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郑州市社区老年人衰弱及认知衰弱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8—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分别在郑州市下辖区、县和代管县级市的其中1个社区服务中心设立调查项目志愿者招募点招募≥60岁居民进行调查。采用Fried衰弱表型(FP)、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进行衰弱及认知衰弱评估,对≥60岁居民衰弱及认知衰弱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衰弱及认知衰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 596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男性1 391人,女性1 205人。年龄60~86岁,以60~69岁所占比例最大,占38.0%。衰弱247例(9.5%)、衰弱前期614例(23.7%);认知衰弱169例,发生率为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2.563)、BMI≥28.0 kg/m2OR=2.447)、有基础疾病(OR=2.765)是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危险因素,与配偶和(或)子女居住(OR=0.442、0.575)、体育锻炼>3次/周(OR=0.629)是社区老年人衰弱的保护因素;有基础疾病(OR=2.743)是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越长(OR=0.388)、与配偶和(或)子女居住(OR=0.452、0.612)、体育锻炼>3次/周(OR=0.429)是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结论 郑州市社区老年人衰弱及认知衰弱较为常见,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关注高危人群并针对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或延缓社区老年人衰弱及认知衰弱的发生,提升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芳琪  孙欣 《职业与健康》2023,(8):1149-1152
本文综述了共病与衰弱的定义及现状,分析了社区共病衰弱老年人影响因素与不良结局,提出改善社区老年人共病衰弱现状的干预措施,并总结如何正确控制与干预社区共病老年人衰弱的现状,并阐明我国研究不足之处,为临床开展有效预防共病衰弱老年人实施个性化的方案提供方向,延缓衰弱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龄老年人衰弱程度,分析亲子关系对衰弱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居民中的≥75岁高领老年人,进行衰弱综合评估工具(CFAI)评测。结果 3 448名高龄老年人均有衰弱,其中轻度衰弱1 093人(31.70%),中度衰弱1 230人(35.67%),重度衰弱1 125人(32.6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220)、年龄≥80岁(OR=2.030)、有同城居住的子女(OR=2.376、)、与子女关系不和睦(OR=6.314)、子女不轮流看望(OR=1.309)、不经常与子女交流(OR=1.869)、不经常与子女打电话(OR=1.366)是高龄老年人衰弱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OR=0.607)、子女经常采取老人意见(OR=0.506)是高龄老人衰弱程度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不良亲子关系可加速中高龄老年人衰弱进程,子女应注重加强与老年人之间的沟通,增进与老年人的感情,延缓衰弱进程,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4.
建成环境的设计与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健康。作为老人的主要活动区域的社区,其建成环境与老年人的健康的关系更加密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衰弱将会给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和家庭护理带来巨大挑战。本文针对建成环境与老年衰弱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相关的研究背景、方法以及建成环境与老年人衰弱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中国老年人伤害发生率状况,为老年人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收集2007~2017年收录的关于中国老年人伤害发生率的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出文献26篇。调查140 931人,伤害发生例数为8 370例,伤害发生率为8.7%(95%CI=7.6%~9.9%),其中跌落伤最高,为3.8%(95%CI=3.3%~4.3%);亚组分析显示,女性伤害发生率(8.7%)高于男性(5.9%)(P0.01);城镇老年人伤害发生率(8.6%)高于农村(7.1%)(P0.01);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老年人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0.6%、9.5%、6.7%(P0.01)。结论我国老年人伤害发生率在性别、城乡、研究地区间存在差异。女性伤害发生率高于男性;城镇伤害发生率高于农村;东部地区伤害发生率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中国老年人衰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借鉴。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5年全国随访调查数据,以衰弱指数(FI)评价≥60岁老年人的衰弱状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老年人衰弱患病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国老年人2011、2013、2015年的衰弱患病率分别为18.7%、20.6%和28.4%。女性、高龄的老年人FI更高。髋关节骨折、跌倒、饮酒>1次/月及不参加社会活动可能是衰弱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国老年人衰弱患病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衰弱受不良事件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及早采取综合干预策略,延缓衰弱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对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作用大小。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中文版AscertainDementia-8(AD-8)量表评估认知状态,Frail衰弱量表评估躯体衰弱。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调整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睡眠对认知衰弱的作用大小。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955名社区老人受试者,男性425名(44.5%),女性530名(55.5%)。认知衰弱的检出率为8.7%,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24.5%。在调整性别、年龄、BMI、婚姻、体育锻炼、午睡、慢性病、身体疼痛、抑郁、焦虑等混杂因素后,睡眠障碍(OR=1.891,95%CI:1.087~3.291)和睡眠时间<6 h(OR=1.859, 95%CI:1.044~3.312)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认知衰弱,认知衰弱的发生风险随着PSQI得分增加而逐渐上升。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对于认知衰弱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25.53%和23.95%。结论 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认知衰弱程度相关,睡眠质量差...