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和乳腺癌的证候分类情况及其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采用序贯随机化方法纳入98例确诊肺癌病例和86例乳腺癌病例,治疗前分别采集所有患者的16项常见症状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别用因子分析法对那些症状进行分类,并把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用多元相关分析法分析各自证候分类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肺癌和乳腺癌症状因子分析共得到4个公因子,这些公因子所组合的症状群包括肺胸部疾病特异性的症状群(代表胸肺不利证候)和一般性症状群(代表气阴两虚证候),其中气阴两虚证候积分与CD4+、CD4+/CD8+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与CD8+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对不同疾病的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对比分析并探索其与现代医学指标的关系,不但能够印证传统证候分类的科学性,而且能够揭示疾病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艾滋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对133例HIV/AIDS患者进行临床调查与12个月的随访,使用人机结合的方法对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分型,并同时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计数,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与中医证侯的相关性.结果 HIV/AIDS患者入组时出现频率居前4位的中医证型为肝郁气滞、气阴两虚、脾气虚弱、肝胃不和;随访12个月后出现频率居前4位的中医证型为肝郁气滞、气阴两虚、脾气虚弱、脾肾阳虚.其中入组时肝胃不和证患者的CD4+、CD8+计数均高于脾气虚弱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P<0.05或P<0.01),肝郁气滞证患者CD8+计数高于脾气虚弱证患者(P<0.01);随访12个月后CD4+、CD8+计数在HIV/AIDS不同证型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治疗12个月后HIV/AIDS不同基本证型患者CD4+T淋巴细胞免疫重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CD8+计数分层与HAART治疗12个月后的免疫学应答情况的关联系数r=0.38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计数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阶段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了解机体在不同阶段的免疫状况,及其与炎症活动和病毒复制、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00例慢性乙型肝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对慢性活动型肝炎和肝硬化、肝硬化静止型和活动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复制活跃组和不活跃组及不同的中医证型之间分别对比观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淋巴细胞计数肝硬化组较慢性活动型肝炎组明显下降(P<0.05),CD4+/CD8+两组没有显著差异;肝硬化活动型组CD4+/CD8+明显高于静止型组(P<0.01);HBV-DNA活跃组CD4+/CD8+明显低于非活跃组(P<0.05)。气虚血瘀型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1)。结论:长期慢性HBV感染会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失调,其炎症活动程度可能与CD4+/CD8+比值升高有关,而病毒的活跃复制与该比值下降密切相关,气虚血瘀型可见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证型与肝功能、血清中HBV-DNA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思路。方法:对136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肝功能、血清HBV-DNA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常见的证型依次为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及脾肾阳虚,其中湿热中阻型与肝功能(ALT、TBil)水平有相关性;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与中医辨证分型无明显相关性;HBV-DNA在湿热中阻型中复制最为活跃,肝郁脾虚型次之,在瘀血阻络型中最低;HBV复制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不宜作为划分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与瘀血阻络证的客观指标,湿热中阻型与肝功能水平及HBV-DNA载量正相相关,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叶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基础的西药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叶胶囊治疗,疗程为24周,治疗1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肝功能ALT、AST、TB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HA、LN、P-Ⅲ-P、Ⅳ-C较前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CD3+、CD4+、CD4+/CD8+均较前明显上升,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CD3+、CD4+/CD8+的P<0.01,CD4+的P值<0.05),CD8+较前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比对照组高,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CD4+、CD4+/CD8+的P<0.01,CD3+的P值<0.05),而CD8+则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 丹叶胶囊能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纤维化指标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时珍国医国药》2015,(11)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因子与中医证候的内在相关性,为中医微观辨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不同证型特应性皮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细胞因子的值及细胞亚群比例。结果AD患者IL-17的量及Th17细胞比例在湿热蕴肤组、IFN-γ的量及Th1比例在血虚风燥组、IL-4的量及Th2比例在湿热蕴肤组及IL-10的量在脾虚湿蕴组均高于其他三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辨证论治过程可以从IL-17、IL-10、IL-4、IFN-γ水平的高低及Th17/Treg、Th1/Th2平衡的偏移方向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期,大致了解患者的中医分型,有利于中医辨证分型的规范化,有利于中医临床的选方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温肾补阳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慢乙肝 )患者存在 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紊乱 [1,2 ]。动物实验提示温补肾阳类中药能提高细胞免疫机能 [3 ] ,但临床观察尚未见报道。