。这些治法是针对营分证热灼营阴、扰乱心神病机而设。而体现营分证透法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当首推清营汤与凉开三宝。  相似文献   

10.
朱平  张学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66-1667
透法在温病的治疗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上多在温病的营分证中强调透法的使用 ,即所谓的“透热转气”。但是通过对历代医家治疗温病的方药与治法的深入探求 ,我们发现 ,透法贯穿于温病卫气营血分证治疗的始终 ,体现了温病的治疗特点。透法是其主要的治法 ,包括透营达邪、清营透热、开窍醒神等许多具体的治法。这些治法是针对营分证热灼营阴、扰乱心神病机而设。而体现营分证透法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当首推清营汤与凉开三宝。  相似文献   

11.
清透法,即清热透邪,是针对温病是由于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发病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热郁这一病机特点而确立的治疗温病的基本祛邪大法。清透法用药以性寒凉、味苦辛、质地轻、气芳香为其特点。其作用则是多方面的,既有针对病变原因的,也有针对病变环节的,更有针对机体防御机能的。其作用的多环节、多因素既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也更加显示了该法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13.
清透法是历代医家治疗温病的重要方法。清即清热之意,为中医八法之一;透即透达、透出,引邪外出之意。清透法用药主要有以下特点:性寒凉。味苦辛,质地轻,气芳香。  相似文献   

14.
论清透法在温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乐平  张燕青 《中国中医急症》2001,10(3):147-147,162
当今,临床上发热性疾患越来越多,包括各类感染、传染及一些原因不明之发热,由此引起机体由功能失调到器官损害乃至衰竭。如何运用中医中药辨治而使邪挫热清,病情减轻或治愈,疗程缩短,疗效提高,这一直是中医界治疗热病中思考探索的内容,除传统的卫气营血阶段疗法及后来医家倡导之截断疗法被广泛应用外,笔者认为清透法因其所针对温热病病机及贯穿存在于温病的全过程和诸法中,尤当引起重视。就此,略作探讨。1 清透法之概念清即清热之意,为中医八法之一;透即透达、透出,引邪外出之意。历代医家治疗温病都很注意热邪之清与透,如叶…  相似文献   

15.
外感之邪从口鼻、皮毛侵袭人体,肺卫首先受邪。在外感病初期,肺卫失宣是病机的关键,治疗应重在宣通肺卫。外感风寒邪气,寒邪直接损伤卫阳,郁遏肺气,治当辛温解表。外感风热邪气,阳邪郁遏气机,损伤津液,易化燥化火,甚则内陷生变,治当辛凉解表。湿热邪气从口鼻、皮毛而入,初起即表现为卫气同病,治当宣化表里湿热。燥气为病,易伤肺脏、耗津液,与热相合则易化热化火,而成温燥,治宜辛凉甘润。外感热病初起,六淫邪气侵袭肺卫,气机郁滞,进而津停成饮、成痰;气有余便是火,郁滞之气化燥化火,甚则动血。治疗总则为宣通气机,此即"透法"之运用。故在外感热病初起的治疗中,贵在把握气机状态,让肺卫之气宣畅,正气宣布,则邪气潜消。  相似文献   

16.
“宣透膜原法”(下称“本法”)载雷丰(少逸)《时病论·卷五》。方由厚朴、槟榔、草果、黄芩、粉甘草、藿香叶、半夏(姜制)、生姜等味组成。本法是在吴又可氏达原饮的基础上增损而成的。“方中去知母之苦寒及芍药之酸敛,仍用朴、槟、草果达其膜原、祛其盘踞之邪,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拟加藿、夏畅气调脾,生姜破除化湿”(雷氏自注语)。凡湿浊  相似文献   

17.
正透法是将温热邪气由深层转入浅层,使气机通畅,将邪气向上向外透达,而不至于内陷的一种治疗原则。关于温病的透法的内涵,多年来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对于"透法"概念与运用可谓见仁见智。从相关文献来看,目前对"透法"概念的认识具有不确定性和"泛化"的倾向,故笔者试结合相关文献浅述温病透法的本质与应用。1温邪致病理论温病是由温邪侵袭人体所致,温邪是具有温热性质的致病因素的总称~([1]),一般都具有宣发、亢奋,向外向上疏散  相似文献   

18.
浅析温病清透法的配伍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透法是温病的主要祛邪大法,其运用贯穿于温病治疗的始终。由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病机复杂、证候各异且多有兼夹,故运用清透法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其它治法配合使用,才能更有效地驱除病邪、固护正气、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温病透法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健勇  方凡夫 《河南中医》2009,29(11):1048-1050
温病透法立足于祛邪,适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它是一种因势利导、引邪外出之法。透邪的目的是使邪热向上向外透达而不至于内陷,透邪是防其内陷的手段,在透的同时要注意顾护人体的正气,养护阴液;祛邪外出,不但要给邪以出路,而且时机与方法也要正确。  相似文献   

20.
浅论温病卫分证治则与轻清宣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卫分证治的总原则是辛凉解表,但在理解和具体运用上各医家观点不一。笔者研析历代医家的观点并结合近、现代人的临床实践,认为轻清宣透法是辛凉解表法的最佳诠释。现就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