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使用衰弱指数和Fried衰弱表型评估工具对参与社区健康体检的老年人进行衰弱评估,以期为促进开展社区老年人衰弱评估及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 9—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收集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60岁老年人的健康体检数据和衰弱数据。使用衰弱指数和Fried衰弱表型两种评估工具进行衰弱评估,比较两种评估工具的一致性和适用性。适用性方面,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作为效度评价标准,比较两种衰弱评估工具的预测效度,同时与老年人体检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74例样本中,衰弱指数和 Fried衰弱表型评估的衰弱发生率分别为 37.1%、11.8%,两者呈正相关。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为结局变量,衰弱指数和 Fried衰弱表型的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47、0.778。衰弱指数与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尿酸、尿素、红细胞、血红蛋白呈相关性;Fried衰弱表型评估结果与收缩压、舒张压、红细胞、血红蛋白呈相关性。结论:衰弱指数与Fried衰弱表型评估工具对社区老年人的衰弱识别有差异,衰弱指数评估工具更为灵敏;与衰弱指数评估工具相比,Fried衰弱表型评估工具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的预测能力更好,更适合评估老年人的身体衰弱状态;与Fried衰弱表型评估工具相比,衰弱指数评估工具的评估维度更广,更适合评估社区老年人的综合衰弱和整体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老年人的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5年7月采用整群抽样和目的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在南京市14家养老机构抽取的479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南京市479名养老机构老年人检出衰弱者147例,衰弱检出率为30.7 %;其中,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自感疲乏、握力下降、行走速度减慢和身体活动量低的检出率分别为7.1 %、15.7 %、79.7 %、72.9 %和24.2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评健康状况一般(OR = 1.918,95 % CI = 1.152~3.193)和差(OR = 3.021,95 % CI = 1.561~5.84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轻度受损(OR = 2.433,95 % CI = 1.301~4.550)和中重度受损(OR = 6.051,95 % CI = 1.401~30.171)、社会参与能力中重度受损(OR = 2.596,95 % CI = 1.525~4.419)是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状况较重,自评健康状况较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和社会参与能力受损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衰弱。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北省石家庄市某社区老年人衰弱现状,探讨影响石家庄某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因素,为制定社区老年衰弱干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应用老年衰弱综合评估工具(CFAI)对老年人采取面对面调查的方式,调查3 125名≥60岁常住社区老年居民衰弱水平。结果社区老年人衰弱评分为(41.01±10.64)分,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支情况、牙齿脱落、牙齿功能、刷牙习惯、睡眠质量、自理能力、健康促进方式、家庭关系、家中地位(beta值分别为0.074、0.138、0.153、0.108、–0.045、0.188、0.037、0.057、0.165、–0.182、0.129、0.096)是老年衰弱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衰弱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老年衰弱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综合干预对预防我国社区老年人的跌倒效果,为开展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有关我国社区老年人跌倒综合干预效果的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022年2月19日。主要结局指标是跌倒发生率、跌倒知识知晓率及预防跌倒行为改变率。采用Cochrane协作组制定的“偏移风险评估工具”作方法学质量评价;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综合干预组共纳入2 693人,188例老人发生跌倒,跌倒率为6.98%;对照组共纳入2 662例,420例发生了跌倒,跌倒率为15.78%,两组跌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4(95%CI:0.38~0.5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更好[RR=0.29(95%CI:0.15~0.59)]。综合干预后,社区老年人在“跌倒可预防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国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为今后老年人健康素养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国老年人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涉及样本量59 826例,影响因素12个。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及其合并OR值(95%CI)分别为文化程度高1.89(1.66~2.16)、家庭收入高1.50(1.14~1.98)、职业为体力劳动者0.29(0.19~0.42)、居住地在农村0.71(0.50~0.99)和中西部地区0.68(0.46~0.99)。结论 职业为体力劳动者、居住地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是中国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宜春市高校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建平  杨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8):3536-3537
