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连续性护理干预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产科接受治疗的7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进行普通护理,干预组37例进行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分娩时孕周、产后6周的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情况、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干预组患者分娩时孕周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大,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产后6周的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产妇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干预组新生儿中巨大儿、低血糖、低体重儿及宫内窘迫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不仅能控制患者血糖、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还能改善患者的母婴结局,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连续性助产护理对产妇妊娠结局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8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改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度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4年3~10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分段式护理,观察组行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服务。比较2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产程时间缩短,自然分娩率提高,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结论 实施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高危妊娠孕妇应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对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 40 例 高危妊娠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将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的 20 例孕妇设为对照组,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的 20 例孕妇设为 研究组。对比两组孕妇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结果 比较护 理前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统计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 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高危妊娠孕妇的负性情绪、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均 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5年经产前检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同时选取未能接受护理干预的GDM孕妇7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胎儿、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胎儿、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9%、12.2%、12.5%,对照组分别是42.3%、39.4%、53.7%,两组对照三项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母儿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11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实施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早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及刮宫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胎儿Apgar评分高,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例数少,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采取正确及时的护理措施,是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分娩结局,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程陪伴护理对分娩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24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娩护理,观察组采用产程陪伴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 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低于对照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产程陪伴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5年经产前检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同时选取未能接受护理干预的GDM孕妇7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胎儿、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胎儿、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9%、12.2%、12.5%,对照组分别是42.3%、39.4%、53.7%,两组对照三项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母儿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5年经产前检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同时选取未能接受护理干预的GDM孕妇7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胎儿、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胎儿、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9%、12.2%、12.5%,对照组分别是42.3%、39.4%、53.7%,两组对照三项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母儿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沈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4):149-149
目的:观察分析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高龄产妇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助产护理,并设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经妊娠结局统计与比较。研究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产科门诊经OGTT试验确诊为GDM,并在我院产检、分娩的患者16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连续护理干预方案,合理应用教育指导、饮食疗法、适度运动锻炼、血糖监测和用药指导等干预,并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全程管理。统计两组孕妇孕期及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产后42d血糖控制情况,作为评价GDM患者妊娠结局的观察指标。在完成全程管理、结束本次连续护理的研究计划时,让患者自行填写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QOL)。结果两组孕妇孕期及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控制情况以及DQOL结果显示,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连续护理应用于GDM患者,可有效提高妊娠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唐建洲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9,3(9):63-64
目的为了探讨早、中、晚期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的含量变化及规律,以助于对宫内胎儿生长的动态观察。方法正常对照组100例,我院健康体检人员,年龄20~30周岁。孕妇组139例,年龄21~32周岁,从孕早期开始至晚期跟踪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AFP浓度为(5.21±2.63)μg/L,孕早期为(62.35±25.31)μg/L、中期为(158.17±33.68)μg/L、晚期为(113.43±21.59)μg/L。孕早期AFP浓度与孕中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AFP浓度与孕晚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孕期的增加AFP含量逐渐升高,早期、中期、晚期孕妇血清AFP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中期阶段孕妇血清中的AFP浓度最高。正常妇女的妊娠期间血清AFP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如出现异常增高或降低,提示胎儿有先天性疾病。因此,AFP可作为观察胎儿质量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对优生优育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母婴专科护理门诊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血糖、体质量以及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1月60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的产前检查、孕期教育及孕期营养指导;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接受母婴专科护理门诊指导,根据每位孕妇的年龄、体质量、孕周、血糖水平、胎儿宫内生长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食谱、运动方案,进行一对一咨询和个性化指导。结果干预后,两组孕妇自我管理认知和行为相比,除了饮食控制知晓情况,坚持少食多餐、控制甜食,定时检测血糖这3项外,其他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孕妇在孕32,36,40周和分娩当天餐后2 h血糖与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早产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分别为13.33%,23.33%,30.00%,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857,7.9245,5.4545;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为(3316.13±364.78)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1)。结论母婴专科护理门诊干预可有效提高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自我管理认知和行为,减少妊娠和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的孕期护理干预方法,减少其对母婴的危害。方法采集病史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职业、居住环境、婚姻、性行为方式、孕期治疗情况、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结局等。对初次产前检查的孕妇,在知情同意下行梅毒血清学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plasmareagintest,RPR)筛查,凡RPR阳性者均进一步检测RPR滴度,并以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reponemapallidumhemagglutinationassay,TPHA)检测加以确诊。将确诊为妊娠期梅毒感染者847例随机分为孕期护理干预组427例和对照组420例。孕期护理干预组按一对一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知识,进行一次家庭成员的面谈以取得配合,常规检测和治疗配合;同期对照组仅常规检测和治疗配合。两组均跟踪随访至产后7d。结果干预组接受治疗的依从性(98.1%)远高于对照组(61.7%),其中接受孕早晚期规范治疗和孕中晚期2个疗程治疗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76.2,17.8;P均〈0.01)。实施孕期护理干预的孕周越小,接受规范治疗的依从性越好(P〈0.01)。干预组发生先天性梅毒感染的围生儿23例,少于对照组的1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2,P〈0.01)。结论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接受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效地改善妊娠、围生儿结局,减少对母婴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期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102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的心理状态是矛盾心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绝望心理。认为对康复期病人应在与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加强安全护理,把握病情动态,观察维持用药的必要性,重视心理护理、康复治疗,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指导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在不同孕周加用胰岛素治疗对剖宫产及早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采用胰岛素控制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179例,按照加用胰岛素时孕周的不同将孕产妇分为两组:<32周为早期组(n=96),≥32周为晚期组(n=83)。比较两组孕产妇胰岛素使用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控制达标率与妊娠结局(包括剖宫产、早产、顺产发生率)。结果胰岛素使用后早期组孕产妇空腹与餐后2 h血糖水平(5.48±0.34)mmol/L、(7.08±0.75)mmol/L明显低于晚期组(6.72±0.47)mmol/L、(8.83±1.3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孕产妇血糖控制达标率(94.90%)明显高于晚期组(7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孕产妇剖宫产率为13.54%,顺产率为79.17%,早产率为7.29%;晚期组孕产妇剖宫产率为32.53%,顺产率为36.14%,早产率为31.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组孕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7.29%)显著低于晚期组(15.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在早期加用胰岛素,可明显控制产妇产前空腹、餐后2 h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降低剖宫产率和早产发生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6~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1例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1~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3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观察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评分(COPD assessment test, CAT)及生存质量。 结果 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min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情况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CAT评分、抑郁心理情况和焦虑心理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 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对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整体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比较两组术前访视后及术后随访时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入手术室后心率、血压、疼痛情况。结果:术前访视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入手术室后两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随访时两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综合素质,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