肾气丸是中医温补肾阳的代表方剂 ,我们观察其对 38例慢性乙肝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 ,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1 病例来源 :慢乙肝患者 72例 ,均为荷泽地区医院传染科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的住院患者 ,诊断均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 [4 ]。所有病例 HBs Ag( +) ;其中男 50例 ,女 2 2例 ;年龄 2 3~ 4 6岁 ,平均 32 .5岁。随机分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与正常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研究乙肝的发病机制与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慢性乙肝病人32例和健康人20例的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其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慢性乙肝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CD^4+及CD^8+细胞数均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外周血NK细胞减低(P〈0.05);与正常对照相比外周血B淋巴细胞升高(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血中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等可能与乙肝病毒感染后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从疫毒发展的脉络、演变、规律,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比较历代认识、治疗优势与不足.通过中医学对肝病进行治疗回顾、循证研究,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病因、病机,找出病机变化本质、治疗规律和差异性,从病机本质等方面探求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虚实证型与T淋巴细胞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医学认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均存在着慢性炎症 ,巨噬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参与了炎症过程〔1〕,我们在辨证治疗本病的临床实践中 ,发现本病的虚证和实证与 T淋巴细胞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现探讨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所测试的 3 9例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诊治规范 (草案 )”〔2〕的诊断标准 ,同时根据“慢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诊断分型防治方案”〔3〕中的中医辨证标准 ,分实证组 2 4例 ,虚证组 1 5例。另以测试正常健康人 1 0例作为对照组。1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寒、热证候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差异。方法?纳入RA患者115例,其中寒证58例,热证57例。采集中医证候数据,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细胞因子在RA寒、热证候中的差异。结果?与寒证组比较,热证组CD4+T细胞、B2细胞、B1细胞、NK细胞数量降低,IL-1β、IL-8、IL-6、干扰素(IFN)-γ升高(P<0.05,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CD4+T/IL-6<30时,判断RA热证的敏感性为82.1%,特异性为82.4%;CD4+T/IFN-α<205时,热证可能性大,其敏感性为60.7%,特异性为91.2%。结论?寒、热证候间淋巴细胞数量及细胞因子有显著差异,CD4+T/IL-6<30和CD4+T/IFN-α<205是RA热证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病脾气虚证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病脾气虚证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初探福建省肿瘤医院(350014)林舒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350004)林丽婷林君平中医学脾虚证是目前中医学研究较活跃的领域,许多资料表明,脾虚与免疫功能有关。本文拟从慢性胃病脾虚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低下和T... 相似文献
14.
用McAb和ABC法测定了3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简称T亚群)。与健康人相比,CAA的Ts明显增高(P<0.001),Th/T5明显降低(P<0.001)。并发现外周血Hb水平、病程、疗效及中医证型与T亚群相关。按气血两虚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的顺序,患者Th逐渐降低,Ts逐渐升高,Th/Ts明显降低。后两组比前两组Th/Ts下降更显著(P<0.01),提示阳损及阴时机体免疫机能发生更大的改变,从T亚群水平揭示了中医证型特别是肾阳虚、肾阴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16.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为该病的中医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根据课题组前期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病例报告表,记录四川地区8家子课题临床单位收集的10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K—means聚类分析的方法,探索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特征规律。结果利用K-means聚类分析对10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候进行研究,结合专业知识,经专家讨论后,最终确定8类切合临床的证型,由多到少依次为脾胃湿热(326例,30.6%)、肝胆湿热(193例,18.1%)、肝脾湿热(158例,14.8%)、肝郁脾虚(92例,8.6%)、肝郁化热(89例,8.4%)、脾虚湿困(74例,7.0%)、湿热夹肝肾阴虚(73例,6.9%)及阳虚夹血瘀证(59例,5.5%)。结论四川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证型为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肝脾湿热、肝郁脾虚、肝郁化热、脾虚湿困、湿热夹肝肾阴虚及阳虚夹血瘀证。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肾阴虚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的差异基因表达谱,探讨乙肝中医证候分型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联。方法:采集乙肝患者和健康者的外周血样本,提取白细胞中的总RNA;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基因表达,并对其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使用实时定量RT-PCR验证部分基因表达。结果:在乙肝肝肾阴虚证和肝郁脾虚证者之间、乙肝患者与健康者之间,基因表达谱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表达。肝肾阴虚证单独调变的基因主要与氮氧化合物合成酶调节物活性、RNA多聚酶III转录因子活性和神经递质转运体活性等相关;肝郁脾虚证单独调变的基因主要与细胞动力学过程、多器官过程的调节和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的活化等相关。实时定量RT-PCR的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趋势一致。结论:乙肝肝肾阴虚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白细胞中基因表达存在差异,提示乙肝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具有分子生物学基础,与基因差异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