[目的]调查宜春市高校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情况,探讨其跌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对健康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老年人跌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调查方法,对直春市两所高校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515人,以询问方式调查老年人过去12个月跌倒的情况. [结果]515人中,12个月中发生跌倒81人次,跌倒发生率为15.73%,其中女性为18.71%,男性为12.24%,女性高于男性(χ2=4.038 9,P<0.05);60~,70~,80~岁年龄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0.83%、21.00%、26.32%.研究对象515人中,40.74%的老年人因跌倒致伤,4.94%致骨折,19.75%致软组织损伤. [结论]宜春市高校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躯体及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从东莞市大朗镇随机抽取8个社区,采用项目开发的衰弱指数量表调查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口学特点、家庭关系、经济情况及生活方式的老人衰弱情况分布有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年龄(OR=0.13,P<0.001)、男性(OR=0.65,P=0.012)、每天锻炼身体(OR=0.76,P=0.049)是老年人衰弱的保护因素。未接受教育(OR=2.42,P<0.001)、每月见到子女次数较少(OR=1.82,P=0.035)、以养老金为主要经济来源(OR=1.59,P<0.001)、低体力活动水平(OR=2.18,P<0.001)及不进行社会参与活动(OR=1.41,P=0.004)是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每月见到子女次数、经济来源、锻炼身体频率、体力活动水平及社会参与情况是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衰弱与体力活动状况,并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于2021年6—7月在恩施市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恩施市10个社区或村(5个属于城镇街道办事处,5个属于村镇政府)年龄≥60岁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体力活动水平、衰弱情况测评,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老年人衰弱及体力活动不足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衰弱和体力活动不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 513名老年人完成调查,男性793人,女性720人。共有168例为衰弱,衰弱发生率为11.10%。体力活动不足203例,发生率为13.4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486、3.074)、BMI(OR=1.944、2.232、2.675)、居住方式(OR=0.285、0.300、0.183)、体育锻炼情况(OR=14.367)、基础疾病患病情况(OR=4.716)是恩施地区社区老年人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年龄(OR=2.036、2.601)、BMI≥24.0 kg/m2(OR=1.764、10.496)是恩施地区社区老年人体力活动不足的影响因素。结论 恩施市社...  相似文献   

16.
正理想的老年健康标准,是进入老年(65岁)后生理、心理机能保持较好的状态并相对平稳,直到去世前较短时间内才恶化,最好在去世前还具有一定的生理、心理机能。但是现实生活中,能达到这个标准的老人并不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孤独感对衰弱的影响路径,为开展老年人衰弱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9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济南市抽取1 091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Lubben简版社会网络量表、ULS-6孤独感量表和Tilburg衰弱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5.0统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肌肉减少症(肌少症)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7月关于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社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横断面研究,老年肌少症人数合计3 883例,社区老年人肌肉减少症总患病率为16%[95%CI(10%~22%)],亚组分析显示,南美洲、城市地区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更高;年龄70~<80岁(OR=3.42,95%CI:1.84~6.43)、年龄≥80岁(OR=11.42,95%CI:6.89~18.92)、吸烟(OR=2.66,95%CI:1.76~4.02)、糖尿病(OR=1.93,95%CI:1.06~3.52)、体质量指数增加(OR=0.71,95%CI:0.67~0.75)、营养不良(OR=3.96,95%CI:2.88~5.44)、女性(OR=2.55,95%C...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的衰弱状况,并分析跌倒发生及发生次数与衰弱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原崇文区)龙潭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社区≥60岁老年人,以面对面询问方式入户调查,应用衰弱指数(FI)评价老年人的衰弱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老年人跌倒与衰弱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1 557名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17.8%(277/1 557),其中女性跌倒发生率(21.0%,192/277)高于男性(13.3%,85/277)(χ2=15.288,P=0.000)。老年人FI值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0.09(0.08),其中女性[0.10(0.08)]明显高于男性[0.08(0.07)],Z=5.376,P=0.000。277名跌倒者FI值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0.12(0.11),明显高于1 280名非跌倒老年人[0.08(0.07)],Z=7.501,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FI值越大,跌倒发生及其次数增加的风险越大(分别OR=1.093、2.234);相比于年龄、性别等其他因素,FI值对跌倒发生及跌倒次数增加的风险影响最大。结论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与衰弱状况密切相关,在预防跌倒时更应关注衰弱程度高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meta分析定量综合分析中国育龄期妇女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为产前保健、产后康复和产后护理临床决策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系统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中国育龄期妇女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率的横断面研究,并由双人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和评价相关研究质量后,采用STATA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合并。结果最终5篇文献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被纳入研究,包括12 857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育龄期妇女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为45.14%(95%CI=29.72%~59.6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经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高于初产妇(67.20%VS 48.63%);剖腹产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高于顺产(51.78%VS 39.7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中国育龄期妇女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率较高,经产、剖腹产是高危因素,在产前保健、产后康复和产后护理及将来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